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唐代 王维 着)-《每日一诗》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我独自一人踏上寻找香积寺的路途,但却不知道这座寺庙究竟隐藏在哪一座深山之中。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好奇,我不停地向前迈进。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已经行走了数里之遥。

  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自己已然置身于一片云雾弥漫、山峦起伏的仙境之中。那洁白如雪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它们轻盈地飘荡在山间,将一座座山峰装点得如梦似幻。远远望去,这些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天际;有的蜿蜒曲折,宛如巨龙盘踞;还有的峰峦叠嶂,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而我,则像是一个迷失在这云海中的旅人,被眼前的美景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尽情欣赏着这片大自然赋予的神奇景象。

  那片古老的森林中,树木高耸入云,仿佛要刺破苍穹一般。这些巨大的古树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更替。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古木参天,但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之中竟然没有一条可供人行走的道路。

  山林幽深静谧,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一阵微风吹过,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就在这时,从深山中的某个角落,隐隐约约地传来了一声悠扬而深沉的古寺钟声。这钟声穿越层层密林,回荡在山谷之间,给原本寂静的山林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在那深山之中,清澈的泉水从高处飞泻而下,猛烈地撞击着陡峭的危石,发出阵阵清脆而又幽咽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哀怨之歌。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散,给整个山林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凄清的氛围。

  与此同时,松林中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松针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然而,这些光线却并未带来多少温暖,反而让这片松林显得愈发阴冷。微风拂过,松树轻轻摇曳,那光影也随之晃动起来,如梦如幻,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夕阳西下,如血的残阳渐渐隐没于远山之后,只留下一抹余晖映照在空旷而寂静的水潭之上。此时,一个孤独的身影静静地伫立在潭边,他便是那位决心通过安禅入定来制服尘俗毒龙的修行者。

  四周一片静谧,唯有微风轻轻拂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归巢鸟儿的啼鸣,更增添了这方天地的清幽与宁静。然而,这位修行者却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紧闭双眸,双腿盘坐于地上,双手自然垂放在膝上,进入到一种深度冥想的状态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稳而悠长,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场激烈的斗争正在悄然展开——那是与尘世间种种欲望、烦恼和执念所化身为的毒龙之间的殊死较量。

  这些毒龙张牙舞爪,不断试图冲破他心灵的防线,扰乱他的定力。但修行者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深厚的禅修功底,一次次抵挡住了毒龙的侵袭,并将其慢慢驯服。

  渐渐地,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闪烁在天幕之上。而这位修行者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宛如一座雕塑,继续与毒龙进行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全诗构思奇妙、炼字精巧,诗人并未直接描写香积寺的建筑和僧侣,而是通过描写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和体验,来间接地表现这座寺庙的幽静与神秘。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