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李毅已立于城西废窑外的土坡之上。风从荒地刮过,卷起几片碎草,他不动,身后二十名黑衣人亦如石桩般静立。令箭在袖中贴着小臂,冰凉的铜虎纹路压在皮肤上,像一道无声的烙印。
他抬手,三根手指微微张开,又缓缓收拢。
暗部精锐立刻分作三队,一队沿干涸的排水渠匍匐前行,另一队绕至东侧断崖下埋伏,主力则推着两辆满载炭块的板车,朝主窑口缓步逼近。晨雾尚浓,炭车轮轴发出低哑的吱呀声,混在风里,几乎听不真切。
窑洞前守卫换岗的动静传来。两名戴黑巾的汉子提灯巡视一圈,缩回门内。火光一闪而灭。
就是此刻。
李毅右手一挥,埋伏在排水渠的三人迅速撬开铁栅,钻入地下通道。不到半盏茶工夫,内部传来自鸣钟轻响——机关已被反制,通风口开始释放无色迷烟。
主攻队伍卸下车板,抽出短刃,贴墙靠近。窑口厚重木门刚开一条缝,一人探头欲喊,脖颈已被扼住,整个人被拖入阴影,没发出一点声响。
窑内灯火昏黄,药炉蒸腾着苦涩气味。数十名衣衫褴褛的劳工蜷在角落,手脚戴着铁链,正低头研磨药粉。几名持刀守卫来回走动,腰间佩着刻有倒葫芦印记的令牌。
李毅率人突入,动作干净利落。短刃不出鞘,只以刀柄击打要害,或锁喉制晕。三息之内,外围八名守卫全部瘫倒。有人试图拉响警铃,却被一支飞镖钉住手腕,惨叫卡在喉咙。
“护住劳工!”李毅低声下令。
两名暗部冲向角落,砸开锁链,将惊惶的流民聚拢到墙边。另三人直扑中央密室,却发现门户由双层铜锁封锁,表面刻着星象图纹。
“是《千机图谱》里的‘天枢转锁’。”一名精通机关的部下蹲下查看,“需逆时针错位三格,再推第三枚星钮。”
他从怀中取出细铁钩,屏息操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顺额角滑落。
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
“有人来了。”一人低语。
“继续开锁。”李毅靠在门侧,手中短刃微抬。
门外响起暗语:“东市账册移交,速清库房。”
回应未出,李毅已挥手示意。两名部下悄然绕至门后,待木门开启刹那,一人扯住来者衣领拖入,另一人顺势关门。
那是个年轻文书模样的男子,脸色煞白,嘴唇发抖。
“谁派你来的?”李毅问。
“司……司空九大人……命我来取今日伪币清单……”
“里面还有多少人?”
“守卫三十以上,核心堂口在最深处,设有火药陷阱,一旦失守就引燃地道。”
李毅眼神未变,只道:“把他绑了,堵嘴,关角落。”
话音未落,铜锁“咔”地一声弹开。
门后是一间狭长密室,两侧架上堆满成箱假药,标签赫然写着“安神丸”“止血散”。尽头一张檀木案,摆着六套伪币模子,旁边摊开工艺图,详细标注如何镀真银皮以避查验。
李毅翻查案上账册,纸页厚实,墨迹新旧交错。资金流向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三家空壳商号,与李瑶此前所查完全吻合。更关键的是,其中一本记有各地勾结商户名录,五十二家名字列得清楚,十八家旁注红字:“知情共谋”。
他抽出一封密信,封口无印,展开只见八字:“火尽薪传,乱其民心。”
落款——司空九。
“把东西全带走。”李毅下令,“账册、模子、药品,一样不留。活口一个不杀,但也不能放。”
众人迅速行动,将证据装箱,用油布裹紧。劳工们被陆续带出地面,安置在远处坡后。与此同时,外围伏兵也传来信号:三辆提前驶离的马车已被截停,车上全是陈米与空白药匣,驾车人供认奉命转移物资,以防暴露。
李毅站在窑口,望着灰蒙蒙的天际。他知道,这一战还没完。
返程车队行至半途,道路两侧枯林骤然窜出十余人,手持劲弩,箭尖泛蓝。
“蹲下!”李毅大喝。
烟雾弹瞬间爆开,浓烟弥漫。弩箭射入雾中,大多落空。暗部早有准备,前后押阵的两组人马从侧翼包抄,短兵相接。
一名守卫被弩矢擦过肩头,闷哼一声栽倒。另两人合力挡下一波齐射,趁势逼近,刀光闪动,当场斩杀三人。剩下几人见势不妙欲逃,却被绳索绊倒,尽数擒获。
唯一活口被押至李毅面前,面罩已被扯下,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粗壮汉子,左耳缺了一角。
“谁让你来的?”
