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夜,比陈县更沉、更冷。
章台殿内,烛火燃得正旺,明黄的光焰跳动着,将蟠龙柱上的鳞甲映得明暗交错,投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织成一片森然的黑影。
殿外月华如水,透过高大的窗棂斜斜切入,在御案边缘洒下一缕清辉,却驱不散殿内那股属于帝王的、亘古不变的孤寂。
始皇帝嬴政并未安寝。
他独自一人端坐在御座上,玄色龙袍垂落至地,衣摆上的金线暗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身前的黑漆御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与帛书压得案角微微下沉,而最显眼的位置,静静躺着一份用黑绸包裹的密报——那是黑冰台心腹刚刚星夜送达的,来自陈县的急报。
嬴政的手指修长而骨节分明,此刻正悬在密报上方,指尖有微不可查的凝滞。
他素来沉稳,哪怕六国覆灭的捷报传来,也未曾有过这般迟疑。
只因这份密报的落款,是“陈县县令张苍”,而此前黑冰台传回的消息,早已让他对陈县的“邪祟之祸”多了几分关注。
“陛下,夜深露重,是否需传内侍添些炭火?”殿外传来内侍恭敬的声音,他垂着手站在殿门处,面白无须的脸上满是谨慎——他随侍嬴政多年,从未见帝王对着一份密报出神如此之久。
嬴政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进来。”
内侍轻步走入,不敢抬头,垂手立在御案旁。
他瞥见嬴政拿起密报,指尖缓缓解开黑绸,展开帛书时,烛火恰好噼啪一声,溅起一点火星。
嬴政的目光落在帛书上,逐字逐句地读着,起初神情平静如古井,可随着内容推进,他的眉峰渐渐蹙起。
密报上的字迹工整,却字字千钧:张苍决议立碑镇邪,地脉异动引发恐慌,邪神“魇犼”以噩梦侵扰百姓,墨荆造守神灯稳民心、设定地桩抗地震,直至最后——地龙翻身之际,万民信念汇聚成国运,张苍以律言审判魇犼,立“无神区”,唯秦律最大!
“以律言镇邪神……”嬴政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瞳孔骤然收缩!
几乎在同一瞬间,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迥异于皇权威压、也不同于神灵神威的波动,正从遥远的东方——陈县的方向,跨越千山万水传来!
那波动带着冰冷的秩序感,像一把精准的尺,界定着何为“正”、何为“邪”;又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一片土地与生灵纳入“法”的框架。
更让他心头震动的是,体内那沉寂已久、代表大秦帝国气运的磅礴力量,竟在这股波动触及的刹那,如同沉睡的巨龙被唤醒了一鳞半爪,微微震颤着,传递出一丝难以言喻的雀跃——像是久旱逢甘霖,像是找到了同源却又新生的力量!
“陛下?”内侍察觉到嬴政气息的变化,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
他从未见过帝王露出这般动容的神情,哪怕当年统一六国,嬴政也只是平静地看着舆图。
嬴政缓缓放下密报,身体微微后靠,沉入御座的阴影中。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章台殿的宫墙,越过函谷关,落在了陈县那座新立的法碑上,落在了那个年轻的臣子身上。
殿内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轻响,良久,他才开口,声音低沉,带着复杂的意味:“你可知‘以法镇神’意味着什么?”
内侍垂首道:“奴才愚钝,只知律法可规范万民,却不知竟能对抗邪祟。”
“孤也不知。”嬴政轻笑一声,那笑声里有感慨,也有审视,“孤以为,秦律是统一六国、稳固天下的利器,可张苍却让孤看到,它或许能走得更远——能界定人与‘超凡’的界限,能让人间不再受鬼神摆布。”
他抬手,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上的密报,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帝王的决断:“黑冰台的密报,可曾反复核实?陈县的‘无神区’,当真能压制邪祟、安定民心?”
