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模型内部那声轻响刚落,厅内烛火微微一晃。李震的手还悬在半空,指尖离铜面仅寸许,却未收回。他目光落在停转的轮轴上,眉峰微不可察地压低了一瞬。
工匠已跪在案前打开底盖,手指探入机芯检查传动杆。李瑶站在图侧,不动声色地将账册合拢,交予身旁执事。她抬眼扫过诸使,见闽越代表神色犹疑,楚南周维安则紧盯那台失灵的模型,指节捏得发白。
就在这时,政厅大门被推开。
一名年轻将领大步而入,玄甲边缘覆着薄霜,靴底踏地发出沉闷回响。他身后两名随从捧着黑木托盘,上面蒙着红布。来人直趋长案,单手掀袍下跪,动作干脆却不显恭敬。
“镇北王世子李崇,参见盟主。”
李震终于收回手,缓缓道:“起来吧。”
李崇起身,脸上带笑,目光却掠过众人,最后落在李骁身上,又滑向那台停转的机器。“听闻幽州今夜大典,六州结盟,共掌轨道。本该早到,可惜路上遇风雪阻道,耽搁了时辰。”他语气诚恳,话音却不高不低,恰好传遍全厅。
李震点头:“无妨。盟约已签,协约封存,只待明日首运开启。”
“那敢问盟主,”李崇忽然转身,指向模型,“这机器为何不动了?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无人答话。
他轻笑一声,挥手示意随从上前。红布掀开,托盘上赫然摆着一支制式火铳,枪管乌亮,扳机处刻有幽州工坊编号。
“此物,是在贵府外围沟渠中打捞所得。”他声音陡然拔高,“据查,与三日前镇北军报失的十七支火器之一完全吻合。李氏口口声声说禁令之下绝不私造,可如今不仅藏匿朝廷明令禁用之械,更将其混入盟仪重地——这是要拿五州安定,当儿戏吗?”
厅内骤然紧绷。
闽越代表猛地抬头,周维安也皱起眉头。有人低声议论,说是早料到幽州野心不小,今日果然露出马脚。
李骁一步跨出,站在长案之前。他没看那支火铳,而是盯着李崇的眼睛。
“你说这铳是从我府外捞出来的?”他声音冷得像铁,“那你可知,它最后一次通行记录是什么?”
李崇微怔。
“它最后一次出现,是三日前戌时,经由幽北边市稽查口放行,交易人为你麾下校尉王通,买主登记为‘北境游商’。”李骁袖中抽出一块玉简,递向李瑶。
她接过后轻轻一掐,玉光浮现,一行行字迹流转其上。片刻后,她开口:“轨道稽查处存档显示,该火铳序列号与镇北军报失清单匹配度百分之百。且其内置引信模块,已被改装为远程点火装置——这种改造工艺,目前仅有幽北暗坊掌握。”
厅内一片死寂。
李崇脸色变了变,随即冷笑:“荒唐!你们想栽赃,也该编个好些的理由。一支火铳能说明什么?说不定是被人故意丢在我军途经之地,嫁祸于我!”
“不是嫁祸。”李骁猛然掀翻身侧酒案,木桌轰然倒地,酒壶碎裂。他从桌底抽出另一支火铳,枪口朝下,直接拍在长案之上,“这支,是你的人昨夜试图潜入工坊时留下的。被抓现行,缴获于西廊夹道。要不要我现在就把那个活口带上来,让他当面对质?”
李崇瞳孔骤缩。
周维安霍然起身:“若真有镇北军士私自贩械,此乃重大失职!按盟约第三条,涉事方须接受联合审查!”
“慢着。”闽越代表忽然插话,“眼下两支火铳皆出自幽州地界,一支在外,一支在内,难保不是李氏设局诱捕,借此打压盟友?”
