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钟声还在城头回荡,幽州政厅的烛火仍未熄灭。李震的手掌仍按在蒸汽机模型的铜面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传令兵冲入,单膝跪地:“报!北境烽燧连燃三道狼烟,平西王联合蛮族大军已破我两道防线,正向主城推进!”
厅内众人尚未从方才的对峙中缓过神来,这话如冰水泼面。李瑶立刻转身走向角落的玉简架,抽出三枚刻满符文的竹片,指尖快速划过表面。李骁一把抓起靠墙的长刀,大步朝外走去。李毅的身影早已不见。
李震缓缓松开手,沉声道:“启动铁壁计划。”
话音落下,整座幽州城仿佛被唤醒。地下轨道枢纽发出低沉的轰鸣,原本用于运货的民用线路瞬间切换为军用模式。厚重的铁闸从地底升起,封锁所有非指定通道。城墙上,隐藏多年的机关阵列逐一展开,青铜炮口缓缓探出。
“装甲车准备好了吗?”李震问。
李瑶头也不抬:“首辆已在东门待命,其余两辆正在装载连弩弹药。军列已设定自动导航,十分钟内可抵达北线战场侧翼。”
“让李毅带队。”李震走向门口,“我要亲眼看着他们把敌人碾成灰。”
东门外,初代装甲车静默停驻。它通体由精钢拼接而成,履带宽厚,前部装有撞角,两侧各设一具手动旋转连弩。车顶的小型锅炉正喷出白色蒸汽,发出规律的嘶鸣。李毅坐在驾驶位,双手紧握操控杆,目光直视前方黑暗。
身后传来脚步声。李骁带着十名身穿改良皮甲的士兵登车,每人腰间挂着新式火铳与燃烧弹。他拍了拍李毅的肩:“别让他们靠近城墙。”
李毅点头,拉动拉杆。蒸汽压力骤增,履带开始转动,沉重的车身缓缓向前移动。
五里外,敌军先锋已抵达护城河畔。蛮族骑兵挥舞弯刀,呐喊着发起冲锋。守军弓箭手在城墙上奋力还击,但敌骑速度太快,几轮齐射后已有数十人倒下。攻城槌撞击城门的声音如同闷雷,一下又一下,震得砖石簌簌掉落。
装甲车穿过吊桥,驶入战场。它的出现让敌军一时愣住。下一瞬,李毅猛推操纵杆,车辆加速冲入敌阵中央。铁轮碾过拒马,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直接将一面盾墙压垮。连弩开始射击,箭矢呈扇形扫过,前排骑兵纷纷落马。
蛮族将领怒吼下令围攻。数十名重甲步兵持长矛逼近,试图卡住履带。李毅冷笑,按下底部开关。高温蒸汽从车底喷口喷出,灼热气流贴地横扫,逼得近战士兵连连后退。一人躲闪不及,小腿被烫得焦黑,惨叫着摔倒在地。
“左翼清空!”副射手高喊。
李毅迅速调整方向,撞角直指敌军中军联络旗。一辆敌方战车试图拦截,却被正面撞击,整个翻倒。装甲车继续前进,最终狠狠撞断旗杆。那面绘有狼头图腾的旗帜轰然倒地,卷入履带之下。
与此同时,李瑶站在调度中枢前,双眼紧盯玉简上的光点流动。她手指轻点,修改了第二列军列的轨道参数。片刻后,一声汽笛划破夜空——满载火药罐与增援部队的列车正沿岔道驶上战场侧翼的高地。
列车停稳,车厢门打开。李骁第一个跳下,挥手示意队伍集结。他取出一枚信号弹,点燃后高高抛起。红色火光升空炸响,连弩车立即调整角度,对准敌军指挥所在区域实施覆盖射击。
敌帅大惊,急忙调兵护卫。可就在阵型变动之际,第三列军列从另一侧突入,直接将两台重型蒸汽炮运抵前线。炮手迅速组装,瞄准敌军密集处,第一发试射便炸开一片血雾。
“他们不是人!”一名蛮族百夫长嘶吼,“那是铁怪!”
