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宫门才开一条缝,苏婉就递上了御医令。
守门太监认得她昨夜随李震入宫,没拦,只低声问:“娘娘还没醒,你这就来瞧?”
“药不能断。”苏婉把药匣抱紧了些,“昨夜脉象虚浮,再拖恐伤根本。”
太监点头放行。她带着一名婢女模样的随从,穿过两道宫门,直奔太妃居所。廊下霜未化,踩上去沙沙响。两名老宫人守在殿外,见她来了,只略点头,没多话。
苏婉知道,这些人耳朵灵,心却不在这儿。
她进殿时,太妃闭着眼,脸色青白,呼吸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床前药炉还温着,气味苦涩,是宫中常备的安神汤。她走近,伸手探脉,指尖刚搭上腕子,太妃的眼皮就颤了一下。
苏婉不动声色,转头对宫人说:“换炉,这药熬过头了。”
宫人去取新炉,她趁机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针尾藏着极细的药囊。她轻轻扎入太妃手背三阴交穴,微不可察地一挤,一缕无味气体散入经络。这是李震昨夜给她的安神剂,能让人清醒而不惊动旁人。
药炉换上,苏婉又命人添水。等宫人退到帘外,她俯身靠近太妃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娘娘,昨夜酒盏的事,您还记得吗?”
太妃的手指动了动,眼皮缓缓睁开一条缝。目光浑浊,却带着一丝清醒。
“东厂……”她嗓音干哑,“换了我的药。”
苏婉点头,顺手用帕子盖住她嘴角。那里有淡淡的苦杏味,是毒药残留。她早猜到了——那夜宴上所谓的“中毒”,根本不是冲她来的,是东厂借她的手,演给皇帝看的一出戏。
“臣妇明白。”她轻声说,“您放心,药已换了,不会再有人动。”
太妃闭上眼,喘了两口气,又睁开:“他们……想让我死在你手里。”
苏婉没接话,只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这个动作,是昨夜李震教她的暗号——若太妃愿意合作,就让她拇指轻勾。
片刻,太妃的拇指微微一动。
苏婉心落了地。她起身走到药炉旁,揭开盖子,往里撒了一撮香粉。这是李瑶特制的迷香,无色无味,燃后能让附近的人昏沉乏力。她算准了时间,一炷香内,外面那两个宫人会打盹。
果然,不到半刻,帘外传来轻微的鼾声。
她回到床前,蹲下身:“娘娘,您若信我,就说实话。那酒盏,是谁送来的?”
太妃喉咙滚动了一下:“内侍省……掌事太监亲自送的。说是陛下念我体弱,赐御用器皿,以示孝心。”
她冷笑一声,声音轻得像风:“孝心?三十年不见一面,倒记得赏个杯子。”
苏婉心头一震。她是皇帝生母,却被软禁东宫,连日常用药都被人克扣。昨夜那局,表面是嫁祸李氏,实则是东厂与皇帝联手,想借她之死,逼李震就范,顺便除掉一个碍眼的老妇。
“他们以为我昏了。”太妃抓住苏婉的手,力道突然变紧,“可我听得见。他们说……只要李震认罪,就放我入太庙供奉。”
苏婉问:“您想入太庙吗?”
太妃没答,只盯着她:“你丈夫……不怕死?”
“怕。”苏婉说,“但他更怕天下乱。”
太妃沉默片刻,闭上眼:“我三十年没见他了。当年争宠败了,连儿子都认别人做母。如今他坐龙椅,我连一碗热汤都难喝上。”
苏婉轻声说:“娘娘若愿开口,日后未必无路。”
太妃没应,只眼角滑下一滴泪,落在枕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苏婉起身,重新整理药炉,撤了香粉,又叫来宫人换药汤。等一切妥当,她才收拾药匣,准备出宫。
临走前,她回头看了眼。太妃仍闭着眼,但手指在被角上轻轻划了一下——是李震教的第二个暗号:三日后,同一时间,再来。
她点头,转身出殿。
宫门处,两名东厂密探拦住了她。
“奉令查验诊治记录。”其中一人伸手,“太妃病情,不得外传。”
苏婉不慌,从药匣底层取出一份脉案,递过去。纸上写着“心脉虚弱,神志昏沉,需静养百日,不宜见客”,盖着一枚临时御医印。这是李瑶昨夜仿制的,连印泥颜色都与宫中一致。
密探翻看两遍,没看出破绽,却仍盯着她:“你昨夜也在场,太妃倒下时,你离得最近。”
“我是医者。”苏婉平静道,“见人昏厥,本能上前施救,何罪之有?”
“没人说你有罪。”另一人冷笑,“可若查出你动了手脚,这宫里,可没人救得了你。”
苏婉看着他:“若真有人下毒,你们东厂守在宫里,反倒问我一个外臣?”
