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联盟中控室死寂无声,唯有服务器散热风扇发出的低沉嗡鸣,像一只蛰伏巨兽的呼吸。
林九的眼皮有些沉重,但作为“铁砧”据点的首席信号官,他的手指依然精准地在光幕上划过,监控着各个据点传回的生命线——“七声唤醒”协议。
这是一种用枪声报平安的古老仪式,也是末世后最可靠的远程联络方式。
每日凌晨,各据点轮流对空鸣响七枪,特定的节奏与间隔,由中控系统捕捉分析,转化为代表安全的绿色活性值。
轮到“沙眼”据点时,七声枪响如约而至。
然而,就在第七声枪响的音频波形在屏幕上凝固的瞬间,林九猛地坐直了身体,睡意刹那间被一股寒意驱散。
不对!
他几乎是凭着一种野兽般的直觉,察觉到了那微乎其微的异常。
他立刻调出声谱分析模块,将刚刚接收到的枪声数据放大。
果不其然,第七响的音频峰值,比标准协议拖长了0.2秒。
这个偏差小到可以被任何一个疲惫的值班员忽略为环境噪音或设备误差。
但林九不能。
他被陈牧从废墟里捡回来时,陈牧只教了他一件事:在末世,任何偏离常规的细节,都可能是死亡的预告。
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无声息地调取了过去十二小时内所有据点的枪声记录。
数据洪流在光幕上飞速闪过,他的手指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很快,他找到了另外两个异常点——“灰谷”与“断脊岭”。
它们的枪声记录中,同样存在着这种幽灵般的偏移,或早或晚,总是在最不引人注意的枪声上出现。
更让他心惊的是,每次这种异常枪声出现后,系统根据枪声能量和回波计入的活性值,都比理论上的标准值略低了那么一丝。
这说明,开枪者在刻意控制着什么。
他端着一杯冰冷的浓缩营养液,走到角落里闭目养神的陈牧身边。
“头儿,”林九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 r?ng的颤抖,“出事了。”
陈牧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没有说话,只是接过林九递来的数据板。
光幕的幽光映在他脸上,他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但目光却越来越锐利。
看完最后一组对比数据,陈牧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将数据板还给林九,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判断力:“不是失误,林九。是有人在用枪声发暗号。”
一句话,让整个中控室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陈牧站起身,走到一面墙壁前,上面挂着从各个战场回收的“战利品”。
他取下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一枚从“灰谷”据点废墟中带回的弹壳。
这枚弹壳他看过很多次,但这一次,他的目的不同。
“系统,深度扫描这枚弹壳,”他将弹壳放入分析仪,“重点比对膛线印记,检索联盟所有据点的枪械登记表。”
高速扫描仪发出的蓝光笼罩了弹壳,三维模型在空中构建、旋转、放大。
几秒后,一连串刺眼的红色警报在屏幕上弹出。
“匹配失败。该膛线印记源于‘蝰蛇-IV型’突击步枪,该型号已于五年前被联盟全面淘汰,现役清单中无此记录。”
林九倒吸一口凉气。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今天,使用淘汰枪械意味着他们拥有独立于联盟之外的军火来源。
“放大弹壳底部。”陈牧的声音依旧沉稳。
图像再次放大,在底火撞击点的边缘,一个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极细微刻痕清晰地显现出来——那是一个小小的十字。
赵雷,负责联盟武器库和战术训练的前军方教官,恰好走进来,看到那个标记时,脸色骤然一变,仿佛看到了什么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静火’……”他失声低语,声音干涩,“这是末世前,军方秘密部队‘静火’的验枪标记。他们……他们是‘极端控预派’,一群疯子!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彻底销毁人类手中所有的热武器,认为那才是末世的根源!”