士气开始动摇。原本整齐的冲锋阵列出现溃散迹象。平西王亲卫队试图稳住局面,可通讯已被切断,命令无法传达。
李震站在北线指挥帐内,手中玉简不断刷新战况。他盯着代表敌军主力的红点,发现其正缓慢后撤。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递给身旁执令官:“传令李骁,追击不可过深,防其诈退。”
执令官领命而去。
此时,李毅驾驶的装甲车已深入敌阵三百步。车身多处凹陷,左侧连弩因卡壳停止运作,履带上沾满泥土与残肢。但他仍稳稳操控,继续压迫敌军左翼。
突然,前方尘土飞扬。一支重甲肉盾方阵列阵迎击,每名士兵手持巨盾,身后跟着持矛步兵。这是典型的冷兵器围困战术,意图以人数耗尽装甲车的动力与弹药。
“燃料还剩多少?”李毅问。
“不到三分之一。”副射手擦去额头汗水,“连弩弹药也快打完了。”
李毅眯眼望向前方密不透风的盾墙。他知道,若在此处停下,必被围死。
“准备喷火。”他说,“等他们靠近到二十步,全功率释放。”
众人屏息等待。敌军缓缓推进,脚步声如鼓点般逼近。
就在盾阵进入射程的刹那,李毅猛地按下按钮。高温火焰从车底喷涌而出,形成一道火墙。前排盾兵猝不及防,皮甲瞬间起火,惨叫着后退。阵型出现裂缝。
“冲!”李毅大喝。
装甲车咆哮着撞入缺口。铁轮碾压断矛与尸体,撞角挑翻一面又一面盾牌。车内众人拼命摇动连弩手柄,最后一波箭雨倾泻而出。
敌军终于崩溃。有人丢下武器转身逃跑,更多人则被后续赶来的蒸汽突击队截杀。李骁率部从高地方向压下,火铳齐射,打得敌军毫无还手之力。
李瑶在调度室看到代表敌军的红点开始零星消散,立刻调出第三批补给清单。她写下新的指令:向北线投放医疗包与饮水箱,优先支援前线伤员。
李震走出指挥帐,抬头望向城头。最后一面敌军王旗仍在风中飘摇,但旗下已无指挥者。他取出身旁案上的纸笔,提笔写下:“此战所获,皆用于筑学堂。”
远处,李骁正蹲在一具敌将尸体旁,检查其腰间令牌。忽然,他眉头一皱,伸手从对方内衬掏出一张折叠的羊皮纸。展开一看,上面赫然是幽州城防图,标注了多处薄弱点,旁边还有朱批小字——
“子时三刻,内应启门。”
        一名传令兵冲入,单膝跪地:“报!北境烽燧连燃三道狼烟,平西王联合蛮族大军已破我两道防线,正向主城推进!”
厅内众人尚未从方才的对峙中缓过神来,这话如冰水泼面。李瑶立刻转身走向角落的玉简架,抽出三枚刻满符文的竹片,指尖快速划过表面。李骁一把抓起靠墙的长刀,大步朝外走去。李毅的身影早已不见。
李震缓缓松开手,沉声道:“启动铁壁计划。”
话音落下,整座幽州城仿佛被唤醒。地下轨道枢纽发出低沉的轰鸣,原本用于运货的民用线路瞬间切换为军用模式。厚重的铁闸从地底升起,封锁所有非指定通道。城墙上,隐藏多年的机关阵列逐一展开,青铜炮口缓缓探出。
“装甲车准备好了吗?”李震问。
李瑶头也不抬:“首辆已在东门待命,其余两辆正在装载连弩弹药。军列已设定自动导航,十分钟内可抵达北线战场侧翼。”
“让李毅带队。”李震走向门口,“我要亲眼看着他们把敌人碾成灰。”
东门外,初代装甲车静默停驻。它通体由精钢拼接而成,履带宽厚,前部装有撞角,两侧各设一具手动旋转连弩。车顶的小型锅炉正喷出白色蒸汽,发出规律的嘶鸣。李毅坐在驾驶位,双手紧握操控杆,目光直视前方黑暗。
身后传来脚步声。李骁带着十名身穿改良皮甲的士兵登车,每人腰间挂着新式火铳与燃烧弹。他拍了拍李毅的肩:“别让他们靠近城墙。”
李毅点头,拉动拉杆。蒸汽压力骤增,履带开始转动,沉重的车身缓缓向前移动。
五里外,敌军先锋已抵达护城河畔。蛮族骑兵挥舞弯刀,呐喊着发起冲锋。守军弓箭手在城墙上奋力还击,但敌骑速度太快,几轮齐射后已有数十人倒下。攻城槌撞击城门的声音如同闷雷,一下又一下,震得砖石簌簌掉落。
