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枪没响,但人醒了-《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

  当“文明活性值突破20%,解锁‘枪语联盟’基础架构”的机械提示音在主控室内回荡时,整个天工研究所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滚烫的熔流。

  压抑已久的狂喜如同火山喷发,瞬间点燃了每个人的神经。

  赵雷狠狠一拳砸在操作台上,发出的闷响非但没有惊扰任何人,反而像一声发令枪,让欢呼声彻底爆发。

  “干得漂亮!这帮孙子,终于知道枪杆子是用来干什么的了!”他粗犷的吼声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眼眶泛红,死死盯着那片被十七个红点彻底照亮的全球据点图。

  那不再是一张冰冷的数据地图,而是一张浴火重生的神经网络,每一根线条都连接着同类的脉搏。

  老砧,这位断指老兵,此刻正站在操作台前,他那只布满老茧和伤疤的手,还保持着将手枪拍在桌上的姿势。

  他的目光从闪烁的屏幕,缓缓移到陈牧、赵雷、林九三人摆在桌上的枪支上,最后落在了陈牧那张年轻却异常沉静的脸上。

  “你们……真的赌赢了。”老砧的声音沙哑,像是被风沙打磨了太久,“在末世,信任比黄金还稀有,你们却敢把它当成赌注,押在所有人的枪口下。”

  陈牧摇了摇头,目光平静如水:“我们赌的不是信任,是人性。是哪怕被黑暗和孤独包裹,人类依然渴望沟通、渴望听到同类回音的本能。这本能,比任何武器都更强大。”

  他伸手指着屏幕上那些跳跃的信号:“‘枪语联盟’,听起来很原始,但它的核心不是枪,是‘语’。我们用最熟悉的威胁,来传递最渴望的善意。老砧前辈,现在,我们得让这份善意,变成一种秩序。”

  老砧身后的四名队员,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此刻也终于放松了紧绷的肌肉。

  他们看着自己的指挥官,又看了看赵雷,眼神中的戒备与怀疑,正在被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慢慢融化。

  赵雷走上前,重重拍了拍老砧的肩膀,两个铁塔般的男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期特警的默契,超越了时间和灾难的隔阂。

  “老砧,欢迎回家。”赵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老砧咧开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断指的残缺处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日的峥桑:“家?这地方可比咱们当年那个狗窝强多了。说吧,怎么干?”

  陈牧没有耽搁,立刻让林九将“枪语联盟”的基础协议分发给所有接入据点的临时终端。

  “各位,”陈牧的声音通过主控室的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所有刚刚建立联系的据点指挥官耳中,“‘枪语联盟’不是简单的信号传递,它是一套基于枪声节奏、频率和间隔的加密语言。我们将其命名为‘节拍编码’。”

  林九在旁边的屏幕上投射出一份动态数据流,简洁明了地展示了协议的原理。

  “基础编码分为三类:‘问询’、‘应答’和‘警报’。比如刚才老砧前辈试射的三声短促枪响,就是最基础的‘问询’编码——‘这里有人,听到请回答’。而你们的回应,则是‘应答’编码。从现在开始,所有据点默认进入‘静默守护’状态,每隔六小时,由天工研究所发起一次‘心跳问询’,各据点按编号顺序依次应答,以确认彼此存在。”

  他的话音刚落,屏幕那头,西北“沙眼”据点的指挥官,一个胡子拉碴的汉子,直接开口问道:“如果……有据点没能按时应答呢?或者,发出了错误的节拍呢?”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一部分热情。

  是啊,联络上了,然后呢?

  危险并未消失。

  陈牧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就是‘枪语联盟’的第二层意义——‘警报’。任何据点遭遇无法独立应对的威胁,可以发射‘警报’编码。一旦警报发出,周边最近的三个据点,有义务在安全范围内提供火力支援或情报共享。记住,我们的枪声网,不仅是用来对话的,更是用来守护对话权利的盾牌。”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过去,我们各自为战,信息是孤岛,火力是囚笼。今天,我们用枪声织网,让每一声枪响都成为战友的坐标!谁想让这张网沉默,谁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敌人!”

  这番话掷地有声,通过电流传遍了十七个刚刚苏醒的据点。

  沉默了片刻后,通讯频道里响起了一阵杂乱但坚定的声音。

  “西南‘断脊岭’,收到!”

  “东北‘黑林’,收到!”

  “‘蜂巢’明白!”

  一声声回应,像是一块块基石,将“枪语联盟”这个脆弱的雏形,夯筑得坚实无比。

  老砧看着这一切,眼神复杂。

  他低头看了看桌上那几把枪,尤其是陈牧那把重新装填但并未上膛的m1911,终于彻底明白了陈牧的意图。

  那把枪,代表的不是武力威胁,而是一种承诺。

  一种“我有能力让你闭嘴,但我选择让你说话”的承诺。

  这比任何空洞的盟约都更有力量。

  他缓缓收回自己的手枪,插回枪套,动作不再是备战,而是一种收敛锋芒的仪式。

  他对陈牧说:“天工研究所的技术,加上你们这份胆魄,或许真能干成点事。我的人,暂时就驻扎在外面,充当你们东侧的第一道防线。有任何需要,用枪声叫我们。”

  陈牧点了点头:“多谢。”

  随着第一批外来武装力量的正式“归顺”,天工研究所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紧张感依旧存在,但不再是孤立无援的绝望,而是一种枕戈待旦的警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主控室进入了平稳的轮值监控阶段。

  赵雷负责外部防御协调,老砧的小队成了最可靠的哨兵。

  林九则全神贯注地优化着“枪语联盟”的信号过滤和数据分析模块,确保每一次“心跳”都能精准无误。

  而陈牧,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巨大的全球据点图。

  十七个红点,像十七颗顽强的心脏,在黑暗的大陆上同步搏动。

  每一次信号的跳跃,都让“文明活性值”以微弱但坚定的姿态缓慢攀升。

  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一种脆弱的新秩序正在建立。

  然而,陈牧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

  他盯着地图西北角和东南角的两个红点,一个是“沙眼”,另一个是“铁脊”。

  在刚才那场波澜壮阔的信号雪崩中,所有据点的回应几乎是瞬时联动的,唯独这两个点,它们的信号频率在接入网络的瞬间,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延迟。

  那延迟短到只有百分之几秒,在系统层面甚至被归为正常的网络波动。

  如果不是陈牧对数据流有着近乎变态的敏感度,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

  可这丝微小的延迟,就像一首完美合奏的交响乐中,一个被刻意拖慢了半拍的音符。

  它不影响主旋律的激昂,却在听觉的底层,埋下了一丝说不出的怪异和不协调。

  是设备老化?

  还是信号受到了特殊的地磁干扰?

  陈牧调出了这两个据点的所有背景数据,反复比对,却找不出任何技术上的合理解释。

  他没有声张,只是将这两个据点的监控优先级默默调到了最高。

  直觉告诉他,这张刚刚织就的希望之网,或许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天衣无缝。

  在那看似整齐划一的枪声节拍之下,可能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错位的杂音。

  夜色渐深,主控室里只剩下仪器的嗡鸣和键盘的轻响。

  窗外,废土世界的风声一如既往地呼啸,仿佛在吟唱着一首古老而荒凉的歌。

  而那张闪烁着十七个红点的地图,在陈牧眼中,既是人类文明复苏的星火,也可能是一盘暗流涌动的棋局。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那错位的节拍彻底暴露出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