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王教头巧言激猛将,董都监醉里种反根-《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王进扶着东倒西歪的董平往院里走,刚过影壁,就见扈三娘披着素色褙子倚在门框上,鬓边斜插的银钗随着晚风轻轻晃。

  扈三娘本就生得英气,此刻眉梢微挑,眼里带着几分探究,见王进扶着个醉汉,刚要开口嗔怪,被王进暗暗摆手制止。

  “三娘,快取些醒酒汤来。”王进压着声音,将董平往堂屋引。

  董平脚下踉跄,腰间玉带松了半截,露出内里月白锦衫,被风一吹,更显几分狼狈。

  扈三娘虽满心不忿,还是转身去厨房烫酒。

  董平一屁股坐在堂屋椅子上,看着扈三娘的背影直咂嘴:

  “王兄好福气,娶了这般模样的娘子……不像我,连个真心待我的人都没有。”

  话未说完,喉头一阵翻涌,哇地吐了王进一身。

  扈三娘端着醒酒汤出来,见董平这般模样,忍不住嗤笑:

  “董都监这是喝了多少,竟醉得像滩烂泥?”

  董平抬眼瞪扈三娘,眼里带着醉后的水汽,道:

  “你管我……”

  话音未落,头一歪,竟往扈三娘身上倒去。

  王进赶紧将董平扶到椅上,见他领口散开,露出半截锁骨,倒有几分风流姿态。

  “我董平一身武艺,怕他不成!只是那程婉儿,当初见我时眼波流转,如今却……”

  董平攥紧拳头,指节泛白,“罢了,这东平府,谁也别想好过!”

  王进给董平斟上酒:

  “都监年轻有为,何愁没有佳偶?”

  “佳偶?”董平猛地拍桌,酒碗震得跳起,

  “我看中的是程万里那老东西的女儿程婉儿!我托媒人去了三回,前两回他说女儿年幼,第三回竟说我是‘军汉粗人,配不上书香门第’!我董平大小也是个都监,他程万里不过是个靠搜刮民脂民膏的赃官,凭什么辱我?”

  扈三娘端着下酒菜进来,正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

  王进接过盘子放在桌上,给董平续上酒:

  “程太守这般做派,确实过分。只是都监有没有想过,他为何敢如此?”

  董平一怔:

  “为何?”

  “只因他拿捏着都监的软肋。”王进声音压低,

  “都监手握三千精兵,枪法天下无双,若真心要娶程婉儿,凭他一个太守拦得住?说到底,是都监还念着朝廷的功名,怕落个强抢民女的名声。”

  董平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惊惶,随即化为恼怒:

  “我……我那是顾全大局!”

  “大局?”王进冷笑一声,

  “程万里暗地里勾结济州府,上个月刚送去两车金银,说是‘防备梁山’,谁知道是不是私通?他女儿程婉儿早被许给了济州通判的儿子,只瞒着你罢了。”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董平“噌”地站起来,腰间短刀“哐当”掉在地上:

  “你说什么?”

  扈三娘在旁添了句:

  “我们街坊张屠户的表弟在府衙当差,前几日喝醉了说的,还说程太守正盘算着把你调去凌州,离东平府远远的呢。”

  董平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双手攥得指节发白。

  王进端起酒碗递给董平:

  “都监,良禽择木而栖。那程万里视你为眼中钉,朝廷又奸臣当道,你空有一身本事,何苦受这窝囊气?”

  董平接过酒碗,却没喝,只是盯着碗里晃动的酒液。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映得董平脸上阴晴不定。

  王进知道,这根刺已经扎进董平心里了。

  “女儿红……”董平忽然喃喃道,“再给我满上。”

  王进提起酒坛,“咕嘟咕嘟”倒了满满一碗。

  这一夜,西街的小院里,酒坛空了一个又一个,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董平才带着一身酒气,踉跄着离开了。

  扈三娘关上门,低声问:

  “他会反吗?”

  王进望着董平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

  “程婉儿是他的软肋,也是咱们的突破口。等着吧,不出三日,必有动静。”

  窗外,早起的卖花女已经在街上吆喝起来,声音清脆,却不知这平静的东平府,已埋下了燎原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