第308章 仿制武器的开始-《亮剑:从苍云岭,被旅长夸为虎将》

  德州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刘川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那座藏在沂蒙山深处的“金山”和更长远的未来。

  “司令员,这是从金矿送来的最新一批样品,成色比上次还好,”李师傅再次走进司令部,这次他手里捧着的不是矿石,而是几块经过初步提炼的金锭。

  聂政委拿起一块掂了掂,沉甸甸的:“好家伙,这可是硬通货,老刘,有了它,咱们很多挠头的事情,就有盼头了。”

  刘川接过金锭:“光是挖出来还不够,得把它变成我们需要的钢铁、机器和人才,”他转向一直沉默的王安:“参谋长,金矿外围的防卫,必须万无一失,我决定将周汉的第七旅调防至沂蒙山区,对外宣称是进山休整和开展山地战训练,实际核心任务就是确保金矿绝对安全,告诉周汉,划设军事禁区,未经我和政委共同签署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核心区域,”

  “是,”王安立刻记录:“我马上给周旅长下达命令,并协调侦察营加强外围反特和巡逻。”

  “光有兵守着还不够,”刘川将金锭放回桌上,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以前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以后,我们要逐步做到,需要什么武器,就能造出什么武器,至少,是部分关键武器,”

  韩楚眼神一动:“司令员是想仿制?”

  “对,仿制,然后超越,”刘川语气坚定,“我们缴获了那么多鬼子火炮,光是九二步炮就有近千门,型号还杂,炮弹补给一直是难题。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造?造出更适合我们自己的炮,”

  聂政委若有所思:“这需要人才,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光靠李师傅他们兵工厂现有的底子,恐怕不够。”

  “所以,我们要招贤纳士,”刘川一拳砸在掌心:“以八路军山东分局和军区的名义,发布‘招贤令’,不拘一格,广泛吸纳流亡学生、爱国工程师、懂技术的工人,甚至那些有真才实学、愿意为抗战出力的旧技术人员,我们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山东军械技术研究所’,”

  赵刚立刻领会:“司令员,这个主意好,我让政治部立刻起草文告,通过我们的渠道,在根据地、游击区甚至敌占区秘密散发,重点突出抗日救国,待遇从优,保障安全,”

  “研究所的架子,李师傅,你先搭起来,”刘川看向李师傅,“你就担任第一任所长,需要什么设备,列出单子,我想办法从敌占区搞,或者用黄金买,需要什么人手,报给赵主任去挖,第一个目标,就是逆向仿制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和配套炮弹,不仅要能造出来,还要研究怎么降低成本,怎么改进,”

  李师傅激动得脸都红了,搓着手:“司令员,有您这句话,我……我豁出这把老骨头也一定把事儿办好,九二步炮结构相对简单,我们有实物,有部分缴获图纸,只要材料和技术工人跟上,我有信心在一年内拿出样品,”

  “一年太久,”韩楚插话:“只争朝夕,需要什么特殊钢材,或者加工设备,提前告诉我,我让侦察营和敌工部想办法,看能不能从鬼子眼皮底下弄出来,”

  “好,就是要这个劲头,”刘川满意地点头:“这件事,和金山计划同等机密,研究所地点要隐蔽,安保级别提到最高。”

  命令迅速下达。周汉的第七旅开进了沂蒙山,在外人看来,这只是又一次寻常的部队轮换休整。而一张张措辞恳切、充满感召力的“招贤令”,则通过地下交通线撒向了四面八方。

  几天后,司令部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领头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年人,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穿着朴素但眼神透着精干的年轻人。

  赵刚将他们引荐给刘川和聂政委:“司令员,政委,这位是陈致远陈教授,早年留学德国,专攻机械工程和金属材料,之前在武汉兵工厂任职,武汉沦陷后不愿为鬼子做事,辗转来到我们根据地。这几位是他的学生和助手。”

  陈教授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刘川的手:“刘司令员,久仰大名,我们在后方听闻贵部连战连捷,光复济南、曲阜、德州,深受鼓舞,见到你们的招贤令,我们师徒几人商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身所学,正当报效国家、抵御外侮,愿效犬马之劳,”

  刘川看着陈教授因长期奔波而略显憔悴的脸,心中感慨,用力回握:“陈教授,你们能来,是雪中送炭,我代表山东军区全体指战员,欢迎你们,我这里条件艰苦,但一定会为你们创造最好的研究环境,我们要建立的军械所,就是要靠你们这样的栋梁才能撑起来,”

  陈教授连连摆手:“司令员言重了,只要能造出枪炮,赶走鬼子,再苦再累我们也心甘情愿,”

  很快,更多怀着报国之志的技术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汇聚到沂蒙山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山东军械技术研究所”就在这里悄然挂牌成立。李师傅和陈教授搭档,一个经验丰富,一个理论扎实,带着一群技术人员和挑选出来的优秀工人,对着拆卸开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一堆图纸、材料,开始了艰难的攻关。

  刘川偶尔会前去视察,他看到简陋的工棚里,灯火常常彻夜不熄,听到锉刀、车床的声响和激烈的讨论声。他知道,这里正在孕育着山东军区未来的锋利獠牙。

  与此同时,利用金矿提供的资金,山东军区通过各种渠道,从天津等城市,秘密购入了更多急需的车床、铣床甚至小型炼钢设备,兵工厂的规模和技术能力在悄然提升。

  一天,刘川对聂政委说:“政委,你看,这金山是根,研究所是苗,等苗长成了大树,咱们山东军区,就真正有了和任何强敌叫板的底气,”

  聂政委点头:“根深才能叶茂。不过,老刘,我总感觉,岗村宁次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这么顺风顺水地发展。”

  刘川冷哼一声:“他当然不会。所以,我们得更快,告诉韩楚,部队训练不能停,告诉研究所,进度要抓紧,我们要抢在鬼子下一次大规模进攻之前,让自己变得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