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日子-《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

  “向阳,是你啊!”

  周建安也看到了他,扔下同行的人,扶着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快走几步迎了上来。

  “这位是……”握完手,他的目光落在赵洪霞身上。

  “我未婚妻,赵洪霞!”李向阳介绍道。

  “郎才女貌,真是般配!”周建安由衷地赞了一句,接着埋怨道,“你进城了怎么不去找我啊?太见外了!”

  “这不是怕你工作忙,没好意思打扰……”李向阳笑了笑,随即转了话题,“你这是……出来采访?”

  “唉!例行公事。”周建安指了指脚下的汉江,“水位下降得厉害,已经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谷了,安排我过来看看,拍点照片——等等!”

  他说着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刚好遇上了,这个相机是部里新配的,能拍彩照!来,给你两口子照一张,留个念!”

  他不容分说地拉着李向阳和赵洪霞迎着稀疏的阳光站好。

  “好,看这里!笑一笑!”

  咔嚓!咔嚓!咔嚓!

  连着按了三次快门,周建安才满意地放下相机。

  “你上次那个带领村民致富的报道,我看了,反响也很不错!”周建安一边盖上镜头,一边和李向阳闲聊着:

  “全村人均收入硬是提升了十几块,难能可贵啊!尤其你引用的那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他伸出大拇指,“画龙点睛,水平很高!”

  李向阳谦虚了几句,顺势邀请周建安有机会再去胜利乡走走看看。

  周建安表示看工作安排,有时间一定去找他,要是忙的话,就把照片洗出来给他寄去。

  “对了!”临走时,周建安又回头特意交代了一句,“结婚记得给个信儿啊!可以到乡里打电话给我!”

  “一定!”李向阳挥手告别。

  望着周建安离去的背影,李向阳叹了口气。

  原本想请他帮忙找人请教救灾方案的念头,在嘴边转了一圈,又咽了回去。

  眼下这个时间和地点,提起这个话题显然并不合适。

  去望江楼取回了剩下的八千块款项,两人回到招待所退了房,骑上自行车开始返程。

  这一次进城,对李向阳来说意义重大。

  且不说多了一笔巨款,单是与赵洪霞之间那层薄纱被彻底捅破,就足以让两人的关系迎来质的跨越,也让李向阳的心态发生了很多改变。

  回程的路上,赵洪霞很自然地搂着他的腰,那份亲昵比来时更加坦然,也更加依恋。

  寒风吹在脸上,似乎让李向阳也不那么冷了。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从昨天开始,两个人已经紧紧联结在一起,不仅是身体的交融,更是灵魂的靠近,让他漂泊了许久的心,变得无比踏实和安定。

  另外,汉江大堤的现场勘查,那低洼的民房与高悬的堤坝形成的鲜明对比,也让他对即将面临的困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调集大量船只根本不现实,且不说能不能、有没有那么多船,关键洪水是从江堤决口处灌入城内的,大型船只根本进不了城区!

  看来,唯一现实可行的,只有龙舟和筏子!

  正思忖间,赵洪霞塞在他大衣口袋里的手紧了紧,耳边传来了她温柔的声音:

  “向阳哥,等回去……你和茂春叔商量个日子,让长海叔来跟我爸说一声吧!”

  “嗯,好!”李向阳心头一热,朗声应道。

  车轮碾上村道,当他载着焕然一新的赵洪霞出现在众人视野里时,再次收获了来自沿途两侧院坝的“注目礼”。

  起初,隔着老远看见自行车后座上那时髦的姑娘,不少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这向阳娃,莫不是在城里招惹了啥不正经的狐狸精?”

  这倒不是他们心眼坏,而是在这闭塞的乡村,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牵动所有人的神经。

  尤其李向阳如今是村里公认的能人,隐隐成了不少人家的财路指望。

  他要是行差踏错,闹出作风问题,来年这刚刚有点起色的鱼和黄鳝的生意,还能不能做成?

  这种担忧,朴素而直接,关乎着家家户户切身的利益。

  待自行车驶近,认出后座上那容颜娇俏的姑娘竟是洪霞时,众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然和善的笑意。

  “是霞娃子啊!”

  “哎呀,这一打扮,都快认不出来了!真排场!”

  “向阳有眼光,洪霞也是个好娃!”

  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两人先回了赵洪霞家。

  当赵青山和朱秀英的目光掠过李向阳,落在后座那姑娘身上时,瞬间都僵住了!

  这……这咋进了一趟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这通身的气派,让老两口一时竟有些不敢相认。

  “爸,妈!”赵洪霞被父母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声喊道。

  这一声,才将赵青山和朱秀英的思绪拉了回来。

  在赵家稍坐片刻,李向阳便起身告辞。

  回到自家老晒场,还没进堂屋,就听见里面传来刨子推过木料的“沙沙”声。

  跨进门槛,发现有客人——嫂子的哥哥张自礼带着媳妇来了。

  父亲不知道去了哪里,大哥李向东正和张自礼埋头鼓捣着什么,地上堆满了新鲜的刨花,散发着松木的清香。

  小云和小雪正蹲在刨花堆里捡小木片,眼睛盯着木料上的半成品滑轮车,连李向阳进门都没顾上抬头。

  原来,黑蛋承诺的那三个滑轮,回来第二天就兑现了。

  为了这辆能让小云和小雪眼馋许久的滑轮车,李向东已经潜心研究了两天,看样子是要弄出一件震惊全村儿童界的“大杀器”。

  “自礼哥,嫂子,不好意思啊,不知道你们来,出去了一趟。”李向阳连忙上前打招呼。

  “没事没事!”张自礼抬头笑了笑,“我们也是在屋里闲着,跑来看看自勤!”

  闲聊了几句,话题扯到之前的雹灾。

  张自礼家有存瓦,嫂子张自勤之前提过,李家没给送瓦,但作为亲戚,口头上的关心还是要有的。

  又拉了几句家常,张自礼话头一转,“对了,向阳,有这么个事情:我有个叔,在城里给工地供竹子。往年都是扎成排子,顺着汉江放进城。”

  “今年这情况你也知道,尤其阳历年以后,水位降得厉害,放排是不行了。靠架子车拉,一趟又拉不了几根,工地上等着用,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