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收拾好工具,准备离开时,林溪又回头望了眼那片浅水区,眼神里满是不舍。
张凡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灰心,这山里还有不少地方能见到朱鹮。”
林溪点点头,重新举起相机,镜头对准远方的山林:“对,还有机会!说不定下一个转角就能见到它们了!”
离开浅水区,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往芦苇荡深处走去。
脚下的路渐渐变得陡峭,两旁的植被也愈发茂密,不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伸展着枝叶,几乎要把路径掩盖。
王教授走得最慢,时不时停下脚步,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片的纹路,嘴里还念念有词。
“这是紫点杓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没想到这儿有这么大一片群落。”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紫色的花瓣上点缀着深色斑点,像极了一只只停在草丛中的紫蝴蝶,“你们看这唇瓣,特化成兜状,能吸引昆虫钻进传粉,这就是植物的智慧。”
林溪举着相机蹲在旁边拍个不停,镜头恨不得贴到花瓣上:“太漂亮了!花瓣摸起来绒绒的,像天鹅绒似的。”
“小心点,别碰伤了。” 王教授轻声提醒,“这种兰科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一点扰动就可能影响它们繁殖。”
往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山路忽然转向一处向阳的山坡。
阳光毫无遮挡地洒在坡面上,暖烘烘的,坡上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王教授刚踏上坡地,脚步猛地顿住,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放大镜差点掉在地上。
“这…… 这是!” 他声音都有些发颤,快步冲到一丛植物前,蹲下身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拂过叶片,像是在触摸稀世珍宝。
众人赶紧围过去,只见那丛植物高约一米,根茎木质化,灰褐色的树皮上布满细密的裂纹,枝条呈灰褐色,叶片呈条形,先端渐尖,上面深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在阳光下泛着独特的光泽,顶端还顶着穗状的雄球花,看着不算起眼,却让王教授激动得满脸通红。
“王教授,这是什么植物啊?” 林溪好奇地问,她从没见过王教授这么激动的样子。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 王教授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这可是北方特有的珍稀树种,而且根据之前的科考记录,咱们这片山区从未有过它的踪迹,这绝对是新发现!你们看这叶片,排成不规则的二列,基部扭转,使叶片正面朝上,这是东北红豆杉区别于南方红豆杉的显着特征,太典型了!”
张凡蹲在旁边看了半天,挠了挠头:“这植物我没见过,看着跟普通的灌木差不多,咋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了?还是新发现?”
三叔也凑过来端详着,眉头皱了又舒:“你别说,这玩意儿我好像在山顶背阴处见过一两株,老辈人叫它‘赤柏松’,说树干里的汁是红色的,能治些筋骨疼,具体叫啥名儿,我也说不清。没想到这儿还有,还是这么大一棵。”
“它的价值可不是治病这么简单。”
王教授站起身,目光里满是敬畏,“东北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 250 万年,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的树皮和枝叶中含有紫杉醇,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原料,加上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野生种群早已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比大熊猫还珍贵!”
李教授也蹲下身,用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这片向阳坡光照充足,又靠近溪流,湿度适宜,土壤偏酸性,正好符合东北红豆杉的生长需求。看这丛植株的胸径,树龄至少有七八十年了。”
“周围还有!” 林溪忽然指着不远处,“那边岩石缝里有一棵,长得更粗壮!哎,那片灌木丛后面好像还有一棵!”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坡地深处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棵,另一棵则藏在灌木丛后,加上眼前这棵,总共三棵东北红豆杉。
它们在阳光下安静地生长着,像三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北方山林的寒来暑往。
“三棵!竟然有三棵!” 王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他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这可是重大的新发现!之前的植物分布图谱里,咱们这一带根本没有东北红豆杉的记录,这三棵的发现,能把它的分布范围向南推进不少,太有研究价值了!”
他拿出卷尺,小心翼翼地测量着每一棵植株的高度和胸径,嘴里不停地报着数据:“第一株,株高 1.2 米,胸径 8.5 厘米,冠幅 1.5 米;第二株,株高 1.5 米,胸径 10 厘米,冠幅 1.8 米;第三株,株高 0.9 米,胸径 6 厘米,冠幅 1.2 米…… 三棵树年龄层次不同,说明这里可能有自然繁殖的迹象,太难得的发现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对张凡和三叔说:“你们以后可得看好了这片坡地,千万别让外人来破坏。这三棵东北红豆杉太珍贵了,它们生长极其缓慢,一年也就长十几厘米,一旦遭到砍伐,百年都恢复不过来。”
说说又想起了啥:“不行,回去我就得上报,必须保护好这!”
“放心吧王教授。” 张凡郑重地点点头,“回去我就跟村里人说,这片坡地严禁任何人进入,谁也不能动这里的一草一木,特别是这三棵宝贝树。”
三叔也在一旁应着:“我回头带着家伙事儿来这附近多转转,看住了,绝不能让偷砍树木的人得逞。老辈人说这山是咱的根,这些宝贝疙瘩,得好好护着。这新发现的三棵树,更是得当成眼珠子似的疼着。”
王教授这才放下心来,又对着三棵东北红豆杉分别拍了几十张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下它们的生长状态,还采集了一点点落在地上的叶片标本,小心翼翼地放进标本盒里。
张凡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灰心,这山里还有不少地方能见到朱鹮。”
林溪点点头,重新举起相机,镜头对准远方的山林:“对,还有机会!说不定下一个转角就能见到它们了!”