装甲车穿过吊桥,驶入战场。它的出现让敌军一时愣住。下一瞬,李毅猛推操纵杆,车辆加速冲入敌阵中央。铁轮碾过拒马,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直接将一面盾墙压垮。连弩开始射击,箭矢呈扇形扫过,前排骑兵纷纷落马。
蛮族将领怒吼下令围攻。数十名重甲步兵持长矛逼近,试图卡住履带。李毅冷笑,按下底部开关。高温蒸汽从车底喷口喷出,灼热气流贴地横扫,逼得近战士兵连连后退。一人躲闪不及,小腿被烫得焦黑,惨叫着摔倒在地。
“左翼清空!”副射手高喊。
李毅迅速调整方向,撞角直指敌军中军联络旗。一辆敌方战车试图拦截,却被正面撞击,整个翻倒。装甲车继续前进,最终狠狠撞断旗杆。那面绘有狼头图腾的旗帜轰然倒地,卷入履带之下。
与此同时,李瑶站在调度中枢前,双眼紧盯玉简上的光点流动。她手指轻点,修改了第二列军列的轨道参数。片刻后,一声汽笛划破夜空——满载火药罐与增援部队的列车正沿岔道驶上战场侧翼的高地。
列车停稳,车厢门打开。李骁第一个跳下,挥手示意队伍集结。他取出一枚信号弹,点燃后高高抛起。红色火光升空炸响,连弩车立即调整角度,对准敌军指挥所在区域实施覆盖射击。
敌帅大惊,急忙调兵护卫。可就在阵型变动之际,第三列军列从另一侧突入,直接将两台重型蒸汽炮运抵前线。炮手迅速组装,瞄准敌军密集处,第一发试射便炸开一片血雾。
“他们不是人!”一名蛮族百夫长嘶吼,“那是铁怪!”
士气开始动摇。原本整齐的冲锋阵列出现溃散迹象。平西王亲卫队试图稳住局面,可通讯已被切断,命令无法传达。
李震站在北线指挥帐内,手中玉简不断刷新战况。他盯着代表敌军主力的红点,发现其正缓慢后撤。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递给身旁执令官:“传令李骁,追击不可过深,防其诈退。”
执令官领命而去。
此时,李毅驾驶的装甲车已深入敌阵三百步。车身多处凹陷,左侧连弩因卡壳停止运作,履带上沾满泥土与残肢。但他仍稳稳操控,继续压迫敌军左翼。
突然,前方尘土飞扬。一支重甲肉盾方阵列阵迎击,每名士兵手持巨盾,身后跟着持矛步兵。这是典型的冷兵器围困战术,意图以人数耗尽装甲车的动力与弹药。
“燃料还剩多少?”李毅问。
“不到三分之一。”副射手擦去额头汗水,“连弩弹药也快打完了。”
李毅眯眼望向前方密不透风的盾墙。他知道,若在此处停下,必被围死。
“准备喷火。”他说,“等他们靠近到二十步,全功率释放。”
众人屏息等待。敌军缓缓推进,脚步声如鼓点般逼近。
就在盾阵进入射程的刹那,李毅猛地按下按钮。高温火焰从车底喷涌而出,形成一道火墙。前排盾兵猝不及防,皮甲瞬间起火,惨叫着后退。阵型出现裂缝。
“冲!”李毅大喝。
装甲车咆哮着撞入缺口。铁轮碾压断矛与尸体,撞角挑翻一面又一面盾牌。车内众人拼命摇动连弩手柄,最后一波箭雨倾泻而出。
敌军终于崩溃。有人丢下武器转身逃跑,更多人则被后续赶来的蒸汽突击队截杀。李骁率部从高地方向压下,火铳齐射,打得敌军毫无还手之力。
李瑶在调度室看到代表敌军的红点开始零星消散,立刻调出第三批补给清单。她写下新的指令:向北线投放医疗包与饮水箱,优先支援前线伤员。
李震走出指挥帐,抬头望向城头。最后一面敌军王旗仍在风中飘摇,但旗下已无指挥者。他取出身旁案上的纸笔,提笔写下:“此战所获,皆用于筑学堂。”
远处,李骁正蹲在一具敌将尸体旁,检查其腰间令牌。忽然,他眉头一皱,伸手从对方内衬掏出一张折叠的羊皮纸。展开一看,上面赫然是幽州城防图,标注了多处薄弱点,旁边还有朱批小字——
“子时三刻,内应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