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于雄回京-《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次日,持续了一天一夜的大雪终于停歇。天色放晴,日光映照在皑皑白雪之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将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纯净却冰冷的素白之中。

  寒风虽止,但积雪融化前的那股子深入骨髓的冷冽湿气,却比下雪时更觉刺骨。

  夏挽拜别了临安长公主,依旧乘坐着临安长公主那辆豪华车驾,回到了南昌侯府。

  马车稳稳停在府门前,顺公公亲自搀扶夏挽下车,态度恭谨,直到目送她在侍女搀扶下踏入侯府大门,方才带着车驾离去,返回长公主府。

  站在府门口,夏挽微微驻足。

  下人们正忙碌地清扫着台阶和路径上的积雪,见到她回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垂首行礼,态度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小心翼翼。

  昨夜夏挽留宿临安长公主府的消息,显然早已传回府中。

  凌花和臧雪跟在身后,手里提满了临安长公主赏赐的各种名贵补药,大包小盒,几乎拿不住。

  “你们两个,快过来搭把手!”臧雪朝着门口两个正在扫雪的小厮唤道。

  那两人连忙放下扫帚,小跑过来,诚惶诚恐地接过了凌花和臧雪手中沉甸甸的礼盒。

  “仔细着点,这都是长公主殿下赏赐给我家娘子的珍贵补品,直接送到平澜院去,轻拿轻放,若有损坏,仔细你们的皮!”臧雪扬声吩咐,语气里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底气。

  “是,臧雪姐姐放心。”小厮们连声应着,捧着东西,小心翼翼地往内院走去。

  臧雪和凌花则一左一右,仔细搀扶着夏挽,踩着尚未清扫干净、有些湿滑的雪地,缓缓朝府内走去。

  刚踏入平澜院,却见府医正从安置康儿的厢房里走出来,脸上带着些许凝重。

  府医抬头见到夏挽,立刻停下脚步,躬身行礼。

  “老奴见过少夫人。”

  自世子李敬德去世,李淡成为新世子后,府中下人对夏挽的称呼已悄然从“世子夫人”变为“少夫人”。

  夏挽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厢房方向,问道:“出了何事?可是康姐儿不舒服?”

  府医连忙回禀:“回少夫人,昨日雪下得久,寒气骤然加重,康儿小姐本就先天不足,有些感染风寒,发起低热,伴有轻微咳嗽。

  不过少夫人放心,老奴已经仔细诊过,并无大碍,也已开好了温和的方子。只需让奶娘按方服用,通过乳汁喂给小姐,细心照料几日,应可痊愈。”

  夏挽闻言,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关切:“嗯,有你在,我自是放心的。康姐儿体弱,劳你多费心看顾。”

  她侧首对凌花吩咐道:“凌花,府医辛苦,去包一百两银子,算是酬谢。”

  “是,小姐。”凌花应声而去。

  府医一听竟有百两赏银,脸上瞬间露出惊喜之色,连忙深深作揖,声音都透着一股感激。

  “老奴多谢少夫人厚赏!定当竭尽全力,照料好康儿小姐!”

  回到温暖的正房,臧雪一边替夏挽解下沾了寒气的斗篷,一边略带担忧地小声问道:“小姐,您这般厚赏府医,会不会···把他的胃口养得越来越大?”

  夏挽在暖榻上坐下,接过臧雪递来的热茶,双手捧着,那温热的触感迅速驱散了指尖的冰凉。

  她呷了一口热水,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便不算难题。胃口喂得大些,他才更知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他只需管好自己的嘴巴,专心办事,我自然不会亏待他。”

  她放下茶杯,转而拿起王护卫早些时候送进来的账本,临近年底,丽人坊那边的分红需要仔细核算,也该准备给临安长公主府送过去了。

  平静的日子过了几日。

  这天,夏挽正窝在暖榻上,一边看书,一边靠着炭火驱散冬日的寒意。

  忽然,帘子被猛地掀开,凌花带着一身寒气,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罕见的紧张。

  “小姐,小姐!出事了!”凌花气息有些不稳,显然是一路跑回来的。

  夏挽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眸看她,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凌花接过臧雪连忙递过来的温水,一口饮尽,缓解了喉咙的干涩,急急说道:“是···是原大夫人于氏的父亲,于雄于大人!他来了,此刻正在前厅呢!”

  夏挽闻言,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于总督?他怎么会突然来府里?什么情况?”

  凌花缓了口气,语速飞快地解释:“这不是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嘛!听说今年圣上下诏,命各地督抚大员回京述职。于大人是汴州总督,自然也在召见之列。

  之前于夫人过世,因为外地官员无诏不得擅自回京,于大人虽然接到了女儿的信,却也无法立刻赶回来为女儿出头。

  如今得了诏命,他这是一到京城,连驿站都没去,直接就奔咱们侯府兴师问罪来了!”

  夏挽眉头微蹙,立刻抓住了关键:“侯爷可在府中?”

  凌花连忙摇头:“不在!侯爷一早就被圣上召入宫议事去了,现在府里只有大夫人张氏在前厅应付着。”

  她像是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奴婢回来的时候,正好撞见嫣然小姐也正急匆匆地往前厅赶呢!看样子也是刚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