离开浅水区,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往芦苇荡深处走去。
脚下的路渐渐变得陡峭,两旁的植被也愈发茂密,不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伸展着枝叶,几乎要把路径掩盖。
王教授走得最慢,时不时停下脚步,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片的纹路,嘴里还念念有词。
“这是紫点杓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没想到这儿有这么大一片群落。”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紫色的花瓣上点缀着深色斑点,像极了一只只停在草丛中的紫蝴蝶,“你们看这唇瓣,特化成兜状,能吸引昆虫钻进传粉,这就是植物的智慧。”
林溪举着相机蹲在旁边拍个不停,镜头恨不得贴到花瓣上:“太漂亮了!花瓣摸起来绒绒的,像天鹅绒似的。”
“小心点,别碰伤了。” 王教授轻声提醒,“这种兰科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一点扰动就可能影响它们繁殖。”
往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山路忽然转向一处向阳的山坡。
阳光毫无遮挡地洒在坡面上,暖烘烘的,坡上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王教授刚踏上坡地,脚步猛地顿住,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放大镜差点掉在地上。
“这…… 这是!” 他声音都有些发颤,快步冲到一丛植物前,蹲下身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拂过叶片,像是在触摸稀世珍宝。
众人赶紧围过去,只见那丛植物高约一米,根茎木质化,灰褐色的树皮上布满细密的裂纹,枝条呈灰褐色,叶片呈条形,先端渐尖,上面深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在阳光下泛着独特的光泽,顶端还顶着穗状的雄球花,看着不算起眼,却让王教授激动得满脸通红。
“王教授,这是什么植物啊?” 林溪好奇地问,她从没见过王教授这么激动的样子。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 王教授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这可是北方特有的珍稀树种,而且根据之前的科考记录,咱们这片山区从未有过它的踪迹,这绝对是新发现!你们看这叶片,排成不规则的二列,基部扭转,使叶片正面朝上,这是东北红豆杉区别于南方红豆杉的显着特征,太典型了!”
张凡蹲在旁边看了半天,挠了挠头:“这植物我没见过,看着跟普通的灌木差不多,咋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了?还是新发现?”
三叔也凑过来端详着,眉头皱了又舒:“你别说,这玩意儿我好像在山顶背阴处见过一两株,老辈人叫它‘赤柏松’,说树干里的汁是红色的,能治些筋骨疼,具体叫啥名儿,我也说不清。没想到这儿还有,还是这么大一棵。”
“它的价值可不是治病这么简单。”
王教授站起身,目光里满是敬畏,“东北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 250 万年,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的树皮和枝叶中含有紫杉醇,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原料,加上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野生种群早已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比大熊猫还珍贵!”
李教授也蹲下身,用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这片向阳坡光照充足,又靠近溪流,湿度适宜,土壤偏酸性,正好符合东北红豆杉的生长需求。看这丛植株的胸径,树龄至少有七八十年了。”
“周围还有!” 林溪忽然指着不远处,“那边岩石缝里有一棵,长得更粗壮!哎,那片灌木丛后面好像还有一棵!”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坡地深处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棵,另一棵则藏在灌木丛后,加上眼前这棵,总共三棵东北红豆杉。
它们在阳光下安静地生长着,像三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北方山林的寒来暑往。
“三棵!竟然有三棵!” 王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他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这可是重大的新发现!之前的植物分布图谱里,咱们这一带根本没有东北红豆杉的记录,这三棵的发现,能把它的分布范围向南推进不少,太有研究价值了!”
他拿出卷尺,小心翼翼地测量着每一棵植株的高度和胸径,嘴里不停地报着数据:“第一株,株高 1.2 米,胸径 8.5 厘米,冠幅 1.5 米;第二株,株高 1.5 米,胸径 10 厘米,冠幅 1.8 米;第三株,株高 0.9 米,胸径 6 厘米,冠幅 1.2 米…… 三棵树年龄层次不同,说明这里可能有自然繁殖的迹象,太难得的发现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对张凡和三叔说:“你们以后可得看好了这片坡地,千万别让外人来破坏。这三棵东北红豆杉太珍贵了,它们生长极其缓慢,一年也就长十几厘米,一旦遭到砍伐,百年都恢复不过来。”
说说又想起了啥:“不行,回去我就得上报,必须保护好这!”
“放心吧王教授。” 张凡郑重地点点头,“回去我就跟村里人说,这片坡地严禁任何人进入,谁也不能动这里的一草一木,特别是这三棵宝贝树。”
三叔也在一旁应着:“我回头带着家伙事儿来这附近多转转,看住了,绝不能让偷砍树木的人得逞。老辈人说这山是咱的根,这些宝贝疙瘩,得好好护着。这新发现的三棵树,更是得当成眼珠子似的疼着。”
王教授这才放下心来,又对着三棵东北红豆杉分别拍了几十张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下它们的生长状态,还采集了一点点落在地上的叶片标本,小心翼翼地放进标本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