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鄂州(卢纶)-《每日一诗》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鄂州:战乱羁旅中的漂泊与乡愁

  在大唐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争的烽火四处蔓延,百姓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诗人卢纶,也被迫卷入了这股逃亡的洪流之中。这一日,天色渐晚,他乘坐的船只终于缓缓停靠在鄂州的岸边。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卢纶站在船头,望着远方。天空中,阴云渐渐散开,视线变得清晰起来,隐隐约约能看到汉阳城的轮廓。那是他心中的一个目标,仿佛只要到达那里,就能寻得一丝安宁。然而,看似近在眼前的汉阳城,实际上却还需要乘坐孤帆,再航行整整一日。江面上,只有他这一叶孤舟,在茫茫的江水中独自前行。那孤独的帆影,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落寞。卢纶望着这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孤独感。在这漫长的逃亡路上,他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艰辛,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归宿。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船舱里,那些做生意的估客们,因为白天的旅途疲惫,此刻正沉沉地睡着。他们的脸上,没有忧虑,没有恐惧,仿佛这战乱与他们无关。或许,在他们心中,只要能保住货物,继续赚钱,其他的都不重要。而船家们,趁着夜晚的宁静,低声交谈着。卢纶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潮水即将上涨的信息。夜晚的江水,总是充满了变化,那悄然涌起的潮水,仿佛是命运的暗流,让人捉摸不透。卢纶躺在船舱里,听着船家的低语,感受着这江面上的微妙变化,心中不禁为明日的行程担忧起来。在这动荡的年代,每一个未知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秋风瑟瑟,吹得他的衣袂飘飘。他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两鬓斑白,这都是长期的忧愁和奔波所带来的。如今,又逢这萧瑟的秋色,心中的愁绪愈发浓烈。望着眼前的三湘大地,一片荒凉,曾经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让人心痛不已。而在这遥远的异乡,他心中怀着对万里之外故乡的深深思念。每当夜晚来临,明月高悬,他总会对着明月,默默诉说着自己的思乡之情。那皎洁的月光,仿佛是连接他与故乡的纽带,让他在孤独中感受到一丝温暖。然而,月光虽美,却无法带他回到故乡。他只能在这异乡的土地上,独自承受着这份思乡的痛苦。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曾经的家园,那熟悉的一草一木,那温馨的欢声笑语。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随着战争的硝烟,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田园,已被战火焚毁;曾经的房屋,已化为一片废墟。亲人们也四处离散,不知生死。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而此刻,江面上又传来阵阵鼓鼙声。那声音,如同重锤一般,敲击着他的心灵。这鼓鼙声,意味着战争还在继续,意味着他的苦难还没有尽头。他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逃亡的路上漂泊多久,也不知道未来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在这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中,他感到自己仿佛是一只迷失方向的孤雁,在茫茫的天空中找不到归宿。

  卢纶站在鄂州的岸边,望着这陌生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他的这首《晚次鄂州》,不仅仅是对自己旅途的记录,更是对那个动荡时代的真实写照。在这战乱的年代里,无数的人如同他一样,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在漂泊中寻找着生存的希望。这首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仍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