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早朝过后,殷正又病了几天,他的身体愈发的差了,连下床走动都很费力。几日后,殷正命玄夜监国的旨意便传遍皇城。殷正的身体已难支撑朝会,御批全由太子代笔。
玄夜更加忙碌了。赵彦君有时候四五天都接不到玄夜的回信,更不用说见面了。
这段时间,乐安将图书馆的事想了个七七八八。最终,她还是让白纸备了车进宫。图书馆的构想若能推行,确实是桩利国利民的大功绩,裴衡需要,身为太子的玄夜同样需要。她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让玄夜觉得自己刻意偏袒裴衡。
东宫的灯火比往日亮得更早。玄夜正在批阅奏折,见乐安进来,笔尖微微一顿,墨滴在 “西北军饷” 四个字上晕开一小团污渍。“小姑姑怎么来了?” 他语气听不出情绪,目光却落在她手中的紫檀木匣上。
“有桩事想跟你商量。” 乐安将木匣放在案上,里面是图书馆的章程与拟编书目的奏折,“我想在临安开家图书馆,免费供人借阅书籍,普及知识。这事若成了,于民于国都是好事,也能为你攒些声望。”
玄夜翻看奏折的手指忽然停住。“以裴衡的名义?” 他抬眼,烛火在他瞳孔里跳动,“小姑姑倒是替他想得周全。”
乐安早料到他会介意,坦然道:“裴衡在朝堂上冒着惹怒父皇的风险求娶我,我不能当作不知道。但我没想过要嫁给他,这图书馆算是…… 给彼此的台阶,也是对他这些年情谊的补偿。”
“你不想嫁他?” 玄夜的声音陡然拔高,随即又压下去, “补偿” 二字在口中反复咀嚼了两遍,他忽然低笑出声,“小姑姑早说便是。这点小事,何需你亲自跑一趟。”
他拿起朱笔,在章程上批了个 “准” 字。“翰林院那些老夫子闲着也是闲着,你尽管调去用。需要钱、需要人,东宫库房任凭你支使。”
乐安看着他吊儿郎当的样子,忽然觉得好笑。从儿时起,玄夜只有在她面前才会露出本性,不仅嘴巴毒,还
玄夜更加忙碌了。赵彦君有时候四五天都接不到玄夜的回信,更不用说见面了。
这段时间,乐安将图书馆的事想了个七七八八。最终,她还是让白纸备了车进宫。图书馆的构想若能推行,确实是桩利国利民的大功绩,裴衡需要,身为太子的玄夜同样需要。她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让玄夜觉得自己刻意偏袒裴衡。
东宫的灯火比往日亮得更早。玄夜正在批阅奏折,见乐安进来,笔尖微微一顿,墨滴在 “西北军饷” 四个字上晕开一小团污渍。“小姑姑怎么来了?” 他语气听不出情绪,目光却落在她手中的紫檀木匣上。
“有桩事想跟你商量。” 乐安将木匣放在案上,里面是图书馆的章程与拟编书目的奏折,“我想在临安开家图书馆,免费供人借阅书籍,普及知识。这事若成了,于民于国都是好事,也能为你攒些声望。”
玄夜翻看奏折的手指忽然停住。“以裴衡的名义?” 他抬眼,烛火在他瞳孔里跳动,“小姑姑倒是替他想得周全。”
乐安早料到他会介意,坦然道:“裴衡在朝堂上冒着惹怒父皇的风险求娶我,我不能当作不知道。但我没想过要嫁给他,这图书馆算是…… 给彼此的台阶,也是对他这些年情谊的补偿。”
“你不想嫁他?” 玄夜的声音陡然拔高,随即又压下去, “补偿” 二字在口中反复咀嚼了两遍,他忽然低笑出声,“小姑姑早说便是。这点小事,何需你亲自跑一趟。”
他拿起朱笔,在章程上批了个 “准” 字。“翰林院那些老夫子闲着也是闲着,你尽管调去用。需要钱、需要人,东宫库房任凭你支使。”
乐安看着他吊儿郎当的样子,忽然觉得好笑。从儿时起,玄夜只有在她面前才会露出本性,不仅嘴巴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