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官推门进来,脸色发紧:“大人,刚从周通别院附近巡哨回来……那宅子里,今晚有人在烧纸。”
李瑶搁下笔,抬头问:“烧什么?”
“不清楚,但从墙头飘出来的灰,带着字迹。”
她指尖在桌角轻叩两下,转身走出值房。夜风穿廊,她没回寝居,径直往西坊方向去了锦衣卫驻地。
李毅正在灯下清点装备,腰刀横放在案上,刀鞘擦得发亮。她站在门口,声音不高:“周通别院,焚物灭迹,你带人去查。”
“已经盯上了。”他没抬头,将一枚铁蒺藜压进袖口暗袋,“昨夜就有动静,我留了人在巷尾守着水车。今早换班时发现,送进去的水比平日多出三桶。”
李瑶眉梢微动:“你在水里动手脚了?”
“加了荧粉。”他起身披上黑袍,扣紧领口铜扣,“水渗地下,顺着暗渠走,痕迹能显半个时辰。只要他们排水,路就露出来。”
“活要见人,死要见账。”她说完便走,背影没入夜色。
李毅带三名精锐翻过邻宅高墙,伏在屋脊上观察。周通别院灯火稀疏,后院井台边有两人正抬着一只木箱往井口挪,动作急促。一人低声抱怨:“再埋深些,不然挖出来就完了。”另一人呵斥:“闭嘴!马公说了,明日就能走通地道,到时候谁也追不上。”
李毅招手,两名暗部成员悄然绕至井口两侧。他自己则顺着檐角滑下,贴墙潜行至排水口。地面湿痕未干,他蹲下,指尖抹过泥面,借着残月光看清纹路——水流走向偏西北,且泥土松软,显然是新掘过的痕迹。
他取出探杆插入排水沟深处,推进约十丈,触到底部石板缝隙。轻轻一撬,石板松动。他挥手示意,三人依次钻入。
地道狭窄,仅容一人躬身前行。壁上每隔一段便刻一道红痕,形如半盏油灯。李毅伸手抚过刻痕,确认是新划上去的。再往前,地面出现金属反光,他抬脚停住——一根细线横贯通道,连着侧壁陶罐。
“绊索,毒针机关。”他低声说,抽出腰间短匕挑断细线,又用布巾裹住陶罐口,防止药粉逸散。
三人继续推进,三百步后,前方传来低语。
密室石门虚掩,内有烛火摇曳。李毅贴门缝窥视,七八名宦官围坐一圈,中央摆着一幅画像,正是李氏一家五口的全身像。为首老者手持朱砂笔,在画像上逐一圈点李震、李瑶、李骁等人姓名,口中念念有词。
“马德全。”李毅认出了那张脸。
前司礼监掌印太监,通缉榜上首恶,竟藏在此处。
室内一人突然警觉:“外头有响动!”
李毅不再迟疑,一脚踹开石门,刀光先入。两名暗部紧随突进,分扑左右。室内宦官惊起,有人摸向袖中兵刃,有人扑向墙角暗柜。
马德全反应极快,抄起桌上铜灯砸向烛台,火光骤灭。黑暗中只听一声闷哼,一名暗部被刺中肩胛倒地。李毅已欺近马德全身前,左手格开其手中短刃,右膝顶入对方腹部,顺势将其按倒在地。
“执灯者,到头了。”他压住老人脖颈,铁链缠上双腕。
其余宦官或被制服,或试图逃窜,均被堵截擒拿。李毅命人点燃备用火把,照亮密室四壁。墙上挂着一张地图,标注着帝都各处官署、粮仓、军营,另有数十个红点标记,皆为李氏亲信官员宅邸。
角落木架上堆着几只铁匣,打开后全是伪造的官印、空白告身文书,还有一本薄册,封面写着《逆党名录》。
“带走。”李毅下令,“一个不留。”
押解途中,一名宦官挣扎喊道:“你们抓得了我们,可除不尽这世道的根!旧制一日不复,天下终乱!”
