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县的夜空,浓云渐聚,将本就稀疏的星辰逐一吞没,只留下几片模糊的光斑,在云隙间艰难地透出些许微光。
秋风带着湿冷的寒意,卷过街道,吹动屋檐下新悬挂的、墨荆设计的“旋转警哨”试做品,发出细微的、仿佛预警般的轴承转动声。
整座城池,仿佛一头感知到危险而假寐的巨兽,在夜色中屏住了呼吸,唯有几处关键所在,依旧亮着不眠的灯火,涌动着山雨欲来前的暗流。
郡守府,偏厅书房。
这里已然被改造成了临时的案牍库。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竹简和帛书特有的、混合了霉味与尘埃的气息。
数以百计的卷宗被分门别类,堆积在墙边、案头,几乎淹没了那张宽大的书案。
张苍独坐于案后,指尖因长时间翻阅而沾染了墨迹与尘灰。
他脸色在灯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快速扫过竹简上那些或潦草、或工整,却大多语焉不详、充满各种“惯例”、“古法”说辞的记录。油灯的火焰在他深邃的瞳孔中跳跃,映照出冷静与专注。
景骏郡守垂手站在一旁,额角微微见汗,小心翼翼地汇报着:“张御史,这已是能调集到的、近五年内所有涉及地方豪强的案卷了。只是……正如下官此前所言,大多记录模糊,关键证据缺失,甚至……有些案子,连苦主都寻不到了。”
张苍没有抬头,手指点着其中一卷关于土地侵占的案宗,声音平静无波:“景郡守,这卷宗记载,城西屈氏与相邻的昭氏为百亩水田归属争执三年,其间爆发械斗七次,死伤数十人。最终结果,记录为‘依古例,由两族长老共议,各得五十亩,息讼’。这‘古例’为何?械斗致死伤者,依秦律当如何?记录何在?”
景骏的汗流得更多了,支吾道:“这……此乃旧楚遗风,宗族自治,官府……官府亦难强行介入啊。至于死伤……多是族内自行抚恤,少有报官……”
“难介入?” 张苍终于抬起头,目光如冷电般射向景骏,“还是不愿介入,或……不敢介入?”
景骏身体一颤,不敢与之对视。
张苍不再逼问,转而拿起另一卷颜色较新、却单独放置的帛书,这是李郡丞刚刚“紧急”送来的一份补充记录,涉及一起近期发生的、某家商铺被当地大族子弟强买强卖、店主反抗被打成重伤的案子。记录依旧简略,但张苍敏锐地注意到,其中提到了一个关键证人——店主的学徒,名叫阿鱼,在案发后便“不知所踪”。
“这个阿鱼,” 张苍的手指在“不知所踪”四个字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敲在景骏的心上,“郡守府可曾派人寻找?”
“找……找过,但人海茫茫,许是怕被报复,离乡逃难去了吧……” 景骏的声音越来越低。
张苍合上卷宗,不再看他,目光重新投回那如山的案牍,语气淡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继续调阅,所有涉及官吏渎职、卷宗记录不合规制的,一并整理出来。还有,明日一早,我要见一见负责刑名记录的几位主簿和书吏。”
“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景骏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张苍知道,突破口,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无用的、被刻意忽略或扭曲的细节之中。
那个失踪的学徒阿鱼,或许就是撕开这黑幕的一角。
城西北角,军营与城墙结合部。
这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与郡守府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大批工匠和士卒在墨荆的指挥下,正连夜赶工。
锯木声、敲打声、号子声、金属摩擦声不绝于耳。
“这里!这里的榫卯结构不对!强度不够,承受不住连续旋转的扭力!拆了重做,按照我画的第二版图纸来!” 墨荆站在一个半成品的“旋转警哨”骨架旁,手里拿着炭笔和图纸,声音清脆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脸上沾了些许油污,眼神却亮得惊人。
旁边一名工匠头目面露难色:“安国夫人,这……工期太紧,若是全部按新图纸重做,恐怕……”
“恐怕什么?” 墨荆转头看他,眉头一挑,“是工期要紧,还是将士们的性命和城防安危要紧?若是敌人来袭,这东西转着转着散架了,你负责吗?”
工匠头目被她问得哑口无言,连忙躬身:“小人明白!这就拆,这就重做!”
另一边,几个水性好的士卒正按照墨荆的指导,在护城河特定的水段下方,小心翼翼地安装着由精铁打造、结构复杂的“连环闸”基座和触发机关。
“小心点!对准卡槽!对!慢慢放下去!” 墨荆时不时高声指挥着,又跑过去亲自检查安装角度,“这个齿轮组需要再上点特制的防水油,确保关键时刻不会锈住!”
章邯按剑巡视至此,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墨荆娇小的身影在巨大的机关和人群中穿梭指挥,眼中再次流露出赞叹。
他走到墨荆身边,沉声道:“安国夫人,辛苦了!有了你这些布置,我这心里,才算真正有了底!”