李瑶淡淡道:“若要设局,何必等到结盟之后?我们若真想吞并各州兵权,早在半年前封锁冀州粮道时便可动手。”她顿了顿,“况且,真正的证据,还不止这些。”
她抬手一招,厅角暗处走出一人。
那人披灰袍,面容隐在兜帽之下,步伐极轻,手中握着一只密封竹筒。走到案前,他摘去帽子,露出一张冷峻面孔——正是李毅。
他将竹筒置于案上,推至中央。“这是三日前从王晏书房密格中取出的副本。原件已送至家族金库封存。信中明确提及:‘借蛮族南扰之机,散布李氏私铸火器谣言,引发五州互疑,再以清君侧之名提兵入京’。”他停顿一息,“收信人署名为‘北原狼主’,寄出地点为幽北三十里外的旧烽台。”
李崇双拳紧握,指甲掐进掌心。
“更有意思的是,”李瑶补充,“这笔通信的银钱流向,经由三家钱庄周转,最终汇入镇北王府私库账房。付款人签名,与世子近卫统领赵七的笔迹一致。”
“胡说!”李崇怒喝,“你们伪造文书,勾结细作,妄图污蔑宗室血脉!我父王镇守北疆三十年,岂容你们如此羞辱!”
“羞辱?”李震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嘈杂,“真正羞辱镇北王的,是你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调动军械、勾结外敌、败坏军纪。”他走近那台停转的蒸汽机,伸手抚过冷却的炉膛,“机器坏了,修就是了。可人心若烂到了根上,还谈什么守土护民?”
他转向李崇,目光如刀:“你带来的这支火铳,确实曾属于镇北军。但它在报失前已被改装,用途不再是战场杀敌,而是用来制造混乱、嫁祸他人、挑起内战。”他冷冷道,“你说李氏图谋不轨?那你告诉我,谁才是真正的乱源?”
李崇嘴唇颤抖,想要辩驳,却被李毅冷冷盯住。那一眼,仿佛已看穿他所有退路。
周维安深吸一口气,转向李震:“盟主,此事非同小可。即便证据确凿,也需给镇北王一个交代。若贸然定罪,恐伤联盟和气。”
“和气?”李震轻笑,“若人人都打着‘维护和气’的旗号行背叛之事,那这轨道铺得再远,也不过是一条通往灭亡的捷径。”他抬手,指向厅外,“从现在起,暂停镇北王辖区一切轨道通行权限。冻结其技术共享资格,关闭所有数据接口。没有我的亲令,不得恢复。”
他又对李毅道:“彻查世子此次随行人员,尤其是那晚去过幽北边市的。我要知道,是谁批准他们出境,又是谁替他们掩盖行踪。”
李毅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李崇还想说话,却被两名卫士架住手臂。他挣扎了一下,最终咬牙低头,被带往偏殿软禁。
厅内气氛凝滞。
闽越代表低头不语,周维安望着那台静止的蒸汽机,久久未动。李瑶已重新调出玉简,开始计算经济制裁后的货物流向变化。李骁站在破损的酒案旁,手中仍握着那支缴获的火铳,枪管映着烛光,泛出冷色。
李震站在长案尽头,一手搭在模型顶部。铜面冰凉,轮轴未启。
他忽然问道:“工匠,机芯损毁原因查清楚了吗?”
那人还在检查传动齿轮,闻言抬头:“回盟主,是主轴卡死。初步判断,有人在润滑油中掺入细砂,导致摩擦过热,轴承熔断。”
“什么时候动的手?”
“最迟……就在宴会开始前半个时辰。”
李震闭了闭眼。
也就是说,在所有人齐聚之前,就已经有人动手脚了。
他睁开眼,目光缓缓扫过 remaining 四位使臣的脸。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他说,“既然能对机器下手,就能对人下手。今晚的事,不会是最后一次。”
他手掌用力,按在模型顶端。
“但我只想说一句——谁若不信这个盟,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但若一边签字画押,一边背后捅刀……”他声音沉下去,“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周维安缓缓站起,拱手:“楚南愿继续履约。”
闽越代表迟疑片刻,也跟着起身:“我等亦无异议。”
李震点头,不再多言。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
一名传令兵冲入,单膝跪地:“报!镇北王使者请求离境,正在城门处索要通行符令!”
李震未动。
李瑶低声问:“放不放?”
