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礼婚宴上,四村八镇的人坐在一起闲聊。
李向阳偶然得知一个消息:四新村的猎人孙老爷子,年轻时成功围猎过老虎!
所以,吃完饭,先去还了从几家借来的自行车,他立刻带上礼物前去拜访。
他心里清楚,这次要对付的不是一般猎物,光靠一腔热血和手里的一杆五六半远远不够——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经验”。
正好四新村有不少村民常在李家卖黄鳝,一听李向阳打听孙老爷子,便热情地把他带到了家门口。
孙老爷子的家和李向阳家的格局很像,坐落在一条叫螃蟹沟的小河边。
房子低矮陈旧,门口的晾架上挂了些晒干的草药和菜蔬。
胜利乡虽然背靠秦岭,自然资源丰富,但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即便是猎人、猎户,也好不到哪儿去!
那些年吃大锅饭,天刚亮就要起床参加集体劳动,靠挣工分换生活物资,天黑才能回家。
一天的辛苦让人筋疲力尽,根本没有精力琢磨抓鱼打猎的事。
就算有,晚上也缺少照明工具。
更何况,一切生产资料归村集体,收获也归集体——既没有设备,也缺少动力。
偶尔有人通过下套、陷阱抓到小动物。
可很长一段时间里,连铁锅都上交了,缺盐少油,甚至一度禁止私自生火……
有人问,那不能偷偷拿去卖钱吗?
还真不能!
私自买卖被抓到,不管扣上“资本主义”还是“投机倒把”的帽子,都够人受的。
很多人常用“摸着石头过河”形容那段岁月,以为那是种探索,可真正亲历过的人才明白,里头藏着多少无奈与艰难。
见有人来访,又听本村人介绍是“收黄鳝的那个小伙子”,孙老爷子脸上顿时有了光彩。
他一边招呼老婆子去烧水,一边赶忙给来人搬凳子。
听李向阳说明来意,老爷子思索半天,才张口道,“哎呀,那是老黄历了!”
李向阳恭敬地递上烟,替他点上:“老爷子,实话跟您说,我们村后山今年也不太平,那东西已经出现两回了,还跟我结了梁子……我想去会一会,但心里实在没底,特来向您请教。”
孙老爷子深深吸了一口烟,目光望向后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后来我们琢磨,应该是湘省、鄂省那边打得厉害,老虎往外迁,才跑到我们这儿来的……”
历史上,仅明清至民国,有记载的虎患就已经数不胜数。
建国以后,尤以湘省等地最为严重。
从1952年到1962年,仅官方记录,全省就有两千多人命丧虎口。
受限于当年的信息统计水平,实际数量恐怕十倍都不止。
其中最出名的,是湘省的“百虎围村”事件:
一位村民误打误撞捉了一只小虎崽带回家。当天夜里,母虎就在后山长啸不止。
村民聚在一起,试图驱赶母虎。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成群的老虎从山里涌出,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
虎群并不急于进攻,只是静静围住村庄,和村民对峙了三天三夜。
大家通过点火、敲锣、放鞭炮试图吓唬,可老虎始终不退。
后来,看实在顶不住了,村民放出了小老虎,却没有想到,虎崽子刚回去,虎群就发动了攻击。
上百只老虎冲进村庄,将牲畜一扫而空,还叼走了好几个村民……
“咱们当时虎患也很严重么?”李向阳问道。
“当年知道的就有七八头牛、二十几只羊被弄走了,还吃了三个人……”孙老爷子没有明确回答,只是列了几个数据。
“当时公社下了死命令,各村地盘、人口和牲口自己负责守……”他继续道,“我们村给配了三把老套筒(汉阳造),剩下的人拿的都是老火枪。”
“有一回晚上,有月亮,村上领导心血来潮,要搞个主动出击,结果进了趟山,啥都没弄到,反倒让那家伙摸进了村子!”
说到这里,老爷子一脸气愤。
“天亮以后,我们根据死物的血迹,一路追踪,最后把那家伙堵到了螃蟹沟里!哎呀……叫我看,那家伙……不是牲口,那是成了精的!”
