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瑶道:“你放心吧,我不会有危险的。这事儿我自有分寸,你且回去做好准备就是了。”
白衣知道苏云瑶心意已定,他便遵从命令就是。
苏云瑶又拿出白虎令,对白衣道:“叫上绿衣一起,还有他留下的白虎军精锐。”
白衣接了白虎令,领命道:“是!”
白衣走后,苏云瑶便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随时出发前往赤沙关。
萧子麓出征以后,苏云瑶已经又配制了不少各式灵药,存在清灵境中。她又清点了自己的小金库:给太子解毒挣得钱,还有皇后娘娘赏赐的金银等物,以及拿回母亲的宝物、从苏府偷回来的,林林总总也有不少钱了。
苏云瑶看着自己这些时日积攒的积蓄,心里欣慰了一些——好在自己努力赚钱,这次出去也能方便一些。
她把清点好的东西,都存放在清灵境中,以备不时之需。
苏云瑶想了想,边关之地苦寒,这一路路途也遥远,还需要再多准备些东西才是。
苏云瑶把春雪叫进来,这事不能瞒她了。
“春雪,”苏云瑶开口道,“我有事情要跟你说。”
春雪看苏云瑶神色郑重,也认真道:“大小姐什么事,只管吩咐就是了。”
苏云瑶让春雪坐下,把凌王失踪,自己打算去边关寻找的事情说了。
春雪果然十分惊讶,问道:“怎么?凌王殿下竟然失踪了吗?可大皇子的奏折上似乎并未提及。大小姐您这个消息准确吗?”
苏云瑶道:“是黑衣从那边传信过来的,不过,也许有可能已经找到了人,在和大皇子一同回京的路上了。”
春雪点头道:“这也有可能。黑衣那边传信之后,便找到了凌王殿下,所以大皇子便也不必在战报中提及了。大皇子这两日应该就要抵达京城了,说不定凌王殿下也一起回来了呢?”
苏云瑶道:“是有这个可能,但事情也不好说。”
春雪问道:“什么意思?”
苏云瑶迟疑了一下,还是对春雪说道:“我已经查到,大皇子和西戎那边秘密往来。这次与西戎一役,不知道大皇子在其中有没有图谋。子麓失踪,也是因为营救大皇子。也许,这其中本来就有大皇子的设计。那他故意隐而不报子麓失踪的事情,也就说得通了。”
春雪听了惊讶不已:“大皇子竟然和西戎秘密往来?西戎可是咱们大周的宿敌啊!他身为皇子,与敌国往来,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苏云瑶也气道:“没错,为了一己私利,和敌国串通,大皇子实在可恶!”
还有太子和皇后中毒一事,八成也是和他有关,这个大皇子真是坏透了!
春雪道:“如果凌王殿下的失踪,真的与大皇子有关,他会不会有危险啊?”
苏云瑶道:“正是如此,所以我要去边关找他。这两日大皇子进京,若子麓和他一起也便罢了,若子麓没有回来,我便即刻动身。”
春雪听得有些怔愣,大小姐真的要去边关?边关可是很远的地方啊!
苏云瑶道:“春雪,你去帮我采买一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干粮、衣服这些,我听说赤沙关那边天气寒冷,给我多备些冬衣。还有罗盘、火折子什么的,你也帮我买回来。”
春雪点头道:“放心吧,大小姐,我一定都办妥当。不过,我要跟您一起去!”
苏云瑶诧异:“你也要去?”
春雪毅然点头道:“师父去哪,徒儿去哪。万没有师父去冒险,徒儿在家等着的道理。”
苏云瑶想了一下,春雪现在的剑术和轻功都已经不错了,倒确实是一个好帮手,不过,她不想春雪勉强,还是再次确认道:“跟我去边关,恐怕会有危险的,你确定要去吗?”
春雪坚定道:“徒儿一定要跟着师父的!”
