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伏在草丛里,弓已收起,无羽箭插回腰侧皮囊。墙内声音断了,只剩风掠过荒草的轻响。他没动,右手压在身前泥土上,感知着远处脚步渐远的震动。两名下属从左右匍匐靠近,一人在他耳边低语:“东面林子空的,没人埋伏。”另一人点头,“西坡有新踩的印子,通向后山。”
他缓缓起身,拍去膝上湿泥,从怀中取出那半枚铜牌,指尖沿着断裂处滑过。昨夜雨水浸过,铜面泛出暗绿,但缠枝莲托双鱼的纹路依旧清晰。他盯着看了两息,抬眼望向寨门。门框歪斜,木栓外侧有一道斜痕,像是被硬物反复刮擦所致。
“过去看看。”他低声说。
三人贴墙而行,动作轻缓。到了门边,李毅蹲下,将铜牌边缘对准木栓上的刮痕。纹路咬合,分毫不差。他收回手,眼神沉了下去。
这寨子不是临时窝点,是早有准备的据点。
“绕后。”他打了个手势。
三人转至寨后松林,借树影掩身。李毅攀上一株老松,脚尖踩进树干裂口,双手攀住横枝,一跃而上。树冠高处,视野豁然。寨内院落完整,正堂门前立着哨岗,来回踱步,腰间佩刀未入鞘。东厢房前堆着新土,颜色比四周浅,夯得不实。西侧猪圈屋顶塌了一角,但围栏下有新鲜脚印进出,方向偏南。
他记下位置,跳下树,蹲在地上用短刃尖划出简图:正门、东厢、猪圈、后山小径。四条路线,三个死角。他指着东厢,“东西藏那儿。”又划过猪圈,“地道出口。”最后点在东南高坡,“我们守这儿,风顺,能听清里面说话。”
天色渐暗,三人退至东南高坡林中埋伏。干粮分食,水袋轮流喝了一口。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一道人影从小径走出,粗布衣裤,脚上沾泥。李毅抬手,示意不动。那人走出三百步,在路边灌木后停下解手。就在他提裤转身时,一道黑影掠出,快如疾风。等那人反应过来,腰带已空,鞋垫不见。
李毅退回林中,摊开鞋垫。内衬沾着红黏土,颜色深褐,质地粘稠。他捻了一点,搓不开。这种土不在豫南,只在北方几州才有。王晏旧宅所在之地,正是其一。
“对上了。”下属低声说。
李毅点头,将鞋垫收进油布包,又取出一张薄纸,展开后是洛阳西门出入记录的抄本。三日前,三人夜出,脚底残留官靴纹路。今日此人鞋底针脚紧密,非民间所制,与当日足迹一致。
线索闭合。
他取出密信筒,写下一行字:“荒寨为王晏私产,三年前购入,原作囤粮。今重修门栓、设地道、藏火油,疑为指挥中枢。东厢地下藏物,西侧猪圈通外。四名壮汉已于午时抬箱入内,箱角露火油罐。待命。”写毕,封蜡吹气,交给一名下属,“快马回城,交李骁亲启,不得经手他人。”
那人领命,翻身上马,裹布的蹄声迅速远去。
剩下两人继续监视。日头升高,寨内无人再出。李毅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耳朵却始终听着风里的动静。他知道,这种地方不会只有一条路。敌人既然敢修整寨门,就一定留了退路。他在等,等更多人出现,等规律成形。
第三日午时,阳光正烈。
四名壮汉从后山小径走近,肩扛木箱,步伐沉重。箱子未封死,一角露出铁皮罐口,油光微闪。他们穿过寨门,直入东厢。片刻后,一人出来,拍了拍手,朝哨岗说了句什么,两人一同走进正堂。
李毅睁开眼,盯着东厢门口的新脚印。四个人进去,只有三个出来。少的那个,留在里面处理东西。
他低头看地,用刀尖在泥上重新画了一遍布局。这次标出人数流动:每日清晨一人出,傍晚一人回;每两日有物资运入,多在午后;正堂夜间有灯,持续到三更。规律已现,行动节点也清楚——下次动手,必在医馆复工之后,目标仍是烧房伤人。
他收起刀,从怀中取出另一块油布,将弓弩仔细裹好。这不是用来杀人的武器,是压制声响的工具。他不需要现在冲进去,他要的是全盘掌控。
“大人,”身旁下属低声道,“要不要派人盯住后山?万一他们今晚就走?”