他吐了一口烟,“算上我,十二个人,十条枪,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怕!它挨了第一枪后,背上开了花,没跑,反而迎着枪口就扑上来了……”
“那吼声,像贴着地面打雷一样……”老人下意识地抖了一下,似乎还残留着当年的恐惧。
“开枪的那个,被一巴掌扇飞到了河里,幸亏躲了一下,就那……胸脯都抓烂了!后面连打了几枪,感觉像给它挠痒痒……”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当时手抖得厉害,一直没敢开枪,最后是扑到我跟前,没办法了,枪几乎是顶着它眼窝子放的……这才把它打倒!”
“最后给我评了个先进,号召几个乡学习……”老爷子有点不好意思。
“我们算是带了个头,后面其他村又先后打死了五六只老虎,算是把虎患镇压住了!”
“你真要说经验……”老爷子想了想,眼睛深邃起来。“当年为了出去做报告,我还请教过一些老辈子,加上自己总结的,有几条:
“首先,它特别聪明,不比人笨,而且不怕疼。第二个就是,一般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三一个,它一般把窝选在背风的山洞……”
“向阳,叔劝你一句,它不主动寻你报仇,尽量别招惹,那东西,邪性着呢!”
从孙老爷子家出来,李向阳骑着自行车,沿着螃蟹沟慢慢往回走。
风从河底吹来,带着潮湿的凉意,可他的心情却并不觉得沉重。
那些关于虎患的往事、鲜血与嘶吼的确令人心悸。可不知为何,他的内心反而异常平静。
想想也是,连重生这种事都遇上了,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邪性”的?
他既然能重新活这一回,能再一次陪伴在父母身边,能挽救亲人爱人的生命,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以往的路……
那面对一头虎,又有什么可畏缩的?
它再聪明、再凶猛,终究仍是这山中的生灵。
而且,他甚至觉得,打虎、救人,就是自己这一世刻在轮回里的命运清单!
李向阳偶然得知一个消息:四新村的猎人孙老爷子,年轻时成功围猎过老虎!
所以,吃完饭,先去还了从几家借来的自行车,他立刻带上礼物前去拜访。
他心里清楚,这次要对付的不是一般猎物,光靠一腔热血和手里的一杆五六半远远不够——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经验”。
正好四新村有不少村民常在李家卖黄鳝,一听李向阳打听孙老爷子,便热情地把他带到了家门口。
孙老爷子的家和李向阳家的格局很像,坐落在一条叫螃蟹沟的小河边。
房子低矮陈旧,门口的晾架上挂了些晒干的草药和菜蔬。
胜利乡虽然背靠秦岭,自然资源丰富,但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即便是猎人、猎户,也好不到哪儿去!
那些年吃大锅饭,天刚亮就要起床参加集体劳动,靠挣工分换生活物资,天黑才能回家。
一天的辛苦让人筋疲力尽,根本没有精力琢磨抓鱼打猎的事。
就算有,晚上也缺少照明工具。
更何况,一切生产资料归村集体,收获也归集体——既没有设备,也缺少动力。
偶尔有人通过下套、陷阱抓到小动物。
可很长一段时间里,连铁锅都上交了,缺盐少油,甚至一度禁止私自生火……
有人问,那不能偷偷拿去卖钱吗?
还真不能!
私自买卖被抓到,不管扣上“资本主义”还是“投机倒把”的帽子,都够人受的。
很多人常用“摸着石头过河”形容那段岁月,以为那是种探索,可真正亲历过的人才明白,里头藏着多少无奈与艰难。
见有人来访,又听本村人介绍是“收黄鳝的那个小伙子”,孙老爷子脸上顿时有了光彩。
他一边招呼老婆子去烧水,一边赶忙给来人搬凳子。
听李向阳说明来意,老爷子思索半天,才张口道,“哎呀,那是老黄历了!”
