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郡守冯劫的迎接-《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在压抑沉闷的气氛中又行军两日,沿途的惨状依旧,但官道上的车马痕迹似乎略多了一些,偶尔甚至能远远看到一两个在田间佝偻着身子、见到大军便惊慌逃窜的农人身影。

  这微小的变化,让张苍和章邯都意识到,他们正在接近一个相对的核心区域。

  果然,在第三日午后,前方探马回报:“将军!阳翟城在望!”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阳翟,颍川郡郡治,这座曾经繁荣的古城,如今是帝国在颍川地区统治力量的象征,也是他们此次东征的第一个重要支点。

  然而,当大军真正抵达阳翟城外时,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这份振奋打了折扣。

  城墙高大坚固,明显近期经过加固,墙面上还残留着烟熏火燎及石块撞击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历过攻防战。

  护城河的水位很低,河床上甚至能看到杂物和淤泥。

  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头,守军的数量不少,旌旗也算整齐,但那些士卒的脸上,大多带着一种长期紧绷后的疲惫,以及一丝难以驱散的惊惶。

  他们看向城外这支装备精良的“王师”时,眼神复杂,有期盼,有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麻木的观望。

  城门并未完全大开,只是开启了仅供车马通行的一侧。

  一队官员早已在城外等候,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郡守官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却带着深深倦色的老者。

  他身后跟着郡丞、郡尉等一众属官,个个衣衫还算整洁,但眉宇间都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

  礼仪是周全的。

  见章邯、张苍等人近前,那老郡守立刻带领属官们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如释重负:“颍川郡守冯劫,携郡府僚属,恭迎章将军、张御史、墨参军!诸位天使莅临,实乃我颍川百姓之幸,下官……下官盼诸位如久旱盼甘霖啊!”

  章邯翻身下马,上前虚扶一下,语气沉稳:“冯郡守不必多礼,诸位同僚辛苦。”

  他目光扫过冯劫略显苍白的面容和眼底的乌青,“郡守守土有责,支撑至今,不易。”

  冯劫顺势起身,脸上挤出一丝苦涩无比的笑容,那笑容比哭还难看:“章将军体恤,下官……唉,惭愧,实在是惭愧啊!”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章邯身后肃立的精锐秦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随即又落到一身劲装、气质卓然的张苍和旁边好奇打量四周、衣着独特的墨荆身上,眼神中飞快掠过一丝审视与更深层次的疑虑,但很快便被更浓的愁苦所掩盖。

  他侧身引路,一边往城里走,一边便开始迫不及待地倒起了苦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和后怕:

  “章将军,张御史,你们是不知道啊!那陈贼……势头太凶了!乱民如蝗,漫山遍野!这还罢了,可恨其军中,竟真有妖人相助啊!”

  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可怕的场景,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带着心有余悸的惊惶:

  “能呼风!能唤雨!两军对阵之际,明明我方占优,忽然间便天昏地暗,狂风卷着沙石扑面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站不稳脚!紧接着便是瓢泼大雨,浇得弓弦松弛,箭矢无力,火把熄灭!而我军狼狈不堪之时,贼寇便趁势掩杀……这,这如何抵挡?”

  他指着城墙上一些焦黑的痕迹:“还有那流火!凭空而生,从天而降,砸在城头,烈焰焚身,扑之不灭!将士们皆言此乃天罚,未战先怯……这,这……非是下官不肯用命,实是……实是力有不逮,我军……屡战屡败啊!”

  说到最后,他几乎是捶胸顿足,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一丝为自己辩解的意味。

  周围的地方官员们也纷纷附和,脸上都带着类似的恐惧和无奈。

  “是啊,那妖风邪雨,实在骇人!”

  “军中士气低迷,皆因畏惧妖法……”

  章邯眉头微皱,他身后的王离更是忍不住撇了撇嘴,显然对这些文官的“怯懦”很是不以为然。

  这时,张苍平静的声音响起,如同一道清泉,插入了这片弥漫着“妖氛”的抱怨之中:“冯郡守。”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年轻的监军御史身上。

  张苍神色不变,目光冷静地看着冯劫,语气沉稳而肯定:“贼寇所谓呼风唤雨、天降流火之术,听起来玄乎,然究其根本,无非是利用了些许常人难解的机巧与天时地利,行蛊惑人心、扰乱军心之实。本质上,与街头戏法无异,不过是规模更大,更为骇人罢了。此等障眼法,破之不难。”

  “啊?” 冯劫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张苍会如此轻描淡写,他迟疑道,“张御史有所不知,那景象实在……”

  张苍抬手,打断了他的描述,目光扫过略显残破的街道和那些从门窗缝隙后偷偷张望、面带菜色的百姓,语气转而凝重:“当务之急,并非争论术法真假。妖术再诡,亦需依附于混乱的人心与崩坏的秩序才能显威。冯郡守,眼下阳翟城内,民心如何?政令可能通畅?仓廪尚有几何存粮?城外流民如何安置?”

  他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冰冷的锥子,直指核心。

  冯劫脸上的苦涩更浓了,他搓着手,露出极其为难的神色:“张御史明鉴,谈何容易啊……如今郡中,盗匪横行,道路阻塞,乡亭多有从逆者,即便未从逆,也多自闭保,不听号令。这阳翟城内,虽暂时安稳,但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下官……下官如今是政令难出阳翟城啊!便是这城中,若非靠着郡兵弹压,恐怕也早已生变。”

  他指了指城门方向,压低声音:“不瞒二位,如今这城门,白日都不敢轻易全开,唯恐有奸细混入,或者……或者城外那些饿红了眼的流民聚众冲击。”

  张苍与章邯交换了一个眼神。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冯劫此人,守成或有余,但在这种剧变面前,显然已方寸大乱,束手无策,整个颍川郡的官僚系统,似乎都陷入了一种僵化、被动挨打的状态。

  “先进城再说。” 章邯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

  “是是是,将军、御史,请!” 冯劫连忙引路。

  队伍缓缓进入阳翟城。

  城内街道还算整洁,但行人稀少,商铺大多关门歇业,开着的也是门可罗雀。

  偶尔有百姓走过,也都是行色匆匆,面带惊疑地看着这支入城的军队,眼神中并无多少欣喜,反而带着更深的警惕和不安。

  张苍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心中了然。

  冯劫所谓的“政令难出阳翟城”,恐怕并非虚言。

  此地的官僚系统,在叛军和“妖术”的双重打击下,早已失去了活力和执行力,变成了一个龟缩在城中的空壳。

  首次会面,这位颍川郡的最高长官,便给张苍留下了深刻的“无力”印象。

  要平定颍川,首先要解决的,恐怕还不是城外的陈胜大军,而是城内这摊死水,以及这套几乎瘫痪的官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