“不放。”他说,“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幽州城门。另外——”他看向李骁,“把那支火铳送去工坊,拆解分析所有零件来源。我要知道,每一颗螺丝是从哪个作坊流出去的。”
传令兵领命而去。
厅内重归寂静。
烛火跳动,映在蒸汽机模型上,照出一圈模糊的光晕。李震的手仍按在铜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远处钟楼敲响三更。
        工匠已跪在案前打开底盖,手指探入机芯检查传动杆。李瑶站在图侧,不动声色地将账册合拢,交予身旁执事。她抬眼扫过诸使,见闽越代表神色犹疑,楚南周维安则紧盯那台失灵的模型,指节捏得发白。
就在这时,政厅大门被推开。
一名年轻将领大步而入,玄甲边缘覆着薄霜,靴底踏地发出沉闷回响。他身后两名随从捧着黑木托盘,上面蒙着红布。来人直趋长案,单手掀袍下跪,动作干脆却不显恭敬。
“镇北王世子李崇,参见盟主。”
李震终于收回手,缓缓道:“起来吧。”
李崇起身,脸上带笑,目光却掠过众人,最后落在李骁身上,又滑向那台停转的机器。“听闻幽州今夜大典,六州结盟,共掌轨道。本该早到,可惜路上遇风雪阻道,耽搁了时辰。”他语气诚恳,话音却不高不低,恰好传遍全厅。
李震点头:“无妨。盟约已签,协约封存,只待明日首运开启。”
“那敢问盟主,”李崇忽然转身,指向模型,“这机器为何不动了?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无人答话。
他轻笑一声,挥手示意随从上前。红布掀开,托盘上赫然摆着一支制式火铳,枪管乌亮,扳机处刻有幽州工坊编号。
“此物,是在贵府外围沟渠中打捞所得。”他声音陡然拔高,“据查,与三日前镇北军报失的十七支火器之一完全吻合。李氏口口声声说禁令之下绝不私造,可如今不仅藏匿朝廷明令禁用之械,更将其混入盟仪重地——这是要拿五州安定,当儿戏吗?”
厅内骤然紧绷。
闽越代表猛地抬头,周维安也皱起眉头。有人低声议论,说是早料到幽州野心不小,今日果然露出马脚。
李骁一步跨出,站在长案之前。他没看那支火铳,而是盯着李崇的眼睛。
“你说这铳是从我府外捞出来的?”他声音冷得像铁,“那你可知,它最后一次通行记录是什么?”
李崇微怔。
“它最后一次出现,是三日前戌时,经由幽北边市稽查口放行,交易人为你麾下校尉王通,买主登记为‘北境游商’。”李骁袖中抽出一块玉简,递向李瑶。
她接过后轻轻一掐,玉光浮现,一行行字迹流转其上。片刻后,她开口:“轨道稽查处存档显示,该火铳序列号与镇北军报失清单匹配度百分之百。且其内置引信模块,已被改装为远程点火装置——这种改造工艺,目前仅有幽北暗坊掌握。”
厅内一片死寂。
李崇脸色变了变,随即冷笑:“荒唐!你们想栽赃,也该编个好些的理由。一支火铳能说明什么?说不定是被人故意丢在我军途经之地,嫁祸于我!”
“不是嫁祸。”李骁猛然掀翻身侧酒案,木桌轰然倒地,酒壶碎裂。他从桌底抽出另一支火铳,枪口朝下,直接拍在长案之上,“这支,是你的人昨夜试图潜入工坊时留下的。被抓现行,缴获于西廊夹道。要不要我现在就把那个活口带上来,让他当面对质?”
李崇瞳孔骤缩。
周维安霍然起身:“若真有镇北军士私自贩械,此乃重大失职!按盟约第三条,涉事方须接受联合审查!”
“慢着。”闽越代表忽然插话,“眼下两支火铳皆出自幽州地界,一支在外,一支在内,难保不是李氏设局诱捕,借此打压盟友?”