“不。”李毅摇头,“他们不会走。火油都运到了,人也齐了,就等一个信号。现在撤,前功尽弃。”
“那……我们一直等?”
“等命令。”他说完,目光落在东南坡下的小路上。那条路通向官道,也通向医馆工地。只要这支队伍还在,破坏就不会停。而他必须确保,下一波袭击发生之前,这里已经被彻底拔除。
他仰头看了看天色。云层压得低,风向由北转东。适合潜行,也适合突袭。
他从腰间解下水袋,喝了一口,又递给下属。然后取出一块干饼,慢慢嚼着。眼睛始终没离开寨墙。
太阳西斜,寨内开始生火做饭。炊烟从正堂后方升起,颜色灰白,带着柴草味。李毅忽然抬手,示意噤声。他听见了——从东厢传来一声闷响,像是重物落地。紧接着,地面微微震了一下。
有人在挖。
他站起身,走到坡边,俯视整个寨子。东厢的土堆比昨日更低了些,边缘有新翻的痕迹。他记得苏婉说过,医馆的地基要挖一尺半,坡度三分。这些人也在挖,但他们要埋的,不是排水沟。
他回头看向下属,“记下时间。”
“未时二刻,东厢异动。”
他点头,将最后一口干饼咽下,把油布包重新系紧,挂在腰后。然后抽出短刃,检查刃口。锋利,无损。他又摸了摸弓弦,绷得刚好。
一切就绪。
远处,一只野兔从草丛窜出,惊起飞鸟。寨墙上哨岗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踱步。
李毅没有动。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还没开始。现在他掌握的不只是地点,是节奏,是对方的呼吸频率。他要让上面知道,这个巢穴不仅存在,而且正在运作,每一刻都在策划新的破坏。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放在掌心。这是临行前从茶肆拿的,和他压在碗底的那几枚一样。他看着它,忽然想起那个说“瘟神庙”的人。那人已经跑了,但跑不了多久。只要这个寨子还在,线就不会断。
他合拢手掌,铜钱被攥紧。
风从东南来,吹动林梢。他站在高处,身影隐在树影之间,像一把收在鞘中的刀。
寨墙内,东厢的门开了。一个人走出来,手里拿着铲子,往土堆上又盖了一层新泥。
        他缓缓起身,拍去膝上湿泥,从怀中取出那半枚铜牌,指尖沿着断裂处滑过。昨夜雨水浸过,铜面泛出暗绿,但缠枝莲托双鱼的纹路依旧清晰。他盯着看了两息,抬眼望向寨门。门框歪斜,木栓外侧有一道斜痕,像是被硬物反复刮擦所致。
“过去看看。”他低声说。
三人贴墙而行,动作轻缓。到了门边,李毅蹲下,将铜牌边缘对准木栓上的刮痕。纹路咬合,分毫不差。他收回手,眼神沉了下去。
这寨子不是临时窝点,是早有准备的据点。
“绕后。”他打了个手势。
三人转至寨后松林,借树影掩身。李毅攀上一株老松,脚尖踩进树干裂口,双手攀住横枝,一跃而上。树冠高处,视野豁然。寨内院落完整,正堂门前立着哨岗,来回踱步,腰间佩刀未入鞘。东厢房前堆着新土,颜色比四周浅,夯得不实。西侧猪圈屋顶塌了一角,但围栏下有新鲜脚印进出,方向偏南。
他记下位置,跳下树,蹲在地上用短刃尖划出简图:正门、东厢、猪圈、后山小径。四条路线,三个死角。他指着东厢,“东西藏那儿。”又划过猪圈,“地道出口。”最后点在东南高坡,“我们守这儿,风顺,能听清里面说话。”
天色渐暗,三人退至东南高坡林中埋伏。干粮分食,水袋轮流喝了一口。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一道人影从小径走出,粗布衣裤,脚上沾泥。李毅抬手,示意不动。那人走出三百步,在路边灌木后停下解手。就在他提裤转身时,一道黑影掠出,快如疾风。等那人反应过来,腰带已空,鞋垫不见。
李毅退回林中,摊开鞋垫。内衬沾着红黏土,颜色深褐,质地粘稠。他捻了一点,搓不开。这种土不在豫南,只在北方几州才有。王晏旧宅所在之地,正是其一。
“对上了。”下属低声说。
