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涌出的水顺着竹管流入蓄水池,汩汩声在夜风里清晰可闻。李震站在池边,指尖拂过水面,凉意渗进皮肤。他没看四周欢呼的百姓,也没回应李瑶低声报来的数据,只盯着那股不断翻涌的清流,像是在数它流速的节奏。
他转身就走。
回府后,他径直穿过前堂,没换衣,也没让医官再看伤口。书房门关上,烛火跳了两下。他盘膝坐在榻上,闭眼,心神沉入识海。
“启动天机推演,目标:豫州三月内最大威胁。”
脑海骤然一紧,像有铁箍勒住太阳穴。眼前画面碎裂又重组——一面战旗倒插在泥地,旗面染血,字迹模糊,只认出个“楚”字;一卷密信在暗室中传递,收信人袖口绣着云纹;烽烟自南境升起,城墙上守军慌乱奔走;还有王焕的脸,坐在灯下,指节敲着桌面,嘴角微扬。
画面戛然而止。
李震睁开眼,鼻尖沁汗,喉头发腥。他靠在墙边缓了半刻,才抬手抹去额角湿意。系统提示浮现:
【推演完成。检测到重大政治危机:王焕将联合楚南节度使,以“清君侧”为名发兵豫州,目标摧毁中枢政权。】
【建议应对方案已生成,需消耗100点历史修正值解锁。】
他盯着那行字,没急着确认。手指在膝上轻点,一下,一下,像在计算步数。
他知道王焕不会甘心。
上一次在茶楼失手打碎茶盏,那不是偶然。一个能稳坐幕僚之位十年的人,绝不会因一时情绪失控。那是信号——崩溃的前兆,也是反扑的序曲。
他唤出家族空间界面,历史修正值余额:200。
一百点,够修复半条灵脉,够换三套千机分支的城防机关图,够让王芳的药田提前一个月成熟。这笔账,他算得清。
可若豫州失守,这些全成空谈。
他点了确认。
【方案解锁:联合藩王,共御外敌。楚南势大,不可独抗。当以“唇亡齿寒”之理说动北境、西川二藩,结盟互保,牵制楚南兵力。同时散布楚南将趁旱劫粮之讯,激起民愤,迫其自辩,延缓出兵节奏。】
李震起身,走到案前,提笔蘸墨。
信稿打了三遍。
第一稿太软,像求援;第二稿太硬,像宣战;第三稿改了措辞,语气平缓,只说“楚南近日调动频繁,粮道封锁,恐有异动”,又提“豫州虽自守有余,然边境百姓无辜,若战火燃起,必遭涂炭”,最后落笔:“都督愿与王爷共守边境,以安百姓,望早定良策,共维大局。”
他吹干墨迹,折好,用火漆封口,印上私印。
敲门声起。
“进来。”
李瑶推门而入,手里抱着一叠文书。她没穿宫装,束发戴巾,像个账房先生。进门先递上一份抄录:“王焕幕僚赵成,过去三个月,三次离境,路线绕道,最后一次在楚南境内停留五日。驿传记录已被抹去两处,但我从马料账本里翻出了马匹调用记录。”
李震接过,扫了一眼,递回。
“你早猜到了?”她问。
“井出了水,人心就稳了。”他说,“可人心一稳,最容易松防。王焕不是蠢人,他知道这时候动手,我才最想不到。”
李瑶点头:“我已经让死士准备好,随时能送信出城。走山道,不走官道。”
“不,再加一道保险。”他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纸,写下几组数字与符号,“用密码信重写一遍内容,原信只作备用。死士带两份,分两人走,一人被截,另一人仍能送达。”
她接过纸条,迅速记下,转身要走。
“瑶。”他叫住她,“这次送信,不许用官驿系统,也不许走州府名册登记的路线。让老六带队,走老猎户的野径,过鹰嘴崖。”
她回头:“明白。活要见人,死要见信。”
门关上后,他坐回案前,翻开豫州舆图。楚南在南,三日快马可至边境;北境藩王驻地距此七日路程,西川更远,十日以上。时间不等人。
他唤来赵德。
“从明天起,你在州府放风,就说楚南军已在集结,准备北上劫粮。话要传得自然,别像官府在造谣。让茶馆说书的提一嘴,让粮商‘无意间’漏个口风,让乡老在井边议论时‘听说’了什么。”
赵德皱眉:“若楚南真没动,这话说出去,他们反倒有了出兵借口。”
“他们已经在动了。”李震盯着地图上的几处关隘,“我只是把火点在他们动手之前。让他们解释,而不是让我们被动迎战。”
赵德沉默片刻,抱拳退出。
夜深,书房只剩一盏孤灯。
李震靠在椅上,闭眼。识海还在隐隐发胀,推演的后遗症没散。他喝了一口冷茶,苦味冲上喉咙。
苏婉推门进来,端着一碗药。她没说话,把药放在案上,看了看他脸色。
“还没睡?”她问。
“睡不着。”
她坐下,轻轻握住他手:“你在防什么?”
