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着灰烬掠过战舰甲板,李瑶站在旗舰舰桥内,手中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最后一道刻痕。她合上记录簿,指尖还沾着火药残留的黑灰。远处江面浮着几具烧焦的炮管残片,斥候正驾舟打捞。
她刚要起身换班,鼻尖忽然一刺。
那气味钻进来得极快,像针一样扎进脑仁。她猛地屏住呼吸,眉头一紧。这不是寻常烟味,也不是江底淤泥翻上来的腥气——是硫磺。浓烈、呛人,混在夜雾里顺风飘来。
“不对。”她低声说。
副官正低头核对哨位名单,听见声音抬头:“什么不对?”
“传令兵!”李瑶没有理他,转身一把推开舱门,冷风扑面,“去通知下游三队,立即起锚后撤五百步!再派两人上了望台,盯住上游水面,有任何漂浮物靠近,立刻鸣锣!”
副官追出来:“还没确认敌情,就这么调动全队,万一引起混乱——”
“等确认就晚了。”她已冲到舵轮前,亲手扳动操纵杆,“把蒸汽机推到最大档,两侧水炮准备喷射。现在不是走流程的时候。”
红灯笼在主桅升起,晃动三下。下游舰队陆续亮起回应信号,战船缓缓移动。江雾太厚,视线不过十丈,但李瑶能感觉到风向变了,带着一股越来越重的酸腐气息,像是铁匠铺里熔铜时冒出的毒烟。
她抓起挂在墙边的湿巾捂住口鼻,眼睛盯着上游。
第一艘船影出现在雾中时,几乎贴着水面滑行。
那是条破旧渔船,船身歪斜,舱底堆满黄褐色块状物,表面涂满油脂。船尾燃起一道火线,正缓慢向舱内蔓延。
“点火了。”她咬牙。
紧接着,第二艘、第三艘……至少六条小船顺流而下,全都装满了硫磺和油料,像一群沉默的死士,直扑主力舰队锚地。
“开火!”她吼道。
两侧战舰启动预设管线,高压水柱从舷侧喷出,形成两道水幕。最先接近的一条火船被水流冲偏,撞上礁石,轰然炸开。火焰腾空而起,热浪掀翻了附近一艘巡逻艇。
但更多的船穿过了水幕。
一艘直接撞上补给舰左舷。火舌瞬间舔上木板,顺着缆绳爬向主帆。另一艘卡在两艘战舰之间,爆炸时冲击波震裂了隔壁船的火药舱,引信嘶嘶作响。
“快割断缆绳!”有人在甲板上大喊。
可已经来不及。一声巨响,补给舰中部炸开一个大洞,火光从舱内喷涌而出,整艘船开始倾斜。几名士兵从舱口滚出,满脸黑灰,咳嗽不止。
李瑶死死盯着火场,声音发紧:“升热气球,投石灰包,压制火势扩散路线。让工坊预备灭火弹,随时接应。”
话音未落,了望台传来急促锣声。
“将军来了!”
李骁披着染血的披风奔上旗舰,身后跟着一队持钩枪的敢死兵。他一眼扫过江面,脸色沉了下来。
“多少艘?”
“至少六条,已引爆四艘,还有两条在漂流,可能没点着。”
“那就别让他们点着。”他挥手,“跟我上小艇,把剩下的拖出去。”
“太危险!”副官拦住他,“火势太大,水温都烫手,你们靠过去会被烤死!”
李骁没答话,只将腰间佩刀重重拍在栏杆上,转身跳下舷梯。敢死队紧随其后,七条小艇迅速离舰,划桨破浪而去。
李瑶在舰桥高喊:“注意风向!别让火船聚堆!”
