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着项羽,带着夜袭后的疲惫与警惕,队伍继续向着陈县方向行进。
然而,越靠近这座楚地旧都,气氛便越发显得诡异。
官道上的行人似乎更少了,偶尔遇到的樵夫农人,看到这支打着黑龙旗的军队,也如同受惊的兔子般迅速躲入路旁的林野,只留下仓惶的背影。
起初只是些许异样,但很快,一些如同毒蔓般滋生的流言,便开始伴随着秋风,无孔不入地钻进队伍的耳朵里。
这一日,队伍在一处还算规整的驿站进行短暂休整,补充饮水。
驿丞是个干瘦的中年人,带着两个驿卒,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但眼神闪烁,手脚麻利地准备好清水和少量草料后,便垂手站在一旁,不敢多言。
一名负责与驿站交接的秦军军侯,随口问道:“驿丞,前方去陈县的路况如何?近来可还太平?”
那驿丞身子微微一颤,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支支吾吾道:“回……回军爷,路……路还好,就是……就是近来有些不太平的消息在传,闹得人心惶惶……”
“不太平?是还有贼寇吗?” 军侯皱眉。
“不……不是贼寇,” 驿丞偷偷抬眼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与章邯低声交谈的张苍,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听见,“是……是关于那位御史大人的……”
恰好走过来的墨荆耳朵尖,听到了只言片语,好奇地凑过来:“关于张御史?说什么了?”
驿丞吓得脸色一白,连连摆手:“没……没什么,都是些愚民胡说八道,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墨荆还想再问,那驿丞却像是被烫到一样,借口要去后院查看马匹,匆匆溜走了。
类似的情况,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不断上演。
在一次途经一个较大的乡邑,章邯派人前去拜会当地一位据说颇有名望的乡绅,希望能了解些地方风情,并传达朝廷安抚之意。
然而,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面色古怪地回报:
“将军,那乡绅称病不出,只让管家送了些寻常礼数,言语间十分敷衍,似乎……似乎很是惧怕我等。”
就连负责后勤的军官也向章邯抱怨:“将军,越往前走,地方上提供的补给越是拖延,质量也差了许多。问起来,就说粮仓空虚,道路不畅,各种推诿。可属下看他们本地人的光景,也不像是完全拿不出的样子。”
各种支离破碎的流言,终于被拼凑起来,如同阴冷的潮水,拍打在张苍、章邯和墨荆的心头。
休息时,几名在外围警戒的士兵低声议论的声音,被巡视的章邯听个正着:
“……听说了吗?前面镇子上的人都在传,说咱们这位张御史,根本不是寻常文官,是‘杀神’转世!在颍川的时候,就凭几句话,让河伯老爷的神像都裂开了!所到之处,神灵崩灭,寸草不生啊!”
“何止!我还听说,他这次来楚地,是奉了咸阳的密令,要在陈县搞一场大清洗!所有跟以前楚国有关系的家族,什么项家、昭家、屈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抄家灭族!土地财产充公,男丁为奴,女子充入官婢!”
“嘶——这么狠?难怪那些当官的和有钱的乡绅看到我们都跟见了鬼似的!”
“可不是嘛!都说他是带着‘清算’的名单来的,要用楚地贵族的血,染红他的官袍呢!”
这些流言荒诞不经,却精准地抓住了楚地旧族最深层的恐惧,并在普通民众中渲染出一种对秦吏,尤其是对张苍的极端妖魔化形象。
章邯脸色铁青,找到正在车中翻阅文书的张苍,沉声道:“张御史,情况不妙。项梁那边反应很快,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些流言恶毒无比,这是在离间我们与整个楚地士绅百姓的关系,想让我们在陈县寸步难行!”
墨荆也气鼓鼓地跑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刚拆解的、从路边捡到的、写着污蔑张苍话语的简陋木牌:“太可恶了!居然这样造谣!张大哥,我们必须想办法辟谣!”
张苍放下手中的竹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有一种深沉的凝重。
他掀开车帘,望向官道两旁显得有些寂寥和防备的田野村庄,缓缓道:“意料之中。项羽被擒,项梁岂会坐视?正面强攻受挫,自然要另辟蹊径。这流言,攻心为上,确实比刀剑更难防备。”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无形却切实存在的阻力,正在前方汇聚。
这阻力并非来自某支具体的军队,而是弥漫在空气中,渗透在那些躲闪的眼神、推诿的言辞、紧闭的门户之中。
它源于千年的隔阂、刻骨的仇恨,以及被精心挑动起来的恐惧。
这股阻力,比项羽的冲锋、比虞子期的冷箭,更加绵密,更加棘手。
它像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正试图将他和他的使命,牢牢困住,窒息在陈县这座古老的城池内外。
章邯握紧剑柄,冷声道:“看来这陈县,注定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抵达。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张苍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流言虽毒,却也暴露了他们的虚弱与恐惧。他们怕的,正是我们带来的秦律与秩序。既然如此,我们更要将这秩序,堂堂正正地展现在陈县所有人面前。”
他看向章邯和墨荆:“加快速度,尽快抵达陈县。我们要在流言彻底发酵、形成实质阻碍之前,站稳脚跟,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队伍再次启程,但气氛已然不同。
每个人都明白,前方的陈县,等待他们的将不仅仅是城池与官员,还有一场舆论战。
然而,越靠近这座楚地旧都,气氛便越发显得诡异。
官道上的行人似乎更少了,偶尔遇到的樵夫农人,看到这支打着黑龙旗的军队,也如同受惊的兔子般迅速躲入路旁的林野,只留下仓惶的背影。
起初只是些许异样,但很快,一些如同毒蔓般滋生的流言,便开始伴随着秋风,无孔不入地钻进队伍的耳朵里。
这一日,队伍在一处还算规整的驿站进行短暂休整,补充饮水。
驿丞是个干瘦的中年人,带着两个驿卒,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但眼神闪烁,手脚麻利地准备好清水和少量草料后,便垂手站在一旁,不敢多言。
一名负责与驿站交接的秦军军侯,随口问道:“驿丞,前方去陈县的路况如何?近来可还太平?”
