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品茶-《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阳光从灶房的小窗照进来,落在祖孙俩专注的脸上。

  白茶特有的清甜香气混着木炭的温润气息,在小小的空间里弥漫。

  奶奶时不时伸手拨弄一下灶膛的炭火,又或是帮张凡调整翻茶的角度,偶尔还会讲起当年在茶厂的趣事 。

  说她年轻时为了把控白茶萎凋的湿度,能在晾茶房守上整夜,连打盹都得支着耳朵听窗外的风声。

  不知不觉间,茶叶的颜色变成了温润的灰绿色,芽头的白毫愈发显目,一股清甜醇厚的香气扑面而来,比鲜叶时的清冽多了几分温润。

  “差不多了。” 奶奶让张凡停下手,用茶筅将茶叶扫进竹匾里。

  “得再晾上半天,等彻底干透了,这白茶才算成了。你闻这味儿,带着股蜜香,冲泡的时候能浮在水面上,像朵朵小白花似的。”

  张凡看着竹匾里的茶叶,指尖拂过那些细密的白毫,鼻尖萦绕着醉人的香气,心里头满是成就感。

  爷爷推门进来时,鼻尖先捕捉到了那股清醇的茶香,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几分。

  他手里还拎着刚从菜园摘的黄瓜,看到灶房里的祖孙俩,嗓门洪亮地笑起来:“这是做啥好茶呢?隔着院墙就闻着香味了。”

  “老头子,你回来得正好,小凡刚跟着我做了锅白茶。” 奶奶擦着手从灶房出来,指着竹匾里晾着的茶叶,“你尝尝这新茶的滋味。”

  爷爷放下黄瓜,凑到竹匾前深吸一口气,连连点头:“嗯!这味儿正,带着股子山泉水的清甜味儿,比去年托人买的特级白毫还顺鼻。”

  张凡赶紧找出爷爷常用的紫砂壶,抓了一小撮茶叶放进去。

  刚冲上热水,就见茶叶在壶中翻滚舒展,原本蜷缩的芽叶渐渐展开,像一朵朵小白花在水中绽放,白毫随着水汽浮起,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

  刚揭开紫砂壶盖的瞬间,一股清润的香气便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像是攒了整夜的晨露忽然破雾而出。

  初闻时是雨后茶园的草木清气,带着些微湿润的土腥,细品却能分出层次 。

  先是嫩芽被阳光晒透的暖香,接着是叶片脉络里藏着的兰草般的幽芳,最后竟在鼻尖萦绕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蜜甜,像是山涧野花被蜜蜂采过蜜的余韵。

  张凡端起茶杯时,杯沿还凝着细小的水珠,茶香顺着热气往上蹿,钻进鼻腔的刹那,连呼吸都变得清甜起来。

  他浅浅啜了一口,茶汤刚触到舌尖,并没有想象中的浓烈,反倒是像一汪清泉漫过味蕾,带着点初融雪水的微甘。

  舌尖轻轻一卷,那股清甜里忽然透出几分鲜爽,像是咬了口带着露水的野草莓,却比果香更清透,顺着舌尖往喉咙里钻。

  茶汤滑过喉咙时,最妙的是那股 “润” 劲。

  不像普通茶叶那样带着涩感,反倒像丝绸拂过皮肤,留下一路温润的痕迹。

  咽下去的瞬间,喉头忽然泛起一阵温热的回甘,像是有颗被阳光晒透的冰糖在慢慢融化,甜味不急不躁地漫开来,从喉咙一直甜到心口。

  爷爷咂着嘴,把茶杯凑到眼前仔细看:“你瞧这茶汤里的白毫,像活了似的在水里游。再咂咂舌,这茶气还在嘴里打转呢 。 先是舌尖甜,舌底润,最后连牙缝里都带着股清香。”

  说着他又喝了一大口,闭上眼睛慢慢品:“这茶咽下去,肚子里像是揣了个小暖炉,不烫,却暖得舒服。最奇的是这香气,喝进嘴里还能从鼻子里返出来,带着点烤栗子的温香,混着之前的兰草味,像是把整座山的春景都装进嘴里了。”

  张凡跟着细细品味,果然察觉到茶汤入喉后,鼻腔里返出的香气又有了变化。

  原本清冽的草木香里,多了些炭火烘焙过的醇厚,像是晒足了太阳的棉被,暖融融地裹着嗅觉。

  茶汤在舌尖留下的余韵尤其绵长,哪怕咽下许久,再咂嘴时,舌尖依然能尝到那股清甘,连带着说话时,口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茶香。

  奶奶在一旁剥着橘子,橘瓣的酸甜混着茶香,竟生出种奇妙的和谐:“这茶最难得是‘净’,喝着心里头亮堂。普通茶叶喝多了会腻,这茶却越喝越渴,总想再尝一口那回甘的滋味。”

  爷爷又啜了口茶,目光望向远处,忽然笑道:“忘了说,咱们这靠海的村子,改这茶厂更占优势。”

  他放下茶杯,指了指东边的方向,“从茶厂出来走几步,就能看到海岸线,涨潮时能听见海浪拍礁石的声音,多有景致。”

  张凡笑着点头:“可不是嘛,茶厂这刚改造完,我就特意在靠海那边加了个观景露台,摆了几张竹编桌椅。客人炒完茶、采完茶,就能坐在露台上喝茶看海,海风一吹,多舒坦。”

  他顿了顿,拿起茶壶给爷爷续上茶,继续说道:“不光是露台,我还把原来茶厂的仓库改造成了几间海景房,窗户都朝着大海,早上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日出从海面上跳出来。”

  爷爷听得眼睛发亮:“那可真不错!想当年茶厂哪有这光景,就一心想着多产茶、产好茶。现在这样好,能让城里人既尝到好茶,又能看看咱们这海边的风光。”

  说到村庄发展,爷爷的眉头舒展开来,声音也洪亮了些:“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前几天村支书还来家里念叨,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田地荒了大半。你要是能带着大伙干点事,比啥都强。”

  他顿了顿,指了指茶杯里舒展的茶叶,“就像这茶,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得一片叶跟着一片叶,凑成一芽一叶,才有这醇厚的滋味。”

  张凡望着窗外连绵的青山,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我打算先从农家乐试起,雇村里的婶子们当服务员,工资按天结。等路子走顺了,再搞合作社,把各家的田地集中起来,种有机蔬菜、生态茶,统一包装销售。到时候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