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滴引善鬼,渔舟载满仓
青石镇外的沂河,水色清碧,鱼群穿梭,世代滋养着以渔为业的人家,老渔夫阿福便是其中之一。阿福年过半百,脸上刻满河风与日光留下的沟壑,一双糙手因常年握桨、织网,布满厚茧与裂口,可那双眼睛,却总透着股平和的亮。
他的日子过得简单,每日天不亮便扛着渔网、推着小木船往河边去,出发前总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 在船头的旧木桌上摆个粗陶酒杯,倒上半杯自酿的米酒,然后伸出枯瘦的食指,轻轻往酒里一浸,再猛地向脑后一弹。酒珠在空中划出细碎的弧线,落进河水里,悄无声息,像是融进了晨雾里的秘密。
阿福自己也说不清这习惯是何时养成的,只记得多年前一次醉酒,恍惚间似见水面浮起个模糊的影子,此后便总下意识这么做。可他不知道,那并非幻觉 —— 河底住着个落水鬼,已在沂河待了三十年。这鬼原是个赶路的书生,当年为躲暴雨失足落水,成了孤魂,每日看着往来渔船,却从不敢靠近,直到阿福那第一滴酒弹来。
酒液落进水里,竟带着股暖融融的香气,落水鬼尝了一口,只觉三十年的阴冷都散了几分。自那以后,每日清晨,他都会守在阿福的船下,等着那滴酒。为了报答这份微薄的暖意,落水鬼悄悄施了些小法术 —— 每当阿福撒网,他便引着成群的鲫鱼、鲤鱼往渔网附近游,有时还会把躲在深水区的肥硕草鱼赶过来。
于是,镇上的渔夫们总纳闷:同样是在沂河捕鱼,为何阿福的网每次拉起都沉甸甸的,鱼鲜又大又肥?阿福自己也只当是运气好,每日收网后,便提着满筐鱼去镇上卖,换些米粮,再打些酒,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安稳踏实,连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二、两度舍替身,仁心胜鬼规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直到一个初秋的傍晚,变故悄然而至。
那天阿福收网格外早,夕阳把河面染成金红色,他坐在船头喝酒,刚要弹酒,却见船边的水面突然泛起一圈圈涟漪,接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面色苍白的年轻男子从水里冒了出来,头发上还滴着水,眼神却很温和。阿福吓得手一抖,酒杯差点掉在地上 —— 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般从水里凭空出现的人。
“老丈莫怕,” 男子轻声说,“我是这沂河里的落水鬼,承蒙您五年来每日赐酒,我才得以暂避阴冷。只是从明日起,我不能再帮您赶鱼了。”
阿福愣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问:“为…… 为何?”
“鬼需寻替身方能入轮回,” 落水鬼叹了口气,“明日午时,会有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来下游的池塘边洗衣服,那便是我的机缘。待她落水,我便能脱了鬼身,去做凡人了。” 说完,他朝阿福拱了拱手,身影便渐渐沉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消散的波纹。
阿福坐在船头,心里又惊又疑,只当是自己老眼昏花,或是喝多了酒产生的幻觉。可接下来的三天,他的渔网却次次空着 —— 撒下去时沉甸甸的,拉上来却只有几根水草,连条小鱼苗都没有。阿福这才慌了,想起落水鬼的话,心里又悔又怕:难不成那真不是幻觉?
