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野荞坡松林的变化-《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野荞坡背阴的草甸子后面,有汉水到北尧这一道上最大的华松林子。

  那林子绵延进深山老林,具体延伸进去有多少,没人说的清楚。

  往年到了这个时节,附近村里的闲工都会成群结队的去林子里打一些松果。

  当然,也只是在边林附近晃悠,再远一点就很少有人进去了。

  而这边林子的松子儿品质一般,不但没有多少油性,而且还带着一股子水性味儿。

  这玩意供销社可不收,大多也只是打来当哄孩子或者早上喝罐茶的时候弄的一点添头。

  两村的人走在道上,虽然还在拉扯闲话,但很明显分成了两拨。

  这道大家都熟,所以也不用李越山或者赵长田去起头,白熊带着狗子们早就窜的没影了。

  大概走了两个多小时,众人这才来到野荞坡下。

  绕过野荞坡,背阴道下就是华松边林子了,众人也不需要人招呼,自顾自的跟着前道上了山坡。

  这一路走来,大家也都发现坡上的野路子都熟了不少,很显然这段时间来这的人不少。

  今年雨水倒反了季节,而且再加上野鸡那么一霍霍,收成几乎都大幅度下降。

  陇县这地方,过了麦收之后,也就趁着这一两个月的时间,还能在山里寻摸一点口粮。

  一旦入了冬,降了晨霜,那就只能抢在大雪封山之前组织人冬猎了。

  相比起打松子和在边林捡山货,冬猎多少就带着点玩命的性质。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绕过山梁之后,站在山脊道上,大家伙都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远远的看去,华松林就在山下不远处的草甸子外。

  而让大伙都忍不住吸凉气的,是因为边林子那边,目之所及几乎全是人。

  不同于两尧这样只有老爷们出来的,那些林边上,老人小孩妇女比比皆是。

  “山子,这有些不对劲啊,即便是村里自留的口粮不足,也不至于将老人孩子都薅来松林子啊!”

  赵长田看着远处在边林忙活的那些老人和妇女小孩,皱眉对着李越山说道。

  这野荞坡后面的松林子虽然也算是村坊边林,但却和村前村后的林子不一样。

  这地方虽然不算深林,但野猪之类的猛兽也不少出现。

  尤其是年前,这里还刚刚发生过野猪吃人的事,这事就还是李越山和富贵给收拾的。

  前前后后,从这野荞坡里,老李家兄弟拉弄出去多少野猪?

  尤其是那个野猪王,就那个块头瞅着就渗人。

  按理说,像汉水这样的地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地方几乎很少再会有人涉足。

  村里就算是再缺口,也不至于将老娘们和孩子老人都撵出来玩命吧?

  “下去看看,反正咱们也不在这一道打松果,对咱没啥影响。”

  李越山也有些纳闷,不过他心里倒是隐隐约约已经有了答案。

  众人下了山坡,过了草甸子。

  “哎哎哎,老孔家的,这怎么还打起来了?快别打了,为这点东西动手,难看不?”

  众人走到边林,发现人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多。

  甚至于,有好些因为占林子还打了起来。

  虽然村子不在一起,但毕竟都是十里八村的,嫁娶拜门的几乎都认识。

  赵长田赶紧上前,将两个撕扯在一起的老娘们给分开。

  “七叔,你说说这都绕了绳的,各打各的就成了,可这老刘家的侉子(专门针对女性的脏话),非要蹚过来捡便宜。”

  被赵长田称作‘老孔媳妇’的中年妇女,掐着腰跳着脚的指向另一个妇女,对方祖上八辈祖宗都在嘴里享受着不重样的头衔。

  对面当然也是毫不退缩,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词汇络绎不绝。

  两边赵长田都认识,也不好偏颇,只能对着各自劝说了几句,好不容易才将这俩娘们劝走。

  “这到底都抽啥风呢?”

  看着拎着竹竿子,在松林里忙得不可开交的众人,赵长田是一头的雾水。

  这时候,赵强走了过来。

  “七爷,打听清楚了。”

  李越山虽然也不待见这家伙,但相比起北尧村前会计和队长家的那几个,这家伙多少还能强点。

  “哦,啥情况这是?”

  赵长田一愣,赶紧看向赵强问道。

  “说是镇里来了几个外地的,专门来收山货和松果,边林子出的也收,给的价格也不低。”

  赵强将打听到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不怕蹲笆篱子啊?”赵长田听完,有些不怎么相信。

  毕竟这个口上,虽然比起以前松懈了不少,但毕竟还是不被容许的,怎么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的?

  “说是那些外地人挂靠的镇供销社,门路正着呢。不然这些人也不会跑着来忙活。”

  “哦,我说呢……”

  听完赵强的解释,赵长田这才回过神来。

  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个时候的消息传递有多喜人了。

  别说两个城市之间了,就算是同一个乡,靠近镇上的村里得到消息的速度也比北尧这样的犄角旮旯要快的多。

  “七爷,要不咱们也回去两个人,给村里传个话?”

  这时候,有人偷摸凑了上来,来到赵长田跟前试探着说道。

  蚂蚱腿也是肉,既然别的村子人都出来打口粮了,他们村里的老人小孩也照样可以啊。

  “山子,你怎么说?”

  赵长田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转头看向李越山。

  “咱们先往里面蹚,等到了地方打了松果,头一茬送回去之后,再让人给村支书带个话就成了。”

  李越山想了想,开口建议道。

  “成!”

  赵长田点了点头,随即招呼着众人往林子深处赶。

  在山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像这种松林,越往里林子越密,树林子一旦密集,周围没有参照的很容易绕迷了路。

  李越山走在最前头,手里还拎着一根木棍,每走十几步,都会在树干上敲几下。

  而听到李越山的动静,后面跟着的赵长田也会跟着敲几下身边的松树。

  这都是以前参帮进山的手段,针对的就是这种树木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