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唐代 王维 着)-《每日一诗》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当一个人步入晚年时,他仿佛逐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和平和的渴望愈发强烈起来。此时的他们,不再热衷于追逐热闹非凡的场景,也不再被那纷繁复杂的人间万事所吸引。曾经可能会让他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情,如今已难以引起丝毫兴趣;那些曾经令他们牵肠挂肚、忧心忡忡的问题,此刻亦变得无足轻重。他们宛如看透了世事沧桑的智者,以一种超脱淡然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对于周围发生的种种变迁和纠葛,他们选择保持沉默,甚至可以说是漠不关心。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罢了。

  他独自沉思着,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尽管满怀一腔热血,渴望能够为自己深爱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但绞尽脑汁之后却发现,自己竟然想不出任何高明的策略来报效祖国。这种无力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感到无比沮丧。最终,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他决定放下一切,只求能够归隐到家乡那片宁静的山林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回归自然的怀抱,或许才是他此刻心灵最好的归宿吧。迎着那从松林中吹拂而来的阵阵清风,他缓缓地解开衣带,敞开胸怀,尽情感受着这自然的轻抚与抚慰。此刻,周围一片静谧,唯有微风轻拂枝叶发出的沙沙声。

  在这万籁俱寂、静谧祥和的山间,一轮硕大且皎洁无瑕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辽阔无垠的天际之上,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银白光芒,这些光芒如同丝丝缕缕的轻纱一般轻轻地覆盖住了广袤无垠的大地。就在这片美轮美奂、如诗如画仿若仙境般的迷人景致当中,有一名男子正独自静静地端坐在一块表面光滑平整的大石头上面。只见他微微弯曲双腿,将一把造型古朴典雅的古琴稳稳当当地放置在了自己的膝盖上方。紧接着,他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指,轻柔地拨弄起了琴弦。瞬间,一阵悠扬婉转、清脆悦耳的琴声便如水波荡漾般流淌而出。这琴音时而好似潺潺流动的清澈溪水,欢快地奔腾向前;时而又仿佛是夜间树林深处传来的夜莺啼鸣声,婉转动听令人心醉神迷。那些美妙绝伦的音符就像是一个个灵动活泼的小精灵,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夜空中翩翩起舞,并与那倾洒而下的温柔月光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了一幅如梦如幻、美到极致让人窒息的绝美画卷。此刻的他已然深深地沉醉于这动人心弦的音乐世界以及眼前这般自由惬意的美好氛围里面无法自拔,尘世中的所有烦恼忧愁以及纷纷扰扰都被他彻底抛诸脑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世间之事往往就是这般模样,既然已经如此了,又何必再去追问那所谓贫穷通达的道理呢?倒不如抛开这些烦扰人的思绪,悠然地前往那水浦的幽深之处,静下心来聆听一番渔人所吟唱的歌声。那渔歌之声或许悠扬婉转,如同潺潺流水般轻拂过耳畔;又或许粗犷豪放,恰似惊涛骇浪般震撼着心灵。在这片宁静的水域边,渔人们用他们独特的嗓音和质朴的歌词,诉说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当我们沉浸于那动人的渔歌之中时,仿佛能够忘却尘世的纷扰与喧嚣,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和恬淡。此时,一切功名利禄都显得微不足道,唯有那纯粹而真挚的歌声,才足以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