李瑶淡淡道:“若要设局,何必等到结盟之后?我们若真想吞并各州兵权,早在半年前封锁冀州粮道时便可动手。”她顿了顿,“况且,真正的证据,还不止这些。”
她抬手一招,厅角暗处走出一人。
那人披灰袍,面容隐在兜帽之下,步伐极轻,手中握着一只密封竹筒。走到案前,他摘去帽子,露出一张冷峻面孔——正是李毅。
他将竹筒置于案上,推至中央。“这是三日前从王晏书房密格中取出的副本。原件已送至家族金库封存。信中明确提及:‘借蛮族南扰之机,散布李氏私铸火器谣言,引发五州互疑,再以清君侧之名提兵入京’。”他停顿一息,“收信人署名为‘北原狼主’,寄出地点为幽北三十里外的旧烽台。”
李崇双拳紧握,指甲掐进掌心。
“更有意思的是,”李瑶补充,“这笔通信的银钱流向,经由三家钱庄周转,最终汇入镇北王府私库账房。付款人签名,与世子近卫统领赵七的笔迹一致。”
“胡说!”李崇怒喝,“你们伪造文书,勾结细作,妄图污蔑宗室血脉!我父王镇守北疆三十年,岂容你们如此羞辱!”
“羞辱?”李震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嘈杂,“真正羞辱镇北王的,是你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调动军械、勾结外敌、败坏军纪。”他走近那台停转的蒸汽机,伸手抚过冷却的炉膛,“机器坏了,修就是了。可人心若烂到了根上,还谈什么守土护民?”
他转向李崇,目光如刀:“你带来的这支火铳,确实曾属于镇北军。但它在报失前已被改装,用途不再是战场杀敌,而是用来制造混乱、嫁祸他人、挑起内战。”他冷冷道,“你说李氏图谋不轨?那你告诉我,谁才是真正的乱源?”
李崇嘴唇颤抖,想要辩驳,却被李毅冷冷盯住。那一眼,仿佛已看穿他所有退路。
周维安深吸一口气,转向李震:“盟主,此事非同小可。即便证据确凿,也需给镇北王一个交代。若贸然定罪,恐伤联盟和气。”
“和气?”李震轻笑,“若人人都打着‘维护和气’的旗号行背叛之事,那这轨道铺得再远,也不过是一条通往灭亡的捷径。”他抬手,指向厅外,“从现在起,暂停镇北王辖区一切轨道通行权限。冻结其技术共享资格,关闭所有数据接口。没有我的亲令,不得恢复。”
他又对李毅道:“彻查世子此次随行人员,尤其是那晚去过幽北边市的。我要知道,是谁批准他们出境,又是谁替他们掩盖行踪。”
李毅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李崇还想说话,却被两名卫士架住手臂。他挣扎了一下,最终咬牙低头,被带往偏殿软禁。
厅内气氛凝滞。
闽越代表低头不语,周维安望着那台静止的蒸汽机,久久未动。李瑶已重新调出玉简,开始计算经济制裁后的货物流向变化。李骁站在破损的酒案旁,手中仍握着那支缴获的火铳,枪管映着烛光,泛出冷色。
李震站在长案尽头,一手搭在模型顶部。铜面冰凉,轮轴未启。
他忽然问道:“工匠,机芯损毁原因查清楚了吗?”
那人还在检查传动齿轮,闻言抬头:“回盟主,是主轴卡死。初步判断,有人在润滑油中掺入细砂,导致摩擦过热,轴承熔断。”
“什么时候动的手?”
“最迟……就在宴会开始前半个时辰。”
李震闭了闭眼。
也就是说,在所有人齐聚之前,就已经有人动手脚了。
他睁开眼,目光缓缓扫过 remaining 四位使臣的脸。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他说,“既然能对机器下手,就能对人下手。今晚的事,不会是最后一次。”
他手掌用力,按在模型顶端。
“但我只想说一句——谁若不信这个盟,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但若一边签字画押,一边背后捅刀……”他声音沉下去,“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周维安缓缓站起,拱手:“楚南愿继续履约。”
闽越代表迟疑片刻,也跟着起身:“我等亦无异议。”
李震点头,不再多言。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
一名传令兵冲入,单膝跪地:“报!镇北王使者请求离境,正在城门处索要通行符令!”
李震未动。
李瑶低声问:“放不放?”
“不放。”他说,“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幽州城门。另外——”他看向李骁,“把那支火铳送去工坊,拆解分析所有零件来源。我要知道,每一颗螺丝是从哪个作坊流出去的。”
传令兵领命而去。
厅内重归寂静。
烛火跳动,映在蒸汽机模型上,照出一圈模糊的光晕。李震的手仍按在铜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远处钟楼敲响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