李骁没回头,只举起右手,做了个“分列推进”的手势。小艇呈扇形散开,长钩抛出,勾住尚未点燃的渔船船头,奋力往江心拉。其中一艘刚被拖动,船底突然窜出火苗,显然是暗藏的延时引信被触发。
“松钩!”李骁大喝。
两名士兵反应稍慢,爆炸气浪将小艇掀翻,人影坠入火海。李骁扑近救援,一把抓住其中一人衣领,硬生生拖回船上。那人满脸灼伤,嘴唇发紫,显然吸入了大量毒烟。
“快送医疗船!”他吼了一声,继续带队向前。
此时,苏婉已在医疗船上待命多时。
她早察觉空气有异,下令全员佩戴浸醋布罩,船舱门窗加挂湿帘。当第一批伤员被抬上来时,她立刻摸了脉搏,又翻开眼皮查看瞳孔。
“是硫磺中毒,闭气时间太长。”她站起身,“准备人工呼吸,一个接一个来,不要停。把银针取来,我要施针醒神。”
助手递上针匣,她挑了最细的一根,稳稳刺入士兵颈侧穴位。片刻后,那人喉咙咯了一声,猛然咳出一口黑痰,胸口起伏起来。
“活了!”有人低呼。
她不言语,转头看向下一个昏迷者。高温让甲板发烫,几名医者额头冒汗,手指微颤,但她动作始终稳定。
“把他翻过来,脸朝下,按压背部三次,再翻回来,捏住鼻子,嘴对嘴吹气。”她一边示范,一边口述要领,“每十息一次,直到醒来为止。”
火势渐渐被控制,但江面仍漂浮着燃烧的残骸。李骁带人将最后一条未爆火船拖至浅滩引爆,才返回主舰。他浑身湿透,脸上有烟熏痕迹,右臂袖子烧去半截,露出一道红肿烫伤。
李瑶见他登船,立刻递上一份刚整理的情报:“上游十里处设有临时硫磺转运点,守军不多,但有地道通向江岸。这批火船应该是从那里放下来的。”
“难怪我们没发现。”李骁接过纸页,目光一凝,“而且他们知道我们的锚泊规律。”
“不只是规律。”李瑶声音压低,“我查了工坊最近的物料清单。上个月调拨的硫磺,有三百斤去向不明。签收章是伪造的,用的是‘李氏军工’旧版火漆印——跟你上次在山谷发现的那块青石板上的一模一样。”
李骁眼神骤冷。
“又是内部的人。”
“恐怕不止一个。”她顿了顿,“能拿到配方、能改签收、还能掌握调度节奏……这个人,很可能就在指挥体系里。”
江风卷着焦臭掠过两人。远处,医疗船仍在忙碌,苏婉跪在甲板上,为一名重伤兵更换敷料。她取下口罩时,嘴角已有血丝渗出,却仍坚持不动。
李骁盯着那艘船,忽然道:“父亲呢?他知道这事吗?”
“刚派人通报。”李瑶点头,“他还在中军帐,旧伤发作,没能亲来前线。”
李骁沉默片刻,转身走向船舷。他弯腰从水中捞起一块烧焦的船板,边缘还连着半截麻绳。翻过来一看,木料背面隐约刻着几个字,虽被火燎过,仍可辨认:
“淮南军工”。
他握紧那块木板,指节泛白。
“传令下去,封锁所有渡口,盘查过往船只。另外——”他回头看向李瑶,“把这块木板送去工坊,找技术司比对刻痕工具。我要知道,这字是谁刻的,用的什么刀。”
李瑶记下命令,正要转身,忽然又嗅到一丝异味。
她猛地抬头。
风又变了方向。
同样的硫磺味,再次从上游飘来。
比刚才更浓。
她冲到舰桥边缘,举起望远镜。雾中,又有黑影缓缓浮现。
不止一艘。
是整整一排。
李骁也察觉了,几步跨到她身边,夺过望远镜。
他看到至少十条新船正顺流而下,船身更高大,结构更坚固,不像渔船,倒像是废弃的运粮驳船。
每艘船的甲板上都堆满了黄褐色的硫磺块,缝隙里塞满油毡。
火种已点燃,正沿着预设路线缓缓燃烧。
        她刚要起身换班,鼻尖忽然一刺。
那气味钻进来得极快,像针一样扎进脑仁。她猛地屏住呼吸,眉头一紧。这不是寻常烟味,也不是江底淤泥翻上来的腥气——是硫磺。浓烈、呛人,混在夜雾里顺风飘来。
“不对。”她低声说。
副官正低头核对哨位名单,听见声音抬头:“什么不对?”
