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约十来分钟,吴忠义才放下放大镜,摘下老花镜,喝了一口热茶,缓缓开口:“小许,你看这两张纸条。”
他指着其中两张纸条,一张是写着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凳下有信” 的,另一张是写着 “请先回家吧,明天早上六点,带 2500 元到向阳汽车站门口铁门外,相商具体接张磊事宜” 的。
“这两张纸条,上面的字乍看之下,形体和笔触都不一样,一张字迹工整,带着点古意,另一张字迹潦草,像是随意写的。
但你仔细看,就能发现其中的破绽 —— 它们的笔触都比较生硬,尤其是在转折和收笔的地方,有明显刻意改变书写力道和笔锋的痕迹。”吴忠义一边说一边把放大镜递给许长生。
许长生凑过去,按照吴忠义说的,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两张纸条。
果然,在放大镜下,一些笔画的转折处,能看到笔尖停顿的痕迹,像是写字的人故意放慢了速度和力度,改变了平时的书写习惯。
“这些细微的地方,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我们研究笔迹的人,一看到就能感觉到不对劲。”
吴忠义继续说道,“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就像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就算刻意模仿,也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破绽。
比如运笔的力度、笔画的长短、字体的结构,这些都是深入骨髓的,很难完全改变。”
他又指着那两张纸条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内容。你看这张写着‘过桥顺墙根见一亭’的,用词很讲究,带着文言文的韵味,不是一般没文化的人能写出来的。
还有这张写着‘相商具体接张磊事宜’的,‘相商’‘事宜’这些词,都是比较书面化的表达,也能看出写字的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吴忠义拿起其他几张纸条,一一指给许长生看:“你再看这些纸条,有的上面写着‘差错’,有的写着‘飞抵’,这些词语都不是日常口语里常用的,风格很接近,都带着点书面语的味道。
这说明写字的人,平时接触的书面文字比较多,文化水平不低。
他虽然在很多纸条上故意把字写得潦草、生硬,伪装成不常动笔的人,但这些语言文字的习惯,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
许长生点点头,心里的疑惑又解开了一些。
“这人可能还专门练过字!” 吴忠义补充说道,“你看这些纸条上的字,大多以宋体为主,偶尔还夹杂着一些草体的笔画,笔画的起承转合很有章法,不是随便写写就能达到的。
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字,结构很匀称,说明他不仅练过字,还练过字帖,对字体的结构有一定的研究。”
他突然拿起其中一张纸条,用手指着上面的一个 “阅” 字,对许长生说:“你看这个‘阅’字,他的写法很特别,门里面的‘兑’写得非常夸张,最后一笔都写到了门外去了,向上挑起,很有气势。
这种写法,在书法上叫做‘律动’,是写字的人在长期书写中形成的独特习惯,是一种肌肉记忆,很难刻意模仿,也会在不经意中忘记了伪装。”
许长生凑过去一看,果然,那个 “阅” 字的最后一笔,远远超出了 “门” 的范围,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向上挑起,和其他字的风格截然不同,显得格外醒目。
“您的意思是,这个人经常写这个‘阅’字,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肌肉记忆?”
“没错!” 吴忠义点点头,“一个人只有经常写某个字,才会在书写的时候形成条件反射,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书写习惯。
这个‘阅’字,他写得非常流畅,没有丝毫停顿,显然是写了无数遍,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许长生心里一动,赶紧问道:“吴老,那您判断,这个人的职业可能是什么?经常写‘阅’字,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练过字。”
吴忠义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是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平时要批改作业、备课,经常会写‘阅’字,而且文化水平高,大多练过字;
第二种是文秘人员,比如机关单位或企业的秘书,平时要处理文件、写报告,经常需要在文件上写‘阅’字,而且接触的书面文字多,语言表达能力强;
第三种是工程技术人员,比如设计师、工程师,他们平时要画图纸、写技术报告,也需要经常写字,而且这类人大多逻辑思维清晰,做事严谨。”
“老师、文秘、工程技术人员……” 许长生在心里默默重复着这几个职业,脑海里渐渐勾勒出绑匪的轮廓:有文化、练过字、经常写 “阅” 字、逻辑思维清晰、反侦察意识强。
这些特征,和之前通过纸条落点、作案手法推断出的信息,完全吻合。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三十年过去了,绑匪现在还活着吗?
当年绑匪能策划出这么周密的案件,年龄应该不会太小,至少也得二十多岁。现在三十年过去,绑匪至少已经年过半百,甚至可能已经七八十岁了。
如果绑匪已经去世,那这起悬案岂不是又要陷入僵局?
许长生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驱散。
他宁愿相信绑匪还活着,还在某个地方逍遥法外。
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把绑匪缉拿归案,给张磊的家人一个交代,给这起悬案一个了结。
“吴老,谢谢您。您提供的信息,对我们太重要了!” 许长生站起身,对着吴忠义深深鞠了一躬,“有了这些线索,我们接下来的调查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吴忠义也站起身,拍了拍许长生的肩膀,语气沉重地说:“小许,这个案子,我惦记了三十年。
当年没能抓住绑匪,我们那一代人心里一直很愧疚。现在你们重启调查,一定要加油,争取早日把绑匪抓起来,告慰张磊的在天之灵,也给张长庚夫妇一个说法。”
许长生用力点点头,眼神坚定:“吴老,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就算绑匪藏得再深,就算时间过去再久,我也一定会把他找出来,让他接受法律的严惩!”
