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每日一诗》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乱世羁旅,离情别绪

  在大唐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政治的动荡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刘长卿,这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即将与好友薛六、柳八二员外再次分别。这一次,地点是江州,这座充满了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城市,此刻却笼罩着一层离别的愁绪。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刘长卿望着远处的江水,心中满是感慨。自己这一生,原本从未料到会承蒙这所谓的 “优诏”。命运的轨迹总是如此难以捉摸,本以为是人生的转机,却没想到这诏书背后,依旧是仕途的坎坷与无奈。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他渐渐明白,一切都是徒劳,还不如学那醉酒狂歌之人,暂且忘却这世间的烦恼。曾经,他也怀揣着满腔的抱负,渴望在这盛世中一展身手,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贡献。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将他的梦想击碎,让他在这宦海沉浮中,饱尝了世态炎凉。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夜晚,明月高悬在江州的上空,清冷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群胡雁从天边飞过,它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刘长卿望着这群南飞的大雁,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思乡之情。他想起了远方的故乡,不知道那里的亲人们是否安好。而此时,淮南大地的树木已经开始落叶,楚山连绵起伏,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显得更加落寞。落叶纷飞,如同他此刻杂乱的心情,不知该飘向何方。这眼前的景色,本应是宁静而美丽的,可在这离别之际,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凄凉和孤寂。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多。” 刘长卿深知,自己这漂泊的一生,能暂且寄身于这临近沧洲的地方,也算是一种幸运。沧洲,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宁静的地方,是文人墨客心中的理想之地。然而,当他顾影自怜时,却无奈地发现,自己的白发已经越来越多。岁月的痕迹无情地爬上了他的脸庞,也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感慨自己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磨难,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模样,心中满是惆怅。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刘长卿看着眼前的薛六和柳八二员外,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愧疚。如今,他们都已步入暮年,身体渐渐衰老,行动也变得迟缓。在这人生的暮年,还要经历这一次次的离别,实在是让人倍感心酸。而两位好友,在这分别之际,还不忘叮嘱他要小心仕途的风波,注意自己的安危。这份真挚的友情,让他感动不已。他深知,在这世间,能有这样的知己,是多么的难得。然而,自己却未能在他们身边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愧疚之情。

  在这离别的时刻,刘长卿心中五味杂陈。他与薛六、柳八二员外的情谊,如同这江州的江水,深沉而绵长。他们一起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共同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如今,又要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他望着两位好友,眼中满是不舍,千言万语都化作了心中的那份深情。他希望两位好友能够保重身体,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安顺遂。而他自己,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友情,继续在这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前行。

  刘长卿的这首《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不仅仅是一首离别的诗,更是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在这乱世之中,人们如同漂泊的浮萍,命运难以掌控。然而,真挚的友情却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予他温暖和力量。这首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仍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无奈、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