中控室内一片死寂。
一个主张废除枪械的组织,却在用枪械作为最隐秘的通讯工具,这其中的讽刺和危险,让每个人都感到脊背发凉。
他们渗透了联盟,却又反对联盟赖以为生的基石。
“直接质问他们?”赵雷的眼神变得凶狠,“我带队去‘断脊岭’,把他们的枪都给我缴了!”
“不行,”陈牧断然否决,“打草惊蛇,只会让他们潜伏得更深。他们敢用枪声做文章,我们就得让他们在枪声里暴露。”
“林九,用‘铁砧’据点的备用信道,向全联盟发送一段错误的摩尔斯码。”陈牧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内容是:‘主控密钥已移交天工’。发送后,立刻关闭我们所有的主动信号源,切换到地下震动传感器阵列,转为被动监听模式。我要听听,地底下会有什么回音。”
这是一个“被动监听陷阱”。
“天工”是联盟最核心的AI数据库,主控密钥是最高权限的象征。
这个消息足以让任何潜伏者坐不住,而关闭主动信号,则让他们无法通过电磁波确认真伪,唯一的验证方式,就是他们那套古老的枪声暗号。
命令被迅速执行。
两个小时的静默等待,每一秒都像是在炙烤着众人的神经。
终于,在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时,地下传感器捕捉到了一阵微弱但清晰的震动。
信号源——“断脊岭”方向!
经过系统放大和过滤,那阵震动被还原为四声短促的枪响。
林九立刻将其与“静火”的档案进行比对,结果完全吻合。
这四声短响,正是“静火”部队内部用于确认“最高优先级情报”的回应节奏!
鱼儿上钩了。
“赵雷,”陈牧转向他,“你的活儿来了。”
三天后,一队由林九伪装带领的补给队,以“弹药常规轮换”为名,抵达了“断脊岭”。
他们送去的是一批经过精心“加工”的老旧弹药,每一发子弹的底火里,都掺入了一丝微不可见的特种磷粉。
这种磷粉在击发的高温高压下,会在枪膛内壁留下一层只有在特定频闪紫外线下才会显形的荧光残留。
与此同时,赵雷以“枪械技术巡检”的名义,带着一个便携式频闪仪,申请进入了“断脊岭”的枪械库。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对方似乎并未察觉任何异常。
直到赵雷从枪械库出来,向陈牧的终端传回一张照片时,这场无声的战争才真正迎来了赛点。
照片上,三把“蝰蛇-IV型”突击步枪的枪膛内部,在紫外线下泛着幽幽的蓝色荧光。
更致命的是,赵雷通过便携显微镜拍摄的撞针磨损形态,与“静火”档案中记录的独特模式,完全吻合。
人赃并获。
“现在可以动手了吧?”赵雷的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我带人把他们一锅端了!”
“不,”陈牧摇了摇头,他的目光掠过地图上那三个闪烁的红色据点标识,眼神冰冷得像手术刀,“暴力是最后的手段,也是最愚蠢的手段。我要让他们,被自己最信赖的武器所抛弃。”
当天下午,联盟所有据点的负责人都收到了来自陈牧的最高指令: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确保“七声唤醒”协议的绝对精准,联盟将启动“枪械共鸣校准计划”。
计划要求所有据点在当晚十点整,同步向天空试射标准七声,中控系统将实时捕捉所有枪声音频,通过全新的共鸣算法,自动校正各据点的频率偏差。
这是一封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技术升级通知,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陈牧和林九已经在中控系统的核心算法中,植入了一段致命的识别逻辑——任何在校准期间使用非登记枪械,或枪声节奏出现“静火”暗号那种刻意偏移的据点,其信号将被系统自动判定为“恶意干扰源”,并立即、永久性地切断其与联盟网络的一切中继权限。
这等于是在信息层面上,对他们执行了死刑。
晚上九点五十分,中控室内落针可闻。
陈牧站在巨大的地图光幕前,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看着那代表着“沙眼”、“灰谷”和“断脊岭”的三个红点。
十点整。
联盟各地的枪声,如同约定好一般,在广袤的废土上空此起彼伏地响起。
地图上,代表各个据点的标识开始同步闪烁绿光。
然而,当“断脊岭”等三个据点的枪声响起时,那熟悉的、带着微小偏移的节奏,如同一滴毒药滴入了清澈的水中。
几乎在枪声响起的同一瞬间,中控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响彻全室:
