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
沈知微站在御案前,指尖重新拿起那封密报。信纸已被雨水浸湿一角,墨迹微微晕开,但她一眼就看清了内容。
她当着百官的面拆开信封,声音平稳:“东南三郡急报,倭船二十余艘破海防线,焚村劫粮,百姓死伤无数。”
殿内一片死寂。
她将信递出,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接过,呈给兵部尚书。那人低头扫了一眼,脸色骤变。
“娘娘,这军情紧急,需立刻调兵。”兵部侍郎出列,语气急促,“可水师调度需陛下亲令,且沿海守备空虚,若贸然出击,恐中埋伏。”
沈知微没答话,只抬手一挥。
殿角灰袍女子缓步走出,跪地叩首:“谍网女官林七,参见陛下、皇后。”
裴砚靠在龙椅上,目光冷峻:“说。”
“倭寇非孤军来犯。”林七抬头,声音清冷,“三日前,泉州、明州、台州三城守将副官皆收密信,经查,为裴昭残党所发。他们已打通港口暗道,引敌舰趁夜入湾。”
“证据何在?”
“属下带回来了。”她从怀中取出三枚铜牌,放在金砖上,“这是三城副官私印,与倭寇往来文书上的印痕完全吻合。另有一名细作昨夜传回口信——敌军主力将在五日后集结于明州外海,准备登陆。”
沈知微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东南沿海三城位置。
“明州港外有狭口,两山夹峙,形如漏斗。敌舰必经此处。”她指尖划过地形,“若提前在上游设浮油舟,顺风点火,可烧其舰队于峡中。”
兵部尚书猛地站起:“娘娘!此地您从未踏足,岂能凭一张图便定战策?万一风向突变,火势反噬,两岸守军也将葬身火海!”
沈知微不动。
她悄然按压腕间隐穴。
脑中机械音响起:【心镜系统启动,剩余使用次数:八】
【目标:兵部尚书】
【心声读取中……】
“妇人干政,乱我军机……若败,国之大祸!”
三秒结束。
她冷笑一声:“三日前,我已命细作绘成《东南水势图》,藏于兵部左库第三架第七层。是否要当场取来对照?还是说——您根本没去查过?”
兵部尚书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沈知微收回手,继续道:“倭寇惯走险路,贪利冒进。他们以为内应已通,必全军压上。只要掐住这个时间点,火攻可成。”
她话音未落,裴砚忽然起身。
龙袍翻动,他一步踏上丹陛,声音如铁:“朕亲自带兵南下。”
满殿哗然。
沈知微抬头看他。他的脸色仍有些苍白,肩头外袍下渗出淡淡血痕,显然伤未愈。
但她知道他为何要走。
这一战,不只是为了退敌,更是为了立威。裴昭虽倒,余党未清,朝中仍有观望者。帝王亲征,才能震慑四方。
可他若离京,中枢空虚。那些被压下的势力,随时可能反扑。
她迈步上前,站到他面前。
“陛下。”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大殿,“您坐镇京城,才是稳局之本。前线战事,臣妾可以代筹。”
裴砚皱眉:“你未曾统兵,如何调度三军?”
