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拜师进门-《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等狗蛋挨完打之后,老李头这才将手中的竹条放在了一边的桌子上,随即又拿起烟锅子来。

  狗蛋忍着背后火辣辣的疼,上前装好旱烟,然后再用一旁的火柴点上。

  老李头咂吧了两口旱烟,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鸽子蛋大小的玉握来。

  “咱们这一行看眼,看鼻子也看手,这东西留着润手吧。”

  说着将那润色不错的玉握递给了面前跪着的狗蛋。

  “谢师父。”

  狗蛋先是磕了个头,这才举起双手将玉握捧了回来。

  在场看热闹的都是些大老粗,自然不会看出这里面的门道。

  可李越山虽然也没接触过这东西,可在网上看的多了,自然也能了解一二。

  再说了,这年月在北尧这么个屁大的点地方,做工能到这种地步的假玉可比真的还要稀罕。

  所以,对于老李头随身摸索出来的小玩意,他可是眼馋的很。

  唯一让他想不明白的就是,这老头家底子不薄啊,怎么上辈子发送走了之后,自己一件都没摸索出来呢?

  “进礼!”

  在狗蛋接过老李头给的玉握之后,门外站着的马大爷再次嚷嚷了一嗓子。

  随着马大爷的话落下,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回过头去,就看到马二炮请来的那几个同村的汉子,抬着东西一件件的往里面走。

  当时在驴车上,这些东西都用红布盖着,大家也看不到是什么。

  现在看清楚之后,都不自觉的倒吸一口凉气。

  先进门的是一个整猪头,紧跟在身后的是一扇猪肉!

  在这个吃肉都是几两几两来算的时候,这么大一个猪头和一扇猪肉到底等同于后世的什么,李越山都答不上来。

  值钱不值钱两说,关键是这东西一般人你就弄不来这么多!

  除了猪肉之外,后面两人端着一个筐子,竹筐子里面,十二瓶用红绸串联起来的白酒。

  不是红川大曲,也不是陇春酒。

  而是连汉水镇的供销社都见不到的泸州老窖!

  对于这个时候的村里人来说,茅子什么的都太过遥远,遥远的有些不真实了。

  别说现在,就算是三十年后,整个汉水镇不说喝的起喝不起,就说喝过茅子的人,都屈指可数!

  而泸州老窖,在他们的眼里,已经算是捅破天花板的存在了。

  再往后,就是各种点心和四色礼。

  等所有的东西都进门了之后,老李头这才起身,一手拿着旱烟锅子,一手牵着狗蛋出了正堂。

  “老师,以后就劳烦您费心了!”

  等所有的礼物都摆放在院子里之后,马二炮从大爷手里接过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来到老李头面前。

  这时候拜师,家里父母称呼孩子的授业师父都作‘老师’。

  老李头点了点头,随即松开了狗蛋的手,狗蛋转身重新回到了堂屋,将那个竹条取了回来。

  “娃儿他师父,这是家里人给准备的劝戒礼,您收下……”

  说着,马大爷抬手掀开了红布。

  “嘶!嘶嘶!!”

  周围瞬间出现此起彼伏倒吸冷气的声音。

  不是他们眼窝子浅,而是没见过像马二炮这么豪横的人家。

  “这得多少钱啊?!”

  “我的天,都是一沓一沓的大团结,少说也有千八百的吧?”

  “你特么眼瞎了不会数数?一沓一百张正好一千,这里一共十沓你算算有多少?!”

  ……

  周围人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拜师进艺的事,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但是花这么大代价的,他们还真就是头一回见识。

  这年月,当学徒的和拜师进艺本就是两个概念。

  前者就是跟着打打小手,当个小工学点毛边手艺,可后者却不一样,那重要性就和娶一门媳妇差不多。

  可即便如此,整个汉水……不,整个陇县有一家算一家,谁家娶媳妇能舍出这么多钱去?

  要知道,在北尧现在的行情,下聘也就百十来块钱。

  当然,这个时候其他地方李越山不清楚,在北尧汉水这一块,娶媳妇不叫彩礼而叫下聘。

  听老一辈的人说,彩礼那是大户人家娶二房才会给的。

  “礼重了。”

  老李头看了一眼托盘,随即轻声说道。

  “应该的。”

  马二炮摇摇头,将托盘再次举了举。

  老李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将狗蛋手里的竹条拿了过来,横着放在了托盘的另一边。

  劝戒礼,这是北尧这边拜师的规矩。

  老一辈的拜师入门,那可是被师父打死都不带吃官司的。

  所以在拜师进门的时候,家里宽裕的都会备上一份劝戒礼,意思就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师父下手能轻一点。

  接过劝戒礼之后,老李头带着马家堡子的众人进了堂屋,沈先生拿着一只割了冠子的公鸡,在院里西南角不知道在捣鼓啥。

  李越山则招呼着众人落座。

  喜事不撵人,没想到今天让赵二虎闹腾了这么一茬,家里看热闹的多了这么多人。

  李越山赶紧让杨小东挨家挨户地去借桌椅板凳,吴慧也带着芍药娘和云秀在灶房加席。

  好在北尧村口就有供销点,不然其他的不去说,这烟酒都差着一大截呢!

  很快,桌椅板凳搬了回来,李越山招呼着村里那些和自己交情不错的小子们,开始张罗起来。

  众人落座,桌上瓜果点心上齐,众人一边嗑瓜子等上菜,一边说着今天老李家拜门的事。

  “刚在村口的时候,听说马家堡子的居然能拜进李叔手里,我心里还嘀咕呢。”

  “你嘀咕什么?”

  “你这不废话嘛,李叔啥手艺后生们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啊!”

  “别说那位了,就老六家那个傻子,在这里待了也就不到半年吧?你瞅瞅,一个傻子都调教的出息成什么样子了!”

  “你再看看李越山,他以前什么样,再看看人家现在!你难道说这里面没有李叔的手段?谁信啊!”

  ……

  众人聊的热火朝天,一些年纪小的都围在年纪大的人身边,听得两眼直冒光。

  打死他们这些小的也不会想到,那个一年前被全村欺负都不吭声的老李家,以前居然这么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