“回陛下,”内侍连忙回道,“黑冰台已派三组暗探分头查证,陈县百姓皆言,自法碑立后,噩梦消失,地震停止,连邻里纠纷都少了大半。那墨氏女还造了仪器,测出陈县境内再无异常能量波动,确是‘无神’之象。”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丝感慨迅速被帝王的务实取代。
他需要的不是空想,而是能巩固帝国、传之万世的力量。
张苍在陈县走出的路,若能复制,便是大秦之福;若有风险,也需掌控在手中。
“取玄鸟暗纹帛书与御笔来。”嬴政吩咐道。
内侍不敢怠慢,快步取来一方黑色帛书——那是帝国最郑重的诏令载体,只有关乎国运的密诏才会用它,又捧来一支镶嵌着美玉的御笔,研磨好朱砂墨。
嬴政提起御笔,笔尖落在帛书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他没有写冗长的训诫,也没有加官进爵的空文,而是直接写下:“陈县无神区,着张苍总领其事,可调动颍川郡粮草、器械,许其便宜行事;黑冰台全力配合,探查各地是否有类似邪祟,若有,皆以陈县之法试之。”
写完最后一笔,嬴政放下御笔,看着帛书上力透纸背的字迹,缓缓道:“即刻命黑冰台信使出发,这道密诏,必须三日之内送到张苍手中,不得有误。”
“奴才遵旨!”内侍双手接过密诏,躬身退下,心中却掀起惊涛——帝王对张苍的信任,已远超普通臣子,这不仅是委以重任,更是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交到了那个年轻人手中。
章台殿内,嬴政再次看向窗外的月华,目光深邃。
他知道,张苍在陈县做的,不只是平定一场灾祸,更是在为大秦、为人间,试探一条“以法代神”的新路。
而这条路上,需要帝国的支撑,也需要他这位帝王的审视。
烛火依旧跳动,御案上的密报静静躺着,而那道刚起草的密诏,正带着帝国的最高意志,向着东方疾驰。
它将决定张苍的未来,也将改写大秦乃至整个天下,人与“超凡”相处的规则。
章台殿内,烛火燃得正旺,明黄的光焰跳动着,将蟠龙柱上的鳞甲映得明暗交错,投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织成一片森然的黑影。
殿外月华如水,透过高大的窗棂斜斜切入,在御案边缘洒下一缕清辉,却驱不散殿内那股属于帝王的、亘古不变的孤寂。
始皇帝嬴政并未安寝。
他独自一人端坐在御座上,玄色龙袍垂落至地,衣摆上的金线暗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身前的黑漆御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与帛书压得案角微微下沉,而最显眼的位置,静静躺着一份用黑绸包裹的密报——那是黑冰台心腹刚刚星夜送达的,来自陈县的急报。
嬴政的手指修长而骨节分明,此刻正悬在密报上方,指尖有微不可查的凝滞。
他素来沉稳,哪怕六国覆灭的捷报传来,也未曾有过这般迟疑。
只因这份密报的落款,是“陈县县令张苍”,而此前黑冰台传回的消息,早已让他对陈县的“邪祟之祸”多了几分关注。
“陛下,夜深露重,是否需传内侍添些炭火?”殿外传来内侍恭敬的声音,他垂着手站在殿门处,面白无须的脸上满是谨慎——他随侍嬴政多年,从未见帝王对着一份密报出神如此之久。
嬴政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进来。”
内侍轻步走入,不敢抬头,垂手立在御案旁。
他瞥见嬴政拿起密报,指尖缓缓解开黑绸,展开帛书时,烛火恰好噼啪一声,溅起一点火星。
嬴政的目光落在帛书上,逐字逐句地读着,起初神情平静如古井,可随着内容推进,他的眉峰渐渐蹙起。
密报上的字迹工整,却字字千钧:张苍决议立碑镇邪,地脉异动引发恐慌,邪神“魇犼”以噩梦侵扰百姓,墨荆造守神灯稳民心、设定地桩抗地震,直至最后——地龙翻身之际,万民信念汇聚成国运,张苍以律言审判魇犼,立“无神区”,唯秦律最大!