李毅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挥手下令加快脚步。
天刚破晓,周通别院已被团团围住。李毅亲自带队破门而入,在书房暗格搜出半烧尽的账册残页,字迹焦黑但仍可辨认,记录着近年向马德全输送银两、药材的明细。另在马厩地下挖出一条通往城外的密道入口,已被连夜封死。
周通本人藏于地窖夹层,浑身沾满草屑,被拖出时面无人色。
“你说你忠于新政?”李毅当面质问。
周通嘴唇颤抖:“我……我只是想自保……马德全掌握我家人……”
“那你烧纸,是想烧掉罪证。”李毅冷笑,“可惜灰里带字,风一吹,全露了。”
周通瘫坐在地,再无言语。
午时三刻,李毅步入政事堂,将《逆党名录》呈上案头。李震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名单上的名字,久久未语。
“牵连共三十七人。”李毅立于阶下,“其中十二人为六部属官,九人隶属京营,余者散布皇庄、驿馆。现已拘捕二十九人,八人仍在追捕。”
李瑶接过副本快速浏览,随即提笔圈出几个名字:“这几个曾在户部经手军饷拨付,必须严查。还有这个——礼部主事孙维,去年曾提议重设御史台,当时我就觉得他不对劲。”
赵德在一旁查看供词记录,忽然开口:“有几人供述,马德全许诺事成之后,拥立一位‘先帝遗脉’登基。但这人始终未露面,也不知真假。”
李震合上册子:“不必理会虚影。真有血脉,早就跳出来了。这些人不过是借名号聚众,图的是权与利。”
他看向李毅:“后续如何处置?”
“首恶马德全拒捕伤人,当场格杀。”李毅语气平静,“其余依律收监,由刑部会审。周通私通逆党、焚毁证据、挖掘密道,三项大罪俱全,建议立即下狱,家产查抄。”
“准。”李震点头,“另传令下去,凡主动坦白、揭发同党者,可视情节减罪。但若隐瞒包庇,一律同罪论处。”
“是。”李毅拱手退下。
李瑶留下整理名录,分类标注,准备纳入监察系统长期监控。赵德则着手起草一份宽宥令,提议对底层附逆小吏予以训诫释放,以分化旧势力人心。
李毅回到锦衣卫衙署,脱下外袍交给下属清洗。案上已摆好新一批待查名单,墨迹未干。
他坐下来,提起笔,在最上方写下“孙维”二字,笔锋利落。
窗外,晨雾渐散。街市上传来挑担叫卖声,孩童追逐嬉闹,一名老农扛着锄头经过衙门前,朝他点头致意。
他微微颔首,起身走到兵器架前,取下腰刀细细擦拭。刀身映出他冷峻的脸,额角一道旧疤隐隐发红,像是刚刚受过撞击。
他低头看了看刀柄,发现掌心渗出的血已浸湿缠绳。
        李瑶搁下笔,抬头问:“烧什么?”
“不清楚,但从墙头飘出来的灰,带着字迹。”
她指尖在桌角轻叩两下,转身走出值房。夜风穿廊,她没回寝居,径直往西坊方向去了锦衣卫驻地。
李毅正在灯下清点装备,腰刀横放在案上,刀鞘擦得发亮。她站在门口,声音不高:“周通别院,焚物灭迹,你带人去查。”
“已经盯上了。”他没抬头,将一枚铁蒺藜压进袖口暗袋,“昨夜就有动静,我留了人在巷尾守着水车。今早换班时发现,送进去的水比平日多出三桶。”
李瑶眉梢微动:“你在水里动手脚了?”
“加了荧粉。”他起身披上黑袍,扣紧领口铜扣,“水渗地下,顺着暗渠走,痕迹能显半个时辰。只要他们排水,路就露出来。”
“活要见人,死要见账。”她说完便走,背影没入夜色。
李毅带三名精锐翻过邻宅高墙,伏在屋脊上观察。周通别院灯火稀疏,后院井台边有两人正抬着一只木箱往井口挪,动作急促。一人低声抱怨:“再埋深些,不然挖出来就完了。”另一人呵斥:“闭嘴!马公说了,明日就能走通地道,到时候谁也追不上。”
李毅招手,两名暗部成员悄然绕至井口两侧。他自己则顺着檐角滑下,贴墙潜行至排水口。地面湿痕未干,他蹲下,指尖抹过泥面,借着残月光看清纹路——水流走向偏西北,且泥土松软,显然是新掘过的痕迹。
他取出探杆插入排水沟深处,推进约十丈,触到底部石板缝隙。轻轻一撬,石板松动。他挥手示意,三人依次钻入。
地道狭窄,仅容一人躬身前行。壁上每隔一段便刻一道红痕,形如半盏油灯。李毅伸手抚过刻痕,确认是新划上去的。再往前,地面出现金属反光,他抬脚停住——一根细线横贯通道,连着侧壁陶罐。
“绊索,毒针机关。”他低声说,抽出腰间短匕挑断细线,又用布巾裹住陶罐口,防止药粉逸散。
三人继续推进,三百步后,前方传来低语。
密室石门虚掩,内有烛火摇曳。李毅贴门缝窥视,七八名宦官围坐一圈,中央摆着一幅画像,正是李氏一家五口的全身像。为首老者手持朱砂笔,在画像上逐一圈点李震、李瑶、李骁等人姓名,口中念念有词。
“马德全。”李毅认出了那张脸。
前司礼监掌印太监,通缉榜上首恶,竟藏在此处。
室内一人突然警觉:“外头有响动!”