那人冷笑:“你们毁不了大局。司空九已在楚南设坛,三日后召集四方旧部,复鼎之火,终将燎原。”
“楚南?”李毅盯着他,“你见过他?”
“我只听令行事。”
“那你知道他真名吗?”
汉子闭嘴不言。
李毅不再追问,只对身侧部下说:“押回去,单独关押,别让他死。”
车队重新启程,抵达城门时天已微亮。守军见是暗部旗号,未加阻拦。李毅亲自押送所有物证直入政事堂侧院,将箱子一一打开。
苏婉早已等候在此。她戴上薄绸手套,逐一查验药瓶中的粉末,用银针试毒,又取少许溶于清水观察沉淀。最后她拿起那份工艺图,目光落在“迷心智”三字上,眉头紧锁。
“这不是普通假药。”她抬头,“长期服用会损伤心脉,情绪失控,严重者暴毙。而且……”她顿了顿,“配方中有种罕见草药,只有前朝内库才准收藏。”
李瑶正在核对账册。她面前摊开一张帝都商市地图,每查到一家涉案商户,便贴一枚黑签。五十二枚黑签密密麻麻,集中在南坊一带。
“这十八家主动合谋的,背后都有共同出资人。”她指着其中几处,“追查下去,资金源头再次指向赵文远。但他只是个幌子,真正操控者,应该是藏在他背后的‘司空九’。”
李毅听完,只说一句:“我已经派人盯住楚南方向。三日后,他们若真要集会,必有动作。”
苏婉忽然问:“那些劳工呢?”
“安置在城北临时营帐,有医者照看。多数人身体虚弱,但无性命之忧。”
“我要去见他们。”苏婉说,“有些人可能知道更多。”
李毅点头:“我陪你去一趟。”
李瑶却没动。她盯着账册最后一页,发现一行极小的批注:“丙字库货已转运,标记同旧。”
她念了一遍,又读一遍。
丙字库——那是先帝时期存放御用药材与秘档的地方,后来宫变时被人洗劫一空。
她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政事堂。
李震仍在沙盘前。他刚刚收到捷报,脸上并无喜色,只伸手将城西废窑的位置由红点改为黑圈,表示已控。
“父亲。”李瑶走进来,声音有些紧,“我发现一处异常。账册里提到‘丙字库货已转运’,这个标记,和当年内库失踪的御用药材编号一致。”
李震指尖一顿。
“你是说,他们不仅用了前朝资源,还保留了完整的仓储体系?”
“不止。”李瑶递上账册,“他们能在市面上流通这么久而不露破绽,说明有一套隐蔽的运输、检验、分销网络。而这套系统……很可能就是从前朝延续下来的。”
李震沉默片刻,缓缓道:“那就不是残党,是组织。”
话音未落,门外侍卫通报:苏婉带回一名劳工,称有紧急口供。
那人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出头,双手颤抖,说话断续。他说自己原是太医院杂役,宫变那夜亲眼看见几个穿宦官服的人抬着一口紫檀箱逃出内库,箱上贴着“丙三”的封条。
“后来我在民间流浪,被强行抓进窑洞制药……他们管那个箱子叫‘薪火匣’,说只要它还在,旧鼎就能重立。”
李震缓缓坐回椅中。
薪火匣——传说中记载前朝龙脉密钥与百官名单的圣物,若真存世,足以动摇国本。
他抬头看向李毅:“你刚才说,楚南三日后有集会?”