李向阳恭敬地递上烟,替他点上:“老爷子,实话跟您说,我们村后山今年也不太平,那东西已经出现两回了,还跟我结了梁子……我想去会一会,但心里实在没底,特来向您请教。”
孙老爷子深深吸了一口烟,目光望向后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后来我们琢磨,应该是湘省、鄂省那边打得厉害,老虎往外迁,才跑到我们这儿来的……”
历史上,仅明清至民国,有记载的虎患就已经数不胜数。
建国以后,尤以湘省等地最为严重。
从1952年到1962年,仅官方记录,全省就有两千多人命丧虎口。
受限于当年的信息统计水平,实际数量恐怕十倍都不止。
其中最出名的,是湘省的“百虎围村”事件:
一位村民误打误撞捉了一只小虎崽带回家。当天夜里,母虎就在后山长啸不止。
村民聚在一起,试图驱赶母虎。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成群的老虎从山里涌出,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
虎群并不急于进攻,只是静静围住村庄,和村民对峙了三天三夜。
大家通过点火、敲锣、放鞭炮试图吓唬,可老虎始终不退。
后来,看实在顶不住了,村民放出了小老虎,却没有想到,虎崽子刚回去,虎群就发动了攻击。
上百只老虎冲进村庄,将牲畜一扫而空,还叼走了好几个村民……
“咱们当时虎患也很严重么?”李向阳问道。
“当年知道的就有七八头牛、二十几只羊被弄走了,还吃了三个人……”孙老爷子没有明确回答,只是列了几个数据。
“当时公社下了死命令,各村地盘、人口和牲口自己负责守……”他继续道,“我们村给配了三把老套筒(汉阳造),剩下的人拿的都是老火枪。”
“有一回晚上,有月亮,村上领导心血来潮,要搞个主动出击,结果进了趟山,啥都没弄到,反倒让那家伙摸进了村子!”
说到这里,老爷子一脸气愤。
“天亮以后,我们根据死物的血迹,一路追踪,最后把那家伙堵到了螃蟹沟里!哎呀……叫我看,那家伙……不是牲口,那是成了精的!”
他吐了一口烟,“算上我,十二个人,十条枪,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怕!它挨了第一枪后,背上开了花,没跑,反而迎着枪口就扑上来了……”
“那吼声,像贴着地面打雷一样……”老人下意识地抖了一下,似乎还残留着当年的恐惧。
“开枪的那个,被一巴掌扇飞到了河里,幸亏躲了一下,就那……胸脯都抓烂了!后面连打了几枪,感觉像给它挠痒痒……”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当时手抖得厉害,一直没敢开枪,最后是扑到我跟前,没办法了,枪几乎是顶着它眼窝子放的……这才把它打倒!”
“最后给我评了个先进,号召几个乡学习……”老爷子有点不好意思。
“我们算是带了个头,后面其他村又先后打死了五六只老虎,算是把虎患镇压住了!”
“你真要说经验……”老爷子想了想,眼睛深邃起来。“当年为了出去做报告,我还请教过一些老辈子,加上自己总结的,有几条:
“首先,它特别聪明,不比人笨,而且不怕疼。第二个就是,一般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三一个,它一般把窝选在背风的山洞……”
“向阳,叔劝你一句,它不主动寻你报仇,尽量别招惹,那东西,邪性着呢!”
从孙老爷子家出来,李向阳骑着自行车,沿着螃蟹沟慢慢往回走。
风从河底吹来,带着潮湿的凉意,可他的心情却并不觉得沉重。
那些关于虎患的往事、鲜血与嘶吼的确令人心悸。可不知为何,他的内心反而异常平静。
想想也是,连重生这种事都遇上了,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邪性”的?
他既然能重新活这一回,能再一次陪伴在父母身边,能挽救亲人爱人的生命,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以往的路……
那面对一头虎,又有什么可畏缩的?
它再聪明、再凶猛,终究仍是这山中的生灵。
而且,他甚至觉得,打虎、救人,就是自己这一世刻在轮回里的命运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