那人语塞。
她不再多言,提着药匣越过两人,步出宫门。
晨光洒在石阶上,映出她长长的影子。她没回头,径直走向城西。
庙院还是老样子,残碑立在荒草间,风吹幡动。李震站在碑前,背对着她,手里捏着一块玉佩,正在摩挲。
她走近,低声说:“太妃没中毒。是东厂调了她的药,想让她假死,再嫁祸我们。”
李震没回头:“她说了什么?”
“她说,酒盏是内侍省送来的,名义上是皇帝赐器,实则是催命符。”苏婉顿了顿,“她恨东厂,更恨皇帝三十年不见生母,连汤药都被人克扣。”
李震手指一顿。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太妃不是棋子,而是被弃的弃子。她若开口,便是皇帝不孝的铁证。而东厂借她之名行刺,更是藐视皇权的大罪。
“她愿意合作?”他问。
“三日后,同一时间,她让我再去。”苏婉说,“她划了暗号。”
李震终于转身。他看着苏婉,眼神沉静:“她不是要报仇,是要活。”
苏婉点头。
他知道,这局变了。昨夜他还以为是围杀,现在才明白,对方急了。东厂不敢真杀他,只能演戏;皇帝不敢见生母,只能借刀杀人。而太妃,终于等到了一个能听她说话的人。
他抬手,袖中手指一掐,乾坤万象匣界面浮现——【灵脉感知:宫中龙气依旧紊乱,西南方隐流微弱,似有封印松动】。
他闭了闭眼。
太妃说的“匣……在……”,不是偶然。宫中某处,有东西在呼应系统。而那东西,可能早就被人动过。
他睁开眼,对苏婉说:“三日后,你带李瑶制的药粉去。若宫人再换药,就让它失效。”
苏婉问:“若他们换人呢?”
“换不了。”李震说,“太妃只认你。她现在,需要一个能说话的人。”
他顿了顿:“风,开始转了。”
苏婉没接话,只看着他。他知道她在想什么——这风能转多久?
他没说。有些事,不能说破。
远处传来打更声,三响。庙外小道上,一只乌鸦扑棱飞起,掠过残墙,消失在灰白的天际。
李震转身,走向庙内。苏婉跟上。
庙堂深处,平西王派来的信使正等在那儿,手里攥着一封密信,指节发白。
        守门太监认得她昨夜随李震入宫,没拦,只低声问:“娘娘还没醒,你这就来瞧?”
“药不能断。”苏婉把药匣抱紧了些,“昨夜脉象虚浮,再拖恐伤根本。”
太监点头放行。她带着一名婢女模样的随从,穿过两道宫门,直奔太妃居所。廊下霜未化,踩上去沙沙响。两名老宫人守在殿外,见她来了,只略点头,没多话。
苏婉知道,这些人耳朵灵,心却不在这儿。
她进殿时,太妃闭着眼,脸色青白,呼吸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床前药炉还温着,气味苦涩,是宫中常备的安神汤。她走近,伸手探脉,指尖刚搭上腕子,太妃的眼皮就颤了一下。
苏婉不动声色,转头对宫人说:“换炉,这药熬过头了。”
宫人去取新炉,她趁机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针尾藏着极细的药囊。她轻轻扎入太妃手背三阴交穴,微不可察地一挤,一缕无味气体散入经络。这是李震昨夜给她的安神剂,能让人清醒而不惊动旁人。
药炉换上,苏婉又命人添水。等宫人退到帘外,她俯身靠近太妃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娘娘,昨夜酒盏的事,您还记得吗?”
太妃的手指动了动,眼皮缓缓睁开一条缝。目光浑浊,却带着一丝清醒。
“东厂……”她嗓音干哑,“换了我的药。”
苏婉点头,顺手用帕子盖住她嘴角。那里有淡淡的苦杏味,是毒药残留。她早猜到了——那夜宴上所谓的“中毒”,根本不是冲她来的,是东厂借她的手,演给皇帝看的一出戏。
“臣妇明白。”她轻声说,“您放心,药已换了,不会再有人动。”
太妃闭上眼,喘了两口气,又睁开:“他们……想让我死在你手里。”
苏婉没接话,只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这个动作,是昨夜李震教她的暗号——若太妃愿意合作,就让她拇指轻勾。
片刻,太妃的拇指微微一动。
苏婉心落了地。她起身走到药炉旁,揭开盖子,往里撒了一撮香粉。这是李瑶特制的迷香,无色无味,燃后能让附近的人昏沉乏力。她算准了时间,一炷香内,外面那两个宫人会打盹。
果然,不到半刻,帘外传来轻微的鼾声。
她回到床前,蹲下身:“娘娘,您若信我,就说实话。那酒盏,是谁送来的?”
