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先遣出击:初战告捷-《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雨还在下,马蹄踏过泥水溅起的声响连成一片。李骁勒住缰绳,战马前蹄抬起,嘶鸣一声停在山脊高处。

  他抬手,身后三千骑兵陆续收势,没有一人出声。斥候从前方林中疾步奔来,单膝跪地:“清水驿以东五里发现火光,至少有千人规模,正朝隘口方向移动。”

  李骁眯眼望向远处谷口。浓雾遮蔽视线,但风里传来皮革与铁器摩擦的轻响——那是蛮族骑兵惯用的装束。

  “不是游骑。”他低声说,“是前锋,来得比预计快。”

  副将策马上前:“是否绕行?我军连夜赶路,人马俱疲,若在此交战……”

  “没有时间绕了。”李骁打断他,“他们已经察觉我们入境。退,就是把后背留给敌人。”

  他回头扫视全军。士兵们脸上混着雨水和泥浆,铠甲湿冷,但握兵器的手没松。霹雳炮被油布裹着,驮在加宽履板的马车上,炮管微斜,随时可架。

  “传令下去,列雁行阵。”他抽出长枪,指向两侧高地,“弓弩手上坡,火矢准备。中间留空道,等他们进来。”

  队伍迅速分动。两翼骑兵牵引弓手攀上岩坡,动作利落。工坊随军技师解开绑绳,将霹雳炮推至预定位置,调整角度。一名工匠检查引信,低声报:“三号炮膛干燥,药量满,可击三次。”

  李骁策马走到阵心,盯着谷口方向。风势渐强,吹散了些许雾气。隐约可见黑影成群,蹄声由远及近。

  “来了。”

  敌军出现时呈扇形展开,皮甲裹身,手持弯刀,马速极快。为首将领赤发披肩,腰悬双斧,直冲阵中空地。

  “放!”

  高地上的弓弩手同时松弦,数百支火矢划破雨幕,如流星坠入人群。几匹战马当场倒地,燃起焦臭。但蛮族不退反进,借着火光掩护继续突进。

  “第二轮!压低角度!”

  又一波箭雨落下,密集射向马腿。数十骑翻滚摔出,后续者踩着同伴尸体强行推进。

  李骁握紧长枪。“等他们过半。”

  敌军已冲入谷地中央。此时,霹雳炮轰然作响,三门齐发。震耳欲聋的爆裂声中,弹丸撕开雨帘,砸入敌阵。泥土与断肢飞溅,前列骑兵瞬间被清出一片空地。

  蛮族冲锋节奏被打乱。那赤发将领怒吼一声,调转马头欲撤。

  “出击!”

  李骁一夹马腹,率先冲出。身后亲卫营紧随而动,铁蹄轰鸣,如潮水涌下山坡。他手中长枪横扫,挑翻一名侧翼追兵,顺势刺穿另一人咽喉。鲜血顺着枪杆流下,在雨水中冲淡成粉红。

  双方撞在一起。

  刀光交错,惨叫与怒喝混杂。一名蛮族战士挥斧劈向李骁肩头,被他侧身避开,反手一枪捅进对方肋下。战马腾跃间,他又格开两柄袭来的短矛,枪尖挑断敌人缰绳,使其坠马。

  “围杀主将!”他大喝。

  几名亲兵立即包抄那赤发首领。那人悍勇异常,双斧舞成旋风,接连砍倒两人。最后一人拼死扑上,抱住其马腿,被斧刃劈中肩颈仍不松手。李骁趁机纵马疾冲,长枪直取咽喉。

  枪尖穿透皮甲,带出一蓬血雾。那首领仰面栽倒,战马受惊狂奔,撞入己方溃兵之中。

  见主将毙命,蛮族士气骤降。剩余骑兵开始四散逃窜。

  “不准追远!”李骁勒马高呼,“结阵回防,守住谷口!”