“我不需要带兵。”她说,“我只需要做出决断。”
她转身指向舆7图,指尖停在明州咽喉处:“敌军必聚,我军则散。只需三路人马配合——上游放火舟,两岸伏弓弩,下游断退路。关键不在兵力多寡,而在时机精准。”
她顿了顿:“而我能抓住那个时机。”
裴砚盯着她,目光深沉。
他知道她不是逞强。她在地宫时就能看破机关,在朝堂上能揭穿阴谋。她的脑子,比许多将军都清楚。
可这是战场,不是朝堂。
“若败呢?”他问。
“若败,责任由我一人承担。”她说,“但不会败。因为我知道敌人想要什么——他们想速胜抢掠,所以会冒险深入。而我们,只要守住这一点,就能赢。”
殿内安静下来。
没有人说话。
林七低头站在角落,手指紧贴刀柄。她知道,这一刻,是皇后真正掌权的开始。
裴砚终于开口:“调南诏水师五千,沿海屯田军一万,归皇后节制。兵符即刻交付。”
沈知微躬身:“臣妾领命。”
她直起身时,脑中忽响机械音:【检测到宿主首次指挥战役,开启“巾帼将军”成就】
她眼神微动,没有表露。
这时,兵部侍郎犹豫着开口:“娘娘,火攻需大量火油,仓库存量不足,且运输困难。若等调配完成,恐怕错过战机。”
“不用等。”她说,“沿海渔民家中多存渔灯油、桐油,可征用。每户补偿三石米粮,由地方官府登记造册。另,明州城外有两处废弃油坊,地下窖池尚存旧油,可连夜清理使用。”
林七立刻接话:“属下已派人核查,今日午时前可确认储量。”
“好。”沈知微点头,“传令下去,四日内完成布防。火舟三十艘,每艘载油十桶,配两名水手,不得靠近敌舰,只待风起便点火顺流而下。”
她看向裴砚:“风向图每日三报,我会盯住那一刻。”
裴砚看着她,良久,缓缓坐下。
“准奏。”他说,“军令由你签发,六部配合,不得延误。”
沈知微转身面向群臣,凤冠垂珠轻晃。
“即刻起,东南战事归我统筹。凡抗令不遵、拖延军需者,按通敌论处。”
她声音落下,无人敢应。
林七退至殿角,袖中密信已被汗水浸湿。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谍网将全线启动,每一艘船、每一个信使、每一缕风向,都会成为胜负的关键。
沈知微走回御案旁,拿起笔,在军令上写下第一道指令。
“令:明州知府王承恩,即刻组织民夫清理东郊油坊,限明日申时前上报可用油量。”
她写完,盖上印玺。
外面雨势渐小,但风更急了。
她抬头望向窗外,乌云未散。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她手中的舆图。
她的手指,仍停留在明州港的位置。
风正从东南吹来。
        沈知微站在御案前,指尖重新拿起那封密报。信纸已被雨水浸湿一角,墨迹微微晕开,但她一眼就看清了内容。
她当着百官的面拆开信封,声音平稳:“东南三郡急报,倭船二十余艘破海防线,焚村劫粮,百姓死伤无数。”
殿内一片死寂。
她将信递出,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接过,呈给兵部尚书。那人低头扫了一眼,脸色骤变。
“娘娘,这军情紧急,需立刻调兵。”兵部侍郎出列,语气急促,“可水师调度需陛下亲令,且沿海守备空虚,若贸然出击,恐中埋伏。”
沈知微没答话,只抬手一挥。
殿角灰袍女子缓步走出,跪地叩首:“谍网女官林七,参见陛下、皇后。”
裴砚靠在龙椅上,目光冷峻:“说。”
“倭寇非孤军来犯。”林七抬头,声音清冷,“三日前,泉州、明州、台州三城守将副官皆收密信,经查,为裴昭残党所发。他们已打通港口暗道,引敌舰趁夜入湾。”
“证据何在?”
“属下带回来了。”她从怀中取出三枚铜牌,放在金砖上,“这是三城副官私印,与倭寇往来文书上的印痕完全吻合。另有一名细作昨夜传回口信——敌军主力将在五日后集结于明州外海,准备登陆。”
沈知微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东南沿海三城位置。
“明州港外有狭口,两山夹峙,形如漏斗。敌舰必经此处。”她指尖划过地形,“若提前在上游设浮油舟,顺风点火,可烧其舰队于峡中。”
兵部尚书猛地站起:“娘娘!此地您从未踏足,岂能凭一张图便定战策?万一风向突变,火势反噬,两岸守军也将葬身火海!”
沈知微不动。
她悄然按压腕间隐穴。
脑中机械音响起:【心镜系统启动,剩余使用次数:八】
【目标:兵部尚书】
【心声读取中……】
“妇人干政,乱我军机……若败,国之大祸!”
