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府的夜色浸在酒气里,西瓦子兰香院的阁楼还飘着脂粉香。
曹磊理着歪斜的官袍,指尖缠着李瑞兰鬓边落下的银丝,喉结滚了滚:
“明日休沐,再来与你盘桓。”
李瑞兰倚着门框,眼波流转如春水:
“参军可别忘了带那支东京新制的眉黛。”
刚迈下三级木梯,曹磊就撞进个坚实胸膛。
抬头见是王进,他慌忙整了整衣襟,脸上却堆起笑:
“王兄怎的在此?”
王进往阁楼瞟了眼,嘴角勾着意味深长的笑:
“参军大人昨夜滋味如何?瑞兰姑娘的手艺,怕是比东京教坊司的还地道。”
曹磊被说中心事,舔了舔唇角的余香,拱手道:
“王兄这是哪里话!你引荐瑞兰姑娘与我相识,便是自家兄弟。往后东平府地面上,有事尽管找我!”
王进适时叹了口气,露出几分愁容:
“不瞒参军,前日因瑞兰姑娘的事,内子扈三娘闹得厉害。她素来喜欢胭脂水粉,总念叨着要开间铺子,只是繁华地段的旺铺难寻……”
话未说完,曹磊已拍着胸脯:
“这有何难!府衙门外商业街刚空出间铺面,原是绸缎庄,临街两层小楼,来往皆是官眷内宅,再合适不过!我这就带你去看,正好让扈三娘妹妹也瞧瞧合不合心意。”
说着便拉王进往府衙方向走,灯笼光照着青石板路,两人影子被拉得忽长忽短。
不多时到了地方,曹磊唤来守铺的老卒开了锁,木门“吱呀”一声推开,迎面便是三开间的宽敞门面,雕花木窗擦得锃亮,正对着府衙照壁,街上往来的轿子马车看得一清二楚。
“王兄你看,”曹磊指着楼梯,
“楼上还有层,原是绸缎庄的账房,改改就能当雅间,让贵眷们坐着挑胭脂,多体面。”
恰在此时,扈三娘挎着竹篮赶来,见了这铺子眼睛一亮,径直往楼梯走去。
二楼果然敞亮,靠窗摆着张梨花木桌,她推开后窗,探头一看,忽然回头对王进使了个眼色——
从这窗口望出去,正对着府衙外院,值勤的衙役换岗、来往的公文轿子,竟能瞧得七七八八。
“这铺子甚好。”扈三娘转身笑道,指尖摩挲着窗棂,
“临街方便迎客,楼上雅间清净,最合我意。”
王进会意,对曹磊拱手道:
“参军真是帮了大忙!内子瞧着满意,这铺子我们定下了。”
曹磊笑得眼角堆起褶子,当即唤来差役,三下五除二便办了文书,连租金也免了头三月: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往后扈三娘妹妹的胭脂铺,便是我曹磊的半个家。”
不出半月,铺子便拾掇妥当。
朱漆门板上悬着块黑檀木匾,上书“董婉秘境”四个金字,是王进托人写的,笔锋里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缠缠绵绵。
开业前一日,扈三娘对着铜镜试调新胭脂,忽然低声道:
“二楼后窗的位置,倒比胭脂水粉更有用。”
王进正往柜台上摆螺子黛,闻言瞥了眼楼梯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
“既开铺子,总得眼观六路才行。”
扈三娘见王进笑得意味深长,伸手将螺子黛往柜台里推了推,蹙眉问道:
“这铺子名儿‘董婉秘境’,听着黏黏糊糊的,到底有什么讲究?”
王进放下手里的胭脂盒,转身扶住她的肩,眼底闪着精光:
“娘子,你忘了我们千里迢迢来东平府,为何偏要开这间胭脂铺?”
扈三娘被他一声“娘子”叫得耳尖发烫,脸颊腾起红晕,伸手轻轻捶了他一下,声音软了几分:
“天尊哥哥……”
话未说完,王进已竖起食指按在她唇上,目光往门外扫了扫,低声道:
“扈妹子,隔墙有耳,仔细些。”
扈三娘嗔怪地推开王进的手,指尖却不经意蹭过他的掌心,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奴家知道了,官人。”
扈三娘拢了拢鬓边的碎发,又追问,“只是那程小姐,真会因这店名寻来?”