  士兵们迅速收拢,退回原阵地。几名弓手仍在高地补射残敌,霹雳炮重新装药。战场上只剩风雨声与伤者的呻吟。

  副将策马归来,盔甲破损,左臂缠着布条。“清点完毕,阵亡六十七人,伤一百三十余。霹雳炮损耗两轮,尚余一门可运作。”

  李骁点头,翻身下马。他走到俘获的一匹蛮族战马旁,掀开鞍袋,取出一张羊皮地图。上面用炭笔标注了几处据点,其中一处写着“石岭”。

  “他们本打算今晚夜袭隘口。”他说,“现在计划变了。”

  副将皱眉:“要不要立刻通报江南?”

  “来不及。”李骁将地图收起,“而且父亲早料到会有伏兵。他让我守住三道梁,我就守得住。”

  他抬头看向北面山峦。雨势稍歇,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透出些许灰白光亮。

  “传令下去,就地扎营。伤员集中安置,医队接管。另外,派两队游骑沿东西山脊巡防,每半个时辰换岗一次。今晚他们还会来试探。”

  副将领命而去。

  李骁站在营地中央,看着士兵们忙碌。有人搭帐篷,有人清理武器,还有人在焚烧敌尸。火堆升起时,烟气混着湿木味飘散开来。

  一名军医匆匆走来:“将军,有三个重伤员撑不住了,需要您决定是否截肢。”

  “让他们做主。”李骁说,“谁想活,就动手。药不够,省着用。”

  军医犹豫了一下:“可有一人是您的亲兵,他不肯治,说怕拖累队伍。”

  李骁转身走向医疗棚。掀开帘子,里面躺着四个伤兵。角落里那个年轻人脸色青白,右腿从膝盖以下血肉模糊,却仍咬牙挺着。

  “为什么不喊疼?”李骁问。

  那人勉强一笑:“喊了也没用,还得靠自己熬过去。”

  “你叫什么名字?”

  “陈七,原来是个农夫,三年前参军。”

  李骁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你想活吗?”

  “想。”

  “那就治。”他转向军医,“锯掉,用药止血。要是死了,算在我的账上。”

  军医点头退下。

  李骁走出棚外,天色已暗。值守士兵送来干粮和热水,他接过,却没有吃。

  远处山脊上,一队游骑正缓缓移动。忽然,其中一人举起手臂,发出短促哨音。

  李骁立刻抓起长枪,快步登上了望台。

  “发现什么?”

  “东侧林缘有动静,像是有人在埋设陷阱,挖了深坑,上面盖着树枝。”

  “不止一处。”另一名斥候补充,“西边也发现了类似布置,距离营地不足三百步。”

  李骁冷笑:“想逼我们换位置?做梦。”

  他下令:“调五十人,带上火油罐,悄悄摸过去,在他们设好的坑边上再挖一圈浅沟。等他们半夜偷袭,我们就点火,把他们的路封死。”

  命令传下后,他回到主营帐。地图铺在案上,他用炭笔圈出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

  外面传来脚步声,副将进来汇报:“医队刚收到一批药材,是苏夫人提前部署在断桥沟的储备点送来的。里面有止血散和抗寒汤剂,足够支撑三天。”

  李骁顿了顿笔。“告诉医官,优先供给重伤员。另外,让所有士兵今晚都喝一碗热汤,别冻坏了身子。”

  副将应声要走,又被叫住。

  “明天一早,我要亲自带队巡查防线。”李骁说,“把最精锐的两百骑编为突击队,随时待命。蛮族吃了亏,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副将离开后,帐内只剩他一人。烛火跳动,映着他脸上的血渍和疲惫。

  他伸手摸了摸胸前护甲内侧——那里藏着一枚小小的铜牌,刻着“江南”二字。

  这是出发前母亲亲手交给他的,说是护身符。他不信神异,但这一路风雨兼程,每次摸到它,心里就踏实一分。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哨兵冲进帐外:“将军!东面火起了!我们的诱敌火沟点燃了!”

  李骁霍然起身,抓起长枪就往外走。

  营地东侧,火焰正沿着浅沟蔓延,照亮了七八具跌入深坑的敌军尸体。更多黑影在火光边缘徘徊,不敢靠近。

  “放箭!”他下令。

  高地弓手立刻射击,火矢落入敌群。惨叫声此起彼伏。

  李骁立于高坡,看着敌人溃退的方向。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风卷着火星飞向北方,像无数只燃烧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