三秒结束。
她冷笑一声:“三日前,我已命细作绘成《东南水势图》,藏于兵部左库第三架第七层。是否要当场取来对照?还是说——您根本没去查过?”
兵部尚书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沈知微收回手,继续道:“倭寇惯走险路,贪利冒进。他们以为内应已通,必全军压上。只要掐住这个时间点,火攻可成。”
她话音未落,裴砚忽然起身。
龙袍翻动,他一步踏上丹陛,声音如铁:“朕亲自带兵南下。”
满殿哗然。
沈知微抬头看他。他的脸色仍有些苍白,肩头外袍下渗出淡淡血痕,显然伤未愈。
但她知道他为何要走。
这一战,不只是为了退敌,更是为了立威。裴昭虽倒,余党未清,朝中仍有观望者。帝王亲征,才能震慑四方。
可他若离京,中枢空虚。那些被压下的势力,随时可能反扑。
她迈步上前,站到他面前。
“陛下。”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大殿,“您坐镇京城,才是稳局之本。前线战事,臣妾可以代筹。”
裴砚皱眉:“你未曾统兵,如何调度三军?”
“我不需要带兵。”她说,“我只需要做出决断。”
她转身指向舆7图,指尖停在明州咽喉处:“敌军必聚,我军则散。只需三路人马配合——上游放火舟,两岸伏弓弩,下游断退路。关键不在兵力多寡,而在时机精准。”
她顿了顿:“而我能抓住那个时机。”
裴砚盯着她,目光深沉。
他知道她不是逞强。她在地宫时就能看破机关,在朝堂上能揭穿阴谋。她的脑子,比许多将军都清楚。
可这是战场,不是朝堂。
“若败呢?”他问。
“若败,责任由我一人承担。”她说,“但不会败。因为我知道敌人想要什么——他们想速胜抢掠,所以会冒险深入。而我们,只要守住这一点,就能赢。”
殿内安静下来。
没有人说话。
林七低头站在角落,手指紧贴刀柄。她知道,这一刻,是皇后真正掌权的开始。
裴砚终于开口:“调南诏水师五千,沿海屯田军一万,归皇后节制。兵符即刻交付。”
沈知微躬身:“臣妾领命。”
她直起身时,脑中忽响机械音:【检测到宿主首次指挥战役,开启“巾帼将军”成就】
她眼神微动,没有表露。
这时,兵部侍郎犹豫着开口:“娘娘,火攻需大量火油,仓库存量不足,且运输困难。若等调配完成,恐怕错过战机。”
“不用等。”她说,“沿海渔民家中多存渔灯油、桐油,可征用。每户补偿三石米粮,由地方官府登记造册。另,明州城外有两处废弃油坊,地下窖池尚存旧油,可连夜清理使用。”
林七立刻接话:“属下已派人核查,今日午时前可确认储量。”
“好。”沈知微点头,“传令下去,四日内完成布防。火舟三十艘,每艘载油十桶,配两名水手,不得靠近敌舰,只待风起便点火顺流而下。”
她看向裴砚:“风向图每日三报,我会盯住那一刻。”
裴砚看着她,良久,缓缓坐下。
“准奏。”他说,“军令由你签发,六部配合,不得延误。”
沈知微转身面向群臣,凤冠垂珠轻晃。
“即刻起,东南战事归我统筹。凡抗令不遵、拖延军需者,按通敌论处。”
她声音落下,无人敢应。
林七退至殿角,袖中密信已被汗水浸湿。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谍网将全线启动,每一艘船、每一个信使、每一缕风向,都会成为胜负的关键。
沈知微走回御案旁,拿起笔,在军令上写下第一道指令。
“令:明州知府王承恩,即刻组织民夫清理东郊油坊,限明日申时前上报可用油量。”
她写完,盖上印玺。
外面雨势渐小,但风更急了。
她抬头望向窗外,乌云未散。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她手中的舆图。
她的手指,仍停留在明州港的位置。
风正从东南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