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捧着那张染血的纸条退下,李毅已立在殿外石阶上。他没等传召,听见脚步声便转身迎上来,甲片擦过廊柱发出轻响。
“子时三刻。”他低声重复,目光扫过纸条上的字迹,“西华门外死了人,是咱们的人。”
李震站在殿门口,未应声。风从宫道尽头卷来,吹动檐角铜铃,一下,又一下。
“你带多少人?”
“三十个,都是老手。”李毅将双匕插回腰侧皮鞘,袖中弩机扣弦微响,“南熏殿、御河桥、西华门,三点布控。刺客若想近身,必走这三处之一。”
李震点头:“别惊动宫里其他人。乾清宫不动一兵一卒,让他们以为陛下仍在原处。”
“明白。”李毅抱拳,转身欲走。
“等等。”李震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符,递过去,“这是密探临死前攥着的,你看一眼。”
李毅接过,指尖摩挲符面。半句刻文嵌在锈痕之间:“龙脉断处,真君当兴。”字体歪斜,像是仓促凿成。他抬眼,李震已转身回殿,背影沉入灯火深处。
他收起铜符,快步走向宫墙暗处。
西华门一带早已清空守夜杂役。锦衣卫换上禁军服色,分散埋伏于值房与夹道。李毅亲自蹲守御河石桥下方,水声潺潺,掩住呼吸节奏。两名手下伏在对岸槐树后,以布巾裹住刀柄,防金属反光。
子时刚过,一道灰影贴着宫墙根移动。脚步极轻,但落地时右足略拖,与禁军巡夜步伐不符。李毅屏息,右手搭上袖弩。
灰影行至桥头,忽然停步,似有所觉。
一声短哨破空而起。
三面灯笼同时点亮,锦衣卫从暗处扑出。那人猛地抽刀,寒光一闪,直扑桥心。李毅跃起,袖弩连发两矢,第一支击偏其手腕,第二支钉入咽喉。尸体倒地时溅起水花,手中短刃滑落,刃口泛蓝。
手下上前翻检,从怀中掏出火折与引信包。“想烧南熏殿东厢,那边堆着冬炭。”
“不止刺杀。”李毅蹲下,拨开死者衣领,颈后烙有一枚小印,形如断裂山脊,“这是清虚观死士的标记,王晏养了多年。”
他站起身,下令:“把尸首拖去偏院,别留痕迹。继续盯。”
第二波动静出现在南熏殿偏廊。一名伪装成夜巡军官的死士试图混入内廷,被提前换岗的锦衣卫识破口令破绽。双方交手不过五招,对方见势不妙,转身就逃。三名锦衣卫追出百步,在御花园假山洞口将其围住。那人咬破唇间毒囊,倒地前掷出一把飞镖,伤了一人左肩。
李毅赶到时,毒发者尚在抽搐。他亲手撬开其嘴,取出残余药丸,黑褐色,无味。
“不是寻常砒霜。”他递给随行医官,“带回衙门验。”
第三组报讯来自清虚观废院。四名死士据守院内高台,投下石灰包与铁蒺藜,封锁大门。两名锦衣卫冲阵时被迷眼受伤。
李毅赶到时,院墙外已围满人马。他看了一眼高台,下令:“不用强攻。搬两捆浸油麻绳进来,点烟。”
手下依令行事。浓烟顺着风势灌入院中。片刻后,咳嗽声从屋顶传来。一人翻越西侧矮墙企图突围,被埋伏在柴房后的锦衣卫扑倒。
李毅亲自带队翻墙而入。院内烟雾弥漫,视线不足五尺。他贴墙前行,耳听脚步错乱,判断三人被困正厅。一脚踹开木门,两名死士挥刀扑来,动作迟缓,显已中毒。
他避过第一刀,肘击对方胸口,趁其后仰之际拔出腰匕,横切咽喉。另一人刚举臂,李毅已欺身近前,匕首自肋下穿入,直抵心脏。尸体软倒时,他顺势抽出刀刃,甩去血珠。
最后一人跪坐在角落,手中短剑抵住自己脖颈。
“放下兵器。”李毅站着没动,“你想死,有的是办法。”
那人抬头,眼中布满血丝:“你们赢不了。就算杀了我们,还有更多人在等着。”
“等什么?”
“等龙脉崩裂那天。”他嘴角扯出笑,“到时候,天命归谁,还不知道。”
李毅缓缓走近:“你说的龙脉,是指大雍祖陵下的那条?还是……我们修复的那几段?”
