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山谷,庄园内的气氛与之前谋划刺杀时截然不同,凝重得如同暴雨前的铅云。
油灯的光芒在项梁铁青的脸上跳跃,映照出他眼中无法抑制的惊怒与一丝难以置信的慌乱。
“砰!”
他猛地一掌拍在坚实的楠木案几上,震得上面的茶杯跳起,茶水四溅。
“被擒?!籍儿被秦狗擒了?!这怎么可能!”
项梁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痛而微微颤抖,“子期!到底怎么回事?籍儿勇力冠世,又有影卫配合,纵使不能成功,脱身应当无虞!怎会被擒?!”
虞子期如同影子般立在下方,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但微微低垂的眼睑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声音干涩地回禀:“梁公,事发突然,非战之罪。那秦吏张苍……有诡术。”
他尽可能简洁却清晰地描述了当晚的经过:项羽如何勇不可挡,如何压制章邯,影卫如何即将得手……以及最后,张苍那石破天惊的“止戈”一言。
“……其言出法随,似能引动规则,方圆十丈,兵戈凝滞,虽只一瞬,却足以改变战局。小将军……措手不及,被章邯及其亲卫趁机所擒。属下无能,未能及时救援,请梁公责罚。” 虞子期单膝跪地。
“言出法随……规则凝滞……” 项梁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脸上的怒意渐渐被一种深沉的忌惮所取代。
他背着手,在密室中焦躁地踱步,“又是这个张苍!先破玄风阴霖法术,后能以律止风,如今竟能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此子……此子绝非常人!乃我项氏、乃至整个楚地之心腹大患!”
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虞子期,眼神锐利:“你确定籍儿还活着?”
“是。秦军将其捆绑押走,并未当场格杀。据我们混在附近的眼线回报,营地混乱后不久,章邯和张苍便进入了一顶营帐,应是审讯小将军。”
“审讯……还好,还好。” 项梁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
以项羽的身份和勇武,秦人未必会立刻处决,更可能想撬开他的嘴,获取楚地反抗势力的情报。
但这时间绝不会长,必须尽快营救!
硬闯军营劫囚?念头刚起就被项梁自己否定了。
章邯大军驻扎,戒备森严,经历过夜袭后必然更加警惕,去多少都是送死。
就在项梁眉头紧锁,苦思对策之时,密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一名心腹家老躬身而入,双手奉上一枚细小的、密封的竹管:“主公,范增先生派人星夜送来的密信。”
“范先生来信了?” 项梁精神一振,连忙接过竹管,验看封印无误后,迫不及待地打开,取出里面一卷薄薄的帛书。
帛书上的字迹瘦硬苍劲,正是范增的手笔。
项梁快速浏览着,脸上的焦躁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算计和决断。
信的内容不长,却直指核心:
“梁公勿忧。籍儿勇武,世所罕见,秦人擒而不杀,必欲榨其价值,或欲诱我出面,此乃常情。短期内,籍儿性命无虞。”
“然,久困必生变。硬抢不可取,需以智取。在下有二策,供梁公斟酌。”
“其一,攻心为上,借力打力。可速遣心腹之人,于陈县及周边郡县广散流言,言称秦廷御史张苍,乃‘杀星’转世,憎恶楚地旧族,欲借平定叛乱之名,在陈县行清算之事,尽屠楚地贵族、豪强与不服秦法之士人。务必将流言编织得似模似样,引动楚地贵族人心惶惶。”
“其二,伺机而动,城中设局。陈县乃楚地旧都,关系盘根错节,秦人初至,根基不稳。可令潜伏陈县之人,密切关注张苍、章邯动向,尤其是押送籍儿入城之后。待其被流言所扰,焦头烂额之际,或可于城中制造事端,调动其兵力,再寻觅良机,里应外合,救出籍儿。”
“切记,此刻不宜再与秦军正面冲突,当以柔克刚,乱其心志,耗其精力,方有可乘之机。——增,顿首。”
项梁反复将密信看了两遍,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猛地抬头,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虞子期和侍立一旁的家老,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决断:
“范先生老成谋国,此言甚善!”
他立刻下达命令,语速快而清晰:“传令下去!”
“第一,挑选机灵可靠、擅长鼓动之人,分成数队,即刻出发,前往陈县及周边城邑!按范先生之计,散播流言!就说张苍携始皇密旨,欲在陈县血洗楚地贵族,凡与旧楚有牵连者,皆在清算之列!要把这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如同亲眼所见一般!我要让整个陈郡的贵族士人,人人自危,对那张苍又恨又怕!”
“第二,启用我们在陈县的所有暗桩!通知他们,全力打探秦军动向,特别是籍儿被关押的地点!同时,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听候命令,在城中制造混乱,配合营救!”
“第三,” 项梁目光转向虞子期,“子期,这次行动,由你暗中统筹协调。联络各方,传递消息,确保计划顺利进行。若有需要,你可便宜行事。”
虞子期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项梁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远方那座古老的陈县城池。他的拳头缓缓握紧,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
“张苍……章邯……明的刺杀既然不成,那就别怪我用暗箭了!我倒要看看,在这楚地根基之地,是你们的秦法厉害,还是这千年积累的人心与算计,更能搅动风云!”
“传令吧!立刻行动!”
“是!”
一道道命令如同无形的波纹,从这隐秘的山谷中迅速扩散出去。
针对张苍和秦军的攻势,从血腥的刀兵相接,悄然转向了更为诡谲、也更防不胜防的舆论战场与城市暗战。
陈县,这座即将迎来帝国钦差的车骑,注定不会平静。
油灯的光芒在项梁铁青的脸上跳跃,映照出他眼中无法抑制的惊怒与一丝难以置信的慌乱。
“砰!”