就在他蹲在河边发愁时,落水鬼再次现身了。这次,他的脸色比上次好了些,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老丈,” 他说,“昨日我本已引那妇人靠近水边,可她弯腰捶衣服时,我见她衣襟下的肚子微微隆起 —— 她怀着身孕啊。若我拉她落水,便是一尸两命,这般不仁之事,我实在做不出来。”
阿福听了,心里一震,看着落水鬼苍白的脸,突然生出几分敬佩。他连忙倒了杯酒,这次没有弹向脑后,而是端到落水鬼面前:“壮士仁心,这杯酒,我敬你。” 落水鬼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眼里闪过一丝暖意。自那以后,阿福每次喝酒前,都会先倒一杯,轻轻放在水边,等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才端起自己的酒杯喝。而落水鬼,也继续帮他赶鱼,沂河上的小木船,又恢复了往日的满载。
又过了两个月,入冬的前一天,落水鬼再次找到阿福,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老丈,明日辰时,会有一群孩子来上游的浅滩洗澡,我打算找其中最大的那个做替身 —— 他已十二岁,不算孩童,按鬼规,不算逾矩。”
青石镇外的沂河,水色清碧,鱼群穿梭,世代滋养着以渔为业的人家,老渔夫阿福便是其中之一。阿福年过半百,脸上刻满河风与日光留下的沟壑,一双糙手因常年握桨、织网,布满厚茧与裂口,可那双眼睛,却总透着股平和的亮。
他的日子过得简单,每日天不亮便扛着渔网、推着小木船往河边去,出发前总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 在船头的旧木桌上摆个粗陶酒杯,倒上半杯自酿的米酒,然后伸出枯瘦的食指,轻轻往酒里一浸,再猛地向脑后一弹。酒珠在空中划出细碎的弧线,落进河水里,悄无声息,像是融进了晨雾里的秘密。
阿福自己也说不清这习惯是何时养成的,只记得多年前一次醉酒,恍惚间似见水面浮起个模糊的影子,此后便总下意识这么做。可他不知道,那并非幻觉 —— 河底住着个落水鬼,已在沂河待了三十年。这鬼原是个赶路的书生,当年为躲暴雨失足落水,成了孤魂,每日看着往来渔船,却从不敢靠近,直到阿福那第一滴酒弹来。
酒液落进水里,竟带着股暖融融的香气,落水鬼尝了一口,只觉三十年的阴冷都散了几分。自那以后,每日清晨,他都会守在阿福的船下,等着那滴酒。为了报答这份微薄的暖意,落水鬼悄悄施了些小法术 —— 每当阿福撒网,他便引着成群的鲫鱼、鲤鱼往渔网附近游,有时还会把躲在深水区的肥硕草鱼赶过来。
于是,镇上的渔夫们总纳闷:同样是在沂河捕鱼,为何阿福的网每次拉起都沉甸甸的,鱼鲜又大又肥?阿福自己也只当是运气好,每日收网后,便提着满筐鱼去镇上卖,换些米粮,再打些酒,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安稳踏实,连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二、两度舍替身,仁心胜鬼规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直到一个初秋的傍晚,变故悄然而至。
那天阿福收网格外早,夕阳把河面染成金红色,他坐在船头喝酒,刚要弹酒,却见船边的水面突然泛起一圈圈涟漪,接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面色苍白的年轻男子从水里冒了出来,头发上还滴着水,眼神却很温和。阿福吓得手一抖,酒杯差点掉在地上 —— 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般从水里凭空出现的人。
“老丈莫怕,” 男子轻声说,“我是这沂河里的落水鬼,承蒙您五年来每日赐酒,我才得以暂避阴冷。只是从明日起,我不能再帮您赶鱼了。”
阿福愣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问:“为…… 为何?”
“鬼需寻替身方能入轮回,” 落水鬼叹了口气,“明日午时,会有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来下游的池塘边洗衣服,那便是我的机缘。待她落水,我便能脱了鬼身,去做凡人了。” 说完,他朝阿福拱了拱手,身影便渐渐沉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消散的波纹。
阿福坐在船头,心里又惊又疑,只当是自己老眼昏花,或是喝多了酒产生的幻觉。可接下来的三天,他的渔网却次次空着 —— 撒下去时沉甸甸的,拉上来却只有几根水草,连条小鱼苗都没有。阿福这才慌了,想起落水鬼的话,心里又悔又怕:难不成那真不是幻觉?
就在他蹲在河边发愁时,落水鬼再次现身了。这次,他的脸色比上次好了些,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老丈,” 他说,“昨日我本已引那妇人靠近水边,可她弯腰捶衣服时,我见她衣襟下的肚子微微隆起 —— 她怀着身孕啊。若我拉她落水,便是一尸两命,这般不仁之事,我实在做不出来。”
阿福听了,心里一震,看着落水鬼苍白的脸,突然生出几分敬佩。他连忙倒了杯酒,这次没有弹向脑后,而是端到落水鬼面前:“壮士仁心,这杯酒,我敬你。” 落水鬼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眼里闪过一丝暖意。自那以后,阿福每次喝酒前,都会先倒一杯,轻轻放在水边,等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才端起自己的酒杯喝。而落水鬼,也继续帮他赶鱼,沂河上的小木船,又恢复了往日的满载。
又过了两个月,入冬的前一天,落水鬼再次找到阿福,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老丈,明日辰时,会有一群孩子来上游的浅滩洗澡,我打算找其中最大的那个做替身 —— 他已十二岁,不算孩童,按鬼规,不算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