李毅点头,将鞋垫收进油布包,又取出一张薄纸,展开后是洛阳西门出入记录的抄本。三日前,三人夜出,脚底残留官靴纹路。今日此人鞋底针脚紧密,非民间所制,与当日足迹一致。
线索闭合。
他取出密信筒,写下一行字:“荒寨为王晏私产,三年前购入,原作囤粮。今重修门栓、设地道、藏火油,疑为指挥中枢。东厢地下藏物,西侧猪圈通外。四名壮汉已于午时抬箱入内,箱角露火油罐。待命。”写毕,封蜡吹气,交给一名下属,“快马回城,交李骁亲启,不得经手他人。”
那人领命,翻身上马,裹布的蹄声迅速远去。
剩下两人继续监视。日头升高,寨内无人再出。李毅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耳朵却始终听着风里的动静。他知道,这种地方不会只有一条路。敌人既然敢修整寨门,就一定留了退路。他在等,等更多人出现,等规律成形。
第三日午时,阳光正烈。
四名壮汉从后山小径走近,肩扛木箱,步伐沉重。箱子未封死,一角露出铁皮罐口,油光微闪。他们穿过寨门,直入东厢。片刻后,一人出来,拍了拍手,朝哨岗说了句什么,两人一同走进正堂。
李毅睁开眼,盯着东厢门口的新脚印。四个人进去,只有三个出来。少的那个,留在里面处理东西。
他低头看地,用刀尖在泥上重新画了一遍布局。这次标出人数流动:每日清晨一人出,傍晚一人回;每两日有物资运入,多在午后;正堂夜间有灯,持续到三更。规律已现,行动节点也清楚——下次动手,必在医馆复工之后,目标仍是烧房伤人。
他收起刀,从怀中取出另一块油布,将弓弩仔细裹好。这不是用来杀人的武器,是压制声响的工具。他不需要现在冲进去,他要的是全盘掌控。
“大人,”身旁下属低声道,“要不要派人盯住后山?万一他们今晚就走?”
“不。”李毅摇头,“他们不会走。火油都运到了,人也齐了,就等一个信号。现在撤,前功尽弃。”
“那……我们一直等?”
“等命令。”他说完,目光落在东南坡下的小路上。那条路通向官道,也通向医馆工地。只要这支队伍还在,破坏就不会停。而他必须确保,下一波袭击发生之前,这里已经被彻底拔除。
他仰头看了看天色。云层压得低,风向由北转东。适合潜行,也适合突袭。
他从腰间解下水袋,喝了一口,又递给下属。然后取出一块干饼,慢慢嚼着。眼睛始终没离开寨墙。
太阳西斜,寨内开始生火做饭。炊烟从正堂后方升起,颜色灰白,带着柴草味。李毅忽然抬手,示意噤声。他听见了——从东厢传来一声闷响,像是重物落地。紧接着,地面微微震了一下。
有人在挖。
他站起身,走到坡边,俯视整个寨子。东厢的土堆比昨日更低了些,边缘有新翻的痕迹。他记得苏婉说过,医馆的地基要挖一尺半,坡度三分。这些人也在挖,但他们要埋的,不是排水沟。
他回头看向下属,“记下时间。”
“未时二刻,东厢异动。”
他点头,将最后一口干饼咽下,把油布包重新系紧,挂在腰后。然后抽出短刃,检查刃口。锋利,无损。他又摸了摸弓弦,绷得刚好。
一切就绪。
远处,一只野兔从草丛窜出,惊起飞鸟。寨墙上哨岗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踱步。
李毅没有动。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还没开始。现在他掌握的不只是地点,是节奏,是对方的呼吸频率。他要让上面知道,这个巢穴不仅存在,而且正在运作,每一刻都在策划新的破坏。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放在掌心。这是临行前从茶肆拿的,和他压在碗底的那几枚一样。他看着它,忽然想起那个说“瘟神庙”的人。那人已经跑了,但跑不了多久。只要这个寨子还在,线就不会断。
他合拢手掌,铜钱被攥紧。
风从东南来,吹动林梢。他站在高处,身影隐在树影之间,像一把收在鞘中的刀。
寨墙内,东厢的门开了。一个人走出来,手里拿着铲子,往土堆上又盖了一层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