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张苍的应对——安民告示2.0-《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流言的毒雾弥漫,如同跗骨之蛆,侵蚀着队伍前行的道路,更试图提前扼杀他们在陈县立足的可能。

  被动解释,只会陷入对方精心编织的舆论泥潭,越描越黑。

  章邯主张以强硬手段追查流言源头,墨荆则想着如何用机关手段进行反制宣传。

  然而,张苍的选择,出乎他们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在距离陈县仅剩两日路程的一个傍晚,队伍驻扎后,张苍立刻在自己的营帐内铺开了特制的宽幅帛书。

  他没有召集太多人商议,只让章邯和墨荆在一旁见证。

  “流言畏光,诡计怕公。” 张苍一边研墨,一边沉静地开口,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这弥漫的迷雾,“项梁想用阴私手段乱我心志,阻我步伐。那我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用暗箭,我便鸣钟;他用谣言,我便布告天下!”

  他提起笔,蘸饱了浓墨,在帛书顶端,挥毫写下了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告陈县及楚地父老书》。

  “他们要塑造一个‘杀神’张苍,” 张苍笔下不停,语气冷静,“我便还他们一个‘持法’张苍。他们要煽动恐惧与仇恨,我便宣告秩序与公正。”

  他书写的速度很快,显然腹稿早已成型。

  帛书上的内容,条理清晰,直指流言核心,更是他在颍川新政基础上的深化与针对楚地特色的调整:

  “大秦皇帝陛下钦差监军御史张苍,谨告陈县及楚地父老:”

  “一、 重申秦律之基,在于定分止争,保护生民。凡我大秦子民,无论出身关东关西,无论旧居何国,其合法私有之田宅、财物、奴婢,皆受《秦律·田律》、《厩苑律》、《金布律》等严苛保护。官府征税、征役,必依律令明文,严禁任何官吏、豪强巧立名目,额外加派,侵夺民产!无确凿谋逆实证,绝不搞株连清算,此乃陛下明训,亦为秦律铁则!”

  【这一段,直接针对“清算贵族”、“抄家灭族”的恐怖谣言,以律法明文做出最强硬的保证。】

  “二、 本御史奉旨东巡,持节监军,亦掌刑名律法之事。抵达陈县之后,将设‘理讼堂’,公开审理陈郡积年旧案、悬案!无论案件涉及秦人楚人,无论原告被告身份贵贱,皆可依律投状!本官将依据秦律,参酌楚地旧俗之合理者,秉公而断,务求是非曲直,昭然若揭!凡有冤屈,律法为尔等做主!”

  【这一段,宣布公开审案,将“法”的公正性摆在台前,既是宣告政策,也是挑战楚地旧有司法体系,更是吸引民众关注、打破信息壁垒的高明手段。】

  “三、 为更好推行王化,厘清地方事务,本官现面向楚地,招募通晓秦、楚律法条文,熟悉地方民情风俗,为人正直、素有清誉之士人,充任郡、县法吏、文牍。凡有志于此者,不论出身,皆可于本官抵达陈县后,至府衙报名,经考核优异者,量才录用,授予相应职爵!”

  【这一段,是真正的杀手锏。直接向楚地士人抛出橄榄枝,将其纳入秦的统治体系,给予出路和前程。这是分化瓦解,也是釜底抽薪,将一部分可能被流言煽动的知识阶层,拉到自己阵营。】

  写完最后一句,张苍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帛书之上,字字千钧,充满了法的威严与理性的力量。

  这三板斧一下,不信谁还敢浪,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过这干货不知道他们挡不挡的住…

  章邯看着这份告示,眼中闪过激赏之色:“好!堂堂正正,阳谋破阴谋!此告示一出,那些龌龊流言,便如雪遇朝阳!尤其是这招募士人一条,妙极!”

  墨荆也拍手笑道:“这下看那些躲在暗处散播谣言的家伙还怎么蹦跶!我们直接把道理摆在明处,让所有人都看清楚!”

  张苍脸色依旧沉静,吩咐道:“时间紧迫。立刻召集所有能写会画的文书、吏员,连夜将此《告父老书》誊抄五百份!不,一千份!字迹务必工整清晰!”

  “章将军,请你派出二十队最精干的斥候快马,每队携带五十份告示。明日天一亮,便分头出发,前往陈县以及周边所有重要的城邑、乡亭、集市、交通要道!我要在我们大军抵达陈县之前,让这份告示,贴遍陈郡各地!”

  “墨姑娘,可否制作一些简易的、能防雨水和人为破坏的张贴工具,确保告示能尽可能长久地保留?”

  “没问题!交给我!” 墨荆立刻应下,转身就去她的工具箱里翻找材料。

  “另外,” 张苍看向章邯,“通知队伍,明日提前一个时辰拔营,加快行军速度。我们要在流言尚未完全固化人心、对方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强势进入陈县,将这告示上的承诺,变为现实!”

  命令被迅速执行。营地里很快亮起了更多的灯火,文书们埋头疾书,快马斥候们检查着装备,墨荆则带着人调试着一种特制的防水胶和不易撕毁的固定机关。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二十队轻骑如同离弦之箭,带着墨香未干的千份《告陈县及楚地父老书》,奔向四面八方。

  张苍站在营前,望着快马扬起的尘土,目光坚定。他没有选择与流言在阴沟里缠斗,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加光明正大的道路。

  他要以这煌煌律法为灯火,驱散弥漫的谣言毒雾;以这昭昭公义为旗帜,汇聚楚地的人心向背。

  一场以光明正大的“法”,对抗阴险诡谲的“谣”的战役,就此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