“检测到非协同行为……识别为恶意干扰源……正在执行隔离协议……”
光幕上,那三个刺眼的红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灭了电源,瞬间黯淡下去,变成了代表离线的灰色。
它们被彻底踢出了联盟网络,变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
整个过程,没有流一滴血,没有废一颗多余的子弹。
赵雷和林九都看呆了,他们没想到,一场足以引发联盟内战的巨大危机,就这么被陈牧用一行代码,一场“技术演习”给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陈牧依旧凝视着地图上那几处熄灭的灰色标记,许久,他才轻声开口,仿佛在对那些远在天边的敌人,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想用枪声杀人,就得先骗过枪本身……你们输了。”
危机暂时解除,中控室里紧绷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赵雷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头儿,你这招釜底抽薪,真是绝了!这下,那帮‘静火’的余孽就算想闹事,也成了聋子和瞎子。”
陈牧却并未露出轻松的神色,他转过身,深邃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赵雷身上。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问题。
“威胁清除了,但根源还在。”他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命令,“赵雷,通知‘铁砧’据点,明天一早,我去训练场看看。”
赵雷一愣,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陈牧会突然关心起训练场的事。
那不是最安全、最日常的地方吗?
但看着陈牧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还是立刻应道:“是!”
陈牧没有再多做解释,只是默默地走到舷窗边,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
那三个据点虽然已被隔离,但那些持有极端理念的人还活着。
他们被缴去的,只是发声的工具,而不是内心的信仰。
而刚刚那场不流血的胜利,似乎在他心中,引出了另一个更深、更近的隐忧。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金属窗框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聆听某种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来自内部的杂音。
        林九的眼皮有些沉重,但作为“铁砧”据点的首席信号官,他的手指依然精准地在光幕上划过,监控着各个据点传回的生命线——“七声唤醒”协议。
这是一种用枪声报平安的古老仪式,也是末世后最可靠的远程联络方式。
每日凌晨,各据点轮流对空鸣响七枪,特定的节奏与间隔,由中控系统捕捉分析,转化为代表安全的绿色活性值。
轮到“沙眼”据点时,七声枪响如约而至。
然而,就在第七声枪响的音频波形在屏幕上凝固的瞬间,林九猛地坐直了身体,睡意刹那间被一股寒意驱散。
不对!
他几乎是凭着一种野兽般的直觉,察觉到了那微乎其微的异常。
他立刻调出声谱分析模块,将刚刚接收到的枪声数据放大。
果不其然,第七响的音频峰值,比标准协议拖长了0.2秒。
这个偏差小到可以被任何一个疲惫的值班员忽略为环境噪音或设备误差。
但林九不能。
他被陈牧从废墟里捡回来时,陈牧只教了他一件事:在末世,任何偏离常规的细节,都可能是死亡的预告。
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无声息地调取了过去十二小时内所有据点的枪声记录。
数据洪流在光幕上飞速闪过,他的手指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很快,他找到了另外两个异常点——“灰谷”与“断脊岭”。
它们的枪声记录中,同样存在着这种幽灵般的偏移,或早或晚,总是在最不引人注意的枪声上出现。