他猛地一掌拍在坚实的楠木案几上,震得上面的茶杯跳起,茶水四溅。
“被擒?!籍儿被秦狗擒了?!这怎么可能!”
项梁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痛而微微颤抖,“子期!到底怎么回事?籍儿勇力冠世,又有影卫配合,纵使不能成功,脱身应当无虞!怎会被擒?!”
虞子期如同影子般立在下方,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但微微低垂的眼睑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声音干涩地回禀:“梁公,事发突然,非战之罪。那秦吏张苍……有诡术。”
他尽可能简洁却清晰地描述了当晚的经过:项羽如何勇不可挡,如何压制章邯,影卫如何即将得手……以及最后,张苍那石破天惊的“止戈”一言。
“……其言出法随,似能引动规则,方圆十丈,兵戈凝滞,虽只一瞬,却足以改变战局。小将军……措手不及,被章邯及其亲卫趁机所擒。属下无能,未能及时救援,请梁公责罚。” 虞子期单膝跪地。
“言出法随……规则凝滞……” 项梁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脸上的怒意渐渐被一种深沉的忌惮所取代。
他背着手,在密室中焦躁地踱步,“又是这个张苍!先破玄风阴霖法术,后能以律止风,如今竟能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此子……此子绝非常人!乃我项氏、乃至整个楚地之心腹大患!”
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虞子期,眼神锐利:“你确定籍儿还活着?”
“是。秦军将其捆绑押走,并未当场格杀。据我们混在附近的眼线回报,营地混乱后不久,章邯和张苍便进入了一顶营帐,应是审讯小将军。”
“审讯……还好,还好。” 项梁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
以项羽的身份和勇武,秦人未必会立刻处决,更可能想撬开他的嘴,获取楚地反抗势力的情报。
但这时间绝不会长,必须尽快营救!
硬闯军营劫囚?念头刚起就被项梁自己否定了。
章邯大军驻扎,戒备森严,经历过夜袭后必然更加警惕,去多少都是送死。
就在项梁眉头紧锁,苦思对策之时,密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一名心腹家老躬身而入,双手奉上一枚细小的、密封的竹管:“主公,范增先生派人星夜送来的密信。”
“范先生来信了?” 项梁精神一振,连忙接过竹管,验看封印无误后,迫不及待地打开,取出里面一卷薄薄的帛书。
帛书上的字迹瘦硬苍劲,正是范增的手笔。
项梁快速浏览着,脸上的焦躁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算计和决断。
信的内容不长,却直指核心:
“梁公勿忧。籍儿勇武,世所罕见,秦人擒而不杀,必欲榨其价值,或欲诱我出面,此乃常情。短期内,籍儿性命无虞。”
“然,久困必生变。硬抢不可取,需以智取。在下有二策,供梁公斟酌。”
“其一,攻心为上,借力打力。可速遣心腹之人,于陈县及周边郡县广散流言,言称秦廷御史张苍,乃‘杀星’转世,憎恶楚地旧族,欲借平定叛乱之名,在陈县行清算之事,尽屠楚地贵族、豪强与不服秦法之士人。务必将流言编织得似模似样,引动楚地贵族人心惶惶。”
“其二,伺机而动,城中设局。陈县乃楚地旧都,关系盘根错节,秦人初至,根基不稳。可令潜伏陈县之人,密切关注张苍、章邯动向,尤其是押送籍儿入城之后。待其被流言所扰,焦头烂额之际,或可于城中制造事端,调动其兵力,再寻觅良机,里应外合,救出籍儿。”
“切记,此刻不宜再与秦军正面冲突,当以柔克刚,乱其心志,耗其精力,方有可乘之机。——增,顿首。”
项梁反复将密信看了两遍,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猛地抬头,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虞子期和侍立一旁的家老,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决断:
“范先生老成谋国,此言甚善!”
他立刻下达命令,语速快而清晰:“传令下去!”
“第一,挑选机灵可靠、擅长鼓动之人,分成数队,即刻出发,前往陈县及周边城邑!按范先生之计,散播流言!就说张苍携始皇密旨,欲在陈县血洗楚地贵族,凡与旧楚有牵连者,皆在清算之列!要把这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如同亲眼所见一般!我要让整个陈郡的贵族士人,人人自危,对那张苍又恨又怕!”
“第二,启用我们在陈县的所有暗桩!通知他们,全力打探秦军动向,特别是籍儿被关押的地点!同时,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听候命令,在城中制造混乱,配合营救!”
“第三,” 项梁目光转向虞子期,“子期,这次行动,由你暗中统筹协调。联络各方,传递消息,确保计划顺利进行。若有需要,你可便宜行事。”
虞子期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项梁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远方那座古老的陈县城池。他的拳头缓缓握紧,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
“张苍……章邯……明的刺杀既然不成,那就别怪我用暗箭了!我倒要看看,在这楚地根基之地,是你们的秦法厉害,还是这千年积累的人心与算计,更能搅动风云!”
“传令吧!立刻行动!”
“是!”
一道道命令如同无形的波纹,从这隐秘的山谷中迅速扩散出去。
针对张苍和秦军的攻势,从血腥的刀兵相接,悄然转向了更为诡谲、也更防不胜防的舆论战场与城市暗战。
陈县,这座即将迎来帝国钦差的车骑,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