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装咳骗局,病容掩锋芒-《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风卷着沙粒拍打窗纸,我靠在墙边,折扇夹在指间转了半圈,钢片滑回骨缝。

  天快黑透了,镇口最后一盏灯笼也灭了。我听见远处传来轮轴吱呀声,那辆独轮车又来了。申时三刻,准时从粮铺出发,盖着油布,往破庙后墙的荒草地去。

  我贴着墙缝看了半晌。两个人下车,抬下一个麻袋。麻袋在动,里面有人。他们挖坑,拔刀,割喉,推尸入土。动作利索,像是做过不止一回。

  等他们走远,我才退回供桌后,掏出一张纸,用炭条写下:“西郊破庙,埋人两具,其一尚活。”折成小方块,塞进空陶罐。

  明天会有人来取。我知道怎么把消息送出去。

  我不急。

  他们想让我病死,悄无声息。

  可我想让他们——一个个,清清楚楚地死。

  ***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开始咳。

  不是那种断断续续的干咳,是肺管子要翻出来的那种闷咳,一声接一声,中间还夹着喘不上气的抽搐。我提前抹了点猪血混药汁在嘴角,咳几下就蹭一道红。

  体温也得升上去。昨晚我偷偷把火灰拢在怀里捂了一夜,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脸颊烫得厉害,手心却冰凉,整个人缩在草席里打摆子。

  阿阮提着水壶进来时,我正闭着眼,胸口起伏得像破风箱。

  “你……你还好吗?”她蹲下来,声音有点抖。

  我没睁眼,只抬起一只手抓住她手腕,力气不大,但抓得稳。

  “明日……去城南王铁匠铺……”我喘了口气,又咳出一口血沫,“说‘谢三小姐要取定亲玉’。”

  她愣住:“什么?”

  我又咳了几声,嗓子哑得几乎听不清:“信我……否则我们都活不过三日。”

  她盯着我看,眼神晃了晃,像是在判断我是不是神志不清。

  我猛地睁开眼,直直看着她:“你说这玉佩是你娘留下的。可一个村姑的母亲,能有谢家暗纹的信物?你不信我也罢,但你若不去,今晚那麻袋里的人,就是你我。”

  她脸色白了。

  我把一张纸塞进她手里,上面写着“王记铁器”四个字。又从袖中摸出一枚铜钱,压进她掌心。

  “若被拦下,就说替夫君取婚器,铜钱为凭。”我声音低下去,“那玉盒若真存在……便是我们活命的钥匙。”

  她攥紧铜钱,手指发白,咬了咬唇,终于点头。

  我松开手,往后一倒,重重摔在草席上,喘得更凶。

  她转身跑了。

  我望着塌了一半的屋顶,慢慢闭上眼,嘴角浮起一丝笑。

  成了。

  ***

  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我听见外面一阵骚动。

  脚步声杂乱,夹着官靴踩地的脆响。接着是师爷的声音,冷硬得很:“开门!奉县令之命,查私藏贵府信物!”

  我撑起身子,耳朵贴在墙缝。

  铁匠铺那边传来几声咳嗽,然后是个粗嗓门:“小老儿开门还得抡锤子,慢点别急。”

  “少废话!”师爷厉声道,“昨夜有个村姑来过吧?她说要取什么玉?”

  “哦,那个啊。”王铁匠不紧不慢,“是有这么回事。说是谢家三小姐定亲的玉镯,二十年前托我保管的。”

  “放屁!”师爷怒喝,“谢家哪有什么三小姐?你竟敢伪造贵府信物?”

  “伪造?”王铁匠冷笑一声,“那你看看这个。”

  一阵窸窣声后,他提高了嗓门:“锦盒在此,玉镯在此,盒底刻着‘壬戌年三小姐定礼’,还有谢家暗纹。你要不信,大可拿去县衙比对族谱。”

  围观的人群嗡地一声炸开。

  “谢家真有个三小姐?”

