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郡守府的暗潮-《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陈郡郡守府,虽不及咸阳宫阙巍峨,却也飞檐斗拱,格局严谨,透着一股封疆大吏衙署的威严。

  只是此刻,这份威严之下,却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暗流。

  正堂之内,灯火通明。

  张苍、章邯、墨荆居于上首,陈郡郡守景骏则率领着郡丞、郡尉、治粟内史、狱掾等一众主要僚属,分坐两侧。

  简单的接风宴席早已撤下,空气中残留着些许酒食气味,但更多的是一种事务性的凝重。

  景骏郡守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官场惯有的、混合着恭敬与为难的笑容,率先开口,打破了略显沉闷的气氛:

  “张御史,章少府,安国夫人,诸位天使一路劳顿,本该好生歇息。只是……唉,下官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有些情况,不得不尽早向诸位禀明。”

  他叹了口气,笑容变得苦涩,开始大倒苦水:“非是下官不尽心,不肯用力,实在是这陈郡,这楚地旧疆,情况太过复杂,水太深啊!”

  他伸手指了指堂外,仿佛那外面就是无形的泥潭:“自归秦以来,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各地旧族,盘根错节,姻亲故旧,关系网密密麻麻,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表面上遵从秦律,背地里却多沿用旧楚习惯法,宗族长老一言可决事务,视官府政令如无物。”

  “就说这赋税征收,” 景骏看向治粟内史,后者连忙点头附和,“账面上看,数额尚可,但其中多少是地方豪强代为收缴,其中又有多少层层盘剥,中饱私囊,最后落到郡府仓廪的,十不足七八!下官也曾想彻查,可每每稍有动作,便阻力重重,不是关键账目‘意外’损毁,就是经办小吏莫名失踪,甚至……甚至还有乡间愚民受煽动,聚众闹事,言官府‘与民争利’!”

  郡尉也接口道,语气愤懑:“治安亦是如此!名义上郡兵维持秩序,可出了这陈县城,许多乡亭的治安,实则由当地大族控制的‘族兵’、‘乡勇’把持。发生案件,往往宗族内部私了,根本不报官。若遇涉及不同宗族的大案,更是棘手,一个处理不当,便是两族械斗,死伤无数,最后还得郡兵去弹压,反而落得一身不是!”

  景骏总结道,声音充满了无力感:“总而言之,在这陈郡,政令难出府衙,更难下乡镇。下官这个郡守,说是封疆大吏,实则……唉,诸多掣肘,寸步难行啊!非不愿为,实不能为也!”

  他这一番诉苦,看似推卸责任,却也部分道出了实情,将一个“无力”的地方官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潜台词无非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不是我不干活,是实在干不动,你们看着办。

  章邯闻言,眉头紧锁,他更关心军事掌控:“若地方宗族势力如此尾大不掉,一旦有变,岂非顷刻间便能聚众成千上万?郡尉,你对郡兵掌控如何?可能确保陈县及周边要地安全?”

  郡尉连忙保证:“章少府放心!郡兵骨干多为北人,忠于朝廷,陈县城防更是牢牢在握!只是……若真要深入乡野清剿,恐力有未逮,且极易引发大规模动荡。”

  墨荆则眨着眼睛,好奇地问道:“那些宗族私设的‘乡勇’、‘族兵’,装备如何?可有制式军械?还是多以农具棍棒为主?”

  郡尉回答:“大多为简陋兵器,但其中核心不乏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者,恐有旧楚军中背景。”

  堂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灯火燃烧的噼啪声。

  陈郡官员们大多垂首不语,或眼神交流,气氛压抑。

  就在这时,张苍平静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景郡守所言困境,苍已大致了解。楚地旧俗根深蒂固,非一日之寒,此乃实情。”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官员,最后落在景骏身上,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导向性:“然,既为秦吏,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便没有知难而退的道理。政令不通,便打通它;秩序不存,便建立它。此正为我等此行目的。”

  他略一沉吟,提出了一个看似平常,却直指核心的要求:“景郡守,既然地方豪强旧族是诸多问题的关键。那么,便从他们开始。”

  张苍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请郡守即刻下令,将郡府以及下属各县近年来所有积压的、悬而未决的,特别是涉及地方豪强、旧族子弟作奸犯科,或与豪强旧族有牵连的土地、债务、人命纠纷等案卷,尽数调集,送至我处。”

  “啊?” 景骏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张苍会首先从这个角度切入,“张御史,您是要……查看案卷?那些陈年旧案,堆积如山,且大多证据模糊,牵扯极广,恐怕……”

  “无妨。” 张苍打断了他,语气淡然却坚定,“案卷是死的,人是活的。律法的威严,正在于其不避权贵,不究过往。无论是陈年旧案,还是新近纠纷,只要百姓有冤屈,律法便应有所回应。我便从这些案卷入手,看看这陈郡的水,到底有多深,看看哪些人,在依仗权势,践踏律法。”

  就在张苍说出“案卷”二字时,坐在景骏下首、一直沉默寡言、负责文书档案的郡丞,眼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眼神下意识地低垂,避开了张苍扫视过来的目光,手指也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虽然只是瞬间的异常,却被敏锐的张苍清晰地捕捉到了。

  “这……下官遵命。” 景骏见张苍态度坚决,只得拱手应下,随即对郡丞吩咐道,“李郡丞,此事由你负责,立刻去办,将所有相关案卷,一并送至张御史下榻之所,不得有误!”

  那李郡丞连忙起身,恭敬应道:“下官明白,这就去安排。”

  他的声音平稳,但起身时袍袖的轻微颤动,却未能完全掩饰住那一丝不自然。

  张苍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了然,却并未点破,只是微微颔首:“有劳李郡丞。”

  会议又进行了一会儿,主要是章邯询问了一些军事布防和周边贼情的大致情况,便宣告结束。

  陈郡官员们各怀心思,躬身退去。

  走出正堂,墨荆凑近张苍,低声道:“张大哥,那个郡丞,好像有点问题啊?一听到你要案卷,眼神都不对了。”

  章邯也冷哼一声:“看来这郡守府里,也未必干净。恐怕不少案卷,早就被动了手脚,或者根本就被压着没记录在案。”

  张苍望着官员们远去的背影,目光深邃:“无妨。水浑,才能摸到鱼。他们越是想掩盖,露出的破绽便会越多。案卷,无论真假,无论齐全与否,都是我们了解陈郡、打开局面的第一把钥匙。”

  他转向章邯和墨荆:“章将军,城防与军队掌控,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墨姑娘,你可协助我整理分析案卷,或许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他们技术手段或物资往来上的线索。”

  “好!” 两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