“以律言镇邪神……”嬴政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瞳孔骤然收缩!
几乎在同一瞬间,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迥异于皇权威压、也不同于神灵神威的波动,正从遥远的东方——陈县的方向,跨越千山万水传来!
那波动带着冰冷的秩序感,像一把精准的尺,界定着何为“正”、何为“邪”;又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一片土地与生灵纳入“法”的框架。
更让他心头震动的是,体内那沉寂已久、代表大秦帝国气运的磅礴力量,竟在这股波动触及的刹那,如同沉睡的巨龙被唤醒了一鳞半爪,微微震颤着,传递出一丝难以言喻的雀跃——像是久旱逢甘霖,像是找到了同源却又新生的力量!
“陛下?”内侍察觉到嬴政气息的变化,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
他从未见过帝王露出这般动容的神情,哪怕当年统一六国,嬴政也只是平静地看着舆图。
嬴政缓缓放下密报,身体微微后靠,沉入御座的阴影中。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章台殿的宫墙,越过函谷关,落在了陈县那座新立的法碑上,落在了那个年轻的臣子身上。
殿内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轻响,良久,他才开口,声音低沉,带着复杂的意味:“你可知‘以法镇神’意味着什么?”
内侍垂首道:“奴才愚钝,只知律法可规范万民,却不知竟能对抗邪祟。”
“孤也不知。”嬴政轻笑一声,那笑声里有感慨,也有审视,“孤以为,秦律是统一六国、稳固天下的利器,可张苍却让孤看到,它或许能走得更远——能界定人与‘超凡’的界限,能让人间不再受鬼神摆布。”
他抬手,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上的密报,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帝王的决断:“黑冰台的密报,可曾反复核实?陈县的‘无神区’,当真能压制邪祟、安定民心?”
“回陛下,”内侍连忙回道,“黑冰台已派三组暗探分头查证,陈县百姓皆言,自法碑立后,噩梦消失,地震停止,连邻里纠纷都少了大半。那墨氏女还造了仪器,测出陈县境内再无异常能量波动,确是‘无神’之象。”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丝感慨迅速被帝王的务实取代。
他需要的不是空想,而是能巩固帝国、传之万世的力量。
张苍在陈县走出的路,若能复制,便是大秦之福;若有风险,也需掌控在手中。
“取玄鸟暗纹帛书与御笔来。”嬴政吩咐道。
内侍不敢怠慢,快步取来一方黑色帛书——那是帝国最郑重的诏令载体,只有关乎国运的密诏才会用它,又捧来一支镶嵌着美玉的御笔,研磨好朱砂墨。
嬴政提起御笔,笔尖落在帛书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他没有写冗长的训诫,也没有加官进爵的空文,而是直接写下:“陈县无神区,着张苍总领其事,可调动颍川郡粮草、器械,许其便宜行事;黑冰台全力配合,探查各地是否有类似邪祟,若有,皆以陈县之法试之。”
写完最后一笔,嬴政放下御笔,看着帛书上力透纸背的字迹,缓缓道:“即刻命黑冰台信使出发,这道密诏,必须三日之内送到张苍手中,不得有误。”
“奴才遵旨!”内侍双手接过密诏,躬身退下,心中却掀起惊涛——帝王对张苍的信任,已远超普通臣子,这不仅是委以重任,更是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交到了那个年轻人手中。
章台殿内,嬴政再次看向窗外的月华,目光深邃。
他知道,张苍在陈县做的,不只是平定一场灾祸,更是在为大秦、为人间,试探一条“以法代神”的新路。
而这条路上,需要帝国的支撑,也需要他这位帝王的审视。
烛火依旧跳动,御案上的密报静静躺着,而那道刚起草的密诏,正带着帝国的最高意志,向着东方疾驰。
它将决定张苍的未来,也将改写大秦乃至整个天下,人与“超凡”相处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