那驿丞身子微微一颤,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支支吾吾道:“回……回军爷,路……路还好,就是……就是近来有些不太平的消息在传,闹得人心惶惶……”
“不太平?是还有贼寇吗?” 军侯皱眉。
“不……不是贼寇,” 驿丞偷偷抬眼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与章邯低声交谈的张苍,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听见,“是……是关于那位御史大人的……”
恰好走过来的墨荆耳朵尖,听到了只言片语,好奇地凑过来:“关于张御史?说什么了?”
驿丞吓得脸色一白,连连摆手:“没……没什么,都是些愚民胡说八道,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墨荆还想再问,那驿丞却像是被烫到一样,借口要去后院查看马匹,匆匆溜走了。
类似的情况,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不断上演。
在一次途经一个较大的乡邑,章邯派人前去拜会当地一位据说颇有名望的乡绅,希望能了解些地方风情,并传达朝廷安抚之意。
然而,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面色古怪地回报:
“将军,那乡绅称病不出,只让管家送了些寻常礼数,言语间十分敷衍,似乎……似乎很是惧怕我等。”
就连负责后勤的军官也向章邯抱怨:“将军,越往前走,地方上提供的补给越是拖延,质量也差了许多。问起来,就说粮仓空虚,道路不畅,各种推诿。可属下看他们本地人的光景,也不像是完全拿不出的样子。”
各种支离破碎的流言,终于被拼凑起来,如同阴冷的潮水,拍打在张苍、章邯和墨荆的心头。
休息时,几名在外围警戒的士兵低声议论的声音,被巡视的章邯听个正着:
“……听说了吗?前面镇子上的人都在传,说咱们这位张御史,根本不是寻常文官,是‘杀神’转世!在颍川的时候,就凭几句话,让河伯老爷的神像都裂开了!所到之处,神灵崩灭,寸草不生啊!”
“何止!我还听说,他这次来楚地,是奉了咸阳的密令,要在陈县搞一场大清洗!所有跟以前楚国有关系的家族,什么项家、昭家、屈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抄家灭族!土地财产充公,男丁为奴,女子充入官婢!”
“嘶——这么狠?难怪那些当官的和有钱的乡绅看到我们都跟见了鬼似的!”
“可不是嘛!都说他是带着‘清算’的名单来的,要用楚地贵族的血,染红他的官袍呢!”
这些流言荒诞不经,却精准地抓住了楚地旧族最深层的恐惧,并在普通民众中渲染出一种对秦吏,尤其是对张苍的极端妖魔化形象。
章邯脸色铁青,找到正在车中翻阅文书的张苍,沉声道:“张御史,情况不妙。项梁那边反应很快,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些流言恶毒无比,这是在离间我们与整个楚地士绅百姓的关系,想让我们在陈县寸步难行!”
墨荆也气鼓鼓地跑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刚拆解的、从路边捡到的、写着污蔑张苍话语的简陋木牌:“太可恶了!居然这样造谣!张大哥,我们必须想办法辟谣!”
张苍放下手中的竹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有一种深沉的凝重。
他掀开车帘,望向官道两旁显得有些寂寥和防备的田野村庄,缓缓道:“意料之中。项羽被擒,项梁岂会坐视?正面强攻受挫,自然要另辟蹊径。这流言,攻心为上,确实比刀剑更难防备。”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无形却切实存在的阻力,正在前方汇聚。
这阻力并非来自某支具体的军队,而是弥漫在空气中,渗透在那些躲闪的眼神、推诿的言辞、紧闭的门户之中。
它源于千年的隔阂、刻骨的仇恨,以及被精心挑动起来的恐惧。
这股阻力,比项羽的冲锋、比虞子期的冷箭,更加绵密,更加棘手。
它像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正试图将他和他的使命,牢牢困住,窒息在陈县这座古老的城池内外。
章邯握紧剑柄,冷声道:“看来这陈县,注定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抵达。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张苍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流言虽毒,却也暴露了他们的虚弱与恐惧。他们怕的,正是我们带来的秦律与秩序。既然如此,我们更要将这秩序,堂堂正正地展现在陈县所有人面前。”
他看向章邯和墨荆:“加快速度,尽快抵达陈县。我们要在流言彻底发酵、形成实质阻碍之前,站稳脚跟,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队伍再次启程,但气氛已然不同。
每个人都明白,前方的陈县,等待他们的将不仅仅是城池与官员,还有一场舆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