太妃喉咙滚动了一下:“内侍省……掌事太监亲自送的。说是陛下念我体弱,赐御用器皿,以示孝心。”
她冷笑一声,声音轻得像风:“孝心?三十年不见一面,倒记得赏个杯子。”
苏婉心头一震。她是皇帝生母,却被软禁东宫,连日常用药都被人克扣。昨夜那局,表面是嫁祸李氏,实则是东厂与皇帝联手,想借她之死,逼李震就范,顺便除掉一个碍眼的老妇。
“他们以为我昏了。”太妃抓住苏婉的手,力道突然变紧,“可我听得见。他们说……只要李震认罪,就放我入太庙供奉。”
苏婉问:“您想入太庙吗?”
太妃没答,只盯着她:“你丈夫……不怕死?”
“怕。”苏婉说,“但他更怕天下乱。”
太妃沉默片刻,闭上眼:“我三十年没见他了。当年争宠败了,连儿子都认别人做母。如今他坐龙椅,我连一碗热汤都难喝上。”
苏婉轻声说:“娘娘若愿开口,日后未必无路。”
太妃没应,只眼角滑下一滴泪,落在枕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苏婉起身,重新整理药炉,撤了香粉,又叫来宫人换药汤。等一切妥当,她才收拾药匣,准备出宫。
临走前,她回头看了眼。太妃仍闭着眼,但手指在被角上轻轻划了一下——是李震教的第二个暗号:三日后,同一时间,再来。
她点头,转身出殿。
宫门处,两名东厂密探拦住了她。
“奉令查验诊治记录。”其中一人伸手,“太妃病情,不得外传。”
苏婉不慌,从药匣底层取出一份脉案,递过去。纸上写着“心脉虚弱,神志昏沉,需静养百日,不宜见客”,盖着一枚临时御医印。这是李瑶昨夜仿制的,连印泥颜色都与宫中一致。
密探翻看两遍,没看出破绽,却仍盯着她:“你昨夜也在场,太妃倒下时,你离得最近。”
“我是医者。”苏婉平静道,“见人昏厥,本能上前施救,何罪之有?”
“没人说你有罪。”另一人冷笑,“可若查出你动了手脚,这宫里,可没人救得了你。”
苏婉看着他:“若真有人下毒,你们东厂守在宫里,反倒问我一个外臣?”
那人语塞。
她不再多言,提着药匣越过两人,步出宫门。
晨光洒在石阶上,映出她长长的影子。她没回头,径直走向城西。
庙院还是老样子,残碑立在荒草间,风吹幡动。李震站在碑前,背对着她,手里捏着一块玉佩,正在摩挲。
她走近,低声说:“太妃没中毒。是东厂调了她的药,想让她假死,再嫁祸我们。”
李震没回头:“她说了什么?”
“她说,酒盏是内侍省送来的,名义上是皇帝赐器,实则是催命符。”苏婉顿了顿,“她恨东厂,更恨皇帝三十年不见生母,连汤药都被人克扣。”
李震手指一顿。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太妃不是棋子,而是被弃的弃子。她若开口,便是皇帝不孝的铁证。而东厂借她之名行刺,更是藐视皇权的大罪。
“她愿意合作?”他问。
“三日后,同一时间,她让我再去。”苏婉说,“她划了暗号。”
李震终于转身。他看着苏婉,眼神沉静:“她不是要报仇,是要活。”
苏婉点头。
他知道,这局变了。昨夜他还以为是围杀,现在才明白,对方急了。东厂不敢真杀他,只能演戏;皇帝不敢见生母,只能借刀杀人。而太妃,终于等到了一个能听她说话的人。
他抬手,袖中手指一掐,乾坤万象匣界面浮现——【灵脉感知:宫中龙气依旧紊乱,西南方隐流微弱,似有封印松动】。
他闭了闭眼。
太妃说的“匣……在……”,不是偶然。宫中某处,有东西在呼应系统。而那东西,可能早就被人动过。
他睁开眼,对苏婉说:“三日后,你带李瑶制的药粉去。若宫人再换药,就让它失效。”
苏婉问:“若他们换人呢?”
“换不了。”李震说,“太妃只认你。她现在,需要一个能说话的人。”
他顿了顿:“风,开始转了。”
苏婉没接话,只看着他。他知道她在想什么——这风能转多久?
他没说。有些事,不能说破。
远处传来打更声,三响。庙外小道上,一只乌鸦扑棱飞起,掠过残墙,消失在灰白的天际。
李震转身,走向庙内。苏婉跟上。
庙堂深处,平西王派来的信使正等在那儿,手里攥着一封密信,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