更让他心惊的是,每次这种异常枪声出现后,系统根据枪声能量和回波计入的活性值,都比理论上的标准值略低了那么一丝。
这说明,开枪者在刻意控制着什么。
他端着一杯冰冷的浓缩营养液,走到角落里闭目养神的陈牧身边。
“头儿,”林九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 r?ng的颤抖,“出事了。”
陈牧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没有说话,只是接过林九递来的数据板。
光幕的幽光映在他脸上,他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但目光却越来越锐利。
看完最后一组对比数据,陈牧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将数据板还给林九,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判断力:“不是失误,林九。是有人在用枪声发暗号。”
一句话,让整个中控室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陈牧站起身,走到一面墙壁前,上面挂着从各个战场回收的“战利品”。
他取下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一枚从“灰谷”据点废墟中带回的弹壳。
这枚弹壳他看过很多次,但这一次,他的目的不同。
“系统,深度扫描这枚弹壳,”他将弹壳放入分析仪,“重点比对膛线印记,检索联盟所有据点的枪械登记表。”
高速扫描仪发出的蓝光笼罩了弹壳,三维模型在空中构建、旋转、放大。
几秒后,一连串刺眼的红色警报在屏幕上弹出。
“匹配失败。该膛线印记源于‘蝰蛇-IV型’突击步枪,该型号已于五年前被联盟全面淘汰,现役清单中无此记录。”
林九倒吸一口凉气。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今天,使用淘汰枪械意味着他们拥有独立于联盟之外的军火来源。
“放大弹壳底部。”陈牧的声音依旧沉稳。
图像再次放大,在底火撞击点的边缘,一个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极细微刻痕清晰地显现出来——那是一个小小的十字。
赵雷,负责联盟武器库和战术训练的前军方教官,恰好走进来,看到那个标记时,脸色骤然一变,仿佛看到了什么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静火’……”他失声低语,声音干涩,“这是末世前,军方秘密部队‘静火’的验枪标记。他们……他们是‘极端控预派’,一群疯子!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彻底销毁人类手中所有的热武器,认为那才是末世的根源!”
中控室内一片死寂。
一个主张废除枪械的组织,却在用枪械作为最隐秘的通讯工具,这其中的讽刺和危险,让每个人都感到脊背发凉。
他们渗透了联盟,却又反对联盟赖以为生的基石。
“直接质问他们?”赵雷的眼神变得凶狠,“我带队去‘断脊岭’,把他们的枪都给我缴了!”
“不行,”陈牧断然否决,“打草惊蛇,只会让他们潜伏得更深。他们敢用枪声做文章,我们就得让他们在枪声里暴露。”
“林九,用‘铁砧’据点的备用信道,向全联盟发送一段错误的摩尔斯码。”陈牧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内容是:‘主控密钥已移交天工’。发送后,立刻关闭我们所有的主动信号源,切换到地下震动传感器阵列,转为被动监听模式。我要听听,地底下会有什么回音。”
这是一个“被动监听陷阱”。
“天工”是联盟最核心的AI数据库,主控密钥是最高权限的象征。
这个消息足以让任何潜伏者坐不住,而关闭主动信号,则让他们无法通过电磁波确认真伪,唯一的验证方式,就是他们那套古老的枪声暗号。
命令被迅速执行。
两个小时的静默等待,每一秒都像是在炙烤着众人的神经。
终于,在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时,地下传感器捕捉到了一阵微弱但清晰的震动。
信号源——“断脊岭”方向!
经过系统放大和过滤,那阵震动被还原为四声短促的枪响。
林九立刻将其与“静火”的档案进行比对,结果完全吻合。
这四声短响,正是“静火”部队内部用于确认“最高优先级情报”的回应节奏!