“王焕背后有人。”他说,“他一个人掀不起这么大风浪。楚南节度使一直想吞豫州,只是缺个由头。王焕就是那个由头。”
“那你现在做的,是把他们的由头抢过来?”
“是。”他睁开眼,“让他们变成‘被讨伐’的一方,而不是‘清君侧’的义军。”
她没再问,只是替他把披风拉紧了些。
“瑶的密码信发出去了。”她说,“老六亲自带的队,凌晨出发,走西岭。”
他点头。
“你还打算做什么?”
“等。”他说,“等北境回信,等西川反应,等楚南出招。在这之前,我们得让他们觉得,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她起身,走到门边,又停住。
“你变了。”她说。
他抬头。
“以前你做事,先想能不能活下来。”她看着他,“现在你做事,先想怎么赢。”
他没笑,也没否认。
“不赢,就活不下来。”
她走了,门轻轻合上。
李震重新摊开地图,手指划过几处山道。他记得有一条废弃古道,穿山而过,直通北境边镇。若走那条路,信使能快一日抵达。
他提笔,在图上画了个圈。
窗外,风刮过屋檐,吹熄了半边灯笼。
他没动,手里的笔也没放。
笔尖一滴墨坠下,砸在图上,正好落在楚南大营的位置,缓缓晕开。
        他转身就走。
回府后,他径直穿过前堂,没换衣,也没让医官再看伤口。书房门关上,烛火跳了两下。他盘膝坐在榻上,闭眼,心神沉入识海。
“启动天机推演,目标:豫州三月内最大威胁。”
脑海骤然一紧,像有铁箍勒住太阳穴。眼前画面碎裂又重组——一面战旗倒插在泥地,旗面染血,字迹模糊,只认出个“楚”字;一卷密信在暗室中传递,收信人袖口绣着云纹;烽烟自南境升起,城墙上守军慌乱奔走;还有王焕的脸,坐在灯下,指节敲着桌面,嘴角微扬。
画面戛然而止。
李震睁开眼,鼻尖沁汗,喉头发腥。他靠在墙边缓了半刻,才抬手抹去额角湿意。系统提示浮现:
【推演完成。检测到重大政治危机:王焕将联合楚南节度使,以“清君侧”为名发兵豫州,目标摧毁中枢政权。】
【建议应对方案已生成,需消耗100点历史修正值解锁。】
他盯着那行字,没急着确认。手指在膝上轻点,一下,一下,像在计算步数。
他知道王焕不会甘心。
上一次在茶楼失手打碎茶盏,那不是偶然。一个能稳坐幕僚之位十年的人,绝不会因一时情绪失控。那是信号——崩溃的前兆,也是反扑的序曲。
他唤出家族空间界面,历史修正值余额:200。
一百点,够修复半条灵脉,够换三套千机分支的城防机关图,够让王芳的药田提前一个月成熟。这笔账,他算得清。
可若豫州失守,这些全成空谈。
他点了确认。
【方案解锁:联合藩王,共御外敌。楚南势大,不可独抗。当以“唇亡齿寒”之理说动北境、西川二藩,结盟互保,牵制楚南兵力。同时散布楚南将趁旱劫粮之讯,激起民愤,迫其自辩,延缓出兵节奏。】
李震起身,走到案前,提笔蘸墨。
信稿打了三遍。
第一稿太软,像求援;第二稿太硬,像宣战;第三稿改了措辞,语气平缓,只说“楚南近日调动频繁,粮道封锁,恐有异动”,又提“豫州虽自守有余,然边境百姓无辜,若战火燃起,必遭涂炭”,最后落笔:“都督愿与王爷共守边境,以安百姓,望早定良策,共维大局。”
他吹干墨迹,折好,用火漆封口,印上私印。
敲门声起。
“进来。”