墨荆抹了把额头的汗,咧嘴一笑:“章将军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等这些东西都弄好了,保管让那些敢来犯境的家伙吃不了兜着走!”
陈县城内各主要街道、城门。
秦军巡逻队的脚步声沉重而整齐,甲胄碰撞之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极远。
他们十二时辰不间断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阴影。
城头之上,火把将女墙后士卒的身影拉长,新设立的固定岗哨与开始试运行的“旋转警哨”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张越来越密的防御网络。
章邯的命令已经传遍全军:外松内紧,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与此同时,陈县城南,一间看似普通的货栈后院。
门窗紧闭,只有一盏豆大的油灯,映照着几张模糊而阴沉的面孔。
一个穿着如同寻常商贾、眼神却精悍异常的汉子,正压低声音向坐在主位上的一个黑袍人汇报:
“…………城里风声很紧,秦狗查得严。不过,我们的人已经都混进来了,分散在几家可靠的商铺和民宅里。这是联络点和人员名单。”
他递上一卷小小的纸条。
黑袍人接过,就着灯光快速扫了一眼,随即指尖冒出一点幽蓝火焰,将纸条焚为灰烬。他的声音沙哑而冰冷:“很好。范先生的计策已经开始见效,那些贵族老爷们现在对那张苍是又恨又怕。景骏那个废物不足为虑,关键是那个张苍和章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还有那个坏了我们好事的墨家女人。上面有令,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小将军,若有机会……优先除掉张苍!绝不能让他在这陈县站稳脚跟,将秦律真的推行下去!”
“属下明白!” 商贾模样的汉子躬身领命,“我们已经在密切关注郡守府和军营的动向,也在想办法接触可能被收买的内线。只等时机成熟……”
黑袍人挥挥手:“去吧,小心行事。这陈县,很快就会有一场好戏上演了。”
商贾悄然退入黑暗。黑袍人独自坐在黑暗中,只有那一点幽蓝的火焰在他瞳孔深处跳跃,仿佛毒蛇的信子。
张苍在案牍间寻找着秩序的突破口;墨荆在城防工事中铸造着技术的壁垒;章邯在军营与街巷间布下武力的罗网;而暗处的敌人,则在阴影中编织着阴谋与杀机。
陈县的夜空下,云层愈发低沉,仿佛不堪重负。
星辰彻底隐没,唯有城中几处不眠的灯火,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海面上最后几盏摇曳的孤灯。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压抑的、令人窒息的平静即将被打破。
真正的风暴,并非来自城外,而是即将在这座古老都城的内部,轰然爆发!
秋风带着湿冷的寒意,卷过街道,吹动屋檐下新悬挂的、墨荆设计的“旋转警哨”试做品,发出细微的、仿佛预警般的轴承转动声。
整座城池,仿佛一头感知到危险而假寐的巨兽,在夜色中屏住了呼吸,唯有几处关键所在,依旧亮着不眠的灯火,涌动着山雨欲来前的暗流。
郡守府,偏厅书房。
这里已然被改造成了临时的案牍库。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竹简和帛书特有的、混合了霉味与尘埃的气息。
数以百计的卷宗被分门别类,堆积在墙边、案头,几乎淹没了那张宽大的书案。
张苍独坐于案后,指尖因长时间翻阅而沾染了墨迹与尘灰。
他脸色在灯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快速扫过竹简上那些或潦草、或工整,却大多语焉不详、充满各种“惯例”、“古法”说辞的记录。油灯的火焰在他深邃的瞳孔中跳跃,映照出冷静与专注。
景骏郡守垂手站在一旁,额角微微见汗,小心翼翼地汇报着:“张御史,这已是能调集到的、近五年内所有涉及地方豪强的案卷了。只是……正如下官此前所言,大多记录模糊,关键证据缺失,甚至……有些案子,连苦主都寻不到了。”
张苍没有抬头,手指点着其中一卷关于土地侵占的案宗,声音平静无波:“景郡守,这卷宗记载,城西屈氏与相邻的昭氏为百亩水田归属争执三年,其间爆发械斗七次,死伤数十人。最终结果,记录为‘依古例,由两族长老共议,各得五十亩,息讼’。这‘古例’为何?械斗致死伤者,依秦律当如何?记录何在?”
景骏的汗流得更多了,支吾道:“这……此乃旧楚遗风,宗族自治,官府……官府亦难强行介入啊。至于死伤……多是族内自行抚恤,少有报官……”
“难介入?” 张苍终于抬起头,目光如冷电般射向景骏,“还是不愿介入,或……不敢介入?”
景骏身体一颤,不敢与之对视。
张苍不再逼问,转而拿起另一卷颜色较新、却单独放置的帛书,这是李郡丞刚刚“紧急”送来的一份补充记录,涉及一起近期发生的、某家商铺被当地大族子弟强买强卖、店主反抗被打成重伤的案子。记录依旧简略,但张苍敏锐地注意到,其中提到了一个关键证人——店主的学徒,名叫阿鱼,在案发后便“不知所踪”。
“这个阿鱼,” 张苍的手指在“不知所踪”四个字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敲在景骏的心上,“郡守府可曾派人寻找?”