  “难怪那姑娘说话都带着股贵气。”

  “可不是嘛,昨儿我还见她站在桥头看流水,站姿都不一样。”

  师爷没再说话。

  我能想象他脸色铁青的样子。他想抢,不敢抢;想赖,证据在人家手里;想抓人,百姓都在看。

  最后只听他低吼一句:“这事没完!”然后带着衙役匆匆走了。

  我靠回墙角,轻轻呼出一口气。

  赢了。

  不是赢在力气,是赢在他们怕。

  怕谢家的名头,怕背后牵扯的势力,怕一个本该消失的“三小姐”突然冒出来。

  而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病弱书生了。

  我是那个能让谢家信物重见天日的人。

  ***

  黄昏时分,阿阮回来了。

  她冲进破庙,气喘吁吁,额头上全是汗,鞋都跑掉了一只。

  “他们……搜了铺子!翻了个底朝天!”她扶着门框,胸口剧烈起伏,“但没动手……好像……怕什么。”

  我点点头,没说话。

  她蹲下来,眼睛亮亮地看着我:“那玉镯是真的吗?我真的……说了句救命的话?”

  我轻咳两声,嘴角还挂着血丝,语气却轻松起来:“你不仅说了,还说得一字不差。王铁匠要是记性差一点,咱们现在已经在地下跟那两个倒霉蛋作伴了。”

  她怔了一下,忽然笑了,笑得有点傻:“我……我居然办到了。”

  “你以为我只是让你传句话?”我瞥她一眼,“我是让你当证人。当着全镇人的面,说出那句话。让师爷知道,有人认得这局,而且敢掀桌子。”

  她眨眨眼,似懂非懂。

  我抬手摸了摸袖中的折扇,缓缓道:“他们现在明白两件事:第一,我不是随便哪个病鬼;第二,我手里握着他们不敢碰的东西。”

  “那……接下来呢?”她问。

  我望向门外渐暗的天色,声音低下去:“接下来,要么他们更快地杀我,要么……让我活着走出去。”

  她没再问。

  风从破庙穿堂而过,吹得供桌上那截蜡烛忽明忽暗。

  我闭上眼,呼吸放慢,咳声又一点点重了起来。

  病容得继续装。锋芒,还得再藏几天。

  ***

  半夜,我听见庙外有动静。

  不是脚步声,是马蹄声,很轻,绕着破庙转了一圈,又退了回去。

  我知道,他们在盯我。

  我翻了个身,咳了几声,故意把草席弄得哗啦响,然后低声呻吟了一句:“水……给我口水……”

  外面安静了几息。

  接着,有人影在窗纸上晃了一下,很快消失。

  我睁开一条缝,看着那影子离去的方向,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你们以为我在等死。

  其实我在等天亮。

  等那个送陶罐的人回来。

  等我把“西郊破庙埋人两具”的消息,亲手递到不该沉默的人手里。

  ***

  第二天清晨,阿阮又来了。

  这次她带了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几个馒头和一碗热粥。

  “王铁匠给的。”她说,“他还说……那盒子,他守了二十年,今天终于交出去了,心里踏实。”

  我点点头,接过粥,吹了吹,喝了一口。

  热流顺喉咙下去,舒服得差点哼出声。

  “你吃不吃?”我问她。

  她摇摇头:“我不饿。”

  我笑了笑,低头啃馒头。

  刚咬一口,庙门口忽然传来一声冷笑。

  “吃得倒是香。”

  我抬头,看见师爷站在那儿,身后跟着两个衙役,腰间挎刀。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阴得能滴出水来。

  “昨夜铁匠铺的事,是你搞的鬼。”他说。

  我没答,继续嚼馒头,咽下去才开口:“你若为饭食而来,可惜晚了,只剩半个。”

  他盯着我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装病装得很好。可你知道吗?真正的病人,不会在这种时候还有胃口吃两个馒头。”

  我放下手里的馒头,擦了擦嘴,慢悠悠道:“那你可知,真正的死人,连装都懒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