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陈平的“攻心计”-《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行辕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张苍、陈平、墨荆三人凝重的面孔。

  各地传来的坏消息如同沉重的阴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章邯按剑立于门口,脸色铁青,显然对于不能直接用刀剑解决问题感到十分憋闷。

  “谣言如毒蔓,已缠住新政之根。”

  陈平指着地图上几个标记为“阻力严重”的区域,声音低沉,“强行推进,恐适得其反,徒增百姓敌意。”

  章邯忍不住闷声道:“难道就任由那些宵小之辈躲在暗处狂吠?末将愿带精骑,逐乡逐里清查,总能揪出几个带头造谣的,杀一儆百!”

  “将军勇武可嘉,但此非上策。”

  陈平摇头,目光锐利地转向张苍,“大人,敌暗我明,彼以虚言惑众,我若以刀兵相对,正中其下怀。平以为,当改变策略,避实击虚,攻心为上!”

  “哦?季平有何良策,速速道来。”张苍精神一振,他知道陈平最擅长的便是这等机变谋略。

  陈平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点在泗水郡与颍川郡交界处,几个相对偏僻、标记着“受昭氏压迫极深”的村落。

  “大人请看,此处村庄,田亩大多被昭氏及其附庸兼并,村民多为佃农或仅有少量瘠薄之地,对昭氏恨之入骨,且地处边缘,旧贵族控制力稍弱。他们,是对新政潜在接受度最高的人群。”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等此前力求全面铺开,难免力量分散,易被逐个击破。不若调整方略,‘先易后难,树立样板’!集中我们所有优势资源——精锐护卫、得力法吏、墨家工坊最新最好的农具、乃至大人您的威望——全力投入这几个选定的村庄!”

  “我们要在这几个村子里,不打折扣、甚至超额完成《均田令》和《鼓励工械令》的承诺!”

  陈平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要让这里的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亲手拿到属于他们的地契,用上远超旧式农具效率的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看到粮食增产的希望!”

  他看向张苍,语气斩钉截铁:“当实实在在的好处摆在眼前,当邻村的百姓亲眼看到这些曾经的佃户因为新政而拥有了土地和希望时,任何恶毒的谣言,都将不攻自破!人心自有秤砣,他们最终会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几个村庄,将成为刺破谣言阴霾的利剑,成为新政燎原的星星之火!”

  张苍听完,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猛地一拍案几:“善!大善!陈平此计,直指要害!与其在泥潭中与流言缠斗,不如另起炉灶,烧出一片新天地!就这么办!”

  他立刻看向墨荆:“荆姑娘,工坊能否优先保障这几个村庄的农具供应?尤其是曲辕犁和龙骨水车,我要最好的!”

  墨荆毫不犹豫地点头:“没问题!工坊库存还有一批精品,我亲自带人去安装调试,确保万无一失!”

  “章邯将军!”张苍又看向章邯。

  “末将在!”

  “抽调你麾下最可靠的士卒,护卫法吏和墨家弟子安全,同时维持这几个村庄的绝对秩序,绝不能让旧势力有机会破坏我们的样板!”

  “诺!末将亲自带队,绝不让一只苍蝇飞进去捣乱!”章邯抱拳领命,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杀气腾腾。

  “好!”张苍站起身,气势昂扬,“事不宜迟,即刻行动!我亲自去这几个村子,主持分田仪式!”

  三日后,泗水郡边缘,白石村。

  这个村子土地贫瘠,村民大多租种着昭氏远亲的一片薄田,常年食不果腹,对昭氏敢怒不敢言。

  当张苍的仪仗和章邯的军队开进村子时,村民们吓得纷纷关门闭户,透过门缝惊恐地张望。

  然而,与他们预想中的抢粮拉夫不同,这些官兵只是迅速封锁了村口要道,然后便开始在村中空地上搭建简易的木台。

  同时,几辆满载着崭新农具的马车,在墨家弟子的护送下,驶入了村子。

  张苍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简便的深衣,在陈平、章邯及一众法吏的簇拥下,走到了惶恐不安的村民面前。

  “白石村的父老乡亲们!”张苍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通过简易的扩音装置传遍全村,“本官,东巡御史张苍,今日来此,非为征敛,非为徭役,而是奉陛下之命,来给大家——分田!”

  “分田?”村民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没错!根据《均田令》,朝廷将清丈村外所有田亩,包括被昭氏强占的那些!清丈之后,按户按丁,重新分配!每家每户,都能分到足够耕种的土地!”张苍的话语如同惊雷,在村民中炸开。

  立刻有法吏开始宣讲政策细节,解释如何分配,赋税如何,并当场展示盖有官府大印的空白地契。

  与此同时,在村子旁边的河沟旁,墨荆挽起袖子,亲自指挥墨家弟子和部分兵士,安装调试一架小型龙骨水车。

  清澈的河水被轻易地提上高岸,流入干涸的沟渠,引来一片惊呼。

  她又拿起一架崭新的曲辕犁,套上村里一头瘦弱的老牛,亲自下地示范。

  只见犁铧入土既深且稳,翻起的泥土黝黑肥沃,速度远比村民们使用的直辕犁要快上数倍!

  “天爷……这犁……这水车……”老农们看得眼睛都直了,围着墨荆和那些新式农具,激动得手足无措。

  “这些农具,官府将以极低的价格租售给大家,甚至可以用未来的收成折抵!”墨荆擦着汗,笑着对围观的村民说道。

  希望,如同久旱的甘霖,开始滴入村民们干涸的心田。

  准备工作迅速完成。

  在章邯军队的护卫下,清丈工作雷厉风行,短短数日,便将村内外田亩,尤其是昭氏隐匿的部分,查得一清二楚。

  分田仪式当天,全村男女老幼几乎都聚集在了村头空地上。张苍亲自站在台上,手持名册和地契。

  “李老栓家,丁男二人,丁女一人,授中田十五亩!下田五亩!”

  “王寡妇家,丁女一人,幼童二人,授下田八亩!免三年赋税!”

  ……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家家户主颤抖着双手,从张苍手中接过那盖着鲜红官印、写着自己名字和田亩数的地契。

  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光滑的秦纸,看着上面属于自己的田地和名字,许多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妇人捂着嘴哽咽,壮年汉子则死死攥着地契,仿佛攥住了全家的命根子。

  “是真的……是真的分田了……”

  “这地……是俺家的了?”

  “青天大老爷啊!”

  当最后一份地契发放完毕,当村民们看着墨家弟子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新式曲辕犁,看着龙骨水车将河水源源不断送入田间时,所有的疑虑、恐惧,都被这巨大的、触手可及的幸福和希望冲得烟消云散。

  什么加税,什么修长城,什么神罚瘟疫……在实实在在的土地和能带来丰收的农具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张御史万岁!”

  “新政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顿时引发了全村的共鸣,欢呼声震天动地,久久回荡在白石村的上空。

  张苍看着眼前激动的人群,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光,心中充满了欣慰。

  陈平站在他身旁,嘴角带着一丝智珠在握的微笑。

  样板,立起来了。

  “张大人,你看这谣言,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击就碎…”

  “是啊,星星之火,已然点燃。陈平你抓紧推广到三郡之地。”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