“是。”
“带上这个人。”李震声音低沉,“我要知道,那场会面,是不是为了开启它。”
        他抬手,三根手指微微张开,又缓缓收拢。
暗部精锐立刻分作三队,一队沿干涸的排水渠匍匐前行,另一队绕至东侧断崖下埋伏,主力则推着两辆满载炭块的板车,朝主窑口缓步逼近。晨雾尚浓,炭车轮轴发出低哑的吱呀声,混在风里,几乎听不真切。
窑洞前守卫换岗的动静传来。两名戴黑巾的汉子提灯巡视一圈,缩回门内。火光一闪而灭。
就是此刻。
李毅右手一挥,埋伏在排水渠的三人迅速撬开铁栅,钻入地下通道。不到半盏茶工夫,内部传来自鸣钟轻响——机关已被反制,通风口开始释放无色迷烟。
主攻队伍卸下车板,抽出短刃,贴墙靠近。窑口厚重木门刚开一条缝,一人探头欲喊,脖颈已被扼住,整个人被拖入阴影,没发出一点声响。
窑内灯火昏黄,药炉蒸腾着苦涩气味。数十名衣衫褴褛的劳工蜷在角落,手脚戴着铁链,正低头研磨药粉。几名持刀守卫来回走动,腰间佩着刻有倒葫芦印记的令牌。
李毅率人突入,动作干净利落。短刃不出鞘,只以刀柄击打要害,或锁喉制晕。三息之内,外围八名守卫全部瘫倒。有人试图拉响警铃,却被一支飞镖钉住手腕,惨叫卡在喉咙。
“护住劳工!”李毅低声下令。
两名暗部冲向角落,砸开锁链,将惊惶的流民聚拢到墙边。另三人直扑中央密室,却发现门户由双层铜锁封锁,表面刻着星象图纹。
“是《千机图谱》里的‘天枢转锁’。”一名精通机关的部下蹲下查看,“需逆时针错位三格,再推第三枚星钮。”
他从怀中取出细铁钩,屏息操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顺额角滑落。
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
“有人来了。”一人低语。
“继续开锁。”李毅靠在门侧,手中短刃微抬。
门外响起暗语:“东市账册移交,速清库房。”
回应未出,李毅已挥手示意。两名部下悄然绕至门后,待木门开启刹那,一人扯住来者衣领拖入,另一人顺势关门。
那是个年轻文书模样的男子,脸色煞白,嘴唇发抖。
“谁派你来的?”李毅问。
“司……司空九大人……命我来取今日伪币清单……”
“里面还有多少人?”
“守卫三十以上,核心堂口在最深处,设有火药陷阱,一旦失守就引燃地道。”
李毅眼神未变,只道:“把他绑了,堵嘴,关角落。”
话音未落,铜锁“咔”地一声弹开。
门后是一间狭长密室,两侧架上堆满成箱假药,标签赫然写着“安神丸”“止血散”。尽头一张檀木案,摆着六套伪币模子,旁边摊开工艺图,详细标注如何镀真银皮以避查验。
李毅翻查案上账册,纸页厚实,墨迹新旧交错。资金流向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三家空壳商号,与李瑶此前所查完全吻合。更关键的是,其中一本记有各地勾结商户名录,五十二家名字列得清楚,十八家旁注红字:“知情共谋”。
他抽出一封密信,封口无印,展开只见八字:“火尽薪传,乱其民心。”
落款——司空九。
“把东西全带走。”李毅下令,“账册、模子、药品,一样不留。活口一个不杀,但也不能放。”
众人迅速行动,将证据装箱,用油布裹紧。劳工们被陆续带出地面,安置在远处坡后。与此同时,外围伏兵也传来信号:三辆提前驶离的马车已被截停,车上全是陈米与空白药匣,驾车人供认奉命转移物资,以防暴露。
李毅站在窑口,望着灰蒙蒙的天际。他知道,这一战还没完。
返程车队行至半途,道路两侧枯林骤然窜出十余人,手持劲弩,箭尖泛蓝。
“蹲下!”李毅大喝。
烟雾弹瞬间爆开,浓烟弥漫。弩箭射入雾中,大多落空。暗部早有准备,前后押阵的两组人马从侧翼包抄,短兵相接。
一名守卫被弩矢擦过肩头,闷哼一声栽倒。另两人合力挡下一波齐射,趁势逼近,刀光闪动,当场斩杀三人。剩下几人见势不妙欲逃,却被绳索绊倒,尽数擒获。
唯一活口被押至李毅面前,面罩已被扯下,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粗壮汉子,左耳缺了一角。
“谁让你来的?”