李瑶推门而入,手里抱着一叠文书。她没穿宫装,束发戴巾,像个账房先生。进门先递上一份抄录:“王焕幕僚赵成,过去三个月,三次离境,路线绕道,最后一次在楚南境内停留五日。驿传记录已被抹去两处,但我从马料账本里翻出了马匹调用记录。”
李震接过,扫了一眼,递回。
“你早猜到了?”她问。
“井出了水,人心就稳了。”他说,“可人心一稳,最容易松防。王焕不是蠢人,他知道这时候动手,我才最想不到。”
李瑶点头:“我已经让死士准备好,随时能送信出城。走山道,不走官道。”
“不,再加一道保险。”他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纸,写下几组数字与符号,“用密码信重写一遍内容,原信只作备用。死士带两份,分两人走,一人被截,另一人仍能送达。”
她接过纸条,迅速记下,转身要走。
“瑶。”他叫住她,“这次送信,不许用官驿系统,也不许走州府名册登记的路线。让老六带队,走老猎户的野径,过鹰嘴崖。”
她回头:“明白。活要见人,死要见信。”
门关上后,他坐回案前,翻开豫州舆图。楚南在南,三日快马可至边境;北境藩王驻地距此七日路程,西川更远,十日以上。时间不等人。
他唤来赵德。
“从明天起,你在州府放风,就说楚南军已在集结,准备北上劫粮。话要传得自然,别像官府在造谣。让茶馆说书的提一嘴,让粮商‘无意间’漏个口风,让乡老在井边议论时‘听说’了什么。”
赵德皱眉:“若楚南真没动,这话说出去,他们反倒有了出兵借口。”
“他们已经在动了。”李震盯着地图上的几处关隘,“我只是把火点在他们动手之前。让他们解释,而不是让我们被动迎战。”
赵德沉默片刻,抱拳退出。
夜深,书房只剩一盏孤灯。
李震靠在椅上,闭眼。识海还在隐隐发胀,推演的后遗症没散。他喝了一口冷茶,苦味冲上喉咙。
苏婉推门进来,端着一碗药。她没说话,把药放在案上,看了看他脸色。
“还没睡?”她问。
“睡不着。”
她坐下,轻轻握住他手:“你在防什么?”
“王焕背后有人。”他说,“他一个人掀不起这么大风浪。楚南节度使一直想吞豫州,只是缺个由头。王焕就是那个由头。”
“那你现在做的,是把他们的由头抢过来?”
“是。”他睁开眼,“让他们变成‘被讨伐’的一方,而不是‘清君侧’的义军。”
她没再问,只是替他把披风拉紧了些。
“瑶的密码信发出去了。”她说,“老六亲自带的队,凌晨出发,走西岭。”
他点头。
“你还打算做什么?”
“等。”他说,“等北境回信,等西川反应,等楚南出招。在这之前,我们得让他们觉得,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她起身,走到门边,又停住。
“你变了。”她说。
他抬头。
“以前你做事,先想能不能活下来。”她看着他,“现在你做事,先想怎么赢。”
他没笑,也没否认。
“不赢,就活不下来。”
她走了,门轻轻合上。
李震重新摊开地图,手指划过几处山道。他记得有一条废弃古道,穿山而过,直通北境边镇。若走那条路,信使能快一日抵达。
他提笔,在图上画了个圈。
窗外,风刮过屋檐,吹熄了半边灯笼。
他没动,手里的笔也没放。
笔尖一滴墨坠下,砸在图上,正好落在楚南大营的位置,缓缓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