李毅不再迟疑,一脚踹开石门,刀光先入。两名暗部紧随突进,分扑左右。室内宦官惊起,有人摸向袖中兵刃,有人扑向墙角暗柜。
马德全反应极快,抄起桌上铜灯砸向烛台,火光骤灭。黑暗中只听一声闷哼,一名暗部被刺中肩胛倒地。李毅已欺近马德全身前,左手格开其手中短刃,右膝顶入对方腹部,顺势将其按倒在地。
“执灯者,到头了。”他压住老人脖颈,铁链缠上双腕。
其余宦官或被制服,或试图逃窜,均被堵截擒拿。李毅命人点燃备用火把,照亮密室四壁。墙上挂着一张地图,标注着帝都各处官署、粮仓、军营,另有数十个红点标记,皆为李氏亲信官员宅邸。
角落木架上堆着几只铁匣,打开后全是伪造的官印、空白告身文书,还有一本薄册,封面写着《逆党名录》。
“带走。”李毅下令,“一个不留。”
押解途中,一名宦官挣扎喊道:“你们抓得了我们,可除不尽这世道的根!旧制一日不复,天下终乱!”
李毅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挥手下令加快脚步。
天刚破晓,周通别院已被团团围住。李毅亲自带队破门而入,在书房暗格搜出半烧尽的账册残页,字迹焦黑但仍可辨认,记录着近年向马德全输送银两、药材的明细。另在马厩地下挖出一条通往城外的密道入口,已被连夜封死。
周通本人藏于地窖夹层,浑身沾满草屑,被拖出时面无人色。
“你说你忠于新政?”李毅当面质问。
周通嘴唇颤抖:“我……我只是想自保……马德全掌握我家人……”
“那你烧纸,是想烧掉罪证。”李毅冷笑,“可惜灰里带字,风一吹,全露了。”
周通瘫坐在地,再无言语。
午时三刻,李毅步入政事堂,将《逆党名录》呈上案头。李震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名单上的名字,久久未语。
“牵连共三十七人。”李毅立于阶下,“其中十二人为六部属官,九人隶属京营,余者散布皇庄、驿馆。现已拘捕二十九人,八人仍在追捕。”
李瑶接过副本快速浏览,随即提笔圈出几个名字:“这几个曾在户部经手军饷拨付,必须严查。还有这个——礼部主事孙维,去年曾提议重设御史台,当时我就觉得他不对劲。”
赵德在一旁查看供词记录,忽然开口:“有几人供述,马德全许诺事成之后,拥立一位‘先帝遗脉’登基。但这人始终未露面,也不知真假。”
李震合上册子:“不必理会虚影。真有血脉,早就跳出来了。这些人不过是借名号聚众,图的是权与利。”
他看向李毅:“后续如何处置?”
“首恶马德全拒捕伤人,当场格杀。”李毅语气平静,“其余依律收监,由刑部会审。周通私通逆党、焚毁证据、挖掘密道,三项大罪俱全,建议立即下狱,家产查抄。”
“准。”李震点头,“另传令下去,凡主动坦白、揭发同党者,可视情节减罪。但若隐瞒包庇,一律同罪论处。”
“是。”李毅拱手退下。
李瑶留下整理名录,分类标注,准备纳入监察系统长期监控。赵德则着手起草一份宽宥令,提议对底层附逆小吏予以训诫释放,以分化旧势力人心。
李毅回到锦衣卫衙署,脱下外袍交给下属清洗。案上已摆好新一批待查名单,墨迹未干。
他坐下来,提起笔,在最上方写下“孙维”二字,笔锋利落。
窗外,晨雾渐散。街市上传来挑担叫卖声,孩童追逐嬉闹,一名老农扛着锄头经过衙门前,朝他点头致意。
他微微颔首,起身走到兵器架前,取下腰刀细细擦拭。刀身映出他冷峻的脸,额角一道旧疤隐隐发红,像是刚刚受过撞击。
他低头看了看刀柄,发现掌心渗出的血已浸湿缠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