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城楼夜变,太后秘病再牵局-《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裴砚的手还覆在沈知微的手背上,城楼下百姓的呼喊声如潮水般翻涌。阳光落在屋脊上,映出一片金光。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疾步奔上城楼,脚步急促,跪在石阶下喘着气:“启禀陛下,慈宁宫急报——太后咳血不止,已昏厥过去!”

  沈知微指尖一紧。

  她正要开口,裴砚已经转身下令:“传太医,即刻前往慈宁宫。朕与贵妃同去。”

  风忽然冷了下来。

  从城楼到慈宁宫一路无话。宫道两侧的宫人纷纷低头避让,脚步放得极轻。沈知微走在裴砚身侧,裙摆扫过青砖,步伐稳而缓。她没有再看街市,也没有回应任何目光。

  慈宁宫灯火通明。老嬷嬷守在殿外,见帝妃亲至,慌忙跪地相迎。殿内药味浓重,太医们围在床前低声商议,脸色凝重。

  裴砚大步走入内室,声音低沉:“怎么回事?”

  为首的太医跪地回禀:“太后突发心疾,咳出大量鲜血,脉象紊乱,气息微弱。已按旧方煎药服用,但……病情仍在加重。”

  沈知微站在屏风前,目光扫过床榻。太后面色青白,唇角残留血迹,呼吸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

  她不动声色退后半步,抬手整理袖口,心中默念:启动心镜系统。

  三秒静默。

  她将视线落在复述药方的太医身上。

  【药方没错,每日三剂,温服两次,从未更改……可为何今日突然恶化?难道真是天意?】

  心声消散。

  沈知微垂眸。药没问题,人却快不行了。

  系统提示音在脑中响起:【目标生命体征异常,存在慢性毒素累积迹象,建议排查长期用药来源】

  她心头一沉。

  这时,裴砚走出内室,眉头紧锁:“你不必进去,有孕在身,不宜近病气。”

  “臣妾明白。”她轻声应下,“但太后是国母,此刻宫中人心未定。臣妾若不在,恐生非议。”

  裴砚看了她一眼,终是点头:“那你在外殿候着,不可靠近病榻。”

  她颔首,转身走向偏殿。

  烛火摇曳,照出帘后一道人影。方才端茶进去的宫女正低头退出,手中托盘倾斜,一滴水洒在裙角。她脚步虚浮,脸色发白,经过偏殿时头也不抬。

  沈知微坐在椅上,闭目假寐。

  待那宫女走过帘前,她悄然睁开眼,再次启动系统。

  三秒。

  【那药……真是李公公给的么?若查出来……全家都要没命……】

  心声一闪即逝。

  沈知微手指缓缓收拢,压住扶手边缘。

  她没有动,也没有叫人。

  片刻后,裴砚从内室走出,见她独坐灯下,问:“可听见什么?”

  “没有。”她说,“只听太医说药已服下,但毫无起色。”

  裴砚站在窗边,望着院中夜色:“母后一向康健,怎会突然如此?”

  “或许是积年旧疾发作。”她语气平静,“只是……臣妾觉得,这病来得太急。”

  裴砚转头看她:“你的意思是?”

  “臣妾不敢妄言。”她抬头,“但太医院的药方经三审无误,若药无差错,那问题便不在药上。”

  裴砚眼神一凛。

  她继续道:“或许该查一查,太后近日所用之物,尤其是那些日日服用、无人多问的东西。”

  裴砚沉默片刻,唤来内侍:“彻查慈宁宫所有药材、膳食记录,自三日前起,每一味药、每一道菜,都要登记上报。御药房即刻封存,未经朕允许,不得取用任何药物。”

  “遵旨!”

  内侍退下。

  裴砚回头看向沈知微:“你先回凤仪殿休息,这里有朕守着。”

  “陛下政务繁忙,不宜久留此处。”她起身行礼,“臣妾愿替您守夜。太后素来重视礼法,贵妃侍疾,也算合乎规矩。”

  裴砚盯着她看了几息,终于点头:“好。若有异动,立刻派人通知朕。”

  他走后,殿内只剩沈知微一人。

  她没有进内室,也没有坐下,只站在偏殿帘后,目光落在那扇通往后院的小门上。

  方才那个宫女,是从那里进来的。

  她记得清楚,那宫女手中捧的不是寻常茶盏,而是一个青瓷小瓶,藏在袖中,只露一角。

  现在那瓶子在哪?

  她轻轻抚过小腹,感受到胎动微弱的一颤。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宫漏滴答,夜风穿廊。

  又过了半个时辰,一名小宫女提着灯笼从后院走来,在偏殿外停下。她四下张望,见无人注意,迅速将一个布包塞进墙角石缝。

  沈知微看清了。

  那布包不大,深褐色,边角绣着一朵褪色的蓝花。

  她没有立刻行动。

  直到小宫女离开,她才缓缓起身,走到石缝前,取出布包。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小撮褐色粉末,气味极淡,几乎闻不出。

  她用指尖沾了一点,捻了捻。

  不是药渣。

  也不是香料。

  她将布包重新包好,藏入袖中。

  这时,内室传来动静。太医低声惊呼:“太后醒了!”

  沈知微快步走入,只见太后睁着眼,目光涣散,嘴唇微动。

  裴砚尚未回来,殿中只有几名宫人和太医。

  太后艰难地抬起手,指向角落的柜子:“……柜子里……红木匣……拿来……”

  一名老嬷嬷急忙取来匣子,打开呈上。

  里面是一本册子,封面写着“养生录”三字,纸页泛黄,显然是多年随身之物。

  太后用尽力气抓住沈知微的手腕:“……每日……三丸……饭后……不可断……”

  她的声音断续,手指颤抖。

  “您说的是药?”沈知微问。

  太后点头,眼神急切:“……断了……就会……咳血……活不过三日……”

  话未说完,她又剧烈咳嗽,嘴角渗出血丝。

  太医连忙上前施救。

  沈知微退到一旁,盯着那本册子。

  每日三丸,饭后服用,不可中断。

  这药吃了多久?

  为什么太医院不清楚?

  她想起系统提示——慢性毒。

  长期服用,缓慢侵蚀。

  有人让她必须吃这药,又让人相信不吃就会死。

  这才是最狠的局。

  她将册子握紧,指节微微发白。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裴砚回来了。

  他走进来,看到沈知微手中的册子:“这是什么?”

  “太后说,这是她多年来服用的补心丸记录。”她递过去,“每日三丸,饭后服,若断药,便会心疾发作。”

  裴砚翻开册子,眉头越皱越紧:“太医院从未登记此药。这药从何而来?”

  “据宫人说,一直由太后贴身宫女亲自煎制,不假他人之手。”

  裴砚眼神一沉:“传那个宫女。”

  “她刚才端药进去后,便去了后院,一直未归。”

  “找!”裴砚声音冷下,“封锁慈宁宫,所有人不得出入。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太后面前动手脚!”

  沈知微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她知道,那宫女不会回来了。

  真正的问题,不在人,而在药。

  谁让她非吃不可?

  谁让她以为不吃就会死?

  她低头看着袖中的布包。

  答案,就在这粉末里。

  裴砚走到她身边,声音低沉:“你觉得,这事和谁有关?”

  她抬眼看他:“陛下觉得呢?”

  “母后这些年,从不插手朝政。”裴砚缓缓道,“但她有一样东西,谁都碰不得。”

  沈知微心头一跳。

  “什么?”

  “先帝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