“传令兵!”李瑶没有理他,转身一把推开舱门,冷风扑面,“去通知下游三队,立即起锚后撤五百步!再派两人上了望台,盯住上游水面,有任何漂浮物靠近,立刻鸣锣!”
副官追出来:“还没确认敌情,就这么调动全队,万一引起混乱——”
“等确认就晚了。”她已冲到舵轮前,亲手扳动操纵杆,“把蒸汽机推到最大档,两侧水炮准备喷射。现在不是走流程的时候。”
红灯笼在主桅升起,晃动三下。下游舰队陆续亮起回应信号,战船缓缓移动。江雾太厚,视线不过十丈,但李瑶能感觉到风向变了,带着一股越来越重的酸腐气息,像是铁匠铺里熔铜时冒出的毒烟。
她抓起挂在墙边的湿巾捂住口鼻,眼睛盯着上游。
第一艘船影出现在雾中时,几乎贴着水面滑行。
那是条破旧渔船,船身歪斜,舱底堆满黄褐色块状物,表面涂满油脂。船尾燃起一道火线,正缓慢向舱内蔓延。
“点火了。”她咬牙。
紧接着,第二艘、第三艘……至少六条小船顺流而下,全都装满了硫磺和油料,像一群沉默的死士,直扑主力舰队锚地。
“开火!”她吼道。
两侧战舰启动预设管线,高压水柱从舷侧喷出,形成两道水幕。最先接近的一条火船被水流冲偏,撞上礁石,轰然炸开。火焰腾空而起,热浪掀翻了附近一艘巡逻艇。
但更多的船穿过了水幕。
一艘直接撞上补给舰左舷。火舌瞬间舔上木板,顺着缆绳爬向主帆。另一艘卡在两艘战舰之间,爆炸时冲击波震裂了隔壁船的火药舱,引信嘶嘶作响。
“快割断缆绳!”有人在甲板上大喊。
可已经来不及。一声巨响,补给舰中部炸开一个大洞,火光从舱内喷涌而出,整艘船开始倾斜。几名士兵从舱口滚出,满脸黑灰,咳嗽不止。
李瑶死死盯着火场,声音发紧:“升热气球,投石灰包,压制火势扩散路线。让工坊预备灭火弹,随时接应。”
话音未落,了望台传来急促锣声。
“将军来了!”
李骁披着染血的披风奔上旗舰,身后跟着一队持钩枪的敢死兵。他一眼扫过江面,脸色沉了下来。
“多少艘?”
“至少六条,已引爆四艘,还有两条在漂流,可能没点着。”
“那就别让他们点着。”他挥手,“跟我上小艇,把剩下的拖出去。”
“太危险!”副官拦住他,“火势太大,水温都烫手,你们靠过去会被烤死!”
李骁没答话,只将腰间佩刀重重拍在栏杆上,转身跳下舷梯。敢死队紧随其后,七条小艇迅速离舰,划桨破浪而去。
李瑶在舰桥高喊:“注意风向!别让火船聚堆!”