王进拿起一支描金眉笔,在指尖转了个圈,语气笃定:
“会的。程婉儿心高气傲,最是在意名声。这‘董婉’二字,明着是说她与董平的佳话,实则像根刺,不拔掉,她夜里都睡不安稳。”王进将眉笔放回盒中,
“等她来了,这铺子才算真正开起来。”
        曹磊理着歪斜的官袍,指尖缠着李瑞兰鬓边落下的银丝,喉结滚了滚:
“明日休沐,再来与你盘桓。”
李瑞兰倚着门框,眼波流转如春水:
“参军可别忘了带那支东京新制的眉黛。”
刚迈下三级木梯,曹磊就撞进个坚实胸膛。
抬头见是王进,他慌忙整了整衣襟,脸上却堆起笑:
“王兄怎的在此?”
王进往阁楼瞟了眼,嘴角勾着意味深长的笑:
“参军大人昨夜滋味如何?瑞兰姑娘的手艺,怕是比东京教坊司的还地道。”
曹磊被说中心事,舔了舔唇角的余香,拱手道:
“王兄这是哪里话!你引荐瑞兰姑娘与我相识,便是自家兄弟。往后东平府地面上,有事尽管找我!”
王进适时叹了口气,露出几分愁容:
“不瞒参军,前日因瑞兰姑娘的事,内子扈三娘闹得厉害。她素来喜欢胭脂水粉,总念叨着要开间铺子,只是繁华地段的旺铺难寻……”
话未说完,曹磊已拍着胸脯:
“这有何难!府衙门外商业街刚空出间铺面,原是绸缎庄,临街两层小楼,来往皆是官眷内宅,再合适不过!我这就带你去看,正好让扈三娘妹妹也瞧瞧合不合心意。”
说着便拉王进往府衙方向走,灯笼光照着青石板路,两人影子被拉得忽长忽短。
不多时到了地方,曹磊唤来守铺的老卒开了锁,木门“吱呀”一声推开,迎面便是三开间的宽敞门面,雕花木窗擦得锃亮,正对着府衙照壁,街上往来的轿子马车看得一清二楚。
“王兄你看,”曹磊指着楼梯,
“楼上还有层,原是绸缎庄的账房,改改就能当雅间,让贵眷们坐着挑胭脂,多体面。”
恰在此时,扈三娘挎着竹篮赶来,见了这铺子眼睛一亮,径直往楼梯走去。
二楼果然敞亮,靠窗摆着张梨花木桌,她推开后窗,探头一看,忽然回头对王进使了个眼色——
从这窗口望出去,正对着府衙外院,值勤的衙役换岗、来往的公文轿子,竟能瞧得七七八八。
“这铺子甚好。”扈三娘转身笑道,指尖摩挲着窗棂,
“临街方便迎客,楼上雅间清净,最合我意。”
王进会意,对曹磊拱手道:
“参军真是帮了大忙!内子瞧着满意,这铺子我们定下了。”
曹磊笑得眼角堆起褶子,当即唤来差役,三下五除二便办了文书,连租金也免了头三月: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往后扈三娘妹妹的胭脂铺,便是我曹磊的半个家。”
不出半月,铺子便拾掇妥当。
朱漆门板上悬着块黑檀木匾,上书“董婉秘境”四个金字,是王进托人写的,笔锋里藏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缠缠绵绵。
开业前一日,扈三娘对着铜镜试调新胭脂,忽然低声道:
“二楼后窗的位置,倒比胭脂水粉更有用。”
王进正往柜台上摆螺子黛,闻言瞥了眼楼梯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
“既开铺子,总得眼观六路才行。”
扈三娘见王进笑得意味深长,伸手将螺子黛往柜台里推了推,蹙眉问道:
“这铺子名儿‘董婉秘境’,听着黏黏糊糊的,到底有什么讲究?”
王进放下手里的胭脂盒,转身扶住她的肩,眼底闪着精光:
“娘子,你忘了我们千里迢迢来东平府,为何偏要开这间胭脂铺?”
扈三娘被他一声“娘子”叫得耳尖发烫,脸颊腾起红晕,伸手轻轻捶了他一下,声音软了几分:
“天尊哥哥……”
话未说完,王进已竖起食指按在她唇上,目光往门外扫了扫,低声道:
“扈妹子,隔墙有耳,仔细些。”
扈三娘嗔怪地推开王进的手,指尖却不经意蹭过他的掌心,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奴家知道了,官人。”
扈三娘拢了拢鬓边的碎发,又追问,“只是那程小姐,真会因这店名寻来?”
王进拿起一支描金眉笔,在指尖转了个圈,语气笃定:
“会的。程婉儿心高气傲,最是在意名声。这‘董婉’二字,明着是说她与董平的佳话,实则像根刺,不拔掉,她夜里都睡不安稳。”王进将眉笔放回盒中,
“等她来了,这铺子才算真正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