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末将 ** 出战,定要斩下这贼子首级,好好煞一煞刘备的威风,振我军心!\"

  刘表正要应允,又犹豫不决地望向蒯越。

  蒯越思忖片刻,嗤之以鼻:

  \"这必是刘备攻城前安排的诡计,妄想通过阵前斩将来挫我军锐气!\"

  \"可惜他做梦也想不到,主公差遣的会是汉升这等盖世虎将!\"

  刘表采纳了蒯越的建议,当即传令黄忠出城迎战。

  \"黄汉升听令!命你即刻出城斩杀锦帆贼,为琦儿 ** 雪恨!\"

  老将黄忠沉声领命,持刀策马冲出城门。

  北门大开,吊桥缓缓落下。

  只见黄忠纵马提刀,直取敌阵,怒喝道:\"锦帆贼休得张狂!长沙黄忠在此,今日定取你首级!\"

  甘宁见对方果然派出黄忠应战,心中暗道军师料事如神。

  他傲然笑道:\"黄汉升,且让本将看看你是否真配得上'万人敌'之名!\"

  说罢挥刀迎战。

  两员猛将在阵前交锋,双刀相击迸发出震耳欲聋的铿锵声。

  气浪掀起的尘土弥漫战场,双方将士无不屏息凝神。

  甘宁只觉掌心微麻,胸中气血翻涌,却仍架住了黄忠这势大力沉的一刀。

  刀锋相撞的刹那,甘宁已然摸清了对方的底细。

  单论膂力,这老将竟在自己之上。

  甘宁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这白发苍苍的老头,怎还有如此惊人的力道?

  竟能将自己逼退半步?

  他心头不由暗道秦军师慧眼如炬,对黄忠的评价果然分毫不差。

  震惊的何止是甘宁,对面的黄忠同样心头一震。

  虽被刘表埋没多年,在荆南苦熬岁月,半生籍籍无名。

  但黄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实力。

  他始终坚信,这身武艺当世难逢敌手。

  缺的,不过是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眼前这个江洋大盗,在他眼里不过是土鸡瓦狗。

  一刀斩之,取其首级便可名震八方!

  这便是黄忠交手前的念头。

  可这份自信,却在第一招后就被击得粉碎。

  \"区区水寇,竟能接下我全力一击?\"

  \"难道真是天外有天,我黄忠太过自负了?\"

  他虎目圆睁,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甘宁却已调匀气息,嘴角扬起讥诮的弧度。

  \"黄汉升,军师所言非虚,你确有廉颇之勇!\"

  \"可惜......\"

  \"岁月不饶人!\"

  这话里既有敬佩,又带着 ** 裸的嘲讽。

  但见甘宁臂上青筋暴起,猛然发力。

  黄忠的长刀竟被生生震开。

  霎时间刀光如雪,化作漫天寒芒向黄忠笼罩而来。

  黄忠怒不可遏。

  这番话彻底激怒了他。

  平生最恨的,就是被人讥讽年老力衰。

  甘宁那句\"岁月不饶人\",正戳中了他的痛处。

  “锦帆蟊贼,也敢轻视本将!”

  黄忠怒发冲冠,掌中宝刀挟开山之势横扫而出。

  刀光乍现,如惊涛骇浪般席卷战场,金属交鸣之声响彻云霄。

  \"铮铮铮!\"

  漫天烟尘腾空而起,将激战中的两员猛将彻底吞没。围观的士卒们屏息凝神,只见两道模糊身影在尘雾中时隐时现。

  观战席上,张飞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滚圆:\"好个黄汉升!这把年纪竟有如此身手!\"言语间满是遇见对手的兴奋。

  刘备轻抚长须,眼中闪烁着发现珍宝的喜悦:\"军师慧眼如炬,又为我寻得这般良将奇才。\"

  秦牧忽然低声道:\"时机已至,该提醒兴霸了。\"

  阵中金锣骤响,激战正酣的甘宁闻声猛然发力,虚晃一招拨马便走。黄忠横刀立马,傲然喝道:\"无胆鼠辈,可敢决死一战!\"

