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载着不少货物,但进城的路多是下坡,父子俩骑得还算轻松,两个小时就到了望江楼。
韩老板不在,守店的是他丫头韩婷婷。
让李向阳万分意外的是,这个平时满脸傲气,甚至还有点尖酸刻薄的姑娘,在得知李茂春是他父亲时,脸上立刻堆起了极其热络的笑容。
“哎呀!李叔啊,您怎么亲自来了!快,先坐!”
她从柜台后快步绕出来,不由分说搀住李茂春的胳膊,把人往临窗的方桌前让,“您歇歇脚,一路累坏了吧?”
李茂春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只能讷讷地应着:“哎,好,挺好……不累……”
韩婷婷麻利地沏了杯热茶,双手递过去,又陪着唠了几句家常,甚至还夸了夸李向阳“能干”“肯下苦”……
待把李茂春安顿好,才让伙计给李向阳验货过秤。
伙计报了斤两,她没有立马给李向阳结账,而是看了眼李茂春,“先陪你爸坐坐,钱过会儿给你送过去。”
李向阳正纳闷她怎么转了性,就见不多时,韩婷婷亲自端着个条盘出来,上面是两大碗浇着油泼辣子、飘着葱花的臊子面!
“叔,您赶早来的,先吃点垫垫,咱店里的手艺,您尝尝!”
李茂春连连推辞,却架不住她不容拒绝的热情。
送完面,韩婷婷很快便付了黄鳝和鱼干的钱。
李向阳抓起筷子扒拉完面,起身去前台结账。
刚掏出钱,韩婷婷就飞过来一个白眼,“寒碜我呢?两碗面我还请不起了?”
他又讪讪坐回去,陪着父亲吃饭。
李茂春吃的很慢——那神情,更像是在品味被重视的滋味。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深邃的皱纹仿佛都舒展了一些。
两人起身要走时,韩婷婷又追了出来:“李叔,您路上当心!以后常来坐坐……”
走出望江楼好远,李向阳才慢慢琢磨过来:这韩婷婷从小在饭馆里看着父辈待人接物,估摸着早就把人情世故玩明白了!
显然,不管是谁,把热情和敬重给了对方在乎的人,都更容易拿捏住人心!
就如李向阳,冲今天韩婷婷对父亲这番表现,他都要长久地记下这份人情。
供销社不远,两人推着车,慢慢走着。
李向阳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父亲,他还沉浸在刚才那碗热腾腾、油汪汪的臊子面和那份意外的尊重里,腰板似乎都比来时更直了些。
存了车,交了四分钱,两人走进了县供销社大门。
李向阳的目标非常明确,直奔卖成衣的柜台。
当下买布自己做衣服仍是主流,成衣柜台相对冷清些。
女售货员态度不冷不热:“扯布在那边!”
李向阳也不在意,指着挂着的衣服,开始“点将”。
“同志,那件深蓝色的确良中山装,对,我爸穿。”
李茂春一听,连忙扯他袖子,“给我买干啥?我有衣服!给你妈和小云看看就行!”
“爸,今天听我的。”李向阳不由分说,接过衣服就在父亲身上比划,“大小差不多。开票吧!”
“哎!向阳……”李茂春还想阻拦,见儿子已经转向下一件。
“那件军绿色的解放装,对,我哥穿,身材和我差不多!”
“藏青色的外套,嗯,中年女性。”
“那个红格子的确良衬衫……是的,我嫂子!”
“那件枣红色的儿童罩衣……”
选完衣服,他又给每个人挑了裤子,其中也包括了成文和俊杰。
李茂春在一旁看着,嘴唇动了动,最终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抽出了家里几乎所有的布票。
李向阳笑着推开父亲的手:“爸,这个不用票!”
他又拍了拍口袋,压低了声音,“今天的黄鳝和鱼干,卖了五百多!咱们也大方一回!”
接着去了卖胶鞋的柜台,和父亲商量着给家里每人买了一双。
随后是日杂柜台,称了五斤月饼、三斤水果糖、两斤动物形状的饼干。
最后,找到了劳保用品,买了两条齐胸的橡胶下水裤——这是为堰塘起鱼准备的。
棉大衣和棉裤他也选了三套——进山蹲点,这是必须的装备了!
去收银台结了账,一共三百六十五块九!