鱼儿上钩了。
“赵雷,”陈牧转向他,“你的活儿来了。”
三天后,一队由林九伪装带领的补给队,以“弹药常规轮换”为名,抵达了“断脊岭”。
他们送去的是一批经过精心“加工”的老旧弹药,每一发子弹的底火里,都掺入了一丝微不可见的特种磷粉。
这种磷粉在击发的高温高压下,会在枪膛内壁留下一层只有在特定频闪紫外线下才会显形的荧光残留。
与此同时,赵雷以“枪械技术巡检”的名义,带着一个便携式频闪仪,申请进入了“断脊岭”的枪械库。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对方似乎并未察觉任何异常。
直到赵雷从枪械库出来,向陈牧的终端传回一张照片时,这场无声的战争才真正迎来了赛点。
照片上,三把“蝰蛇-IV型”突击步枪的枪膛内部,在紫外线下泛着幽幽的蓝色荧光。
更致命的是,赵雷通过便携显微镜拍摄的撞针磨损形态,与“静火”档案中记录的独特模式,完全吻合。
人赃并获。
“现在可以动手了吧?”赵雷的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我带人把他们一锅端了!”
“不,”陈牧摇了摇头,他的目光掠过地图上那三个闪烁的红色据点标识,眼神冰冷得像手术刀,“暴力是最后的手段,也是最愚蠢的手段。我要让他们,被自己最信赖的武器所抛弃。”
当天下午,联盟所有据点的负责人都收到了来自陈牧的最高指令: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确保“七声唤醒”协议的绝对精准,联盟将启动“枪械共鸣校准计划”。
计划要求所有据点在当晚十点整,同步向天空试射标准七声,中控系统将实时捕捉所有枪声音频,通过全新的共鸣算法,自动校正各据点的频率偏差。
这是一封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技术升级通知,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陈牧和林九已经在中控系统的核心算法中,植入了一段致命的识别逻辑——任何在校准期间使用非登记枪械,或枪声节奏出现“静火”暗号那种刻意偏移的据点,其信号将被系统自动判定为“恶意干扰源”,并立即、永久性地切断其与联盟网络的一切中继权限。
这等于是在信息层面上,对他们执行了死刑。
晚上九点五十分,中控室内落针可闻。
陈牧站在巨大的地图光幕前,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看着那代表着“沙眼”、“灰谷”和“断脊岭”的三个红点。
十点整。
联盟各地的枪声,如同约定好一般,在广袤的废土上空此起彼伏地响起。
地图上,代表各个据点的标识开始同步闪烁绿光。
然而,当“断脊岭”等三个据点的枪声响起时,那熟悉的、带着微小偏移的节奏,如同一滴毒药滴入了清澈的水中。
几乎在枪声响起的同一瞬间,中控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响彻全室:
“检测到非协同行为……识别为恶意干扰源……正在执行隔离协议……”
光幕上,那三个刺眼的红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灭了电源,瞬间黯淡下去,变成了代表离线的灰色。
它们被彻底踢出了联盟网络,变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
整个过程,没有流一滴血,没有废一颗多余的子弹。
赵雷和林九都看呆了,他们没想到,一场足以引发联盟内战的巨大危机,就这么被陈牧用一行代码,一场“技术演习”给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陈牧依旧凝视着地图上那几处熄灭的灰色标记,许久,他才轻声开口,仿佛在对那些远在天边的敌人,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想用枪声杀人,就得先骗过枪本身……你们输了。”
危机暂时解除,中控室里紧绷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赵雷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头儿,你这招釜底抽薪,真是绝了!这下,那帮‘静火’的余孽就算想闹事,也成了聋子和瞎子。”
陈牧却并未露出轻松的神色,他转过身,深邃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赵雷身上。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问题。
“威胁清除了,但根源还在。”他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命令,“赵雷,通知‘铁砧’据点,明天一早,我去训练场看看。”
赵雷一愣,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陈牧会突然关心起训练场的事。
那不是最安全、最日常的地方吗?
但看着陈牧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还是立刻应道:“是!”
陈牧没有再多做解释,只是默默地走到舷窗边,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
那三个据点虽然已被隔离,但那些持有极端理念的人还活着。
他们被缴去的,只是发声的工具,而不是内心的信仰。
而刚刚那场不流血的胜利,似乎在他心中,引出了另一个更深、更近的隐忧。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金属窗框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聆听某种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来自内部的杂音。