  \"汉升老将军,当真是廉颇重生般的武艺绝伦!\"

  \"我甘宁心服口服!\"

  甘宁向来狂傲,但绝非不识好歹,败了便磊落认输。

  见这年轻将领低头认负,黄忠顿觉无趣,收刀回鞘。

  \"甘兴霸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身手,倒叫老夫另眼相看。\"

  \"只是你背弃旧主,助刘备夺取荆州,实在不该!\"

  黄忠以长者的身份,既赞赏又训斥着眼前这个后生。

  甘宁却嗤之以鼻:\"刘表宠信蔡氏蒯氏,多少荆楚豪杰被他视如敝屣!\"

  \"我甘宁七尺男儿,岂能忍受这般轻贱?自然要投效玄德公这等明主!\"

  \"黄忠,你在荆南被刘表冷落多年,难道还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不如随我归顺玄德公,方为上策!\"

  这招降戏码,原是甘宁给自己加的戏份。

  黄忠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甘宁虽然临场加戏,倒也不敢擅自改动既定剧本。

  招降过后,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掷向黄忠。

  \"此信乃我军师亲笔,你好生看看吧。\"

  黄忠接信,满脸茫然。

  说好的阵前斗将呢?

  怎么打着打着突然招降?

  降着降着又莫名其妙递来书信?

  这演的究竟是哪一出?

  握着信件的黄忠只觉满脑子乱麻,疑问纷至沓来。

  任务既毕,甘宁也不多言,拨转马头扬长而去。

  独留黄忠呆立当场,不知所措。

  怔忡多时,黄忠终是迟疑着拆开了那封神秘来信。

  黄忠脸色骤变,猛然抬头望向刘备阵营。

  刘军阵前。

  甘宁策马回营,来到刘备面前。

  \"主公,末将已将书信亲手交予黄忠。\"

  刘备轻轻颔首,随后将视线转向秦牧:

  \"军师,兴霸已送达书信,现在可否告知我们,那封信出自何人之手?\"

  张飞迫不及待地嚷道:

  \"就是军师,到底是谁写的?俺都快急死了!\"

  众将领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等待谜底揭晓。

  \"师父,莫非是黄承彦先生所书?\"

  \"黄公与黄忠虽非同支,但毕竟同为黄氏族人。如今黄公已归顺主公,师父是想借他之名劝说黄忠归降,以此行离间之计?\"

  诸葛亮忽然眼睛一亮,脱口说出自己的推测。

  刘备闻言恍然,连忙问道:

  \"子璟,难道真如孔明所言,那封信是你请黄公所写?\"

  \"能想到利用黄氏族亲这层关系施计,孔明,你确实聪慧过人。\"

  秦牧先是赞许,随即话锋一转:

  \"但你可曾想过,仅凭同宗之名,就能令黄忠倒戈?以刘表和蒯越的见识,岂会看不出这是离间之计?他们真会因此猜忌黄忠?\"

  接连三个反问,让诸葛亮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点头道:

  \"师父说得极是,借黄公行离间之计,确实不够高明。\"

  诸葛亮虽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却仍想不出:除了黄承彦,还有谁能写出这封足以动摇黄忠,又能令刘表生疑的劝降信?

  刘备眸中再现困惑:\"子璟,若非黄公,此信出自何人之手?\"

  秦牧淡然反问:\"主公可记得黄忠独子黄叙?\"

  刘备思索片刻,缓缓摇头。莫说黄叙,便是甘宁、魏延这等猛将,若非秦牧举荐,他亦无从知晓。

  \"刘表主政荆州时,曾命各地守将以子侄为质。\"秦牧娓娓道来,\"黄忠送至襄阳的质子,正是其子黄叙。\"

  \"刘表南逃时未及带走此人,被我军截获。臣已将其妥善安置于襄阳城内。\"

  \"此信实为黄叙写给父亲的家书。\"