今天卖鱼的钱瞬间去了一大半,但李向阳眼睛都没眨一下。
回去的路以上坡为主,李茂春似乎毫无所觉,蹬得依旧卖力。
只是目光时不时会掠过货筐里的包裹,生怕丢了似的。
李向阳知道,今天这一趟,进城的不仅仅是两辆负重前行的自行车,拉回去的也不仅仅是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衣物和吃食。
而是一个父亲沉默半生后,重新找回的尊严,和一个家庭从“凑活过”到“有奔头”的底气。
而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比货筐里的包裹更沉,也更暖。
回到劳动村已是黄昏时分。
李向阳笑着开始给众人分发“战利品”。
李茂春坐在一旁,吧嗒着旱烟,眯眼看着儿女们脸上掩不住的喜悦。
李向阳将新衣、胶鞋、月饼、糖果一一分派,每递出一样,都能引来一阵惊呼。
张自勤捧着红格衬衫,脸颊绯红;李向东试穿着解放装,笑的牙都包不住了。
李向云更是抱着新衣服雀跃不已。
而在不远处,王成文和陈俊杰却像两个局外人,默默清洗着小鱼。
只是陈俊杰抬眼时分了神,让剪刀刺伤了手指。
他没敢出声,生怕惊扰了其他人的心情。
李向阳眼角余光扫到了那两个孤单身影,他在剩下的包裹里翻了翻,找出了两个。
“成文、俊杰,你俩别洗了,快过来。”
两个孩子愣了一下,迟疑地站起身,甩了甩湿漉漉的手。
“这是你俩的。一人一件上衣,一条裤子。”李向阳先将一个布包递给王成文,另一个递给了陈俊杰。
他又弯腰从桌下拿出两双崭新的解放鞋,“还有这个……试试合脚不?”
“哥,这……这太费钱了……我们衣服够穿……”意外的惊喜让两人几乎不敢相信,愣了好一会儿,最后是陈俊杰先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推辞。
“行了!”李向阳笑了笑,“你们记着,只要将来不走弯路,往后好日子长着呢!”
李家院坝的这份喜悦,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晚上。
月上南山,此时除了回家的王成文,其余人都围坐在院坝里,吃着象征团圆的月饼和丰盛的晚饭。
月光如水,静静漫过新衣的褶皱,也漫过每个人对未来的期盼。
吃过饭,李向东便带上张自勤朝娘屋赶去——明天她哥结婚,作为妹妹,自是要提前回去帮忙的。
秦巴地区的习惯是先说断,后不乱。
不管事前如何计较,只要说清楚了,到了事上按章程办就行。
真遇到突发情况,那就一个原则:“大局为重”!
也正因如此,张自礼的婚事办得异常顺利。
给张家帮完忙,李向阳便把精力收了回来,一门心思放到进山对付那头瘸腿虎上。
韩老板不在,守店的是他丫头韩婷婷。
让李向阳万分意外的是,这个平时满脸傲气,甚至还有点尖酸刻薄的姑娘,在得知李茂春是他父亲时,脸上立刻堆起了极其热络的笑容。
“哎呀!李叔啊,您怎么亲自来了!快,先坐!”
她从柜台后快步绕出来,不由分说搀住李茂春的胳膊,把人往临窗的方桌前让,“您歇歇脚,一路累坏了吧?”
李茂春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只能讷讷地应着:“哎,好,挺好……不累……”
韩婷婷麻利地沏了杯热茶,双手递过去,又陪着唠了几句家常,甚至还夸了夸李向阳“能干”“肯下苦”……
待把李茂春安顿好,才让伙计给李向阳验货过秤。
伙计报了斤两,她没有立马给李向阳结账,而是看了眼李茂春,“先陪你爸坐坐,钱过会儿给你送过去。”
李向阳正纳闷她怎么转了性,就见不多时,韩婷婷亲自端着个条盘出来,上面是两大碗浇着油泼辣子、飘着葱花的臊子面!
“叔,您赶早来的,先吃点垫垫,咱店里的手艺,您尝尝!”
李茂春连连推辞,却架不住她不容拒绝的热情。
送完面,韩婷婷很快便付了黄鳝和鱼干的钱。
李向阳抓起筷子扒拉完面,起身去前台结账。
刚掏出钱,韩婷婷就飞过来一个白眼,“寒碜我呢?两碗面我还请不起了?”
他又讪讪坐回去,陪着父亲吃饭。
李茂春吃的很慢——那神情,更像是在品味被重视的滋味。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深邃的皱纹仿佛都舒展了一些。
两人起身要走时,韩婷婷又追了出来:“李叔,您路上当心!以后常来坐坐……”
走出望江楼好远,李向阳才慢慢琢磨过来:这韩婷婷从小在饭馆里看着父辈待人接物,估摸着早就把人情世故玩明白了!
显然,不管是谁,把热情和敬重给了对方在乎的人,都更容易拿捏住人心!