那人一怔,显然没料到他会提这个。
“你们根本不懂。”他声音发颤,“那不是你们能碰的东西。每修一段,反噬就越重。你们以为是在救世,其实是在催命。”
话音未落,他猛然挥剑。
李毅抢前半步,左手格开其臂,右手匕首刺入肩胛,将人牢牢钉在地上。那人惨叫一声,短剑脱手。
“带回去。”李毅抽出匕首,任手下将其捆缚,“别让他死。”
院中烟散得差不多了。锦衣卫开始清点缴获:统一制式黑衣七套,毒针筒三具,伪造禁军腰牌五块,另有一本残页账簿,记录每月向某商号支付银两,用途标注为“香火供奉”,但笔迹与王晏府文书极为相似。
李毅蹲在尸体旁,再次查看颈后烙印。断裂山脊之下,隐约可见一点凸起,像是一枚新芽。他用指腹擦了擦,锈迹剥落些许,露出底下细微刻线——竟与家族空间中某段未解锁图谱轮廓一致。
他不动声色,将尸体衣领合拢,起身下令:“六具尸体明日辰时挂午门外示众,震慑余党。活口押入锦衣卫大狱,单独关押,不准任何人探视。”
有人问:“要不要报大理寺?”
“不必。”李毅扫视众人,“这事由我直接向陛下禀报。今晚所有行动,只记档,不传话。”
寅时初,皇城恢复寂静。李毅返回锦衣卫指挥司,在灯下铺开奏报纸卷。墨刚磨好,他却停了笔。
袖中那枚铜符又被掏了出来。正面刻谶语,背面在火光下显出细密纹路——是一座山形机关图,中枢位置标着一个古篆“李”字。
他盯着看了许久,最终将其放入案角暗格。格底已有三件类似物件,皆来自近年剿灭的隐秘势力。
写完奏报,天边已泛青白。他吹熄灯,走出门檐。
晨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他站在台阶上,望着宫城方向。远处钟楼还未敲响晨鼓,整座皇城仍陷在沉默之中。
他的右手慢慢握紧腰间匕首柄,掌心压着一道旧疤——那是幼年流浪时被野狗咬伤留下的。如今早已愈合,但在某些夜里,仍会隐隐作痛。
院中马匹打了个响鼻,蹄子刨了两下地。
李毅转身步入暗室,门在他身后合拢,不留一丝缝隙。
        “子时三刻。”他低声重复,目光扫过纸条上的字迹,“西华门外死了人,是咱们的人。”
李震站在殿门口,未应声。风从宫道尽头卷来,吹动檐角铜铃,一下,又一下。
“你带多少人?”
“三十个,都是老手。”李毅将双匕插回腰侧皮鞘,袖中弩机扣弦微响,“南熏殿、御河桥、西华门,三点布控。刺客若想近身,必走这三处之一。”
李震点头:“别惊动宫里其他人。乾清宫不动一兵一卒,让他们以为陛下仍在原处。”
“明白。”李毅抱拳,转身欲走。
“等等。”李震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符,递过去,“这是密探临死前攥着的,你看一眼。”
李毅接过,指尖摩挲符面。半句刻文嵌在锈痕之间:“龙脉断处,真君当兴。”字体歪斜,像是仓促凿成。他抬眼,李震已转身回殿,背影沉入灯火深处。
他收起铜符,快步走向宫墙暗处。
西华门一带早已清空守夜杂役。锦衣卫换上禁军服色,分散埋伏于值房与夹道。李毅亲自蹲守御河石桥下方,水声潺潺,掩住呼吸节奏。两名手下伏在对岸槐树后,以布巾裹住刀柄,防金属反光。
子时刚过,一道灰影贴着宫墙根移动。脚步极轻,但落地时右足略拖,与禁军巡夜步伐不符。李毅屏息,右手搭上袖弩。
灰影行至桥头,忽然停步,似有所觉。
一声短哨破空而起。
三面灯笼同时点亮,锦衣卫从暗处扑出。那人猛地抽刀,寒光一闪,直扑桥心。李毅跃起,袖弩连发两矢,第一支击偏其手腕,第二支钉入咽喉。尸体倒地时溅起水花,手中短刃滑落,刃口泛蓝。
手下上前翻检,从怀中掏出火折与引信包。“想烧南熏殿东厢,那边堆着冬炭。”
“不止刺杀。”李毅蹲下,拨开死者衣领,颈后烙有一枚小印,形如断裂山脊,“这是清虚观死士的标记,王晏养了多年。”