  迷雾顿散。

  刘备动容:\"子璟莫非欲以黄叙要挟黄忠归降?\"语气中透着迟疑。

  秦牧含笑道:\"主公素来重仁义,臣岂会行此胁迫之事?\"

  \"此信乃黄叙自愿所书。臣定要让黄忠心悦诚服来投,绝非为保全骨肉而屈从。\"

  刘备暗自松了口气,心想终究还是军师最了解自己。

  众将领却面面相觑,神色茫然。

  \"俺说军师,您不吓唬那黄叙,那小子咋会主动写信劝他爹投降?\"张飞快人快语地道出疑惑。

  刘备脸上又浮现出疑虑,目光再次投向秦牧。

  \"翼德将军有所不知,这位黄公子自幼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

  \"其父黄汉升为他遍访名医,连荆南神医张仲景都束手无策,反倒病情日益恶化。\"

  \"我见到黄叙时,他已命悬一线。\"

  \"在下不过是略施小计,治好了他的顽疾,把他从 ** 殿拽了回来。\"

  \"这孩子感恩戴德,这才主动修书,想为主公招降其父。\"

  秦牧道出其中玄机。

  众人闻言皆惊。

  张飞瞪圆了眼睛:\"军师您藏得可真够深的,难不成还懂医术?\"

  甘宁也诧异道:\"末将听说那张仲景号称荆南神医,医术通神。\"

  \"连他都治不好的病,子璟军师竟能治好?\"

  刘备眼中满是震撼,重新审视着秦牧。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竟还是个全才!

  除了足智多谋,居然还有这般回春妙手?

  \"诸位想岔了,我若连医术都精通,那不成妖怪了。\"

  秦牧自嘲地笑了笑,继续道:

  \"我虽不通医理,却知道这世上除了张仲景,还有一位神医。\"

  \"张仲景的神医之名,在于其医理精深,方能着就《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医家圣典。\"

  \"而另一位神医却专治疑难杂症,堪称真正的起死回生。\"

  \"在下早先就已派人前往中原,寻访这位神医。\"

  不久前,一位神医来到襄阳,正是他妙手回春,将垂死的黄叙从 ** 手中抢了回来。

  秦牧从容道出原委,解答了众人的困惑。

  甘宁与众将领听得惊叹不已,纷纷猜测世上除了张仲景外,竟还有这等医术高超之人。

  刘备眼中突然闪过精光,脱口喊出一个名字:\"华佗!\"

  他想起当年在徐州时,曾听陈登提起这位游医济世的神医。当时陈登身患重病,群医束手无策,却被华佗一剂药方治愈。这事本已淡忘,此刻经秦牧提及才恍然记起,似乎早前就听说秦牧将华佗请到了襄阳。

  原先以为秦牧请华佗来只为医治一名婢女,刘备还暗自赞叹他体恤下人。哪曾想,医治婢女不过是幌子,真正的用意竟在黄叙身上!

  \"军师,你早在渡汉水前就派人去请华佗,莫非那时就已料定刘表会逃往江陵,还要倚重黄忠守城?\"甘宁敏锐地察觉其中蹊跷,\"你连黄忠有个病弱的儿子都算到了?那时就开始谋划,要用救治黄叙来收服黄忠?\"

  秦牧笑而不答,等于默认了这番推测。

  甘宁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刘备、张飞等将领闻言皆变色——渡汉水前!那还是数月之前,当时甘宁尚未出山,水军都未组建!

  军情尚未明朗,江陵遥不可及,襄阳城更是连影子都看不见。这位秦先生却已在谋划如何收服黄老将军,为今日这场离间之策埋下伏笔?

  这般深谋远虑,着实令人叹服。

  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子璟先生,您这...您这...\"

  甘宁支吾半晌,竟寻不出恰当言辞来表达内心的震动。

  最终只能抱拳感慨:\"末将甘宁,对先生五体投地!\"

  众将领纷纷称奇,无不叹服。

  面对众人灼灼目光,秦牧略显局促,转而说道:\"主公,黄家公子此刻想必已至营中。这第一步行棋已毕,还请您回营亲自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