就如李向阳,冲今天韩婷婷对父亲这番表现,他都要长久地记下这份人情。
供销社不远,两人推着车,慢慢走着。
李向阳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父亲,他还沉浸在刚才那碗热腾腾、油汪汪的臊子面和那份意外的尊重里,腰板似乎都比来时更直了些。
存了车,交了四分钱,两人走进了县供销社大门。
李向阳的目标非常明确,直奔卖成衣的柜台。
当下买布自己做衣服仍是主流,成衣柜台相对冷清些。
女售货员态度不冷不热:“扯布在那边!”
李向阳也不在意,指着挂着的衣服,开始“点将”。
“同志,那件深蓝色的确良中山装,对,我爸穿。”
李茂春一听,连忙扯他袖子,“给我买干啥?我有衣服!给你妈和小云看看就行!”
“爸,今天听我的。”李向阳不由分说,接过衣服就在父亲身上比划,“大小差不多。开票吧!”
“哎!向阳……”李茂春还想阻拦,见儿子已经转向下一件。
“那件军绿色的解放装,对,我哥穿,身材和我差不多!”
“藏青色的外套,嗯,中年女性。”
“那个红格子的确良衬衫……是的,我嫂子!”
“那件枣红色的儿童罩衣……”
选完衣服,他又给每个人挑了裤子,其中也包括了成文和俊杰。
李茂春在一旁看着,嘴唇动了动,最终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抽出了家里几乎所有的布票。
李向阳笑着推开父亲的手:“爸,这个不用票!”
他又拍了拍口袋,压低了声音,“今天的黄鳝和鱼干,卖了五百多!咱们也大方一回!”
接着去了卖胶鞋的柜台,和父亲商量着给家里每人买了一双。
随后是日杂柜台,称了五斤月饼、三斤水果糖、两斤动物形状的饼干。
最后,找到了劳保用品,买了两条齐胸的橡胶下水裤——这是为堰塘起鱼准备的。
棉大衣和棉裤他也选了三套——进山蹲点,这是必须的装备了!
去收银台结了账,一共三百六十五块九!
今天卖鱼的钱瞬间去了一大半,但李向阳眼睛都没眨一下。
回去的路以上坡为主,李茂春似乎毫无所觉,蹬得依旧卖力。
只是目光时不时会掠过货筐里的包裹,生怕丢了似的。
李向阳知道,今天这一趟,进城的不仅仅是两辆负重前行的自行车,拉回去的也不仅仅是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衣物和吃食。
而是一个父亲沉默半生后,重新找回的尊严,和一个家庭从“凑活过”到“有奔头”的底气。
而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比货筐里的包裹更沉,也更暖。
回到劳动村已是黄昏时分。
李向阳笑着开始给众人分发“战利品”。
李茂春坐在一旁,吧嗒着旱烟,眯眼看着儿女们脸上掩不住的喜悦。
李向阳将新衣、胶鞋、月饼、糖果一一分派,每递出一样,都能引来一阵惊呼。
张自勤捧着红格衬衫,脸颊绯红;李向东试穿着解放装,笑的牙都包不住了。
李向云更是抱着新衣服雀跃不已。
而在不远处,王成文和陈俊杰却像两个局外人,默默清洗着小鱼。
只是陈俊杰抬眼时分了神,让剪刀刺伤了手指。
他没敢出声,生怕惊扰了其他人的心情。
李向阳眼角余光扫到了那两个孤单身影,他在剩下的包裹里翻了翻,找出了两个。
“成文、俊杰,你俩别洗了,快过来。”
两个孩子愣了一下,迟疑地站起身,甩了甩湿漉漉的手。
“这是你俩的。一人一件上衣,一条裤子。”李向阳先将一个布包递给王成文,另一个递给了陈俊杰。
他又弯腰从桌下拿出两双崭新的解放鞋,“还有这个……试试合脚不?”
“哥,这……这太费钱了……我们衣服够穿……”意外的惊喜让两人几乎不敢相信,愣了好一会儿,最后是陈俊杰先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推辞。
“行了!”李向阳笑了笑,“你们记着,只要将来不走弯路,往后好日子长着呢!”
李家院坝的这份喜悦,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晚上。
月上南山,此时除了回家的王成文,其余人都围坐在院坝里,吃着象征团圆的月饼和丰盛的晚饭。
月光如水,静静漫过新衣的褶皱,也漫过每个人对未来的期盼。
吃过饭,李向东便带上张自勤朝娘屋赶去——明天她哥结婚,作为妹妹,自是要提前回去帮忙的。
秦巴地区的习惯是先说断,后不乱。
不管事前如何计较,只要说清楚了,到了事上按章程办就行。
真遇到突发情况,那就一个原则:“大局为重”!
也正因如此,张自礼的婚事办得异常顺利。
给张家帮完忙,李向阳便把精力收了回来,一门心思放到进山对付那头瘸腿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