李骁没回头,只举起右手,做了个“分列推进”的手势。小艇呈扇形散开,长钩抛出,勾住尚未点燃的渔船船头,奋力往江心拉。其中一艘刚被拖动,船底突然窜出火苗,显然是暗藏的延时引信被触发。
“松钩!”李骁大喝。
两名士兵反应稍慢,爆炸气浪将小艇掀翻,人影坠入火海。李骁扑近救援,一把抓住其中一人衣领,硬生生拖回船上。那人满脸灼伤,嘴唇发紫,显然吸入了大量毒烟。
“快送医疗船!”他吼了一声,继续带队向前。
此时,苏婉已在医疗船上待命多时。
她早察觉空气有异,下令全员佩戴浸醋布罩,船舱门窗加挂湿帘。当第一批伤员被抬上来时,她立刻摸了脉搏,又翻开眼皮查看瞳孔。
“是硫磺中毒,闭气时间太长。”她站起身,“准备人工呼吸,一个接一个来,不要停。把银针取来,我要施针醒神。”
助手递上针匣,她挑了最细的一根,稳稳刺入士兵颈侧穴位。片刻后,那人喉咙咯了一声,猛然咳出一口黑痰,胸口起伏起来。
“活了!”有人低呼。
她不言语,转头看向下一个昏迷者。高温让甲板发烫,几名医者额头冒汗,手指微颤,但她动作始终稳定。
“把他翻过来,脸朝下,按压背部三次,再翻回来,捏住鼻子,嘴对嘴吹气。”她一边示范,一边口述要领,“每十息一次,直到醒来为止。”
火势渐渐被控制,但江面仍漂浮着燃烧的残骸。李骁带人将最后一条未爆火船拖至浅滩引爆,才返回主舰。他浑身湿透,脸上有烟熏痕迹,右臂袖子烧去半截,露出一道红肿烫伤。
李瑶见他登船,立刻递上一份刚整理的情报:“上游十里处设有临时硫磺转运点,守军不多,但有地道通向江岸。这批火船应该是从那里放下来的。”
“难怪我们没发现。”李骁接过纸页,目光一凝,“而且他们知道我们的锚泊规律。”
“不只是规律。”李瑶声音压低,“我查了工坊最近的物料清单。上个月调拨的硫磺,有三百斤去向不明。签收章是伪造的,用的是‘李氏军工’旧版火漆印——跟你上次在山谷发现的那块青石板上的一模一样。”
李骁眼神骤冷。
“又是内部的人。”
“恐怕不止一个。”她顿了顿,“能拿到配方、能改签收、还能掌握调度节奏……这个人,很可能就在指挥体系里。”
江风卷着焦臭掠过两人。远处,医疗船仍在忙碌,苏婉跪在甲板上,为一名重伤兵更换敷料。她取下口罩时,嘴角已有血丝渗出,却仍坚持不动。
李骁盯着那艘船,忽然道:“父亲呢?他知道这事吗?”
“刚派人通报。”李瑶点头,“他还在中军帐,旧伤发作,没能亲来前线。”
李骁沉默片刻,转身走向船舷。他弯腰从水中捞起一块烧焦的船板,边缘还连着半截麻绳。翻过来一看,木料背面隐约刻着几个字,虽被火燎过,仍可辨认:
“淮南军工”。
他握紧那块木板,指节泛白。
“传令下去,封锁所有渡口,盘查过往船只。另外——”他回头看向李瑶,“把这块木板送去工坊,找技术司比对刻痕工具。我要知道,这字是谁刻的,用的什么刀。”
李瑶记下命令,正要转身,忽然又嗅到一丝异味。
她猛地抬头。
风又变了方向。
同样的硫磺味,再次从上游飘来。
比刚才更浓。
她冲到舰桥边缘,举起望远镜。雾中,又有黑影缓缓浮现。
不止一艘。
是整整一排。
李骁也察觉了,几步跨到她身边,夺过望远镜。
他看到至少十条新船正顺流而下,船身更高大,结构更坚固,不像渔船,倒像是废弃的运粮驳船。
每艘船的甲板上都堆满了黄褐色的硫磺块,缝隙里塞满油毡。
火种已点燃,正沿着预设路线缓缓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