“找……找过,但人海茫茫,许是怕被报复,离乡逃难去了吧……” 景骏的声音越来越低。
张苍合上卷宗,不再看他,目光重新投回那如山的案牍,语气淡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继续调阅,所有涉及官吏渎职、卷宗记录不合规制的,一并整理出来。还有,明日一早,我要见一见负责刑名记录的几位主簿和书吏。”
“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景骏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张苍知道,突破口,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无用的、被刻意忽略或扭曲的细节之中。
那个失踪的学徒阿鱼,或许就是撕开这黑幕的一角。
城西北角,军营与城墙结合部。
这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与郡守府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大批工匠和士卒在墨荆的指挥下,正连夜赶工。
锯木声、敲打声、号子声、金属摩擦声不绝于耳。
“这里!这里的榫卯结构不对!强度不够,承受不住连续旋转的扭力!拆了重做,按照我画的第二版图纸来!” 墨荆站在一个半成品的“旋转警哨”骨架旁,手里拿着炭笔和图纸,声音清脆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脸上沾了些许油污,眼神却亮得惊人。
旁边一名工匠头目面露难色:“安国夫人,这……工期太紧,若是全部按新图纸重做,恐怕……”
“恐怕什么?” 墨荆转头看他,眉头一挑,“是工期要紧,还是将士们的性命和城防安危要紧?若是敌人来袭,这东西转着转着散架了,你负责吗?”
工匠头目被她问得哑口无言,连忙躬身:“小人明白!这就拆,这就重做!”
另一边,几个水性好的士卒正按照墨荆的指导,在护城河特定的水段下方,小心翼翼地安装着由精铁打造、结构复杂的“连环闸”基座和触发机关。
“小心点!对准卡槽!对!慢慢放下去!” 墨荆时不时高声指挥着,又跑过去亲自检查安装角度,“这个齿轮组需要再上点特制的防水油,确保关键时刻不会锈住!”
章邯按剑巡视至此,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墨荆娇小的身影在巨大的机关和人群中穿梭指挥,眼中再次流露出赞叹。
他走到墨荆身边,沉声道:“安国夫人,辛苦了!有了你这些布置,我这心里,才算真正有了底!”
墨荆抹了把额头的汗,咧嘴一笑:“章将军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等这些东西都弄好了,保管让那些敢来犯境的家伙吃不了兜着走!”
陈县城内各主要街道、城门。
秦军巡逻队的脚步声沉重而整齐,甲胄碰撞之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极远。
他们十二时辰不间断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阴影。
城头之上,火把将女墙后士卒的身影拉长,新设立的固定岗哨与开始试运行的“旋转警哨”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张越来越密的防御网络。
章邯的命令已经传遍全军:外松内紧,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与此同时,陈县城南,一间看似普通的货栈后院。
门窗紧闭,只有一盏豆大的油灯,映照着几张模糊而阴沉的面孔。
一个穿着如同寻常商贾、眼神却精悍异常的汉子,正压低声音向坐在主位上的一个黑袍人汇报:
“…………城里风声很紧,秦狗查得严。不过,我们的人已经都混进来了,分散在几家可靠的商铺和民宅里。这是联络点和人员名单。”
他递上一卷小小的纸条。
黑袍人接过,就着灯光快速扫了一眼,随即指尖冒出一点幽蓝火焰,将纸条焚为灰烬。他的声音沙哑而冰冷:“很好。范先生的计策已经开始见效,那些贵族老爷们现在对那张苍是又恨又怕。景骏那个废物不足为虑,关键是那个张苍和章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还有那个坏了我们好事的墨家女人。上面有令,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小将军,若有机会……优先除掉张苍!绝不能让他在这陈县站稳脚跟,将秦律真的推行下去!”
“属下明白!” 商贾模样的汉子躬身领命,“我们已经在密切关注郡守府和军营的动向,也在想办法接触可能被收买的内线。只等时机成熟……”
黑袍人挥挥手:“去吧,小心行事。这陈县,很快就会有一场好戏上演了。”
商贾悄然退入黑暗。黑袍人独自坐在黑暗中,只有那一点幽蓝的火焰在他瞳孔深处跳跃,仿佛毒蛇的信子。
张苍在案牍间寻找着秩序的突破口;墨荆在城防工事中铸造着技术的壁垒;章邯在军营与街巷间布下武力的罗网;而暗处的敌人,则在阴影中编织着阴谋与杀机。
陈县的夜空下,云层愈发低沉,仿佛不堪重负。
星辰彻底隐没,唯有城中几处不眠的灯火,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海面上最后几盏摇曳的孤灯。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压抑的、令人窒息的平静即将被打破。
真正的风暴,并非来自城外,而是即将在这座古老都城的内部,轰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