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是在清明后搬入鸡鹅巷的。他拖着行李箱踩过青石板路时,巷口老槐树的花瓣正簌簌落在肩头,混着丝瓜井边飘来的井水潮气,倒比市区的喧嚣多了几分安生。作为个靠插画谋生的人,他就是冲着这老巷的静来的 —— 直到第一个有叩门声的夜晚。
那是搬来的第五天,凌晨三点,陈默还对着画稿上的丝瓜井发呆。巷子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突然,“笃笃” 两声轻响从门板传来。声音不重,却像两颗小石子投进静水,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谁啊?” 他揉着眼睛起身,心里犯嘀咕:这时候来串门的,总不会是收水费的。他摸到门边,透过猫眼看出去 —— 外面只有月光铺在青石板上,泛着冷白的光,连个影子都没有。
“恶作剧?” 陈默打开门,风裹着槐花香涌进来,巷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墙角的蟋蟀偶尔叫两声。他蹲下来看了看门边,青石板缝里嵌着几粒细沙,没半点脚印。
这事他没放在心上,只当是风吹动门环撞了板。可三天后的深夜,叩门声又响了。还是 “笃笃” 两声,节奏都分毫不差。这次陈默醒得快,几乎是声音落下的瞬间就冲到了门边,猛地拉开门 —— 门外依旧空无一人,只是空气里多了缕极淡的、像松柴烧过的暖香,转瞬就散了。
他终于忍不住去问隔壁的张婆婆。老人坐在藤椅上,手里捻着佛珠,听完就叹了口气:“傻孩子,这巷子里的叩门声,几十年了。”
张婆婆的话,把鸡鹅巷的老底儿翻了出来。原来这巷子挨着的丝瓜井,真就是刘海砍樵传说里的那口井。当年刘海和胡秀英定情,就在巷尾那棵老槐树下。后来十八罗汉抢珠,法力余波震得巷子里的青石板都裂了缝,也留下了些 “念想”。
“那叩门声,老辈人说,是刘海在找秀英哩。” 张婆婆的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当年他总砍了松柴送过去,敲门就两声,怕惊着秀英。后来…… 就剩这敲门声了。”
陈默听得发怔,回去后竟生出些期待来。他把画架挪到窗边,夜里也不怎么睡,就等着那 “笃笃” 声。第七天夜里,声音果然又来了。这次他没开门,只贴着门板听。门外似乎有极轻的脚步声,接着是柴禾摩擦的窸窣声,然后才是那两声叩门。
他慢慢凑到猫眼上,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 —— 猫眼里映出个模糊的影子,穿着粗布短褂,背上像是背着捆柴,手里还握着柄斧头,轮廓在月光里泛着淡白的光。那影子抬手,像是要再敲一次门,可指尖刚碰到门板,整个人就像雾似的散了。
陈默赶紧开门,月光下的青石板上,躺着几片干松柴的碎屑,纹理还清晰得很,像是刚从柴捆上掉下来的。
从那以后,夜半叩门声还会偶尔响起,但陈默再也不害怕了。他把那几片松柴屑夹在画本里,画了幅《鸡鹅巷夜话》,画里有青石板路,有老槐树,还有个背着柴的淡影站在门边,门后隐约映着个女子的轮廓。
后来有人看了画,问他这巷子里是不是真有灵异。陈默笑着摇头:“哪是什么灵异,就是老巷子记着些旧事儿,舍不得忘罢了。”
如今他还住在鸡鹅巷,有时深夜画累了,听见那 “笃笃” 两声,就会泡杯热茶放在门边,轻声说:“刘大哥,歇会儿吧,秀英等着呢。” 巷子里的风会把茶气吹得很远,像是真有人接了这话似的,再没别的动静了。
那是搬来的第五天,凌晨三点,陈默还对着画稿上的丝瓜井发呆。巷子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突然,“笃笃” 两声轻响从门板传来。声音不重,却像两颗小石子投进静水,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谁啊?” 他揉着眼睛起身,心里犯嘀咕:这时候来串门的,总不会是收水费的。他摸到门边,透过猫眼看出去 —— 外面只有月光铺在青石板上,泛着冷白的光,连个影子都没有。
“恶作剧?” 陈默打开门,风裹着槐花香涌进来,巷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墙角的蟋蟀偶尔叫两声。他蹲下来看了看门边,青石板缝里嵌着几粒细沙,没半点脚印。
这事他没放在心上,只当是风吹动门环撞了板。可三天后的深夜,叩门声又响了。还是 “笃笃” 两声,节奏都分毫不差。这次陈默醒得快,几乎是声音落下的瞬间就冲到了门边,猛地拉开门 —— 门外依旧空无一人,只是空气里多了缕极淡的、像松柴烧过的暖香,转瞬就散了。
他终于忍不住去问隔壁的张婆婆。老人坐在藤椅上,手里捻着佛珠,听完就叹了口气:“傻孩子,这巷子里的叩门声,几十年了。”
张婆婆的话,把鸡鹅巷的老底儿翻了出来。原来这巷子挨着的丝瓜井,真就是刘海砍樵传说里的那口井。当年刘海和胡秀英定情,就在巷尾那棵老槐树下。后来十八罗汉抢珠,法力余波震得巷子里的青石板都裂了缝,也留下了些 “念想”。
“那叩门声,老辈人说,是刘海在找秀英哩。” 张婆婆的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当年他总砍了松柴送过去,敲门就两声,怕惊着秀英。后来…… 就剩这敲门声了。”
陈默听得发怔,回去后竟生出些期待来。他把画架挪到窗边,夜里也不怎么睡,就等着那 “笃笃” 声。第七天夜里,声音果然又来了。这次他没开门,只贴着门板听。门外似乎有极轻的脚步声,接着是柴禾摩擦的窸窣声,然后才是那两声叩门。
他慢慢凑到猫眼上,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 —— 猫眼里映出个模糊的影子,穿着粗布短褂,背上像是背着捆柴,手里还握着柄斧头,轮廓在月光里泛着淡白的光。那影子抬手,像是要再敲一次门,可指尖刚碰到门板,整个人就像雾似的散了。
陈默赶紧开门,月光下的青石板上,躺着几片干松柴的碎屑,纹理还清晰得很,像是刚从柴捆上掉下来的。
从那以后,夜半叩门声还会偶尔响起,但陈默再也不害怕了。他把那几片松柴屑夹在画本里,画了幅《鸡鹅巷夜话》,画里有青石板路,有老槐树,还有个背着柴的淡影站在门边,门后隐约映着个女子的轮廓。
后来有人看了画,问他这巷子里是不是真有灵异。陈默笑着摇头:“哪是什么灵异,就是老巷子记着些旧事儿,舍不得忘罢了。”
如今他还住在鸡鹅巷,有时深夜画累了,听见那 “笃笃” 两声,就会泡杯热茶放在门边,轻声说:“刘大哥,歇会儿吧,秀英等着呢。” 巷子里的风会把茶气吹得很远,像是真有人接了这话似的,再没别的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