苏云瑶点头道:“好吧,那你一起去。”苏云瑶相信自己,还是有能力保护好春雪的。
春雪听苏云瑶同意了,高兴道:“谢谢师父。”
苏云瑶拿出一沓银票,递给春雪道:“那你尽快去采买吧,别忘了把你自己那份也买好。”
春雪领命,拿着银票便迅速出门了,苏云瑶则进入清灵境,抓紧修行。去边关之前,她要多积攒一些灵力才行。
第二日,大皇子便抵达京城,大军在城外驻扎,大皇子带部下入城。
许多百姓都自发地到城门口迎接大皇子凯旋归来,也有不少在道路两边欢迎的,宫中也准备好了接风庆功宴。
苏云瑶听说大军抵达京城,便也赶到城门口。
见到大皇子身边并没有萧子麓的身影,苏云瑶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烟消云散了。她立马吩咐春雪去通知白衣他们到城门汇合,自己则回苏府取行囊。
很多东西她都存在清灵境了,但干粮、冬衣这些,还是要自己背着才行,要不然用的时候突然拿出来,白衣他们也会起疑。
苏云瑶早就从马房寻好了两匹快马,驮上收拾好的行囊,骑马直奔城门而去。
到达城门,春雪已经和白衣、绿衣等人汇合,另外还有凌王留下的十名白虎军精锐。
苏云瑶把凌王给的宝剑,分给春雪一把——她二人这一路可以光明正大地佩剑了。
因担心凌王在边关有危险,苏云瑶下令即刻出发,赶往赤沙关,先与黑衣和红衣汇合。
大皇子回到京城,按照规矩,须先行进宫面见陛下,之后才能自行回府。
进宫见到皇上,皇上见只有大皇子一人,问道:“凌王呢,怎么没有随你一同入宫?”
大皇子故作沉痛道:“凌王在边关失踪了,儿臣已经派人寻找,但暂时还未找到。”
皇上一惊,这大皇子之前上奏时,并未提及啊!
皇上急切问道:“怎么回事?子麓怎么失踪了?你详细说来!”
大皇子忙道:“启禀父皇,当日我军与西戎大军决战大胜,但西戎大军尚有少部分残军,凌王便命人追敌。儿臣认为‘穷寇莫追’,担心会有不妥,便劝阻凌王。但他坚持追敌,并说自己与西戎交战多年,十分了解对方,这次是彻底消灭西戎威胁的好机会。”
白衣知道苏云瑶心意已定,他便遵从命令就是。
苏云瑶又拿出白虎令,对白衣道:“叫上绿衣一起,还有他留下的白虎军精锐。”
白衣接了白虎令,领命道:“是!”
白衣走后,苏云瑶便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随时出发前往赤沙关。
萧子麓出征以后,苏云瑶已经又配制了不少各式灵药,存在清灵境中。她又清点了自己的小金库:给太子解毒挣得钱,还有皇后娘娘赏赐的金银等物,以及拿回母亲的宝物、从苏府偷回来的,林林总总也有不少钱了。
苏云瑶看着自己这些时日积攒的积蓄,心里欣慰了一些——好在自己努力赚钱,这次出去也能方便一些。
她把清点好的东西,都存放在清灵境中,以备不时之需。
苏云瑶想了想,边关之地苦寒,这一路路途也遥远,还需要再多准备些东西才是。
苏云瑶把春雪叫进来,这事不能瞒她了。
“春雪,”苏云瑶开口道,“我有事情要跟你说。”
春雪看苏云瑶神色郑重,也认真道:“大小姐什么事,只管吩咐就是了。”
苏云瑶让春雪坐下,把凌王失踪,自己打算去边关寻找的事情说了。
春雪果然十分惊讶,问道:“怎么?凌王殿下竟然失踪了吗?可大皇子的奏折上似乎并未提及。大小姐您这个消息准确吗?”
苏云瑶道:“是黑衣从那边传信过来的,不过,也许有可能已经找到了人,在和大皇子一同回京的路上了。”
春雪点头道:“这也有可能。黑衣那边传信之后,便找到了凌王殿下,所以大皇子便也不必在战报中提及了。大皇子这两日应该就要抵达京城了,说不定凌王殿下也一起回来了呢?”
苏云瑶道:“是有这个可能,但事情也不好说。”
春雪问道:“什么意思?”
