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府的夜色刚浸过街面,太守府内的烛火却比白昼还亮。
王进捏着戴宗刚递来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嘎吱作响——
那麻纸上“张清”二字,像两颗烧红的烙铁,烫得王进心口发紧。
“东平府与东昌府本是平级,各守疆土互不相干,”王进猛地抬眼看向董平,银烛的光在他眼角跳动:
“这张清此刻率兵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董平正按着腰间的银枪,闻言眉头拧成个疙瘩:
“依常理说,我梁山拿下东平府才不过三日,消息纵有翅膀,也飞不到百里外的东昌府。”
“再说张清是东昌府兵马都监,就算我梁山拿下东平府的消息传到东昌府,他张清也应该是守好自己的城池,他吃饱了撑的来管我东平府的闲事?”
“凡事小心为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冲站在一旁,手抚蛇矛的缨络,沉声道:
“张清绰号‘没羽箭’,一手飞石绝技出神入化,若是来者不善,怕是场硬仗。”
鲁智深在旁早按捺不住,禅杖往地上一顿,震得地砖嗡嗡响:
“管他娘的什么张清张浊!敢来东平府撒野,洒家一禅杖敲碎他的脑壳!”
王进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满堂头领:
“此事蹊跷。张清若真是为东平府而来,该先下战书才是;若不是,那他带兵前来,必有别的由头。”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甲叶碰撞声,一个城门守卫跌跌撞撞跑进来,单膝跪地:
“启禀头领,东昌府……东昌府派人送公文来了!”
众人皆是一怔。
董平上前一步:
“人在何处?公文呢?”
“就在府门外候着,说是急件,要亲手交给东平府程太守。”守卫喘着气道。
王进心中一动,朝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迅速屏退左右,又寻了屏风暂避。
董平整了整衣甲,换上一副沉稳模样,对那差役王三道:
“本官乃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程太守偶感风寒,不便见客,公文交由我便是。”
王三目光扫过堂外,见府衙门楣处竟挂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又隐约听见远处街巷有人议论“梁山天尊王进”,不禁面露诧异,迟疑着问道:
“董都监,这府中……怎会有梁山旗号?还有人称颂梁山头领?”
董平早有准备,面不改色道:
“你有所不知,这是程太守的妙计。近日听闻梁山贼寇蠢蠢欲动,太守便故意布下此局,挂起他们的旗号,又让城中人假意称颂,好叫梁山贼寇放松警惕,以为东平府已被他们渗透,实则是引蛇出洞之计。”
王三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程太守果然深谋远虑!小的险些误会了。”
说罢不再迟疑,将手中漆木匣子双手奉上,“这便是张都监差小的送来的公文,还请董都监转交太守。”
董平接过匣子,颔首道:
“知晓了,你且回吧,告知张清都监,东平府这边自有安排。”
王三应声退下,屏风后众人随即走出。
吴用上前接过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份盖着东昌府印信的公文。
吴用展开宣纸,就着烛光细看,眉头渐渐皱起。
“吴先生,上面写的什么?”王进问道。
吴用放下公文,神色凝重:
“这公文来得蹊跷,说是奉了东京枢密院的令,要东平府即刻点齐兵马,与东昌府、凌州兵马会合,共讨梁山……”
“放屁!”董平怒喝一声,银枪在手中转了个圈,
“我等刚占了东平府,他倒来要我们出兵讨自己?这张清是疯了不成!”
鲁智深也骂道:
“定是那厮想骗开城门,我看不如先把这差役剁了,再去城外会会那什么没羽箭!”
王进却抬手止住众人,目光落在公文上的落款日期:
“这公文是三日前发出的,那时咱们还未拿下东平府。看来,张清此来,当真不是为了东平府。”
王进捏着戴宗刚递来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嘎吱作响——
那麻纸上“张清”二字,像两颗烧红的烙铁,烫得王进心口发紧。
“东平府与东昌府本是平级,各守疆土互不相干,”王进猛地抬眼看向董平,银烛的光在他眼角跳动:
“这张清此刻率兵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董平正按着腰间的银枪,闻言眉头拧成个疙瘩:
“依常理说,我梁山拿下东平府才不过三日,消息纵有翅膀,也飞不到百里外的东昌府。”
“再说张清是东昌府兵马都监,就算我梁山拿下东平府的消息传到东昌府,他张清也应该是守好自己的城池,他吃饱了撑的来管我东平府的闲事?”
“凡事小心为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冲站在一旁,手抚蛇矛的缨络,沉声道:
“张清绰号‘没羽箭’,一手飞石绝技出神入化,若是来者不善,怕是场硬仗。”
鲁智深在旁早按捺不住,禅杖往地上一顿,震得地砖嗡嗡响:
“管他娘的什么张清张浊!敢来东平府撒野,洒家一禅杖敲碎他的脑壳!”
王进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满堂头领:
“此事蹊跷。张清若真是为东平府而来,该先下战书才是;若不是,那他带兵前来,必有别的由头。”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甲叶碰撞声,一个城门守卫跌跌撞撞跑进来,单膝跪地:
“启禀头领,东昌府……东昌府派人送公文来了!”
众人皆是一怔。
董平上前一步:
“人在何处?公文呢?”
“就在府门外候着,说是急件,要亲手交给东平府程太守。”守卫喘着气道。
王进心中一动,朝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迅速屏退左右,又寻了屏风暂避。
董平整了整衣甲,换上一副沉稳模样,对那差役王三道:
“本官乃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程太守偶感风寒,不便见客,公文交由我便是。”
王三目光扫过堂外,见府衙门楣处竟挂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又隐约听见远处街巷有人议论“梁山天尊王进”,不禁面露诧异,迟疑着问道:
“董都监,这府中……怎会有梁山旗号?还有人称颂梁山头领?”
董平早有准备,面不改色道:
“你有所不知,这是程太守的妙计。近日听闻梁山贼寇蠢蠢欲动,太守便故意布下此局,挂起他们的旗号,又让城中人假意称颂,好叫梁山贼寇放松警惕,以为东平府已被他们渗透,实则是引蛇出洞之计。”
王三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程太守果然深谋远虑!小的险些误会了。”
说罢不再迟疑,将手中漆木匣子双手奉上,“这便是张都监差小的送来的公文,还请董都监转交太守。”
董平接过匣子,颔首道:
“知晓了,你且回吧,告知张清都监,东平府这边自有安排。”
王三应声退下,屏风后众人随即走出。
吴用上前接过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份盖着东昌府印信的公文。
吴用展开宣纸,就着烛光细看,眉头渐渐皱起。
“吴先生,上面写的什么?”王进问道。
吴用放下公文,神色凝重:
“这公文来得蹊跷,说是奉了东京枢密院的令,要东平府即刻点齐兵马,与东昌府、凌州兵马会合,共讨梁山……”
“放屁!”董平怒喝一声,银枪在手中转了个圈,
“我等刚占了东平府,他倒来要我们出兵讨自己?这张清是疯了不成!”
鲁智深也骂道:
“定是那厮想骗开城门,我看不如先把这差役剁了,再去城外会会那什么没羽箭!”
王进却抬手止住众人,目光落在公文上的落款日期:
“这公文是三日前发出的,那时咱们还未拿下东平府。看来,张清此来,当真不是为了东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