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刘长卿)-《每日一诗》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江景寄情,遥念友人

  在大唐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刘长卿踏上了从夏口前往鹦鹉洲的旅程。这一路上,江水悠悠,波光粼粼,两岸的景色如诗如画。然而,刘长卿的心中却被一丝牵挂和忧虑填满,他望着远方,思绪早已飘向了岳阳的友人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刘长卿站在船头,望着眼前平静的鹦鹉洲。江面上风平浪静,没有一丝波澜,也不见一缕烟雾,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然而,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刘长卿这位漂泊在外的楚客,对友人源中丞的思念却愈发浓烈。他的心,如同这茫茫的江水,无边无际,思念的情绪在心中蔓延开来。他想起了与源中丞曾经的相聚时光,那些欢声笑语、促膝长谈的画面,如今都成了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而此刻,两人相隔甚远,这份思念也变得更加缥缈难寻。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随着船只的前行,刘长卿看到汉口的方向,夕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只飞鸟在夕阳的映照下,斜斜地飞过江面,向着远方飞去。这幅画面,充满了诗意,却又带着一丝孤独。刘长卿的目光继续望向远方,思绪也随之飘向了更遥远的洞庭湖。他想象着洞庭湖的秋水,在这秋日的阳光下,浩浩荡荡,与天边相连。那水天相接的景象,一定是无比壮阔。然而,此刻的他,却无法亲眼目睹那壮丽的景色,只能在心中勾勒出它的模样。在这遥远的距离中,他对源中丞的思念也如同这秋水一般,绵绵不绝。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夜幕渐渐降临,刘长卿的船只停靠在江边。远处,一座孤城背靠着山岭,在寒冷的夜风中,传来阵阵凄凉的号角声。那号角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与孤独。而江边的一棵孤独的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陪伴着刘长卿。刘长卿望着这孤城、寒角、独树,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孤独感。他独自一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和友人,在这陌生的地方,感受着夜晚的寒冷和寂静。此时,他对源中丞的思念愈发强烈,他渴望能与友人相聚,倾诉心中的烦恼和思念。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刘长卿在这孤独的夜晚,思绪不禁又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他想起了西汉的贾谊,那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一心为国,上书直言,却因触动了权贵的利益,被贬谪到长沙。贾谊的遭遇,让刘长卿深感同情,也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他自己也是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多次被贬。他觉得自己与贾谊有着相似的命运,都是怀着满腔的抱负,却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像他们这样的人,往往会遭受挫折和磨难。而此刻,他希望源中丞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明白他在这孤独旅途中的无奈和感慨。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潸然。” 尽管刘长卿的心中充满了忧愁和孤独,但他还是希望能给友人源中丞一些鼓励和安慰。他在心中默默想着,如今的时代,是圣明的时代,如同雨露般滋润着万物。虽然他们暂时分离,但这只是短暂的,不必为此而悲伤落泪。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再次相聚,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和烦恼。他希望源中丞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暂时的困境而失去信心。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刘长卿望着江景,心中的思念和感慨如江水般流淌。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这沿途的景色中,用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源中丞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这首《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仍能让我们感受到刘长卿那真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