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南渡(温庭筠)-《每日一诗》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利州南渡:渡口余晖中的人生况味

  暮春时节,温庭筠踏上了前往利州的路途。一路行来,山川的壮丽与变幻让他目不暇接,而此刻,他终于抵达了利州南渡的渡口。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温庭筠站在渡口边,眼前的江水悠悠流淌,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中那渐渐西斜的红日。余晖洒在水面上,宛如无数细碎的金片在闪烁跳跃,如梦如幻。江中的小岛,形状曲折蜿蜒,在暮色的笼罩下,显得一片苍茫。小岛四周,绿树环绕,与远处葱郁的山峦相互连接,融为一体。那山峦的颜色,深浅不一,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而成的画卷。温庭筠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心中被这宁静而壮美的景色所震撼,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被抛诸脑后。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渡口边,一片繁忙景象。江面上,一艘艘小船正缓缓划动,船桨划破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马上的行人,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只,忍不住发出阵阵嘶鸣,似乎在催促着船夫加快速度。而岸边柳树下,一群旅人正疲惫地坐着休息,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目光紧紧地盯着江面,等待着归来的船只。温庭筠看着这些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慨。人生就如同这渡口,人们来来往往,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奔波忙碌。有的人已经踏上了前行的旅程,有的人还在等待着机会,而这来来去去之间,又蕴含着多少的无奈与希望。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一阵微风吹过,江边的几丛沙草轻轻摇曳,栖息在草丛中的一群鸥鸟受到惊吓,纷纷展翅飞起,在空中盘旋片刻后,渐渐消失在远方。而在那辽阔无垠的江田之上,一只白鹭正孤独地飞翔着。它洁白的身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白鹭时而振翅高飞,时而低空盘旋,仿佛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温庭筠望着这只白鹭,心中既羡慕它的自由,又感叹自己的漂泊。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他如同一只孤独的飞鸟,四处寻觅着自己的归宿。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望着眼前的江水,温庭筠的思绪飘回到了遥远的春秋时期。那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荣华富贵,乘舟泛游于五湖之上,从此过上了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范蠡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他放下了世俗的名利,在那烟水茫茫的五湖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温庭筠心想,在这乱世之中,又有谁能像范蠡一样,看透世事的无常,放下功名利禄的束缚,去追寻那真正的自由呢?自己虽然也渴望着这样的生活,但却始终被尘世的种种所牵绊,无法洒脱地离去。

  站在利州南渡的渡口,温庭筠心中感慨万千。这渡口的一切,仿佛是人生的一个缩影。人们在这里相聚又分离,为了梦想和生活而奔波。而那江面上的船只,就如同人生的旅程,有的驶向远方,有的还在归途。那飞翔的鸥鸟和白鹭,象征着自由与宁静,却又遥不可及。他的这首《利州南渡》,不仅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这繁华与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常常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追逐着虚幻的名利,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而温庭筠,在这渡口的余晖中,看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也看到了那一丝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这一首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仍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那一刻的心境,引发我们对自己人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