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誓师东巡-《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陈县,西门外。

  昔日用于操演的广阔校场,此刻已被肃杀而雄壮的气氛所笼罩。

  一座临时搭建的点将台矗立于校场北端,台上,四人并肩而立,代表着即将出征的核心。

  张苍立于最前,他已换上了一身象征御史威严的深紫色官袍,腰间悬挂着始皇亲赐、代表着“先斩后奏”之权的蟠龙金印。

  虽无甲胄在身,但那挺拔的身姿和沉静如渊的目光,却比任何铠甲都更具威势。

  他左侧,是身披玄甲、按剑而立的章邯,这位沙场宿将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仿佛一头即将出柙的猛虎。

  他右侧,是一身利落墨家弟子服的墨荆,她神情专注,腰间挂着各式工具袋,身后站着数十名精神抖擞的墨家子弟,他们是这支大军的技术核心与奇兵。

  而在张苍身后半步,则是身着青衫、面容沉静的陈平,他如同军师的影子,运筹帷幄,智计深藏。

  点将台下,是黑压压一片、如同钢铁丛林般的军队!

  最前方,是章邯倾力打造、完全由墨家机关武装起来的“破阵营”精锐,他们身披暗沉机关甲,手持寒光闪闪的破甲重弩,眼神凶悍,杀气几乎凝成实质,是毋庸置疑的攻坚尖刀。

  其后,是经过“讲武堂”系统培训、装备了改良军械的五千陈县主力秦军,他们队列整齐,兵甲精良,士气高昂,经过连番战火与严格训练的洗礼,已是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

  在军队侧翼,还有数百名来自各方、自愿追随的士子、工匠以及部分被感化收编、愿意戴罪立功的原地方豪强私兵,他们组成了辅助与后勤队伍。

  阳光洒在冰冷的兵刃和甲胄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上万人的校场,除了战旗猎猎作响与偶尔战马不安的喷息,竟无一丝杂音,一股无形的、磅礴的力量在空气中凝聚、发酵。

  张苍向前迈出一步,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坚毅或狂热的面孔。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任由那肃穆的气氛弥漫。

  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达到顶峰时,他才开口,声音并不如何洪亮,却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甚至直接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是他将自身意志与“法域”轻微共鸣的结果。

  “将士们!墨家的朋友们!所有愿意追随秩序的同袍们!”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今日,我们站在这里,并非为了无谓的征伐,并非为了个人的功业!”

  他抬起手,指向东方那广袤而未知的土地:“在我们的东方,颍川、陈郡、泗水,三郡之地!那里,有盘踞山泽、荼毒百姓的六国余孽!有勾结外敌、心怀叵测的叛乱匪帮!更有无数装神弄鬼、以邪术淫祀榨取民脂民膏、散播恐惧的魑魅魍魉!”

  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勾起了许多来自那些地方的士兵对往昔混乱与痛苦的记忆。

  “他们,践踏律法!扰乱秩序!让生民涂炭,让人间不宁!”

  张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凛然的正义与决绝,“而陛下,委我等以重任!授我等以权柄!令我辈,扫清这三郡妖氛,还黎民一个朗朗乾坤,为这人间——立序!”

  “立序”二字,他咬得极重,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看到了士兵们眼中燃起的火焰,看到了墨家子弟脸上的兴奋,看到了所有人那逐渐粗重的呼吸。

  他问出了那个早已知道答案,却必须由万众之心共同回答的问题:

  “诸君!”

  声震四野!

  “可愿随我,执律法之剑,擎秩序之盾,将陈县这‘法域’之光,驱散阴霾,照遍东土?!让这大秦的律法,行于天下,让那邪祟奸佞,无所遁形?!”

  短暂的、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之后——

  “愿随大人!!”

  “扫清妖氛!法行天下!!”

  “愿随大人!扫清妖氛!法行天下!!!”

  先是“破阵营”的怒吼,如同火山爆发!

  紧接着,五千主力秦军齐声应和,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开来!

  最后,是所有士子、工匠、辅兵,乃至场外围观的陈县百姓,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发出了震天的呐喊!

  上万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雷霆,撼动了脚下的土地,直冲云霄!

  那声音中蕴含的意志与信念,甚至引动了城中心那座法碑的微微共鸣,一丝无形的秩序之力,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加持在这支即将出征的队伍之上!

  章邯“锵啷”一声拔出佩剑,斜指东方,发出雷霆般的怒吼:“东巡!出征!”

  “咚!咚!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如同雷鸣,骤然敲响!

  那是进攻的号角,是征途的序曲!

  点将台上,张苍、墨荆、章邯、陈平四人,目光坚定地望向东方。

  台下,钢铁洪流开始涌动。

  “破阵营”为锋矢,主力秦军为中坚,辅助队伍押后,这支携带着陈县法碑余威、承载着始皇嬴政沉重期望、更肩负着“为人间立序”宏大使命的雄壮队伍,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缓缓开拔出陈县西门,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踏上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征途!

  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法行天下”的呐喊余音,仿佛仍在天地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