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安抚佳人-《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不知睡了多久,风子垣仿若置身于缥缈的混沌之境,飘飘欲仙,不知归处。

  木柴肆意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脆响声,将陷入沉睡的他悄悄唤醒。

  风子垣悠悠地睁开双眸,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如墨般漆黑的天色。

  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虫鸣,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慢慢转动脑袋,发现陶韵竹正静静地坐在篝火旁,身姿显得异常落寞。

  她双手托着下巴,目光失神地望着跳跃的火苗,整个人仿佛陷入无法自拔的沉思之中,对外界的一切都浑然不觉。

  火堆上稳稳地放置着一口青铜小鼎,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幽冷的光泽。

  小鼎里面正“咕噜咕噜”地煮着什么东西,热气腾腾地向上冒着,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而风子垣自己,则静静地躺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身上盖着一条厚实的兽皮毯子。

  兽皮毯子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那是陶韵竹平日常用的香粉的味道。

  这条毯子是她的,风子垣常见她用。

  风子垣轻轻动了动身子,发出细微的声响,瞬间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陶韵竹从那无尽的思绪中猛地抽离出来,她迅速抬起头,看向风子垣,轻声问道:

  “风公子,你醒了!”

  风子垣缓缓坐了起来,只觉得浑身酸痛不已。

  他一边揉着僵硬的身体,一边皱着眉头问道:

  “我睡了多久?”

  陶韵竹歪着头,仔细想了想,然后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有两个时辰了。”

  说着,她伸出纤细的双手,拿起放在一旁的陶碗,走到小鼎旁,小心翼翼地为风子垣舀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灵茶。

  灵茶色泽清亮,在陶碗中微微荡漾,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公子,尝尝我煮的灵茶,天冷,暖暖身子。”

  陶韵竹双手捧着陶碗,微微欠身,将茶递到风子垣面前,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风子垣连忙伸出双手,接过对方递来的灵茶,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陶韵竹的手,只觉得她的手冰凉如玉。

  他微微一怔,随即漾起一抹温润的笑意,说道:

  “陶姑娘有心了!如此寒夜,能得你亲手煮就的灵茶,实乃我之幸事。”

  陶韵竹触电般地缩回自己的柔荑,盈盈一揖,羞赧道:

  “风公子谬赞了,不过是些粗陋手艺,让公子见笑了,倒似那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言罢,逃也似的坐回了原位,低垂螓首,不敢与风子垣目光相接。

  风子垣轻轻抿了一口灵茶,顿觉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下,身体瞬间感觉暖和了不少。

  他细细品味了一番,然后由衷地赞叹道:“此茶入口清香,回味悠长,陶姑娘端的好手艺。”

  陶韵竹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忧伤,说道:

  “夫君以前最喜欢我煮的茶了。”

  说到“夫君”二字时,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

  她缓缓地低下头,双手无意识地摆弄着衣角,慢慢地说道:

  “那时候,夫君一有空,便带我去采摘野花,捉蝴蝶。而我,总会于那清幽之地,支起小炉,为他煮一杯这样的灵茶。他轻啜一口,眼中满是满足,那模样,至今仍刻在我心间。”

  说着,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甜蜜的笑容。

  可笑容却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又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哀愁。

  “从今往后,夫君将再无缘得尝我亲手烹煮的茶汤了。不知在那冰冷孤寂的幽冥之中,他是否会怀念这家的味道?”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了,只有两行清泪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篝火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火苗时而蹿高,时而低伏,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陶韵竹静静地坐在篝火旁,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绪飘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她微微启唇,缓缓说道:

  “我自出生后不久,阿娘便因难产离世,那时的我,甚至都来不及看她一眼,便没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她轻轻叹了口气,抬手轻轻理了理耳边的碎发,继续说道:

  “后来,父亲携我远赴大夏国。他才情卓绝,智谋过人,于大宛城中砥砺奋进,一路披荆斩棘,竟官至显位。彼时,我衣食丰足无虞,居于雕梁画栋的府邸,身着绫罗绸缎的华服,左右更有诸多丫鬟仆从侍奉,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然而,她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满是痛苦:

  “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卷入了大宛城的国本之争。那是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父亲虽一心为国,却终究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

  “父亲走后,我的生活瞬间从云端跌入了谷底。那些曾经对我阿谀奉承的人,瞬间都变了脸,对我避之不及。我孤苦无依,生活变得异常艰辛,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她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恰在此时,有热心之人将木木尔引荐给我。他不过是夜西城中一名微末的小官,容颜亦极为寻常,置身于茫茫人海之中,毫不起眼。”

  这时,陶韵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继续道:

  “然而,夫君他心地善良,性情淳厚,待我更是千般依顺,万般呵护。与他相伴的时日,虽无惊天动地般的波澜壮阔,亦无那花前月下的浪漫绮丽,却似潺潺溪流,平淡中蕴含着无尽的温馨与安宁。每日里,与他一同漫步于街头巷尾,看那市井烟火,心中便觉无比踏实。平淡如水的日子,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仿佛漂泊已久的孤舟,终于寻到了宁静的港湾。可是,命运却再次捉弄了我。城主让多杰那个恶霸毁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夫君他也因此身死道消……”

  说到这里,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她的衣衫上,晕开了一朵朵泪花。

  风子垣静若幽潭,端坐于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见陶韵竹这般模样,他赶忙自袖中取出一方素帕,轻递至她面前。

  “陶姑娘,先擦擦眼泪。”

  陶韵竹一愣,抬手接过那方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略带羞涩与歉意地说道:

  “让公子见笑了,这般失态,实乃情难自禁。”

  “无妨!”

  风子垣摆摆手,开口道:

  “我与你一般,亦有着一段坎坷波折的过往。曾经,我性格孤僻,没有朋友,总是独来独往,形单影只。”

  言罢,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温暖的笑容,继续道:

  “后来,或许是上天怜悯,我结识了几位挚友。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我们一同闯荡江湖,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那艰难险阻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那些回忆,至今都深深地烙印在心间,让我难以忘怀。”

  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一抹苦涩:

  “奈何天意难测,造化弄人。只因一些难以言尽的缘由,我离开了乾坤大陆,奔赴遥远的西海沙漠。此一去,竟然悠悠二十余载。在这漫漫时光长河之中,我仿若失了群的孤雁,于寂寥的长空独自悲鸣。每一日,每一夜,无不在思念着我的挚友们。故而,此次我毅然决然地重返这乾坤大陆,只为再续往昔的情谊,以慰这魂牵梦萦的思念之苦。”

  说到这儿,风子垣看向陶韵竹,关切地问道:

  “陶姑娘,不知你下一步可有什么筹谋打算?”

  陶韵竹闻言,娇躯微微一颤。

  她缓缓抬起头来,轻启樱唇,声音带着几分哀怨与凄楚,幽幽地说道:

  “奴家不知往后的岁月,该如何度日。昔日曾与夫君相约,寻一处静谧之地,远离尘世喧嚣,共度余生。奈何天不遂人愿,夫君骤然离世,我在世间最后的倚仗也没有了。如今的我,恰似那随风飘零的落叶,无根无依,不知该飘向何处,又该在何处落脚。”

  篝火摇曳,映着她憔悴的面容,满目中,皆是迷茫之色。

  风子垣心中不忍,轻咳一声,声音温和如潺潺溪流:

  “陶姑娘,若你心中不生嫌隙,何不随我一同前往神武国?我在彼处尚有几位知交好友,虽不敢言能予你泼天富贵,然而,到了那方天地,定不会再教你受这风餐露宿、漂泊无依之苦,亦可为你寻得一安稳栖身之所。”

  陶韵竹乍闻此言,微微一愣,在她迷茫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眼角处,晶莹的泪花不由自主地闪动着,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欲语还休。

  她轻启樱唇,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与感激:

  “风公子,千言万语,难表我心中感激之情。若非公子仗义相助,我怕是早已命丧食尸国,沦为那惨死之孤魂野鬼。公子对我的恩情,重如泰山,奴家已受之甚多,又怎敢再劳烦公子,为我的事烦忧呢!”

  言罢,她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似是羞愧,又似是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激。

  风子垣却洒脱一笑,摆了摆手,朗声道:

  “无妨!陶姑娘一介女子,如何在陌生之地扎根立足呢?与其这般漂泊无依,不如先随我去神武国。若住得不舒心,再另选他处也不迟。我既已许下承诺,定会护姑娘周全。”

  陶韵竹听闻,心中思忖良久。

  这茫茫天地间,竟无一处是她容身之所。

  想到此处,她终于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花:

  “那就有劳风公子了,此恩此德,小女子没齿难忘!”

  篝火于夜色中熊熊地燃烧着,跳跃的火光在二人脸庞上轻盈舞动,勾勒出柔和而温暖的轮廓。

  风子垣那一份郑重而诚挚的承诺,宛如一颗希望的火种,悄然落入了陶韵竹那如死水般沉寂的心湖。

  虽然此时此刻,她的心依旧冰凉彻骨,但希望的火种已在心底悄然扎根,让她在这茫茫尘世中,有了一丝前行的方向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