那人冷笑:“你们毁不了大局。司空九已在楚南设坛,三日后召集四方旧部,复鼎之火,终将燎原。”
“楚南?”李毅盯着他,“你见过他?”
“我只听令行事。”
“那你知道他真名吗?”
汉子闭嘴不言。
李毅不再追问,只对身侧部下说:“押回去,单独关押,别让他死。”
车队重新启程,抵达城门时天已微亮。守军见是暗部旗号,未加阻拦。李毅亲自押送所有物证直入政事堂侧院,将箱子一一打开。
苏婉早已等候在此。她戴上薄绸手套,逐一查验药瓶中的粉末,用银针试毒,又取少许溶于清水观察沉淀。最后她拿起那份工艺图,目光落在“迷心智”三字上,眉头紧锁。
“这不是普通假药。”她抬头,“长期服用会损伤心脉,情绪失控,严重者暴毙。而且……”她顿了顿,“配方中有种罕见草药,只有前朝内库才准收藏。”
李瑶正在核对账册。她面前摊开一张帝都商市地图,每查到一家涉案商户,便贴一枚黑签。五十二枚黑签密密麻麻,集中在南坊一带。
“这十八家主动合谋的,背后都有共同出资人。”她指着其中几处,“追查下去,资金源头再次指向赵文远。但他只是个幌子,真正操控者,应该是藏在他背后的‘司空九’。”
李毅听完,只说一句:“我已经派人盯住楚南方向。三日后,他们若真要集会,必有动作。”
苏婉忽然问:“那些劳工呢?”
“安置在城北临时营帐,有医者照看。多数人身体虚弱,但无性命之忧。”
“我要去见他们。”苏婉说,“有些人可能知道更多。”
李毅点头:“我陪你去一趟。”
李瑶却没动。她盯着账册最后一页,发现一行极小的批注:“丙字库货已转运,标记同旧。”
她念了一遍,又读一遍。
丙字库——那是先帝时期存放御用药材与秘档的地方,后来宫变时被人洗劫一空。
她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政事堂。
李震仍在沙盘前。他刚刚收到捷报,脸上并无喜色,只伸手将城西废窑的位置由红点改为黑圈,表示已控。
“父亲。”李瑶走进来,声音有些紧,“我发现一处异常。账册里提到‘丙字库货已转运’,这个标记,和当年内库失踪的御用药材编号一致。”
李震指尖一顿。
“你是说,他们不仅用了前朝资源,还保留了完整的仓储体系?”
“不止。”李瑶递上账册,“他们能在市面上流通这么久而不露破绽,说明有一套隐蔽的运输、检验、分销网络。而这套系统……很可能就是从前朝延续下来的。”
李震沉默片刻,缓缓道:“那就不是残党,是组织。”
话音未落,门外侍卫通报:苏婉带回一名劳工,称有紧急口供。
那人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出头,双手颤抖,说话断续。他说自己原是太医院杂役,宫变那夜亲眼看见几个穿宦官服的人抬着一口紫檀箱逃出内库,箱上贴着“丙三”的封条。
“后来我在民间流浪,被强行抓进窑洞制药……他们管那个箱子叫‘薪火匣’,说只要它还在,旧鼎就能重立。”
李震缓缓坐回椅中。
薪火匣——传说中记载前朝龙脉密钥与百官名单的圣物,若真存世,足以动摇国本。
他抬头看向李毅:“你刚才说,楚南三日后有集会?”
“是。”
“带上这个人。”李震声音低沉,“我要知道,那场会面,是不是为了开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