他指着其中两张纸条,一张是写着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凳下有信” 的,另一张是写着 “请先回家吧,明天早上六点,带 2500 元到向阳汽车站门口铁门外,相商具体接张磊事宜” 的。
“这两张纸条,上面的字乍看之下,形体和笔触都不一样,一张字迹工整,带着点古意,另一张字迹潦草,像是随意写的。
但你仔细看,就能发现其中的破绽 —— 它们的笔触都比较生硬,尤其是在转折和收笔的地方,有明显刻意改变书写力道和笔锋的痕迹。”吴忠义一边说一边把放大镜递给许长生。
许长生凑过去,按照吴忠义说的,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两张纸条。
果然,在放大镜下,一些笔画的转折处,能看到笔尖停顿的痕迹,像是写字的人故意放慢了速度和力度,改变了平时的书写习惯。
“这些细微的地方,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我们研究笔迹的人,一看到就能感觉到不对劲。”
吴忠义继续说道,“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就像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就算刻意模仿,也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破绽。
比如运笔的力度、笔画的长短、字体的结构,这些都是深入骨髓的,很难完全改变。”
他又指着那两张纸条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内容。你看这张写着‘过桥顺墙根见一亭’的,用词很讲究,带着文言文的韵味,不是一般没文化的人能写出来的。
还有这张写着‘相商具体接张磊事宜’的,‘相商’‘事宜’这些词,都是比较书面化的表达,也能看出写字的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吴忠义拿起其他几张纸条,一一指给许长生看:“你再看这些纸条,有的上面写着‘差错’,有的写着‘飞抵’,这些词语都不是日常口语里常用的,风格很接近,都带着点书面语的味道。
这说明写字的人,平时接触的书面文字比较多,文化水平不低。
他虽然在很多纸条上故意把字写得潦草、生硬,伪装成不常动笔的人,但这些语言文字的习惯,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
许长生点点头,心里的疑惑又解开了一些。
“这人可能还专门练过字!” 吴忠义补充说道,“你看这些纸条上的字,大多以宋体为主,偶尔还夹杂着一些草体的笔画,笔画的起承转合很有章法,不是随便写写就能达到的。
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字,结构很匀称,说明他不仅练过字,还练过字帖,对字体的结构有一定的研究。”
他突然拿起其中一张纸条,用手指着上面的一个 “阅” 字,对许长生说:“你看这个‘阅’字,他的写法很特别,门里面的‘兑’写得非常夸张,最后一笔都写到了门外去了,向上挑起,很有气势。
这种写法,在书法上叫做‘律动’,是写字的人在长期书写中形成的独特习惯,是一种肌肉记忆,很难刻意模仿,也会在不经意中忘记了伪装。”
许长生凑过去一看,果然,那个 “阅” 字的最后一笔,远远超出了 “门” 的范围,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向上挑起,和其他字的风格截然不同,显得格外醒目。
“您的意思是,这个人经常写这个‘阅’字,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肌肉记忆?”
“没错!” 吴忠义点点头,“一个人只有经常写某个字,才会在书写的时候形成条件反射,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书写习惯。
这个‘阅’字,他写得非常流畅,没有丝毫停顿,显然是写了无数遍,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许长生心里一动,赶紧问道:“吴老,那您判断,这个人的职业可能是什么?经常写‘阅’字,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练过字。”
吴忠义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是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平时要批改作业、备课,经常会写‘阅’字,而且文化水平高,大多练过字;
第二种是文秘人员,比如机关单位或企业的秘书,平时要处理文件、写报告,经常需要在文件上写‘阅’字,而且接触的书面文字多,语言表达能力强;
第三种是工程技术人员,比如设计师、工程师,他们平时要画图纸、写技术报告,也需要经常写字,而且这类人大多逻辑思维清晰,做事严谨。”
“老师、文秘、工程技术人员……” 许长生在心里默默重复着这几个职业,脑海里渐渐勾勒出绑匪的轮廓:有文化、练过字、经常写 “阅” 字、逻辑思维清晰、反侦察意识强。
这些特征,和之前通过纸条落点、作案手法推断出的信息,完全吻合。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三十年过去了,绑匪现在还活着吗?
当年绑匪能策划出这么周密的案件,年龄应该不会太小,至少也得二十多岁。现在三十年过去,绑匪至少已经年过半百,甚至可能已经七八十岁了。
如果绑匪已经去世,那这起悬案岂不是又要陷入僵局?
许长生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驱散。
他宁愿相信绑匪还活着,还在某个地方逍遥法外。
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把绑匪缉拿归案,给张磊的家人一个交代,给这起悬案一个了结。
“吴老,谢谢您。您提供的信息,对我们太重要了!” 许长生站起身,对着吴忠义深深鞠了一躬,“有了这些线索,我们接下来的调查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吴忠义也站起身,拍了拍许长生的肩膀,语气沉重地说:“小许,这个案子,我惦记了三十年。
当年没能抓住绑匪,我们那一代人心里一直很愧疚。现在你们重启调查,一定要加油,争取早日把绑匪抓起来,告慰张磊的在天之灵,也给张长庚夫妇一个说法。”
许长生用力点点头,眼神坚定:“吴老,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就算绑匪藏得再深,就算时间过去再久,我也一定会把他找出来,让他接受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