他站起身,下令:“把尸首拖去偏院,别留痕迹。继续盯。”
第二波动静出现在南熏殿偏廊。一名伪装成夜巡军官的死士试图混入内廷,被提前换岗的锦衣卫识破口令破绽。双方交手不过五招,对方见势不妙,转身就逃。三名锦衣卫追出百步,在御花园假山洞口将其围住。那人咬破唇间毒囊,倒地前掷出一把飞镖,伤了一人左肩。
李毅赶到时,毒发者尚在抽搐。他亲手撬开其嘴,取出残余药丸,黑褐色,无味。
“不是寻常砒霜。”他递给随行医官,“带回衙门验。”
第三组报讯来自清虚观废院。四名死士据守院内高台,投下石灰包与铁蒺藜,封锁大门。两名锦衣卫冲阵时被迷眼受伤。
李毅赶到时,院墙外已围满人马。他看了一眼高台,下令:“不用强攻。搬两捆浸油麻绳进来,点烟。”
手下依令行事。浓烟顺着风势灌入院中。片刻后,咳嗽声从屋顶传来。一人翻越西侧矮墙企图突围,被埋伏在柴房后的锦衣卫扑倒。
李毅亲自带队翻墙而入。院内烟雾弥漫,视线不足五尺。他贴墙前行,耳听脚步错乱,判断三人被困正厅。一脚踹开木门,两名死士挥刀扑来,动作迟缓,显已中毒。
他避过第一刀,肘击对方胸口,趁其后仰之际拔出腰匕,横切咽喉。另一人刚举臂,李毅已欺身近前,匕首自肋下穿入,直抵心脏。尸体软倒时,他顺势抽出刀刃,甩去血珠。
最后一人跪坐在角落,手中短剑抵住自己脖颈。
“放下兵器。”李毅站着没动,“你想死,有的是办法。”
那人抬头,眼中布满血丝:“你们赢不了。就算杀了我们,还有更多人在等着。”
“等什么?”
“等龙脉崩裂那天。”他嘴角扯出笑,“到时候,天命归谁,还不知道。”
李毅缓缓走近:“你说的龙脉,是指大雍祖陵下的那条?还是……我们修复的那几段?”
那人一怔,显然没料到他会提这个。
“你们根本不懂。”他声音发颤,“那不是你们能碰的东西。每修一段,反噬就越重。你们以为是在救世,其实是在催命。”
话音未落,他猛然挥剑。
李毅抢前半步,左手格开其臂,右手匕首刺入肩胛,将人牢牢钉在地上。那人惨叫一声,短剑脱手。
“带回去。”李毅抽出匕首,任手下将其捆缚,“别让他死。”
院中烟散得差不多了。锦衣卫开始清点缴获:统一制式黑衣七套,毒针筒三具,伪造禁军腰牌五块,另有一本残页账簿,记录每月向某商号支付银两,用途标注为“香火供奉”,但笔迹与王晏府文书极为相似。
李毅蹲在尸体旁,再次查看颈后烙印。断裂山脊之下,隐约可见一点凸起,像是一枚新芽。他用指腹擦了擦,锈迹剥落些许,露出底下细微刻线——竟与家族空间中某段未解锁图谱轮廓一致。
他不动声色,将尸体衣领合拢,起身下令:“六具尸体明日辰时挂午门外示众,震慑余党。活口押入锦衣卫大狱,单独关押,不准任何人探视。”
有人问:“要不要报大理寺?”
“不必。”李毅扫视众人,“这事由我直接向陛下禀报。今晚所有行动,只记档,不传话。”
寅时初,皇城恢复寂静。李毅返回锦衣卫指挥司,在灯下铺开奏报纸卷。墨刚磨好,他却停了笔。
袖中那枚铜符又被掏了出来。正面刻谶语,背面在火光下显出细密纹路——是一座山形机关图,中枢位置标着一个古篆“李”字。
他盯着看了许久,最终将其放入案角暗格。格底已有三件类似物件,皆来自近年剿灭的隐秘势力。
写完奏报,天边已泛青白。他吹熄灯,走出门檐。
晨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他站在台阶上,望着宫城方向。远处钟楼还未敲响晨鼓,整座皇城仍陷在沉默之中。
他的右手慢慢握紧腰间匕首柄,掌心压着一道旧疤——那是幼年流浪时被野狗咬伤留下的。如今早已愈合,但在某些夜里,仍会隐隐作痛。
院中马匹打了个响鼻,蹄子刨了两下地。
李毅转身步入暗室,门在他身后合拢,不留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