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打松子前的准备-《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咦,感觉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可这脑子特么的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来。”

  出了草甸子,过山脊的时候,李越山回头看了一眼上下放了绳套的草甸,有些疑惑的低声嘀咕道。

  潜意识里,李越山似乎发现了什么,可仔细一想,却又一点头绪都没有。

  招呼着狗子们,李越山绕过了望台又朝着北尧的方向狂奔。

  “卧槽?”

  眼瞅着都快过河道沟外的山梁了,正在狂奔的李越山瞬间停了下来。

  刚刚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瞬间明白了过来。

  为啥之前在草甸子的时候会纳闷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一路过去,别说其他的牲口了,就连草甸子里面最多的野鸡,他愣是一个都没碰上。

  “特么的,不会这么邪性吧?”

  李越山回头看向了望台的方向,嘴里喃喃道。

  没了富贵的加持,他真的就这么衰?

  换成往常,就这一来一回,别说他亲自出手了,就凭借白熊和那些狗子,都能叼回来不少东西。

  可这一趟下来,他毛都没捞到一根。

  “大概,可能……或许就是凑巧了吧?”

  李越山一边自我安慰,一边朝着河道沟的方向走去。

  狗子们包括白熊在内,都已经累得腿脚都打哆嗦了,只能尽力的跟在李越山的身后,也没那个体力出去浪了。

  过了河道沟,在进村之前,李越山寻摸了几块小石头,在边林子里晃荡了一个多小时。

  等快到晌饭口上的时候,这家伙才心满意足的拎着两只麻巧儿走了出来。

  “毕竟进了一趟山,咋地也不能空手回去不是?”

  看着手里拎着的两只干巴的麻巧儿,李越山出言宽慰自己道。

  ……

  接下来的两天,李越山不是在绑绳套,就是在去下套子的路上。

  除了山场子之外,野荞坡,西岭水库,东阳山等等周边的地方,李越山都跑了遍。

  只要他认为适合下套的地方,几乎都没有放过。

  第三天早上,正当李越山蹲在院子里绑绳套的时候,狗蛋背着一个皮囊子走了进来。

  “山子哥,我爹让把这东西给你送来。”

  说着,狗蛋就从后腰上解下来一个箭壶,里面端端正正的装着十二根箭矢。

  这些箭矢当中,有一半是之前李越山在赵老八家里见过的暗中箭头带着机巧的箭矢。

  剩下的六支箭矢有粗有细,箭头也是五花八门。

  “我爹听说今天两尧要组织人进山打松子儿,所以让我跟着你一起。”

  眼见李越山收下箭壶,狗蛋立刻开口说道。

  “你?”

  “你家又不缺那一口,何必跟着进去冒这个风险呢?”

  之前赵老八也提过一句,李越山当时也答应了。

  可在赵老幺来过家里之后,李越山又想了想,别人家这是活不下去了才去玩命的。

  这马二炮家里不缺吃不缺喝的,为啥非得把儿子往那要命的地方推送?

  “这我哪敢问啊!”

  狗蛋挠挠头,随即苦笑着说道。

  马二炮别看还没有家里的水缸高,可在老马家那是绝对的说一不二。

  别说他们兄弟了,就算是村里的一些长辈,看见这个矮子都心里直发怵。

  “行吧,进山之后跟紧我,别走丢了。”

  李越山点了点头,随即将随身的皮囊扔给了狗蛋。

  就在这会的功夫,赵老七带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山子,收拾好了没,我们人都到齐了,就等你了。”

  赵长田进门之后,先是和蹲在东厢房门槛外的老李头打了声招呼,随即转头看向李越山笑着问道。

  “他也去?”

  李越山看着赵长田带进门的年轻人,微微皱眉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才几天的功夫,这时候进山和找死有啥区别?”

  看着那满脸憋红的年轻人,李越山毫不客气的说道。

  而这年轻人,就是一月之前进山打天麻,在三岔沟挑衅李越山被富贵打断了手臂的赵强。

  “他毕竟在东尧年轻人里也算熟山客了,这一趟进的远,打松子用不上,但领着骡子往回送还是没问题的。”

  赵长田推了一把杵在原地的赵强,笑着对李越山解释道。

  往年也有打松子的,虽然都在边林不远处打,但数量确实不少,总不能打一点就让人送回来一趟。

  所以往年打松子的时候,就会专门找几个熟路的,只是负责领着骡队来回运松果。

  “山子,上一次打天麻,是我不……”

  “行了行了,既然七爷都开口了,我还能硬鼓着不让你去?走吧!”

  赵强鼓了好大的劲,可服软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越山不耐烦的打断。

  虽然不是一个村的,但两家相隔也就不到一根烟的工夫,谁还不知道谁是个什么德性?

  多他一个不多,只要不凑上前来找巴掌,李越山才懒得管他干什么呢。

  感觉被驳了面子的赵强,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毕竟一来吃过李越山兄弟俩的亏,二来七爷还在这站着呢,也不好多说什么。

  将早上刚刚绑好的几个绳套装好,李越山放飞了白隼,领着狗子招呼着狗蛋出了门。

  四人外加一群狗子,很快便来到了村口。

  众人都一脸火热的看着前呼后拥的李越山,眼中满是希冀。

  从前这个十里八村谁见了都可以踩上一脚的病秧子,现在已然成了北尧山场子的图腾。

  只要跟着他进山,就从没见过有空手而归的时候。

  “七爷,人还是分两拨,不然到时候打了东西,回来又添了话茬子。”

  看着搅合在一起的众人,李越山转头对着赵长田建议道。

  两尧本是同宗,所以除了李越山这个外姓人之外,几乎都沾着亲戚。

  可别看现在都好像亲热的很,但李越山明白这些人的尿性。

  一旦最后回来扯不清楚,两边的人十成十的会立马翻脸不认人!

  所以为了防止后面扯皮,最好还是现在就分帮清楚。

  “也是。”

  赵长田听了李越山的建议点了点头,随即招呼两伙人按照各自村子分成了两帮。

  等人分清楚之后,李越山按照前两天和赵长田商量好的路线,带人直奔野荞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