苏云瑶迟疑了一下,还是对春雪说道:“我已经查到,大皇子和西戎那边秘密往来。这次与西戎一役,不知道大皇子在其中有没有图谋。子麓失踪,也是因为营救大皇子。也许,这其中本来就有大皇子的设计。那他故意隐而不报子麓失踪的事情,也就说得通了。”
春雪听了惊讶不已:“大皇子竟然和西戎秘密往来?西戎可是咱们大周的宿敌啊!他身为皇子,与敌国往来,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苏云瑶也气道:“没错,为了一己私利,和敌国串通,大皇子实在可恶!”
还有太子和皇后中毒一事,八成也是和他有关,这个大皇子真是坏透了!
春雪道:“如果凌王殿下的失踪,真的与大皇子有关,他会不会有危险啊?”
苏云瑶道:“正是如此,所以我要去边关找他。这两日大皇子进京,若子麓和他一起也便罢了,若子麓没有回来,我便即刻动身。”
春雪听得有些怔愣,大小姐真的要去边关?边关可是很远的地方啊!
苏云瑶道:“春雪,你去帮我采买一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干粮、衣服这些,我听说赤沙关那边天气寒冷,给我多备些冬衣。还有罗盘、火折子什么的,你也帮我买回来。”
春雪点头道:“放心吧,大小姐,我一定都办妥当。不过,我要跟您一起去!”
苏云瑶诧异:“你也要去?”
春雪毅然点头道:“师父去哪,徒儿去哪。万没有师父去冒险,徒儿在家等着的道理。”
苏云瑶想了一下,春雪现在的剑术和轻功都已经不错了,倒确实是一个好帮手,不过,她不想春雪勉强,还是再次确认道:“跟我去边关,恐怕会有危险的,你确定要去吗?”
春雪坚定道:“徒儿一定要跟着师父的!”
苏云瑶点头道:“好吧,那你一起去。”苏云瑶相信自己,还是有能力保护好春雪的。
春雪听苏云瑶同意了,高兴道:“谢谢师父。”
苏云瑶拿出一沓银票,递给春雪道:“那你尽快去采买吧,别忘了把你自己那份也买好。”
春雪领命,拿着银票便迅速出门了,苏云瑶则进入清灵境,抓紧修行。去边关之前,她要多积攒一些灵力才行。
第二日,大皇子便抵达京城,大军在城外驻扎,大皇子带部下入城。
许多百姓都自发地到城门口迎接大皇子凯旋归来,也有不少在道路两边欢迎的,宫中也准备好了接风庆功宴。
苏云瑶听说大军抵达京城,便也赶到城门口。
见到大皇子身边并没有萧子麓的身影,苏云瑶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烟消云散了。她立马吩咐春雪去通知白衣他们到城门汇合,自己则回苏府取行囊。
很多东西她都存在清灵境了,但干粮、冬衣这些,还是要自己背着才行,要不然用的时候突然拿出来,白衣他们也会起疑。
苏云瑶早就从马房寻好了两匹快马,驮上收拾好的行囊,骑马直奔城门而去。
到达城门,春雪已经和白衣、绿衣等人汇合,另外还有凌王留下的十名白虎军精锐。
苏云瑶把凌王给的宝剑,分给春雪一把——她二人这一路可以光明正大地佩剑了。
因担心凌王在边关有危险,苏云瑶下令即刻出发,赶往赤沙关,先与黑衣和红衣汇合。
大皇子回到京城,按照规矩,须先行进宫面见陛下,之后才能自行回府。
进宫见到皇上,皇上见只有大皇子一人,问道:“凌王呢,怎么没有随你一同入宫?”
大皇子故作沉痛道:“凌王在边关失踪了,儿臣已经派人寻找,但暂时还未找到。”
皇上一惊,这大皇子之前上奏时,并未提及啊!
皇上急切问道:“怎么回事?子麓怎么失踪了?你详细说来!”
大皇子忙道:“启禀父皇,当日我军与西戎大军决战大胜,但西戎大军尚有少部分残军,凌王便命人追敌。儿臣认为‘穷寇莫追’,担心会有不妥,便劝阻凌王。但他坚持追敌,并说自己与西戎交战多年,十分了解对方,这次是彻底消灭西戎威胁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